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886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此论题的相关国内研究动态,阐明写作此论文的依据和目的;

第二部分论述七绝这种在唐代诗歌创作中较常见体裁的特征和地位,分析王昌龄、李白二人七绝诗创作成果;

第三部分对王昌龄、李白七绝诗歌的共同风貌进行分析,展现其七绝诗的精髓;

第四部分则对王昌龄、李白二人各有千秋的七绝艺术进行分析对比,凸显名家多彩风范。

最后部分是结论,对本论文研究进行总结,肯定王昌龄、李白二人七绝诗的创作艺术和成就。

2唐朝七绝诗发展概况

唐朝是诗的天下。

诗歌在唐朝创下的辉煌,是任何朝代都不可比拟的,也是任何文学形式都无法取代的。

从作者到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无一不体现着大唐盛世的雄浑气势。

七言绝句作为众多诗歌体裁的一种,绝对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充分显示了唐代诗人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2.1七绝诗的发展与特点

七言绝句是由七言四句的歌谣演化而来,经过一定的律化,初步成型于南北朝时期,其形式到了唐代已经基本完备,形成了我们常见的这种四句七言二十八字的体式。

七言绝句在初唐尚属新的诗体,故初唐诗人作七绝者并不多。

进入盛唐后,经过王昌龄、李白、王维等人的大力发扬,七绝诗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跃,逐渐显露出其艺术魅力,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从事七绝诗创作。

据施子愉先生就《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作者及作品加以统计的结果分析看,七绝诗的数量从初唐历经盛唐、中唐至晚唐的四个时期是迅速增加的,而且总量占到了各种诗体的第二位,仅次于五律。

[2]这样的统计虽非精确,但至少可以说明,在唐代越来越多的诗人喜爱用七绝这种形式来进行诗歌创作了。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

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7]这几句话深刻的概括出了诗体的演变过程。

可以看出,七绝得到发展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作为唐代的一种新诗体,前景大有可为。

与律诗、排律相比,七言绝句显得短小精炼,故能语言简洁、凝练;

而与五言绝句相比,七绝诗虽然每句多两个字,但却因此显得委婉曲折,情韵无穷。

这里以三首送别诗为例进行比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三首诗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别情独到深刻的感悟,都是送别诗中的精品。

第一首是王勃的五律送别诗,写得纵横捭阖,变化无穷,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表达出诗人超脱流俗的志趣,传为千古不朽之名句。

第二首是刘长卿的五绝送别诗,诗人用神妙之笔描绘出一幅神韵无穷的画面,表现出一种难得的闲淡,异样的别情,堪称五绝诗精品。

第三首是王维的七绝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这两句也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

经过比较,很明显可以看出,同样是写送别这种题裁,七言绝句诗丝毫不逊色于字数更多的五律诗,但与律诗相比,七绝诗显得更加的短小精妙;

而与五言绝句相比,七言诗虽每句多两个字,但显得更加的委婉曲折,声辞俱美,情韵无穷。

无怪乎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成为当时最流行、传唱最久的诗歌。

相比律诗、排律则短小精妙,较五言绝句则委婉多姿,七言绝句确实在体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2七绝诗代表诗人及作品

唐代是七绝诗创作由发展走向繁荣的时代。

清代著名评论家王士祯曾说:

“唐代三百年以绝句擅场”,[3]这种评价并非为过。

纵观有唐一代诗人,几乎没有不善写绝句的诗人。

据统计,绝句一体,占洋洋五万唐诗的五分之一多,真是蔚为大观。

[8]唐代是绝句成就最高的时代,也是七绝诗达到巅峰的时代。

初唐七绝数量不多,但也非毫无影响。

初唐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皆有佳作,如王勃的《秋江送别》[注1],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皆是广为流传的佳作。

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咏柳》;

王翰的《凉州词》(二首)更为千古不朽之名作。

盛唐、中唐、晚唐几个时期,七言绝句更为盛行。

王士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

凡例》中说:

“七言初唐风调未谐,开元天宝诸名家无美不备”。

[3]可见七绝诗是每个诗人都会作而且愿意作的。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明代的李东阳就第二首说道:

“王摩诘‘阳关无故人'

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

此词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9];

杜甫的《绝句》、《江南逢李龟年》;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张继的《枫桥夜泊》;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京华亲故》;

刘禹锡的《竹枝词》、《石头城》、《乌衣巷》;

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山行》、《江南春绝句》、《泊秦淮》、《赤壁》、《秋夕》,其中《泊秦淮》一首被清代的李瑛评论道:

“通首音节神韵,无不入妙,宜沈归愚叹为绝唱”[9];

李商隐的《嫦娥》、《夜雨寄北》、《隋宫》、《贾生》;

