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0253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4、加工代台的长轴,在使用中心架时,必须先车出中心架口位置。

架上中心架后要调整其中心与卡盘和顶针中心重合。

先粗车顶针至中心架段。

调个装夹、并粗、精车顶针至中心架段。

再调个精车其余部分。

轴向排尺寸可按图纸精度要求选择一个标准端面为基准进行。

5、如因机床规格限制,要加工超大型出床尾、顶不开的长轴时,必须在轴上装轴套后,使用中心架。

中心架的中心要与卡盘中心一致。

一般以不超过三次装夹为宜。

6、加工偏心轴或曲轴,应以打好的顶针孔为准。

装夹后须检查偏心度是否合乎要求。

精加工前仍要检查其正确与否。

为防止变形,必须用适量的千斤顶和不变形的工具顶住偏移部分。

根据偏心轴或曲轴的偏重,在卡盘上配以相等的平衡铁。

7、加工长的空心轴,应在粗车外圆、粗、精车里孔后,精车外圆。

㈢加工轮类:

1、加工铸钢齿轮或走行轮类时,必须先加工带冒口端面。

如有铸造缺陷应及时返回修理。

2、加工轮类找正时,应以轮缘的内径表面为粗基准。

加工后,既要保证轮缘壁厚的均匀,又要保证外圆与孔的同心,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

3、加工各种轮类齿轮坯时,外圆、里孔、及一端面必须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完工。

并在该端面上车出0.5X0.5mm基准线、切齿时此面作为基准面。

4、加工伞齿轮坯时,先加工大端面,再加工外圆锥面与里孔。

外圆、里孔必须同心,并与大端面垂直。

5、加工带锥孔的轮类时,必须先粗车外圆、端面、锥孔。

车锥孔后,再精车外圆、端面。

锥度大头小于200mm的用圆器检查,大于200mm的用样板检查。

6、精加工各种轴齿轮坯时,必须用死顶尖顶住。

不得用活顶尖。

7、凡对开轮类,必须按对分面找正。

㈣加工套瓦类:

1、加工各种铜瓦,必须按瓦口找好中心,精加工前应从新找正。

2、加工较薄的套,卡固时不准发生变形。

精加工前必须将卡盘调整一次,防止变形。

3、加工铜瓦、套时,注意工件的温升以不超过40C为限。

超过时,必须采取降温冷却措施。

车完的瓦、套必须经最后检查合格后,方许打开。

㈤刀具的选择与装夹:

1、根据加工件的材质和加工性质、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几

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如加工铸、锻钢件用YT合金刀;

铸铁、铜件用YG合金刀。

2、车刀伸出刀台长度以不超过刀杆高度的二倍半为宜(特殊工件例外)。

刀尖要对正中心。

精加工用的刀必须用油石背好。

3、装夹刀具时使用的刀垫要平正。

在保证刀具装夹准确的条件下,尽量少用刀垫。

严禁彩一端多垫、一端少垫来调整刀尖高、低的做法。

4、装夹成型刀具(样板刀、挑螺丝车刀等),必须用样板与工件平面校正。

5、为使切削轻快、容易断屑,刀具上要采取断屑措施。

㈥量具的使用:

1、使用样板测量时,必须与工件标准面靠紧,与工件中心线平行。

2、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卡钳量公称尺寸,用千分尺量公差尺寸。

严禁开车用千分尺量活。

立、万能铣床技术操作规程

1、加工前,必须仔细审阅图纸。

了解工件的材质和铣削处的

光洁度,公差及技术要求。

并检查毛坯余量的大小,划线是否正确。

2、根据工序和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定位基准面,确定加工方法。

3、国工前必须准备好所用的工、夹、量、刀具及其它用具。

在操作中,要做到“三勤”:

勤看图纸、勤检查、勤校对。

4、根据工件的铣削需要,调整和检查机床各部手柄位置,选择合理的铣削用量。

㈡铣键类:

