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法律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823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5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善用法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善用法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善用法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善用法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善用法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善用法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善用法律教案.docx

《善用法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善用法律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善用法律教案.docx

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晋城七中王素琴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救助的机构等常识。

2.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对善于斗争的理解和认识。

4.青少年要弘扬法治精神,自觉守法、遵守法律,做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能力目标

1.提高对依法维护权益,求助法律救助渠道或途径的认识。

2.能够对法律救助机关或方式有所认识。

3.面对违法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对法律救助常识的认识,热爱这些法律救助机关。

2.知道面对违法犯罪既要勇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对法律救助机关的认识。

2.对诉讼的认识。

难点

1.善于斗争。

2.对诉讼的理解和认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幻灯片

学生准备:

预习新课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镜头一:

高三学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遂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

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镜头二:

某村农民因村干部想毁约,于是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思考:

同样是权益受到侵害,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归纳: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学习目标展示

1.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正确认识诉讼,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3.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三)自主学习

1.我们遇到非法侵害时怎么办?

2.诉讼的含义及地位

3.诉讼的类型

4.为什么我们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未成年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需要注意什么?

6.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知识模块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一)请你帮帮忙

案例分析:

小倩自幼丧母,父亲沈某常年在外经商,小倩跟奶奶一起生活。

小倩15岁时,沈某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后去世。

沈某去世后,小倩的叔叔第一时间赶到沈某工作的城市,主持料理后事,并实际控制了沈某的所有遗产和证件。

两年中,小倩的叔叔从没主动邀请小倩清点、封存遗物,也没有将遗产分配给小倩的意图,蛮横地独占了沈某的遗产。

小倩的奶奶提起让小倩继承遗产的事情时,小倩的叔叔则以小倩是未成年人为借口,予以拒绝。

当小倩需要依法维权时,能给予法律帮助和服务的机构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8页,了解可以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

播放视频:

什么是法律援助中心?

(当学生推荐了一些可以提供的帮助机构以后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除了这些机构以外还有哪些机构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呢?

)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9页,了解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案例分析

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奖项却被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给了其他人。

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

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

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什么是诉讼2.诉讼有哪此类型?

3.为什么说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有效、最权威、最正规的手段?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不仅让学生明白未成年人应受到保护,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诉讼常识,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

如果我们采用非诉讼手段不能举得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采用诉讼手段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它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  

知识模块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一)案例分析

播放视频:

南京霸气大妈刷爆朋友圈

思考:

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归纳: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社会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一)你说我说

中学生小明和小亮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偷正从工厂里偷东西。

小明立即就要向前阻止,小亮说:

“少管闲事,又不是偷你家的东西,快走吧!

小组讨论:

你怎么看待小明和小亮的言行?

播放视频:

学生目睹凶杀惨案机智做这件事获赞

未成年人要善于斗争,见义智为。

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未成年人要善于斗争。

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方法与技能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三)法律速递

播放视频:

昆山砍人案-于海明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恩熙

案例分析:

某日,谢某携带一台高级摄像机乘坐长途公共汽车。

为了安全,在车上他把摄像机置于腿上抱着。

行驶当中一个小孩乙突然横穿马路,驾驶员丙紧急刹车。

结果,行李架上的物品有不少落下来,其中乘客丁的皮包正巧砸在谢某的摄像机上,将价值一万多元的摄像机砸坏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四)学习十九大

习近平总书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思考: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训练

1.看右图漫画,当你遭到此类情景保安要搜身检查时,你的正确做法是()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大呼大叫、怒目而视

C.据理力争、反抗到底

D.沉着冷静、报警求助

2.观察下列单位标记,其中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当遇到右图漫画中的场景时,你会选择的国家法律救济机关是()

①人民政府 ②人民检察院 ③人民公安 ④人民法院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结合右图漫画,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多数人选择诉讼途径维权。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诉讼必须依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的帮助下才能实现当事人权益维护 ②人民法院作为诉讼的单位,必须依法公开、公正,按照法定程序解决当事人双方的纠纷和冲突 ③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④使用诉讼手段其实就是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017年8月,误入传销组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李某,靠向窗外扔写有求救信息的纸币最终获救。

对李某的这一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说明李某懂得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说明李某懂得保全自己、减少伤害 ③是不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 ④是有勇有谋的表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感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恰当运用多媒体设备,着眼于遇到侵害时,能够依法求助。

学会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知道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有哪些。

明白青少年如何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本节课优点在于通过一个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怎样用法律维权,并通过分析一些时政新闻知道了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多媒体视频的播放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谈论展示得不够尽兴,还需进一步探讨、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