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935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学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①提供了特异性抗体,中和细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

②是异种动物蛋白质,可引起超敏反应,有免疫原性。

细菌外毒素→机体→产生抗毒素

↓↑(注入)

甲醛脱毒→类毒素

(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疫苗)

二、名词解释:

半抗原:

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免疫原,又称完全抗原,即通常所称的抗原;

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T、B细胞表位:

多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可直接刺激B细胞的抗原表位,称为B细胞表;

可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的抗原表位,称为T细胞表位;

免疫原性:

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

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能力;

TD-Ag:

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故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故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交叉反应: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他抗原之间的反应,称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

两种不同的物质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异嗜性抗原:

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超抗原:

只需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一大批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

佐剂: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为佐剂;

丝裂原:

亦称有丝分裂原,因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得名。

三、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

(1)、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2.分子量大小3.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4.分子构象5.易接近性6.物理状态

(2)、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3)、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四、T与B细胞表位、TD-Ag与TI-Ag比较;

T与B细胞表位比较:

TD-Ag与TI-Ag的主要特性比较:

TD-Ag

TI-Ag

组成

B和T细胞表位

重复B细胞表位

T细胞辅助

必需

无需

免疫应答

体液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类型

多种

IgM

免疫记忆

五、超抗原、普通抗原、丝裂原的异同点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一、名词解释:

抗体(Ab):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桨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Ig超变区:

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

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也称Ig超变区。

Ig可变区: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称为Ig可变区。

Ig恒定区:

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Ig恒定区。

Fab:

即抗原结合片段,相对于抗体分子的两个臂,有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结构域组成;

一个Fab片段为单价,可与抗原结合但不发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

Fc:

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结构域;

Fc段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抗体分子的Fc受体:

存在于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细胞上,与调理吞噬、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

ADCC:

指具有杀伤活力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与靶抗原(如细菌或肿瘤细胞)上抗体的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mAb:

为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的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既保持单克隆抗体均一性、特异性强的优点,又能克服其为鼠源性的弊端的抗体。

二、问答题:

1、试述抗体分子的分子结构、功能区和酶解片断。

抗体分子的分子结构:

四肽链结构;

由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Chain)和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chain)通过链间二硫键连结形成。

抗体分子的功能区:

VH和VL: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CL和CH1:

某些同种异型(allotype)遗传标记;

IgG的CH2、IgM的CH3:

补体C1q结合点,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CH3/CH4:

结合不同细胞表面FcR,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铰链区:

位于CH1和CH2之间,含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有利于IgV区与抗原互补性结合;

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

对蛋白酶敏感。

抗体分子的酶解片断:

在一定条件下,免疫球蛋白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各种片段,如:

1木瓜蛋白酶:

2分子Fab和1分子Fc;

2胃蛋白酶:

F(ab’)2和pFc’

2、简述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中和外毒素、病毒,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

二、激活补体,发挥溶细胞活性

三、亲细胞性(固定细胞),通过与细胞FcR结合发挥生物效应;

四、通过胎盘和粘膜:

IgG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sIgA能穿过粘膜。

五、抗原性六、免疫调节功能

3、简述五类Ig分子的特性及功能。

一、IgG

血清含量最多;

半衰期最长;

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

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发挥自然被动免疫功能;

具有活化补体经典途径的能力(IgG3>

IgG1>

IgG2);

具有调理作用、ADCC作用。

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中和病毒和中和毒素的作用;

二、IgM

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

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的Ig,胚胎晚期即能产生,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抗原刺激机体时,是体内最先产生的Ig;

血清IgM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

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在机体免疫防御的早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IgA

有单体的血清型和分泌型IgA;

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

初乳中的sIgA可对婴幼儿发挥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四、IgE

属亲细胞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

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

主要由呼吸道、胃肠道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

五、IgD

血清中含量低,其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

S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标记,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SmIgM和SmIgD。

4、抗体分子的Fc受体主要有哪些?

各有何作用?

IgGFc受体(FcγR):

存在于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细胞上。

与调理吞噬、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IgEFc受体(FcR):

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

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

5、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比较?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抗原刺激

一个抗原表位

多个抗原表位

抗体来源

小鼠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形成的杂交瘤技术制备而来。

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不同表位的多种抗体。

特点

特异性高,效价高,可大量生产,但鼠源性对人具有免疫源性。

来源广泛,制备容易,但特异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

三.、单选题:

1、抗体分子中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CH1 

 

B.CL 

C.CH2 

D.CH3区 

E.VH与VL区

2、可将IgG分解成F(ab’)2和pFC 

’的酶是( 

A.木瓜蛋白酶 

B.胰酶C.胃蛋白酶 

D.激肽原酶E.脂氧化酶

3、抗体(E)

A.都是IgB.由浆细胞产生C.均为糖蛋白 

D.多数是γ球蛋白E.以上均对

四、多项选择题:

1、重链具有5个功能区的Ig分子是( 

C、E 

A.IgG 

B. 