1、为保证花键的等分性、工件必须装夹在分度工具上(如分度头)。

两端用顶针顶上(如有不能顶上可用其它工具定位)。

分度工具使用前必须检查精度。

分度时,必须使工件朝一个方向转动,保证分度准确,绝不允许反转。

2、找正时,须用千分表或划针。

按全线找好工件的平行度、

垂直度及回转中心。

找正误差不得大于花键的定轴径公差之半。

3、检查刀杆的偏摆及轴向串动。

其误差的大小不得超过花键精度的要求。

4、用样板检查花键齿距时,要用单牙样板检查牙型,用连二样板检查牙距,最后用全样板检查。

5、铣细长花键轴

三、插床技术操作规程

(一)加工前的准备:

1.接到工票、图纸、工件后,必须互相对照检查是否一致。

如本机床性能、精度达不到图纸要求者应及时提出。

要仔细审阅图纸有关尺寸、公差是否清楚明确。

2.对照图纸尺寸详细检查毛坯各部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果工件经平台划线,则必须检查划线尺寸是否与图纸,或工艺文件

要求相符。

3.加工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工、卡、量、刀具、样板及其它用具。

必须校对准备后再用。

4.装夹已加工好表面时,必须用软金属垫好。

以防损伤已加工表面的光洁度。

(二)齿轮加工:

1.安装找正时,必须以齿轮基准面与垫铁靠严平行。

用千分表或划针,找正齿轮外圆。

如外圆超过机床圆盘者,必须按齿轮基准面找平后再找正齿轮外圆。

一次加工两个以上相同齿轮时要对好弯尺。

2.粗加工牙型时,要根据材质的不同,留出适当的牙型精加工余量。

3.用样板刀进行齿型精加工前,必须进行第二次找正。

光第一个齿时应对准样板刀光好,经检查完全符合齿槽样板后,再精加工第二个齿。

用连二样板测量尺距,用连三样板控制Cp误差。

4.加工特大齿轮时所必须的特殊工具,要经过检查合格后再使用。

(三)键槽的加工

1、必须以齿轮基准面与垫铁靠严平行,再按划线找正后,进行加工。

2、加工猫耳键槽最后一刀,必须从里孔的切点上刀。

3、对多槽和花键槽,齿接手的加工,必须使用样板检查,不得使用卡钳量活。

(四)轴承加工:

1、按划线找正,注意是否照配。

2、加工直口时,90度的两边必须保证垂直。

3、加工最后一刀前,需要重新找正,

(五)套轴类加工:

1、必须按照工件的基准面找正。

加工部分要符合图纸要求。

2、多边形的套轴应先加工出各对称平面和基面。

再以加工好的平面做基准加工其它各面。

(六)有色金属及铸铁件加工:

1、夹活时应注意夹紧力要均匀,不得用力过猛。

上、下活要轻拿轻放。

2、最后加工时应少上刀,以免掉肉。

(七)齿条加工:

1、按线找好水平面、垂直面。

粗插各齿并留出精插余量。

2、精插前要从新找正。

3、粗插时按线加工。

精加工时用单样板测量齿后,用双样板测量齿距。

用连三样板控制Cp误差。

4、使用样板时,必须让样板与工件基准面靠紧,并保持水平、垂直。

四、龙门刨、龙门铣床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接受任务单、图纸、毛坯后,必须仔细审阅图纸各部尺寸

及公差是否清楚准确。

并核对毛坯各部尺寸是否与图纸或工艺文件要求相符。

由于操作技术

应及时找技术负

2、加工有特殊要求和附有工艺文件的工件时,水平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达不到工件的精度要求时,责人商定后再加工。

样板及其它用

3、操作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工、卡、量、刀、

具,操作中要做到“三勤”:

4、工件装夹找正后,要检查各加工部分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核对划线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

5、装夹已精加工的表面时,必须垫好软铁皮,以保持表面的完整和光洁。

(二)轴承类加工:

