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854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x

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希望招聘到在某一领域里具有很高专业技能的IT专家,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招到万事通式的人才。

所以,你不能满足于只精通.NET,或者只会Java。

要赶快学习其他有关技术,即使不在你的工作范围内。

例如,如果你工作中用的是服务器端Java,那么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平台服务器端技术,包括ASP和PHP;

还可以尝试去掌握其他的技术,如用VB、C/C++编写应用程序或进行系统编程等。

同样,通过为一些中小项目义务劳动、参加技术讨论、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公开发布源代码等方式,都可以在新领域中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

四、软件工程师的培训方向和课程选择

软件开发越来越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协作型产品,因此选择软件工程师培训也应制定相对明确的方向。

软件工程师培训方向从总体看,可以积累综合知识和培养扎实基础入手

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可以为你提供从程序员、高级程序员到系统分析员等不同等级、具有很强说服力的资质证明。

最新崛起的“软件学院”也是一个不错的培训选择,它能够在1-2年的时间里,既系统的学习软件开发的各种理论,有同时有比较多的机会参加开发项目锻炼各种平台和工具的开发实践。

《二》

如何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合格的) 

 

2010-01-1918:

59:

16|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

”这是一个来自国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结果。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需要一定的素质及能力,同时那也需要努力与刻苦的钻研。

下面谈谈怎样才算是合格的软件工程师。

一个合格软件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一下能力及素质:

一、计算机操作能力

既然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与测试,所以要求测试人员熟悉操作系统,熟悉软件的需求,并能够较熟练的操作软件。

另外,要对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比较熟悉,比如文字处理软件,邮件使用等。

二、测试环境搭建能力

测试过程中往往需要模拟真实运行环境,配置、维护测试环境,比如测试机器的配置,软件运行环境、各种参数的配置,网络环境的配置等。

当然具体的经验、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三、简单编程基础

计算机软件是由开发人员编写出来的,如果对编程机制,实现架构有一定的了解,会对测试工作很有帮助,发现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当然如果针对于黑盒测试或者功能测试,这项要求稍微体现的弱一些。

四、测试基本理论与工作任务

1、需要掌握测试的基本流程与基本概念,如:

需求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冒烟测试、退化测试、系统测试、验证测试等,以及各种测试在测试项目中的作用和地位。

2、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术语,如:

边界值测试、非法测试、跟踪测试、数据有效性测试、接口测试、代码重用测试、突发事件测试、外界环境测试、系统兼容测试,用户的易用性测试等。

3、熟悉主要工作任务,如:

如何编写测试计划,测试评估报告、测试状态报告、编写测试用例、报BUG、设计测试工具等。

五、 

应聘与面试技巧

如今就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写一份好的简历是找一份好工作的第一步,具备很好的应聘能力与技巧是成功被录用的关键。

六、 

沟通能力

测试工程师更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因为项目测试过程中经常要与测试经理,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问题。

同时要不乏幽默感,能和开发小组很好的沟通是关键,让开发人员感觉和你一起工作来改进软件质量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七、 

自身素质培养

1、培养对软件测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待任何工作只有充满兴趣,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智慧+汗水=成功!

2、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软件测试工程师应当善于发现问题,要肯于钻研,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于只出现过一次的bug,一定找出原因,不解决誓不罢休。

在这种情况下发现的问题往往是非常严重或者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3、追求完美

对于测试人员来说,努力的追求完美,这对你很好,尽管有些事无法做到,但你应该去尝试。

4、发散性思维

测试需要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这在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5、自觉的规范意识和团队精神

随着软件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仅仅依靠个人力量已经无法完成工作,因此,现代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精神。

一般来讲,软件企业中的程序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

游击队员"

,他们可能对编程工具很熟,能力很强,编写的程序简洁高效,却缺乏规范和合作的观念;

另一种程序员个人能力不一定很强,但程序较为规范,合作意识良好。

第二种人更适合现代软件企业发展的潮流。

对于基础软件工程师来说,他们在企业中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规范意识和团队精神。

6、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

基础软件工程师从事的工作相对于系统分析师和高级程序员要单纯一些,但是他们仍然是整个软件工程中重要的一环,他们同样需要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

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到安装调试完毕,基础软件工程师都必须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这些过程,并能胜任各种环节的具体工作。

7、求知欲和进取心

软件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创新的行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软件人才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在这个激烈竞争的行业中立足的基本条件。