韦庄的《台城》等等,都是唐代七绝诗中的精品。

2.3王昌龄、李白二人七绝诗创作的成就与地位

在唐代,七绝诗作者和作品与日俱增,七绝名家、名作数不胜数。

唯独王昌龄、李白二人靠其独绝的七绝创作艺术,有如两座高峰,巍然耸立,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七绝诗的最高成就。

王昌龄有着“七绝圣手”的美誉,李白被誉为“诗仙”,后人对二人称羡有加,推崇备至。

“七言绝,如太白,龙标,皆千古绝技”;

王世祯也认为:

“七言绝句,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李攀龙《唐诗选》云:

“太白五七言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10];

沈祖棻认为:

“王昌龄当时有‘诗夫子’之号,如果以他的全部诗歌创作来说是名不副实的,但是就七言绝句来说,则当之无愧”[2],足见后人对二人七绝诗创作的肯定与褒扬。

王昌龄、李白二人的七绝诗如双峰对峙,二水分流,震慑诗坛,名耀千古。

王昌龄所做诗歌并不多,《全唐诗》共收录其诗歌180多首,其中七言绝句有74首,占了其诗歌40﹪多的比重。

李白的诗歌在《全唐诗》中有600多首,其中七言绝句只有84首,数量多于王昌龄,但占个人诗歌比重不到15﹪,远低于王昌龄。

相较来说,王昌龄在七绝上用心较深,而李白则因其天才,于诗诸体皆精,分心诸诗体,但这并未影响他在七绝上的建树。

质量二字,质还摆在前面,可见质其实比量还是重要些。

有的人只留诗数首,却因一篇闻名,如前面所说王翰,凭其《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传下千古美名。

而量多却无一精者,则默默无闻,于世人毫无可知。

王昌龄、李白二人七绝数量并不算多,但篇篇皆是精品,首首皆有妙处,故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全方位的展现军旅生活,写得雄浑深厚;

其宫怨诗《春宫曲》、《西宫春怨》、《西宫秋怨》皆优柔婉丽,余味无穷;

其送别诗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送柴侍御》等也是蕴藉含蓄、意味深长。

《新唐书·

文艺传》称:

“昌龄工诗,绪密而思清”。

[11]实际是指王昌龄作诗细致缜密,讲究章法,从而能含蓄蕴藉,格调自成。

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其一)

此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使人仿佛看到月照关塞的鲜明图景以及由此形成悠远的历史想象。

一轮明月,映照着绵延的古长城、苍茫的关塞,透出一种寒冷、孤清的味道,这是历史无言的见证。

“诗人从秦汉的明月关山入手,上下千年,同此悲壮,万里征人,迄无还日,不仅写出了沉思历史时对勇于献身边关者的同情和名族自豪感,还隐含着对现实将非其人的讽刺”。

[12]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而又含蓄蕴藉,堪称大手笔。

明代李攀龙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李白未专心作七绝,然以七绝视之,其才力未尝有减处。

其写景纪行之作皆精妙入微,犹如神笔,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皆传为千古绝唱;

其送别诗如《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皆写得情深意厚,动人心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此诗写于李白遇赦东归之途,极尽轻快之能。

前两句写早发白帝,暮至江陵,千里之外,一日即至,迅速如斯。

后两句进一步写航程中水急舟快的特征。

舟行如飞,两岸风景目不暇接。

若非诗人此刻心情极佳,则体会不了行程中的美景,更不可能写出如此轻快地诗句。

此诗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与诗人愉快的心情熔于一炉,且文势奔放,有如长虹贯日,飞电过隙,读来不禁令人心情愉悦,神采奕奕。

宋顾乐的《唐人万首绝句选》这样评论道:

“读者为之骇极,作者殊不经意,出之似不着一点气力,阮亭推为三唐压卷,信哉!

”。

[13]总之,二人的七绝诗创作水平已经登峰造极,时人已无法望其项背,后人作七绝诗者不可胜数,但再也没有创造出二人的辉煌。

3王昌龄、李白七绝诗的共同风貌

3.1自然浑成

王昌龄作诗不像李白一样,诗兴一来即脱口而出,他靠着自己不凡的才力和精心的构思安排,使诗作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

而李白是一个天才诗人,作诗全凭灵感,诗兴一来,便不假思索,即景抒情,一挥而就,多率性任情之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以此句来形容二人的“自然浑成”可谓恰到好处。

明人陆时雍说:

“王昌龄绝句,难中之难;

李青莲绝句,易中之易…总之,人力不与,天致自成”[4],既说出了二人“自然天成”的特点,又表明二人的“自然”有所差别。

相较来说,王昌龄的“自然”靠天才和人力达到,既要有一定才力,又要下苦工,要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的推敲精神,因此说他是“难中之难”;