1、根据工序要求,选择合理的安装基准面。

按划线找正夹固后进行粗加工。

2、精加工前要进行第二次精确的找正。

水平、垂直线都不得差线里线外。

找好后进行精加工。

3、加工时要先面后孔。

注意刀架是否与工作台垂直。

粗加工要留适当的精加工余量。

粗加工时要先光好底面,再光上部平面。

4、瓦盖和瓦座要按公差制造。

配作时,要先加工瓦盖,后加工瓦座。

(三)薄板类加工:

1、未加工前要先检查毛坯各处是否够加工。

2、装夹薄板另件时,应使薄板呈凸弯的一面先靠床面。

弯曲处用垫垫好。

挤板要高于工作物中心,垫铁要低于压板和挤板。

夹紧时要相对的紧螺丝。

用力要均衡,不得过猛,以防变形。

3、粗加工拉荒后,将螺丝松开,重新将件垫好垫平,用一较小平衡的力量挤上。

用尖刀走一小刀后翻个加工另一面。

要多翻几次个。

最后精加工。

要注意切削温度,防止热变形。

4、加工铜板时,注意刀具的几何角度,要防止扎刀。

光活时,光刀与工件接触要达到大半刃(约3/4刃),不能上满刀。

光刀要磨适当的圆角。

(四)其他:

般箱体件,照线找正后加工。

要注意压板和垫铁的位置

是否相称,以免压坏边缘。

2、刨燕尾槽时,要注意图纸所注明之角度,再调横梁和小刀架。

要用样板对照加工。

3、加工牙型,第一个牙要用单样板,第二个牙以后必须与连二样板,连三样板同时并用,保持节距准确。

(五)量具的使用:

1、使用样板时,必须与工件基准面靠紧与工件中心线平行垂直。

2、加工过程中必须用卡钳量公称尺寸,用千分尺量公差尺寸。

(六)刀具的选择与装夹:

1、根据加工件要求,合理的选择刀具、切削用量。

2、刀头伸出长度不得大于刀杆高度的2.5倍。

若受工件的限制可以加长。

精加工的刀要用油石背好。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加工之前必须详细看图纸、熟习该工件的形状,注意材质和所刨处的公差、光洁度及有关技术说明。

并对照毛料检查余量的大小及划线是否正确。

2、根据工序和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基准面,确定一般的加工方法。

3、准备和选择好蚀该工件的必要工、卡、量、刀具及样板等。

4、根据不同工件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检查机床部位,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二)轴承座(瓦盖及瓦座):

1、刨瓦盖前按线找正,加工时注意瓦口的平行度和垂直度。

2、刨瓦座底平面时,如果用虎钳装夹悬出钳口过长时,应利用垫铁或千斤顶支承住,防止变形。

3、刨底座时注意瓦口的平行度及剖分面距底平面的尺寸。

瓦座的直口与瓦盖按三级精度配合制作,并要配作。

4、刨成组的轴承座时,应打上记号,防止混乱。

(三)刨牙条:

1、装夹前必须检查垂直与水平度。

2、如果用虎钳子装夹工件时,工件悬出钳口太长时,必须用垫铁或千斤楠支承防止工件弯曲。

3、刨牙条时需要经过粗刨和精刨。

4、刨牙条需要用单牙形样板检查齿形。

连二样板检查牙距。

连三样板控制CP误差。

5、几个牙条组立在一起时,刨其中的一段牙条时,其两端面必须留出适当的研量。

(四)刨薄板的平面:

1、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之前,检查工作台面是否平行。

2、夹工件时,注意夹紧力均匀,粗加工一面后,进行调个加工另一面,再调个精加工。

六、镗工技术操作规程

1、接到任务单、图纸、毛坯后,必须审查图纸各部尺寸及公差,是否清楚准确。

检查毛坯形状及各部加工余量,平台划线是否与图纸或工艺文件要求尺寸相符。

2、毛坯在机床上的装夹要符合工艺的要求。

找正夹固后要检查各部尺寸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各表面有明显缺陷应及时找有关人员处理。

