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8611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docx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201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收敛(liǎn)   浸渍(zì)   虬枝(qiú)    锲而不舍(qì)(qié)

  B.徘徊(huí)(huái)    辍学(chuò)   惬意(qiè)    千里迢迢(tiáo)

C.琐屑(xiè)  两栖(qī)      纤维(xiān)   风雪载途(zài)   

D.瑰丽(guī)    恐吓(hè)     悼念(diào)(dào)   皮开肉绽(z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装钉(订)     针砭      厉行节约    歪风斜气(邪)

   B.缭草(潦)     急躁      一愁莫展(筹)    出类拔萃

   C.禁锢     狼藉      人才倍出(辈)    冥思遐想

   D.苍茫     斑斓      陈词滥调    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教材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B )

  A.我只是伫立遥望(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B.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

  C.然后他站(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D.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窄窄)的船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B.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否定不当,表意颠倒)

   C.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无主语,动宾搭配不当)

   D.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不合逻辑,手机不属于证件)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选自《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

            。

         ,        。

        。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用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关雎》选自我国第一如诗歌总集《诗经》;《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马致远是元朝人)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美国欧亨利)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狗•猫:

鼠》《二十四孝图》

   都选自这部作品。

(散文集)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6)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9题,4分)

 8.请结合语境,写出恰当的对话。

(2分)

    周末,你应同学小明之约,去他家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制作手抄报的任务。

    到他家后,小明的父亲对小明说:

“你们两个不好好读书,一到周末就约在一起玩,能有什么好事情?

   小明很委屈,又不敢与父亲争辩,他无助地看着你。

见此情景,你上前对小明的父亲说:

“ 叔叔,你好,你误会我们 了。

我们今天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合作完成手抄报的。

做手抄报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

”  小明父亲听了你的解释,高兴地同意你和小明去做手抄报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分)

 ①【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4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启非洲四国之行。

李克强首先与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

李克强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和非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彼此在民族解放和国家设中始终相互支持、平等相待,中非世代友好。

  ②【奥地利《维也纳日报》5月4日报道】中非贸易空间巨大,自2009年起,中国已

 经连续5年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材料链接】李克强总理出访前驳斥了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投资非洲的批评。

李克强说:

“我可以郑重的告诉非洲的朋友们,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允许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行径在非洲重演。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李克强总理此行的两个重要目的:

继续扩大经贸合作;夯实传统友谊。

 三、阅读(10~23题,36分)

10.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2分)

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4题。

(10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出师表》)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值:

遇到

(2)以彰其咎                   彰:

表明,显扬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

13.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

(2分)

因为他们亲小人远贤臣。

                                                                             

14.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指惟有贤德才能令人心悦诚服。

这正是为君之首,治国之道。

这与文中的”亲贤臣,远小人“是一样的道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8题。

(9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因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若“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

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

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闻,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因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几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备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问”,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闻,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问,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因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5.简要说明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总说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基本原则和实际效果;引出下文的分说内容。

   

16.第②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作比较。

突出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或追求自然之趣的特点。

 

17.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分)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的图画;或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8.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2分)

1、栽种方面:

俯仰生姿,花草树木四季常青2、修剪方面:

不讲求整齐划一。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

(13分)

                               最初的温暖

                                   邹扶澜

   ①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常常用完了正面用反面。

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②女孩跟他成了同桌。

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她还有很多崭新的方

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

男孩偷眼看,心里既嫉妒又眼馋。

③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

 

女孩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

“会了,不用记了。

”女孩好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

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

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

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

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

“明天下午看电影,

我替你把戗交了。

”男孩气恼地说:

“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

”女孩委屈地哭了,说:

“你

以后还给我还不行吗?

”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④第二年,女孩的家要搬了,男孩不知道要搬到哪儿,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仿佛

丢了东西似的。

知道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有去上学,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

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和她的哥哥站在车厢里。

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可没有说出来,车速很快,一溜烟从眼前过去了.

   ⑤第二天上学,斑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同桌留给他的.

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用过的备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

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

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送给我最好的同桌。

   ⑥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               ,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⑦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候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

一跳,一跳…… 

   ⑧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了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⑨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藏在心底的 

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此生也就无憾了。

   ⑩主持人问他:

“为什么非要见她呢?

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

 不是很好吗?

  (11)他摇了摇头。

  (12)主持人又说:

“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

  (13)他说:

“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

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沭浴着温暖的阳光……”

  (14)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

“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都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

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旦打开味道就淡了。

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并把它传递下去吧。

  (15)信是那位主持人写的,王丽晨是他的妹妹。

她已于三年前病逝。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有删改)

19.文章以“最初的温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3分)

      

(1)强调了男孩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的重要性。

(2)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成为全文的感情线索。

(3)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标题新颖温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男孩此时的心理活动。

(2分)

  因为自卑与嫉妒,对同桌太不好了;但她却不记恨,还来不及向她道歉。

21.第④段写到了女孩的哥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这一人物的出现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2分)

为主持人的出现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22.请筒析第(15)段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分)

  交代文中那封信的来历,为文章画上完整的句号;使文章产生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

23.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真善美是美好社会和人生的动力,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品德要学会珍藏美好,传递爱心。

  

四、写作(40分)

24.请以“如果有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