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798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docx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

附件1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

03303)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1.1静力学基本公理

1.2荷载及其分类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

1.5力矩与力偶

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第2章静定结构的力计算

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

2.3梁的力计算与力图

2.4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

2.5三铰拱的力

2.6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

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

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

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

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3.7组合变形

3.8压杆稳定

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

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4.4刚度校核

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

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

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

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

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8.3楼梯

第10章地基与基础

10.1土的工程性质

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

10.3浅基础设计

10.4桩基础设计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课程分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篇。

建筑力学篇主要讲述静力学基本知识,静定结构的力计算,基本受力杆件的应力分析、计算与强度校核,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刚度校核,超静定结构力计算的基本方法等;建筑结构篇主要讲述了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等。

建筑力学篇是建筑结构篇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力计算力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稳定性分析;了解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了解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包括了广博的力学知识领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类结构构件的计算,容广泛。

该课程与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概论、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等课程关系紧密。

教材的第1、2、7、8章是考核重点章,第3、10章是考核次重点章,第4、6章是考核一般章。

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教材第5、9、11、12、13章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了解,不列入考核围。

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静力学基本公理、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常见的支座形式及其反力,掌握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重点掌握支座反力的计算。

二、课程容

1.1静力学基本公理

1.2荷载及其分类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

1.5力矩与力偶

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

2.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矩与力偶;

3.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四、考核要求

(一)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

识记:

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

领会:

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的含义、结构上的间接作用

简单应用:

荷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

(二)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矩与力偶

识记:

力矩与力偶的概念

领会:

受力分析及其步骤

简单应用:

受力图

(三)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识记:

平面汇交力系、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领会:

平衡方程

简单应用:

平面力系的合成

综合应用: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第2章静定结构的力计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而掌握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以及非静定结构的区分;掌握桁架、梁以及三铰拱等常见静定结构的力计算及其方法。

二、课程容

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

2.3梁的力计算与力图

2.4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

2.5三铰拱的力

2.6截面的几何性质

三、考核知识点

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梁的力计算与力图;

3.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以及三铰拱的力;

4.截面的几何性质。

四、考核要求

(一)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识记:

集合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以及平面体系自由度的概念;

领会:

自由度

简单应用: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

综合应用:

几何组成分析

(二)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梁的力计算与力图

识记:

力的概念

领会:

截面法求力

简单应用:

桁架与梁的力计算

综合应用:

梁的力图

(三)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以及三铰拱的力

识记:

静定平面刚架力计算的方法

领会:

静定平面刚架以及三铰拱的计算与梁的计算的区别

简单应用:

三铰拱的力计算

综合应用:

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

4.截面的几何性质

识记:

重心及形心

领会:

静力矩与惯性矩

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应力与应变的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掌握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掌握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掌握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

二、课程容

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

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

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

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3.7组合变形

3.8压杆稳定

三、考核知识点

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2.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3.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4.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5.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

四、考核要求

(一)应力与应变的概念、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识记:

应力与应变的概念、材料强度平均值、标准值和设计值

领会: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简单应用:

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计算

综合应用:

轴向受力杆件的强度计算

(二)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识记:

梁的弯曲应力基本知识

领会:

梁的正应力、剪切应力以及强度条件

简单应用:

梁的最大拉、压应力的计算和位置

综合应用:

梁的强度计算(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用荷载)

(三)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识记:

应力状态的概念

领会:

主应力、强度理论

简单应用:

主应力计算

(四)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识记:

双向弯曲(斜弯曲)、压弯组合的概念

领会:

组合变形特点

简单应用:

组合变形分析

综合应用:

组合变形计算

(五)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

识记:

压杆稳定的概念、长细比的概念

领会:

临界力、临界应力的意义

简单应用:

计算临界力、临界应力

综合应用:

压杆稳定计算

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结构力学的重要容,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侧重点不同,所以本章作为一般章节要求。

要求了解用二次积分法、虚功原理及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及静定结构的刚度校核的基本知识和过程。

二、课程容

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4.4刚度校核

三、考核知识点

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3.刚度校核

四、考核要求

(一)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识记:

结构变形与位移的概念;

领会:

产生位移与变形的原因

(二)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识记: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虚功原理。

领会:

求位移的方法、二次积分法求位移、叠加法求位移、图乘法求位移

(三)刚度校核

识记:

刚度条件

简单应用:

刚度校核

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围、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及极限状态、荷载作用效应及其代表值以及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法等基本知识。

二、课程容

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四、考核要求

(一)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识记:

建筑结构分类;

领会:

各类结构的特点

简单应用:

各类结构的应用围

(二)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识记:

结构的功能、荷载的代表值、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领会:

结构的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结构构件的抗力

简单应用:

荷载效应组合、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表达式、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表达式

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斜截面的设计与强度复核方法;掌握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与构造要求;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裂缝宽度计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课程容

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

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

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三、考核知识点

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2.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以及其他构造要求;