3、操作前必须准备好所用的工、卡、量、刀具、样板以及其它用具。

操作中要做到“三勤”:

4、加工有特殊要求和附有工艺文件的工件时,如因操作技术水平和机床精度不够,达不到工件的精度要求,要及时找技术负责人决定后再加工。

5、凡装夹已精加工的表面,为保持表面的完整和光洁度,必须用软金属垫好后再夹紧工件。

(二)加工平面类:

1、毛坯件时,按平台划线与机床纵横导轨面找正夹固后进行加工。

2、有基准(光基准)面的工件,按基准面找正后,测量各部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尺寸要求,然后进行加工。

3、凡加工对开轮类,须按对分面找正。

1、求。

2、

3、

(三)加工箱体类:

必须保证箱体前后孔的同心度和孔间平等度、孔距公差要保证箱体孔和前后端面的垂直度。

加工箱体的孔不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孔相互平行时,应先以一个孔为基准,然后依次搪其余几个孔。

但必须保证图纸要求的孔距公差。

4、在加工箱体的多台孔时,应先加工小孔后再扩大孔。

5、在加工所有的箱体时,先粗镗所有的孔,然后松开重新夹,力量夹均后进行精加工。

6、镗等分孔和箱体瓦口时,应粗、精加工分机床进行。

(四)其他:

1、加工花键,用样板检查花键节距时,应用单牙样板检查牙型,用连二样板检查牙距。

最后用全样板检查。

2、加工对轮接手时,加工第一个孔须进行间接测量。

其它孔必须测量孔距。

3、加工其它异型面工件时,应注意平台划的线。

应把线看清楚后再加工。

加工中勤用样板检查。

4、加工直径e300—600,长度L=600—2000的孔型工件时,使用镗杆加工。

在加工前找正时必须按床头床尾同时找正。

七、钻床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的准备:

1、按图纸尺寸及精度要求,检查毛坯划线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工件要求,准备好需要的工、卡、量具及样板等。

(二)钻头角度选择:

1、钻一般铸、锻钢工件,钻头可磨成115〜118度。

2、钻铸铁、铸铜件,钻头可磨成120〜125度。

3、钻紫铜件时用切削油和水冷却。

(四)工件的装夹:

1、装夹轴类用的两个三角铁,应保持工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

装夹精密轴类时,必须在三角铁上垫上铜皮。

压板压在三角铁相对位置上。

并在与轴接触表面上垫铜皮。

2、装夹薄板类工件时,压板应压在垫板的对应处,在钻孔部位下面垫好木块。

3、装夹半圆的瓦时,利用弯板,将瓦口向下,要把在铜瓦的轴向,以防变形。

八、磨工技术操作规程

1、接到任务后,必须检查好工件各部尺寸是否与图纸或工艺文件要求符合。

检查工件是否有足够的放磨量。

2、装夹工件时,必须将顶针的氧化物等清理干净。

必须检查工件的顶针孔是否正确。

工件装夹后必须检查有否弯曲,是滞有足够的磨量。

3、操作前,必须准备和校对好量具,准备好工、卡具等。

根据工件材质选择好砂轮。

(二)工作规则:

