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925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8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一、画面引入。

播放早春的课件,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3. 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 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 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四、朗读练习。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五、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

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

一、 复习巩固。

1. 同桌抽读生字卡。

2. 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 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 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 背诵课文。

4. 个别抽背。

三、 指导写字。

1. 认读生字。

2. 扩词练习。

3. 学生练习。

四、 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 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六、 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可以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

荣宿篱疏

3、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

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

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

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

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

追烧荣;平舌音:

菜宿。

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重点讲解

未:

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

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

宝盖不宜太宽。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笋芽儿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学习重难点:

目标1、2。

学习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自己学习生字。

2、教师准备笋芽儿生长的影片或挂图,一段轻音乐,以及生字卡。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读课题:

2、播放影片片段或出示挂图观察,然后学生练习口头描述笋芽儿的样子。

3、引入课文学习,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己识字的情况:

1、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学生观察,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2)学生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

(3)学生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

4、练习写字:

(1)  连词书写,不能写成AABB式;

(2)  指导带有口字旁的几个字的写法;(3)  指名书写“唤”,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4)  学生练习书写;

(5)  抄写要求积累的词语;

三、深入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情感;

1、再次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观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

2、学生分组学习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

(1)  分学习小组读课文,然后讨论: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  讨论后推选同学在全班交流;

(3)  交流:

你们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一边体会一边练习朗读。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指名读,评价;

小组间竞赛读;

3、深入感悟:

(1)  你喜欢笋芽儿吗?

为什么?

(2)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

四、拓展运用练习:

1、 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或句子,熟读成诵,然后交流;

2、 学生仿照例子,按课文内容编写儿歌: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

小草呀,快钻出来!

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小鸟说:

“我要给您唱歌!

我要给您跳舞!

 

 

 

 

 

4  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爱好和习惯。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 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头饰、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 春天来了,人们都忙着栽花种草,看,可爱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丛玫瑰呢!

2. 板书课题,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如:

(1)利用图画或实物帮助识字。

(2)利用汉字的特点识字。

如表示动作的字“瘸、拐”等。

(3)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正音。

(4)在组词中识字。

(5)在创设情景中识字。

如,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表示“惋惜”呢?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围绕课后“泡泡”里的“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感知。

2.结合上下文对比朗读感悟下面的句子,说说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

(1)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

“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没看着。

(2)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

“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分角色小组朗读,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5.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感悟。

(1)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们的表情和语言,然后在组内分角色试一试。

(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

指导演小鹿

要创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的情景。

提示学生可将作者的叙述性语言转化为人物的独白,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

要细心揣摩小鹿玫瑰花的心情。

提示学生可以将小鹿的心理活动用语言表演出来。

表演小鹿听到了黄莺和微风的述说后高兴的样子,体会他心情的变化。

指导演鹿弟弟

鹿弟弟心情有什么变化?

玫瑰花开的时候,虽然小鹿自己没有看到,但是花儿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

因此,他感到高兴,觉得这玫瑰花没有白栽。

指导演黄莺和微风

表演黄莺和微风说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

四.实践活动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

查查有关资料,再替黄莺和微风写几句台词。

然后可按自己编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对话或表演。

 

第二课时

 

一.诊测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我会写”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

2.扩词练习,看谁组得多。

3.想办法记忆字形。

4.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式的书写指导。

(2)结合上学期学过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强调这类字的书写要点:

三个部分要尽量写得瘦长。

5.学生书写,老师行间指导。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嫩绿浓密惋惜终于渐渐地静静地

2.完成课后“我会读”的练习。

(1)展示读词语和句子。

(2)仿照例句,进行扩展练习。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2 积累生字、词语、春联。

3 训练孩子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  读题,明确题目意思。

2  你发现图中有哪八种事物?

3  读“泡泡”里的话,学生自主发现,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调动孩子发现的兴趣。

4  你发现八种事物中还有什么想什么?

5  出示句式“我发现像。

”学生口头补充句子。

6  教师提示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7  小组交流,口头补充句子。

二日积月累

1 读题,明确题意。

2 读读认认。

(1)自读八组字词。

(2)每组横线左边的字是怎样得到横线右边的字的?

3 读读背背。

(1)小黑板出示四副春联。

(2)告诉雪糁春联是春节时帖的吉庆的对联。

(3)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春联。

(4)教师示范读,师生对读,反复吟诵,背下来。

4 我会说。

(1)出示“的春光”,教师语言提示“怎样的春光”,填上“美好”,提醒孩子要搭配准确,用词优美。

(2)出示“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小溪的枝条”

(3)小组交流,汇报。

(4)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这样的短语吗?