软件工程师应具有较强的学习总结能力、需求理解能力以及对新技术的敏感性。

最终总结一下,在学校里能做的就是,要把基础打好,培养出强劲的自学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只要基本素质练好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投入相当的时间,自己的成长就很快了。

在工作时,能胜任的同时

《三》

一位前辈的总结(软件工程师类) 

2010-01-1919:

12:

25| 

“又是一年毕业时”,看到一批批学子离开人生的象牙塔,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

想想自己也曾经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不觉感叹万千……本文是自己工作6年的经历沉淀或者经验提炼,希望对所有的软件工程师们有所帮助,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本文主要是关于软件开发人员如何提高自己的软件专业技术方面的具体建议,前面几点旨在确定大的方向,算是废话吧。

谨以此文献给那个自己为你奉献3年青春与激情的开发团队。

还有团队成员:

PPL、YT、YK、TYF、LGL、CHL、CDY、CB、DPD。

1、分享第一条经验:

”其实这是一个来自国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结果。

相信工作过几年、十几年的朋友对这个道理有些体会吧。

但我相信这一点也很重要:

“重要的道理明白太晚将抱憾终生!

”所以放在每一条,让刚刚毕业的朋友们早点看到哈!

2、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此目的制定可行的计划。

不要说什么,“我刚毕业,还不知道将来可能做什么?

”,“跟着感觉走,先做做看”。

因为,这样的观点会通过你的潜意识去暗示你的行为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一直做技术,将来成为专家级人物?

向管理方向走,成为职业经理人?

先熟悉行业和领域,将来自立门户?

还是先在行业里面混混,过几年转行做点别的?

这很重要,它将决定你近几年、十年内“做什么事情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

3、软件开发团队中,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在技术型团队中,技术与人品同等重要,当然长相也比较重要哈,尤其在MM比较多的团队中。

在软件项目团队中,技术水平是受人重视和尊重的重要砝码。

无论你是做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还是产品管理、测试、文档、实施、维护,多少你都要有技术基础。

算我孤陋寡闻,我还真没有亲眼看到过一个外行带领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成功地完成过软件开发项目,哪怕就一个,也没有看到。

倒是曾经看到过一个“高学历的牛人”(非技术型)带一堆人做完过一个项目,项目交付的第二天,项目组成员扔下一句“再也受不了啦!

”四分五裂、各奔东西。

那个项目的“成功度”大家可想而知了。

4、详细制定自己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并注意及时修正和调整(软件开发技术变化实在太快)。

请牢记:

“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在1、2年内都没有更新过自己的知识,那么,其实他已经不再属于这个行业了。

”不要告诉自己没有时间。

来自时间管理领域的著名的“三八原则”告诫我们:

另外的那8小时如何使用将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本人自毕业以来,平均每天实际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软件开发人员尤其如此。

书籍是学习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不要过多地指望在工作中能遇到“世外高人”,并不厌其烦地教你。

对于花钱买书,我个人经验是:

千万别买国内那帮人出的书!

我买的那些家伙出的书,!

00%全部后悔了,无一本例外。

更气愤的是,这些书在二手市场的地摊上都很难卖掉。

“拥有书籍并不表示拥有知识;

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技能;

拥有技能并不表示拥有文化;

拥有文化并不表示拥有智慧。

”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6、不要仅局限于对某项技术的表面使用上,哪怕你只是偶尔用一、二次。

“对任何事物不究就里”是任何行业的工程师所不应该具备的素质。

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看看Windows程序的设计、加载、执行原理,分析一下PE文件格式,试试用SDK开发从头开发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

用VC++、Delphi、Java、.Net开发应用程序,花时间去研究一下MFC、VCL、J2EE、.Net它们框架设计或者源码;

除了会用J2EE、JBoss、Spring、Hibernate等等优秀的开源产品或者框架,抽空看看大师们是如何抽象、分析、设计和实现那些类似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的。

试着这样做做,你以后的工作将会少遇到一些让你不明就里、一头雾水的问题,因为,很多东西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7、在一种语言上编程,但别为其束缚了思想。

“代码大全”中说:

“深入一门语言编程,不要浮于表面”。

深入一门语言开发还远远不足,任何编程语言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理由,所以也没有哪门语言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编程语言对开发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的影响与束缚的例子俯拾皆是。

我的经验是:

用面对对象工具开发某些关键模块时,为什么不可以借鉴C、C51、汇编的模块化封装方式?