而李白作诗全靠灵感,兴致来时信手捏来,倚马可待,容易至极,故是“易中之易”。

同是“自然”,一个是栽培鲜花,香气渺渺、美艳动人;

一个是天然野花,清新扑面、妖娆多姿。

这里试以他们的送别名作《芙蓉楼送辛渐》和《赠汪伦》进行对比。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早晨于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写得真切自然。

前两句写景叙事,在一个风雨凄凄、昏暗的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好友辛渐。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由于分别在即,作者心情沉重,连景色也变得凄凉,说“寒雨”、“山孤”,其实是诗人内心真实的感受。

景是自然景,情是自然情。

后两句临别叮咛: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既表白心迹,又使全诗显得自然合境,诗人深情送别,在船将行之时突生感慨,想到洛阳亲友定会问起自己,自然嘱托友人带话安慰。

全诗写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显得自然真切,然从画面的别致、意境的高远可以看出诗人下足了功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此诗写在诗人将行未行之时,诗人念及汪伦平日的盛情招待和对自己的深情厚意,心中感慨万千,突然听到汪伦踏歌为自己送别,胸中感慨自生,不觉诗情喷薄,随口吟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这两句完全是即境叙事,毫无雕琢,自然至极。

接着又即景抒情,直接将眼前的桃花潭水比拟两人的深厚友情,更是自然天成。

后人多对此比拟赞不绝口,清代沈德潜曾评价说: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9]这样的一个“妙境”,诗人却是触景生情,信口而成。

这首对于李白来说容易至极的诗歌却又显得自然至极。

3.2大气雄浑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起于公元七世纪上半期,终于公元八世纪中叶。

大唐政治清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国际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好形象。

唐朝著名大诗人杜甫在诗歌《忆昔》中描绘了开元盛世景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从诗歌中可以一窥盛世时期的富足和兴盛景象。

王昌龄和李白生于大唐盛世,在他们身上,洋溢着一种盛唐特有的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态和壮阔雄浑的气魄。

他们的大半生都生活在开元盛世和天宝初的太平盛世时期。

王昌龄年轻时即到过西北边塞地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授秘书监校书郎,在开元二十二年又中博学宏词科,除汜水尉,后来被贬岭南。

到开元二十八年授江宁丞,晚年又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14]其活动范围非常的广阔。

李白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东赴溟海,南游潇湘,酒隐安陆,寄家东鲁,漫游太原,待诏长安,北探幽燕,他的踪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4]二人亲身经历着大唐盛世,感受着盛唐气息,并将盛唐气象融进了自己的作品。

王、李二人七绝作品中,最能代表他们盛唐精神的是他们所写的战争边塞诗和山水诗: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二首)等;

李白的《从军行》、《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等。

在边塞诗中,他们将大唐将士奋不顾生,英勇杀敌,保卫边疆,建功立业的昂扬斗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山水诗中,则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表达了他们饱含深情的赞颂,有着浓厚的浪漫色彩。

这些雄浑壮丽的诗篇,闪耀着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盛唐精神,闪烁着乐观向上,光明美好的理想光辉,体现了大气磅礴的盛唐雄风。

余光中先生曾称赞李白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梦李白》),这几句话恰到好处地道出了盛唐诗人们的胸襟和气度。

王昌龄、李白二人正是以自己的学识才情和时代赋予的恢弘壮阔的绝世气度,最终塑造了自己的雄浑气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这是一首刻画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诗歌,虽是写细腻的思乡怀人之情,却仍不失大气。

“烽火城西”极尽荒芜之意,“黄昏独坐”则极尽悲凉之态,“百尺”“万里”则为全诗添上些许浪漫主义色彩,“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连“愁”都与众不同。

壮阔的景物描写,深厚的情感基调,使全诗显得境界开阔,大气雄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此诗第一句写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则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后两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诗人走来,而诗人所乘小舟则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诗人笔下的天门山仿佛具有了生命,饱含深情,要与诗人热情相拥。

全诗景物描写雄伟壮阔,气势独特,显得大气雄浑,壮阔非凡。

3.3境界高远

李王二人的七绝被盛赞为“神品”,他们到底“神”在什么地方?