3.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4.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

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四、考核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识记:

钢筋的种类、混凝土力学性能

领会:

钢筋力学性能(重点是钢材的应力—应变图)、钢筋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简单应用: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和锚固

(二)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以及构造要求

识记:

有关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基本知识、受弯构件构造要

领会:

有关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原理、试验研究等知识

简单应用:

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综合应用:

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校核

(三)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识记:

受压构件基本知识以及构造要求

领会:

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简单应用: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综合应用:

受压构件配筋计算

(四)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

识记: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基础知识

领会: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简单应用:

各种截面形式的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挠度计算、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综合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验算

(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识记: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领会: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损失及其组合

简单应用:

预加应力的方法和锚具、预应力构造要求

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梁板结构是由梁及平板组成的受力体系,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掌握现浇整体式单向及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掌握常见楼梯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二、课程容

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8.3楼梯

三、考核知识点

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

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

3.楼梯的基本知识、计算以及构造要求。

四、考核要求

(一)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

识记:

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

领会: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

简单应用:

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

综合应用: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

识记:

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

领会:

双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

简单应用:

双向板肋梁楼盖计算

综合应用: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三)楼梯的基本知识、计算以及构造要求

识记:

楼梯的基本知识

领会:

楼梯的构造要求

简单应用:

楼梯计算

综合应用:

楼梯结构布置

第10章地基与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与地基基础设计有关的土的工程性质;掌握常用基础的种类;了解浅基础、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容;初步认识地基与基础。

二、课程容

10.1土的工程性质

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

10.3浅基础设计

10.4桩基础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土的组成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岩土的分类、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土中应力。

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

3.浅基础设计的容与步骤、埋置深度的选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4.桩基础的类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桩基础的设计

四、考核要求

(一)土的组成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岩土的分类、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土中应力。

识记:

土的组成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岩土的分类;

领会: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土中应力与基底压力的概念;

简单应用:

土中自重应力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二)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

识记:

按材料分基础的各种类型。

领会:

按构造分基础的各种类型。

(三)浅基础设计的容与步骤、埋置深度的选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识记:

浅基础设计的容与步骤

领会: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

简单应用:

浅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四)桩基础的类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桩基础的设计

识记:

桩的类型、桩基础的适用围、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概念、承台设计的构造要求;

领会: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依据、桩基础的设计步骤、确定桩数、间距;

简单应用:

桩型选择、桩长的确定、承台地面标高的选择、布桩。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

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围和标准。

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容知识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及命题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容与围,教材的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容的扩展与发挥。

本大纲对考核的要适当体现的,并与选用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容是一致的。

命题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目标来确定,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突出重点章节。

不出死题,着重学生识记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丽华、王晓天主编,中国电力,2008年5月第2版。

(四)本课程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自学考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生个人自学以及社会助学,来达到国家考试所规定的考核目标。

从考试类型上看,自学考试又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考生只要能够达到自学考试各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即可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

认真自学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并取得学历资格的基础。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容的重点和难点。

考生如果希望以自学为主通过《建筑力学与结构》考试,应在自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1)应依据本课程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对大纲规定的考试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在通读教材有关容的基础上,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重点学习那些必须考核的容。

(2)《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要结合专业特点系统学习本课程,对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起着重要作用。

(3)本课程建筑力学部分,基本理论、公式多,学生学习时注重基本公式和基本理论的全面掌握,不需要做难题、偏题。

学生可通过多做基础的练习题掌握和强化力学基础知识。

(4)本课程建筑结构部分,理论结合实践,综合性强,学生可通多做练习强化理论知识,有条件的可到工程现场参观、实习,加强建筑结构知识的认识和领会。

本课程共4学分。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针对教材重点章(第1、2、7、8章)、次重点章(第3、10章)和一般章(第4、6章)的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分别不少于16、14、16、8、16、8、8、4即总学时不少于90。

教材5、9、11、12、13章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学习。

(六)对考核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这是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容,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本要求:

指考生对考试围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该熟记,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

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2.考核知识点:

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

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容规定了若干个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又可分成若干个知识细目。

3.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

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

本大纲结合建筑力学与结构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

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

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

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

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

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容围。

(七)关于本课程考试的几个规定

1.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课程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3.本课程考试题型有5种,分别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与图示分析题和计算题。

4.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试题的难度可分为:

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

3:

3:

2。

5.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4类题目,各占分数的20%、30%、30%、20%。

6.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可变荷载的是()

A结构自重B风荷载

C土压力D地震荷载

二、填空题

1.结构上的作用是指能使结构的总称。

三、简答题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认为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其相应的强度条件是什么?

2.当结构或构件一旦出现哪些情况,就可以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四、作图与图示分析题

1.作图示静定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2.试分析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五、计算题

1.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中柱,能够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500KN,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计算长度为3.29m,稳定系数为

混凝土C25,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纵向钢筋用HRB335,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试计算该柱纵向钢筋面积,并验算配筋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