三展示台

1 读学习小伙伴“泡泡”里的话,明确本次展示的内容。

2 展示孩子们收集的词句、书法作品,予以评比。

3 在春天里,你还想展示些什么呢?

(诗配画等形式均可)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 自读17页方框里的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春天里的发现》。

2 老师展示一个关于春天里的新发现。

3 什么是“新”发现?

4 小组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5 学生汇报自己的“新”发现。

6 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注意指导写话的格式,如:

每个自然段前应空两格。

二宽带网

1 学生自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 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

3  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城市的市花?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4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树吗?

 

 

 

 

5泉水

教学目标

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名言: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爱默生

2、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

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3、自读课文。

要求:

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

(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小组读课文,讨论:

泉水快乐吗?

为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说:

“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说:

“照吧,照吧!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说:

“喝吧,喝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说:

“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3、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

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4、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

方式:

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

问:

泉水要流到那里去?

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

5、通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山谷

流过果园

流到平地

穿过小池

2、照样子写一写

例:

很多:

(很多很多)很清:

()

很甜:

()很美:

()

四、小结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2—3生背诵。

卡片认读生字词:

瓦罐、泉水、天然、结果、一股、清脆、水塔、杜鹃

二、学习生字

小组学习生字

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

然:

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

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鹃:

“口”字上没有一横。

注:

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只对易错部分做精要讲解,其他的尊重学生想法。

3、指导书写

瓦:

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

然:

四点底要写规范

股:

右上角没有钩。

(1)先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结、股、脆、塔

(2)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找易错典型范写

(3)自由写,小组互查、改写

三、巩固练习

1、加偏旁组字组词:

吉——————土——————

2、照样子填空:

火红的杜鹃花()身影

()大镜子()山谷

()歌声()果子

3、读一读“我会读”

四、小结

附:

板书设计

5、泉水

山腰姐姐

平地杜鹃花

山坡果园

山谷画眉鸟

 

 

 

6、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

2、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

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

2、卡片认读生字:

3、分小结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

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

学习第二小结,齐读第二小结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

指导读好的句子: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的意思

“冒着”换词:

顶着等

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

学习第四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

第一小结。

注意:

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

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

引读: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三、巩固练习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

他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词:

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

洒下泥泞

二、新课教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二、四小结

背诵一、三小结

背诵五小结

背诵全诗

方式:

自由背、小组背、齐背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3、全班汇报

注:

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4、指导书写

先写上下结构的字:

冒、雷、需

再写走之底的字:

迈、迷、迹

接着写三点水的字:

滴、洒、泥、泞

最后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叔、锋

注:

因为有12个生字,所以教师最好分开来指导。

如:

学生写完上下结构的字后,教师可让学生互查、改写,然后再写其它的。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我知道”

四、小结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4加强词语积累运用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1生字认读,课文的朗读。

2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学习难点。

从平实的对话中,感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积累词语的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可萨沙才五岁,他却自豪的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

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课文,争取不添字不漏字。

3在课文中还藏着好多生字伙伴,你能找出来介绍给大家吗?

4在识字中穿插写字指导

(1)如孩子提出“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在正音时指导后鼻音“铃”的书写:

(2)“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在识记后可指导书写“芬、芳”二字的书写:

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5、请几位勇敢的同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读得怎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打星评价。

2听读后思考回答:

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3提出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够给小伙伴们说一说?

二、体会课文,引导积累。

1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2雨衣是什么天气才用呢?

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打雷、下雨得词句,或者描写其它天气的词句。

3下雨了,雨衣对每个人都需要,而这件雨衣却在怎样传递呢?

4老师范读三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体会,你觉得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5当雨衣传给萨莎后,他和妈妈有一段对话(4-7自然段),你和同桌分角色,相互交换读一读。

指名几组读,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

相机指导问句的读法。

6听了妈妈的话,萨莎怎么做的,读8、9自然段。

它把雨衣传给了谁,为什么?

板书:

蔷薇

你觉得萨莎在传递雨衣给蔷薇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7小结:

大雨中的野蔷薇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

正是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三、积累运用,指导书写。

1本文中除了刚才我们提过的好词佳句外还有不少,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评一评谁读得好。

(相机指导一、二自然段的朗读)

词语积累。

森林    景色    露珠    清新    盛开

应该    保护    娇嫩    弱小    勇敢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2咱们也像课后的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吧。

在做卡片时指导上课时没有完成的生字书写指导。

3        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四、实践活动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

关爱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