用传统的桌面开发工具(目前主要有VC++、Delphi)进行系统体统结构设计时,为什么不可以参考来自Java社区的IoC、AOP设计思想,甚至借鉴像Spring、Hibernate、JBoss等等优秀的开源框架?

在进行类似于实时通信、数据采集等功能的设计、实现时,为什么不可以引用来自实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优秀的体系框架与模式?

为什么一切都必须以个人、团队在当然开发语言上的传统或者经验来解决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并有意识地提炼日常工作成果,形成自己的个人源码库、解决某类问题的通用系统体系结构、甚至进化为框架。

众所周知,对软件开发人员而言,有、无经验的一个显著区别是:

无经验者完成任何任务时都从头开始,而有经验者往往通过重组自己的可复用模块、类库来解决问题(其实这个结论不应该被局限在软件开发领域、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

这并不是说,所有可复用的东西都必须自己实现,别人成熟的通过测试的成果也可以收集、整理、集成到自己的知识库中。

但是,最好还是自己实现,这样没有知识产权、版权等问题,关键是自己实现后能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拥有这个技能。

9、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外双修。

工程师的内涵是:

以工程师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和世界。

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是真正理解了软件产品的本质及软件产品研发的思想精髓的人(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掌握软件开发语言、应用语言工具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完成目标任务是软件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但从软件工程师这个角度来看,这只是外在的东西,并非重要的、本质的工作。

学习、掌握软件产品开发理论知识、软件开发方法论,并在实践中理解、应用软件产品的分析、设计、实现思想来解决具体的软件产品研发问题,才是真正的软件工程师的工作。

站在成熟理论与可靠方法论的高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验证和修正这些思想与方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方法论。

10、心态有多开放,视野就有多开阔。

不要抱着自己的技术和成果,等到它们都已经过时变成垃圾了,才拿出来丢人现眼。

请及时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开发的产品、有创意的设计或代码,公布出来让大家交流或者使用,你的成果才有进化和升华的机会。

想想自己2000年间开发的那些Windows系统工具,5、6年之后的今天,还是那个样子,今天流行的好多Windows系统工具都比自己的晚,但进化得很好,且有那么多用户在使用。

并且,不要保守自己的技术和思想,尽可能地与人交流与分享,或者传授给开发团队的成员。

“与人交换苹果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

但交换思想之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道理大家都懂,但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呢?

11、尽量参加开源项目的开发、或者与朋友共同研制一些自己的产品,千万不要因为没有钱赚而不做。

网络早已不再只是“虚拟世界”,网上有很多的开源项目、合作开发项目、外包项目,这都是涉猎工作以外的知识的绝好机会,并且能够结识更广的人缘。

不要因为工作是做ERP,就不去学习和了解嵌入式、实时、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反过来也是一样。

如果当他别人拿着合同找你合作,你却这也不会,那也不熟时,你将后悔莫及。

12、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将自己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技术方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

”教育心理学界为感谢西蒙教授的研究成果,故命名为西蒙学习法。

可见,掌握一门陌生的学问远远没有想想的那么高难、深奥。

多方吸取、广泛涉猎。

极力夯实自己的影响圈、尽量扩大自己的关注圈。

财务、经济、税务、管理等等知识,有空花时间看看,韬光养晦、未雨绸缪。

13、本文的总结与反思:

不要去做技术上的高手,除非你的目标如此。

虽然本文是关于提高软件开发知识的建议,做技术的高手是我一向都不赞同的。

你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但能胜任工作即止。

提高软件知识和技术只是问题的表面,本质是要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高度。

软件专业知识的很多方法和原理,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应用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在能胜任工作的基础上,立即去涉猎其它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那些目标不在技术方面的朋友

《四》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是泛指那些从事嵌入式系统软件领域工作并掌握了该领域基本知识和专业基础的职业技术人员。

就一位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而言,用人单位会特别关注你在该领域中所具备的特定的职业技能,比如你所擅长的是嵌入式系统驱动软件开发,还是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或者是嵌入式系统测试;

你具体掌握了哪一种操作系统,是否有在某一种嵌入式系统结构上进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技能。

所以,人们经常按照操作系统或者硬件结构来细分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比如嵌入式系统(Linux)工程师、嵌入式系统(WINCE)工程师、嵌入式系统(ARM)工程师、嵌入式系统(MIPS)工程师等。

很多想进入嵌入式系统这个领域的学生总是会经历一个思想过程,就是起初并不知道需要学什么知识,然后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再就是不知道如何学这些知识,到了最后就是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如果你们同样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职业教育计划实施过程中一一为你解答。

在这里我们要回答学生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

简单地说,要成为一位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基本要求是:

?

