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930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上庸九年一贯制学校王国辉

课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型

实验课

知识

技能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

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

态度

在测量固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的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水、盐水、石块、细线,铁丝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学:

1、一杯清水,盐水让怎样区分?

2、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

围绕导学题进行思考、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引入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自主学习:

量筒的使用:

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17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

互动探究1:

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阅读课本第118页第一段,口头描述如何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实验探究,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各实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评估,学生口头描述测量方法。

进一步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设计实验:

用天平、量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盐水的密度

1、在学生掌握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什么器材、怎样去测量这两个关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组织学生讨论各小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

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分组讨论测量小石块质量和体积的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按操作步骤的顺序整理出来,以便交流、评价。

小组展示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描述讲解实验步骤,小组之间就实验操作是否简便、方案是否可行等问题相互交流与评估,改进实验方案,确定测量步骤。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

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小组进行指导,点拨思路。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操作错误。

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

交流展示:

将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的表格,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师生共同纠正测量、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计算,间接得出盐水的密度值。

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探究2: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讨论、交流、总结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步骤。

分组讨论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小组进行指导,点拨思路。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操作错误。

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

交流展示:

将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的表格,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师生共同纠正测量、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计算,间接得出小石块的密度值。

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两种测量盐水质量方法好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探究3:

学生利用手中仪器测量蜡块密度

根据计算间接得出蜡块的密度值。

学生测量蜡块体积,利用

细铁丝,小石块是它全部没入水中

交流展示:

学生进行实验,提交实验数据

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

达标检测:

1八

(1)班学生捡到上庸美玉,决定测出它的密度,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材料。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请你选用实验室常用的器材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

有一点需说明的是,这枚印章放不进常用的量筒。

 

(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在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是否选用?

 (3)请简单说明实验方案。

2.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

溢水法:

1.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

2.体积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所以用溢水杯借助于排水法测

等体积法:

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牛奶。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密度测量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总结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2、指导学生讨论总结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步骤。

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课外小实验

不规则软木塞(吸水)、糖块各一个,任选一种测出它的密度,应该怎样设计实验?

板书

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量密度的原理2、量筒的使用3、测量液体的密度

4、测量固体的密度

教学

反思

成功之处:

按实验探究课的程序组织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实验中没有具体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的活动。

再教设计:

增加学生测量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