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811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docx

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最新高三语文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

(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用时52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

“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

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赫。

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

他担任××县县令,以谋略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

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南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

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俊,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艺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5.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代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利,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

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谦让行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位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

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赛欲,与人和睦又不而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

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7.对下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宰沭阳二年宰:

治理B.说当时决某狱决:

打开

C.代为治筐箧治:

备办D.奉母闲居奉:

侍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3分)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

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9.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

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

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废:

(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

政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分)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

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

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

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3分)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淹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1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分)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

“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

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

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

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

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2、写作(60分)(用时40分钟)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学习中,我们曾邂逅过这样一些中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曹操、祥林嫂、孔明、翠翠、林黛玉、贾宝玉、关羽、周瑜、曾国藩、丹柯、别里科夫、桑提亚哥。

他们或许打动过你青春的心灵,或许引发过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请选择一到两个人物形象,根据其形象的特点和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自拟标题;800字。

三、写作(60分)(用时45分钟)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900字。

20xx届高三三明一中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

语文试卷20xx0801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

“在郡何以为理?

”宠顿首谢曰: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1.B12.D3.D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②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艺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4.C5.C6.B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

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

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

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

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

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

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

“何时再见先生?

”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嗟乎!

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

忍伤君而云不来乎?

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

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

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

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

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7.B8.C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

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

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

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

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

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

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

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

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9.(3分)A10.(3分)B11.(3分)C

(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

“范纯礼岂不知此?

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淹”。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