IgA 

C.IgM 

D.IgD 

E.IgE

2、可与在免疫家兔中制备的抗人IgA抗体反应的是( 

B、D、E 

A.兔IgM 

人κ轻链C. 

兔IgG 

D. 

人λ轻链E. 

人IgA 

HVR区

3、McAb(A、B、C、D、E 

A.可应用于导向药物;

B.区分不同的细胞膜分子;

C.检测T细胞亚群

D.检测外周血的B细胞数目;

E.白血病分型

4、McAb的特点包括( 

A、B、C、D、E 

A.由一个抗原表位刺激产生;

B.具有高度特异;

C.具有高度均一性;

D.可大量生产;

E.单克隆性,效价高。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单选题:

1、补体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B)

A.溶菌和细胞毒作用B.中和毒素作用C.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E.过敏毒素作用

2、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所需离子相同C.激活物相同

D.C3转化酶的成分相同E.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的作用相同

3、MBL激活途径的激活物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

B、脂多糖;

C、聚合IgA;

D、甘露糖;

E、酵母多糖

4、可激活经典途径的复合物分子是( 

A、IgG4与抗原的复合物;

B、一个IgG与抗原的复合物;

C、一个IgD与抗原的复合物;

D、IgM与抗原的复合物;

E、一个sIgA与抗原的复合物

5、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是( 

A、D因子、P因子 

B、C3 

C5 

C、C4,C2 

D、C5,C6 

E、B因子,C8

6、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 

A、C1s 

C1r 

B、C4和C2 

C、B因子和D因子 

D、C3 

C5~C9 

E、D因子和P因子

7、MBL激活途径发生在( 

A、感染刚刚形成;

B、抗体产生之后;

C、脂多糖的激活 

D、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应 

E、感染恢复期

二、多选题

1、关于补体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B、D 

、E 

A、溶解细菌B、37℃,30分钟可被灭活 

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D、都是β球蛋白 

E、与抗原刺激相关

2、属于补体系统固有成分的是( 

A、B、E 

A、C1~C9 

B、B因子, 

D因子;

C、H因子、I因子 

D、DAF 

MCP 

HRF 

E、丝氨酸蛋白酶(MASP)

3、C3是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组分原因是(A、B、C、D、E 

A、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B、C3参与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激活

C、为旁路激活途径的第一个成分 

D、它是激活效应扩大的主要因子

E、是3条补体活化途径的汇合点

4、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活化阶段有关的组分是( 

A、B、C、D 

A、C4 

C2 

C、C1 

D、C5 

~C9 

E、B因子P因子

三、问答题:

1、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血浆及细胞膜补体调节蛋白等蛋白组成。

①补体的固有成分:

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q、C1r、C1s、C4、C2;

MBL激活途径的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蛋白酶;

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

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和C9。

②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调节蛋白:

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蛋白、同种限制因子、膜反应溶解抑制因子等。

③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生物学效应的受体:

包括CR1~CR5、C3aR、C2aR、C4aR等。

2、补体灭活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

其对免疫学技术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补体系统对热不稳定,56°

C、30min即被灭活,而在0~10°

C条件下活性只能保持3-4天;

根据补体系统对热不稳定的特性,在免疫学技术上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时间来间接调节补体系统。

3、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区别和意义?

区别点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脂多糖、酵母多糖、

凝聚的IgA和IgG4

含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基的病原微生物

参与成分

C1~C9

C3,C5~C9,B、

P、D因子

MBL–MASP、C2~C9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5转化酶

C4b2a3b

C3bnBb3b

所需离子

Ca2+Mg2+

Mg2+

Ca2+Mg2

作用

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

参与非特性免疫,在

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第六章细胞因子

一、单选题:

1、恶液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A、T细胞 

B、B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树状突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2、MCP-1可趋化哪类细胞( 

A、活化T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树状突细胞

3、IL-2的产生细胞主要是( 

A、活化T细胞 

B、B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4、α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 

A、IL-1;