无论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二),或者“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还是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其四),或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其一),都能使人感受到一种高远的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

“词以境界为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7]诗歌也当如此,有境界才能出高格,境界高远才能成名篇,才能有名句。

王国维又认为: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7]也就是说,作品写的是真景物,表现的是真感情,然后才能出真境界。

当然,这个“真”指的是“艺术真”,而非“生活真”。

纵观王昌龄、李白七绝诗作,皆是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宫怨诗,虽是写边疆将士、宫人之作,然皆表现真实的境地和感受。

他写边塞诗,则写出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以及对兵士征战劳苦生无还日的同情,对将领无能战事不休的痛恨,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

写宫怨诗则写出了宫人的怨恨与无奈和自己的深切同情,如“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其三);

李白的诗中虽有夸张之语,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二)等,然这只是李白的艺术处理方式,用夸张语,将祖国河山的壮美表现得更突出,读来反而使人觉得写瀑布就得这样写才更真实。

真景物和真感情是不能分开的,二者水乳交融,情中有景,景中传情,自然境界高远。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此诗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前两句写诗人在本应欢快的宴乐中听到琵琶弹奏新曲,不觉触景生情,想到无论乐器怎样更换、曲调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故乡情、离别情,进而心绪烦乱。

后两句写诗人知道愁不可尽,于是索性不顾,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中: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诗歌由景生情,情系景中,最后以景结情,显得格调别致,境界高远。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

诗中以“紫烟”为烘托,以“银河落九天”为喻,将庐山瀑布的神采和壮美一下子写活了。

此诗的妙处在于不但写活了庐山瀑布景色的壮美绝伦,同时还写出了诗人的开阔胸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用夸张、想象的笔法来展现庐山瀑布的壮伟雄奇,显得境界异常高远。

诗中融进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7]虽是写景观壮美,实则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表达出诗人对祖国风光的无比热爱。

诗人用新奇的夸张法将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与景物的描写融为一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呈现出高远的境界。

4王昌龄、李白七绝诗各具特色

4.1王诗长边塞宫怨,李诗重写景纪行

纵观王昌龄、李白二人七言绝句,可以发现二人七绝诗内容相差较大,下面按题材对两人的七绝诗进行比较:

题材

 

诗人

战争边塞

宫怨

赠别酬答

妇女题材

写景纪行

政治时事

其他

总计

王昌龄

10

8

32

1

/

13

74

李白

2

18

9

22

21

11

84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李白二人的七绝诗除了产生于友朋交往中的“赠别酬答”类作品及表现“妇女题材”的作品较多以外,王昌龄的七绝诗侧重于传统题材的深入开掘和再创造,尤其以边塞诗、宫怨诗颇负盛名。

他的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妇女题材《采莲曲》(二首),都是采用乐府旧题进行的创作;

李白用乐府旧题进行创作的七绝诗仅一首《出塞》,他的七绝诗主要侧重于现实生活,多反映政治时事和写景纪行之作。

安史之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王昌龄卒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虽然他没能亲身经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但他毕竟感受到了叛乱爆发初期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可是他的七绝诗却无片言只语涉及这场动乱。

而李白有两组七绝诗叙写动乱年代的政治时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规模宏大,感情热烈,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中的时局。

王昌龄受盛唐时代风气的影响,有着丰富的漫游经历,但却只有一首写景纪行之作《旅望》: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这首诗描绘边塞萧条荒凉的景象,抒发深沉的去国怀乡之情,虽有荒凉之感,终是盛唐气象。

可见,王昌龄并非不能用七绝这种诗歌体裁来写览胜纪行的诗篇,而是无意为之。

而李白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常常登山涉水,领略无限的大自然风光,创作出一首首独具特色的描写现实生活的写景纪行之作,《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娥眉山月歌》、《早发白帝城》等都是驰誉诗坛的名篇佳作。

反过来,王昌龄用七绝写作的宫怨诗,有《长信秋词》(五首)、《春宫曲》、《西宫春怨》、《西宫秋怨》等,其中多有名篇;

而李白的同类题材仅有《长门怨》(二首)。

诗歌题材的取舍显示了诗人的创作心态。

创作心态的不同与诗人的性格和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王昌龄是唐朝“位卑而名著”[15]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中始终浸润着一种浓郁的忧戚哀愁的感伤情结”。

[16]几受官职却都是些芝麻小官,无法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

最伤人的是两次贬官,两次都贬谪到蛮荒之地—“岭南”、“龙标”。

这不仅使他肉体上受到摧残,更让他精神上受到侮辱和折磨,现实的残酷,理想的破灭,仕途的坎坷都集中到这个诗人身上,导致他容易产生感伤情绪。

在他的对周围自然景物情绪化的观察和描绘中,景物都附上了他“孤”、“独”、“暗”、“愁”、“寒”、“昏”、“空”等灰暗凄冷的情感特征。

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其四)、“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其一),虽雄浑壮阔至极,却难掩其伤感色彩。

李白则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积极地人生态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种高度的自信来源于其不凡的才华和经历。

青年时即漫游各地,以“谪仙人”闻名诗坛;

未经科举而被直接推荐为供奉翰林,贵妃捧墨,力士脱靴,连皇帝也为其才气折服。

这是一段传奇,只有李白才配拥有的传奇。

后来虽遭馋去职,亦未能使他受到打击,他仍旧不改面目,喊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他有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