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

掌握一门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语言

掌握一套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

掌握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

掌握一种嵌入式系统结构

掌握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行业基本知识

这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最起码的职业技能要求,但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光有职业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

下面具体列出成为一位合格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1、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此制定可行的职业计划

很多学生总不确定将来可能做什么,所以对于专业学习根本就没有计划或分析,而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

这样的想法往往就会通过潜意识去暗示你自己,导致最终你变得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如果你从现在起,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职业计划并为此付出实际行动,那么无论你将来是往技术、管理方向发展还是自主创业,甚至无论你将来是否仍然执行你现在制定的计划,你都将获得能力的提高。

2、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外双修的素质

一个合格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是真正理解了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的本质及软件产品研发思想精髓的人。

掌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语言、应用语言工具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完成目标任务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的主要工作。

但从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这个角度来看,这只是外在的东西,并非重要的、本质的工作。

学习、掌握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开发理论知识、软件开发方法,并在实践中理解、应用软件产品的分析、设计、实现思想来解决具体的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研发问题,才是真正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的必要素养。

3、具有良好的职业知识表达能力

正如前面所言,斯迈尔特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用、能做、能想、能说的能力。

实际上,“能说”是最关键的能力培养。

建立在“能说”能力的背后的是你对相关知识的确实理解和你对问题的敏捷反应。

4、深入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从硬件上理解。

嵌入式系统硬件是将传统的基于CPU的外围器件,整合到CPU芯片内部。

例如比较高端的ARM类IntelXscale架构下的IXP网络处理器CPU内部集成了PCI控制器,还集成了3个NPE网络处理器引擎。

从软件上理解。

嵌入式系统就是在定制操作系统内核里将应用一并选入,编译后将内核下载到ROM中。

而在定制操作系统内核时所选择的应用程序组件则是完成了软件的“嵌入”。

比如WinCE在内核定制时,会有相应选择,其中就是Wordpad、PDF、MediaPlay等等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了,在CE启动后,就可以在界面中找到这些东西。

从实现上理解。

把软件内核或应用文件系统等东西写入到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中的ROM,就实现了一个真正的“嵌入”。

5、知道嵌入式系统的分层方式 

嵌入式系统分为4层,硬件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

硬件层:

是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根本,如果你现在对单片机及接口这块很熟悉,并且能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来编程的话,那么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层做起来就相对容易。

硬件层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但嵌入式系统增值还是要靠软件。

驱动层:

要能看懂电路图还要能对操作系统内核十分的精通,以便所写的驱动程序在系统调用时,不会独占操作系统时间片,而导至其它任务不能运行。

当然,不懂操作系统内核架构和实时调度性、没有良好的驱动程序编写风格,仅仅只是按照资料介绍去添加驱动程序,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但这也仅仅只是个初级的嵌入式系统驱动工程师的最低水平。

操作系统层:

在操作系统层的主要工作还是移植,而很少有人来自已写操作系统。

应用层:

需要掌握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知道在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下如何进行编程、函数调用,掌握编译和开发环境等。

6、掌握操作系统、编程工具和程序设计环境

精通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设计是最主要的要求,因为编程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花费绝大部分时间的工作,因此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硬件结构,看得懂诸如硬件寄存器一类的内容、掌握基于板级的汇编和C编程,了解硬件的接口电路设计,掌握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环境应用与工具链,比如Linux下的ARM工具链等等。

7、熟练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是你学习如何开发一个嵌入式系统项目的实验平台。

在培训中,你接触的是一种能够进行具有相当实际效果实验的教学实验平台,这种教学实验平台必须外接特定的开发模块,才能形成一个实际的开发系统。

拥有一套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能够极大地帮助嵌入式系统软件初学者尽快熟悉和掌握嵌入式系统。

熟悉一个实际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并且能够从事某个具体项目的开发,是获得实际进行嵌生活充满了色彩,但是蒙着一层雾需要你的拨开

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工作经验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满足了上面的这些要求,你就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

当然,真正优秀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是要靠工作中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而这也是用实际工作时间来衡量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