B、IL-2;

C、IL-3;

D、IL-4;

E、IL-8

二、多选题:

1、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 

B、E 

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

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E、具有抗原特异性

2、IFN-γ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B、增强CTL作用

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

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3、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 

A、B、D、E 

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

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

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

D、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E、具有抗病毒作用

4、下列哪些作用特点是CK所具备的(A、B、C、E 

A、多效性;

B、协同性;

C、多向性;

D、特异性;

E、旁泌性

第七章CD、AM

1、人类的白细胞分化抗原是(C 

A、Lyt抗原 

B、Ly抗原 

C、CD抗原 

D、HLA抗原 

E.粘附分子

2、LFA-1分子在整合素超家族中属于(D 

)组

A、β1组;

B、VLA组;

C、血小板粘蛋白组;

D、白细胞粘附受体(β2)组;

E、β4 

3、LFA-2的配体分子是( 

A、LFA-1 

B、VLA-1 

C、ICAM-1 

D、CD2 

E、LFA-3

4、MHC分子属于哪类AM分子(B)

A、整合素超家族;

B、IGSF;

C、选择素家族;

D、钙粘素家族;

E、其它未归类AM

1、可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细胞包括( 

A、单核巨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血小板 

E、血管内皮细胞

2、整合素分子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 

A.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

B.使粘附细胞形成整体

C.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D.参与免疫细胞间的识别;

E、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

3、FcrR的功能不包括( 

C、E 

A、介导NK细胞的ADCC 

B、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调理吞噬作用

C、介导IgE与肥大细胞结合,促过敏介质释放 

D、介导中性粒细胞的调理吞噬作用 

E、不依赖Mg2+ 

和LFA-1分子

4、有关粘附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一类CD抗原 

B、表达在细胞表面或血液中

C、是一类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D、可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与活化 

E、参与创伤的愈合

第八章MHC

1、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白细胞抗原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人类HLA-I类抗原β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A、第15号染色体短臂 

B、第6号染色体长臂 

C、第9号染色体长臂

D、第2号染色体短臂 

E、第6号染色体短臂

3、TNF的编码基因位于( 

A、HLA-I区;

B、HLA-B区;

C、HLA-II区;

D、HLA-III区;

E、HLA-DR区

4、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改变的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隐蔽抗原 

E、异嗜性抗原

5、HLA-I 

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B、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D、向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E、向γδ+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6、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的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哪种抗体有关(D 

A、ABO血型抗体;

B、抗Ig抗体;

C、Rh血型抗体;

D、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

E、抗核抗体;

7、HLA抗原多态性的原因是( 

A、HLA基因重组 

B、HLA基因的突变;

C、HLA的基因转换;

D、HLA基因呈共显性 

E、以上均对

二、多选题:

1、经典的HLA-II类基因包括( 

A、C、D 

A、DR 

B、DN 

C、DQ 

D、DP 

E、DO

2、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B、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

3、有关HLA高度的多态性描述包括( 

A、B、C、E 

A、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人体的最复杂的复合体;

B、已确定的HLA复合体等位基因总数达到2641个;

C、共显性使人群HLA表型多样性达107 

数量级

D、除同卵双生数外,无关个体HLA型别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可达25%

E、HLA多样性造就对环境具有不同适应力的个体,是人类抵御疾病的一种适应表现,从而维持种系的生存与繁衍。

4、根据HLA的单体型遗传方式,在器官移植供者的选择、法医的亲子鉴定中应用,机制是( 

A、HLA单体型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B、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机率各占25%

C、孪生兄弟的HLA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

D、亲代与子代之间必然有一个单体型相同

E、同胞之间一个单体型相同或不相同机率各为50%

三、名词解释:

MHC复合体:

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

HLA抗原:

即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也称移植抗原。

四、问答题:

1、比较HLA-I类和HLA-2类分子在结构、组织分布和提呈抗原肽方面的特点。

HLA抗原类别

分子结构

肽结合结构域

表达特点

组织分布

功能

Ⅰ类

α链、(β2-m)

α1+α2

共显性

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Ⅱ类

α链、β链

α1+β1

APC,活化的T细胞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C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2、试述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抗原可作为异己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抗原提呈作用。

在抗原提呈细胞内,MHC分子通过抗原肽结合区与胞浆内加工处理过的抗原肽结合,形成MHC-抗原肽复合体,经转运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可被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识别结合,完成抗原呈递,启动免疫应答。

(3)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MHC限制性。

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