1、在工作前要检查各部手柄和挡铁的位置是否适合,检查各部的螺丝是否松动,砂轮是否有裂纹,各部的油标是否正确,然后开车空转1〜2分钟后工作。

2、用顶针和卡盘夹活时,决不可过紧或过松,用的力量要均匀。

3、在平面磨床夹活时,一定要检查磁力是否够用,根据材质检查磁力吸引能力,如不能吸引住要另作夹具方可进行加工。

4、装卸活时,对重大工作物一定要关车,并将床面上垫上木板,若是小的工件也绝对要把砂轮退到后面或侧面。

5、在测量工件时,要把千分尺拿平正,松紧劲要适合,并要注意工作物的温度及工件、量具的清洁。

6、在内圆磨床加工工件时,要适当选择轴杆长短和直径大小,磨内孔时,端面要一起加工好。

磨锥度时,用圆器放上铅粉末找锥度。

7、在外圆磨床上,磨带锥度的工件时,要用二个相同直径的

圆珠笔柱或二个相同的块规,根据工件的长度和锥度之计算,来测量工件尺寸。

并据工件的长度适当选择磨削方法(切入磨削法,纵向磨削法)。

8在万能工具磨床磨削外圆时,起落砂轮架要和工件中心平行,磨刀具的前后角一定用计算公式来调整支架的角度,不许将工件磨退火。

9、在无心磨床加工工件时,要调整好导板,使砂轮与工件同心,除工具磨床外全需冷却。

10、修正砂轮时,修整器不许移动,放在固定位置,加冷却液与不加冷却液均可。

11、在平面磨床磨精度高的代锥度工件时,利用正弦规来磨。

(三)砂轮的选择与安装:

1、根据工件材料性质和磨削精度要求选择适宜的砂轮。

工件

材质硬的要用软砂轮,材质软的要用硬砂轮。

按工件要求的精度和

光洁度来选择。

2、挑选砂轮时要检查砂轮的标志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有否破裂现象。

安装砂轮时与法兰盘要滑配合,压板与砂轮两平面间需垫纸后再紧固,不要过紧或过松,在紧法兰螺丝时要找相对称面逐渐夹紧,并调整衬铁使其平衡,后装在主轴上,要进行平行度和垂直度检查。

3、根据砂轮直径大小和厚薄选择金钢石的颗粒大小。

且安在

金钢架盘上露出的部分要小一些,并低于砂轮中心1〜8公厘。

(四)磨削工艺:

1、砂轮圆周速度V砂愈高,残留面积减小,工件的精度和光洁度高。

2、工件圆财速度Vi增大,磨削力大,磨削热增多、砂轮易磨损,光洁度下降。

Vi太低也易烧伤。

所以要适当。

3、纵向进给量S纵与横向进给量t增大时,切削热增加,光洁度降低。

4、精度和光洁度要求高的另件,粗磨和精磨要分开,一个另件有两个以上磨削表面时,应合理安排磨削顺序。

5、无心磨床:

1)磨钢件时用淬火的碳素工具钢或高速钢制作托板;

磨淬火件可用硬质合金做托板;

磨有色金属用铸铁做托板。

2)托板的厚度一般为工件直径的三分之一。

在M1080型无心磨床上最大厚度不超过15毫米。

3)托板倾斜角(e)-般为30°

,工件很大时可取20°

〜25°

托板左侧面与磨削轮之间的距离C:

C=(1-sine)-CoCo=O.75〜2.5

4)导板为淬火的碳素钢制作。

当工件长度在100mm以内是场地板长度为工件长度的1.5〜3倍。

当工件长度在100mm以上时导板长度为工件长度的0.75〜1.5倍,两平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在100mm内不超过0.01mm。

6、平面磨床:

1)在工件与电磁吸盘间垫一块薄橡皮(一般约0.5mm),将

一个面大部分磨光后翻过来磨另一个面。

平直后再放在电磁盘上精

磨。

2)

后再磨。

3)

当另件产生调角变形时,用纸将另件翘起形成的空隙填紧反复数次,直径平直合乎要求为止。

磨薄件时应选用较软的砂轮,并经常修整,保持锋利。

(五)冷却液的选择与使用:

磨削用的冷却润滑液,必须具备良好的冷却作用,清洗作用、注意润滑作用。

对砂轮结合剂无腐蚀作用。

1、粗、精磨时可选用1%的苏打(无水碳酸钠NazCOs)、0.25〜0.5%的亚硝酸钠(Na2NO2)禾口98.75〜98.5%的热水(40〜50C)混合搅匀即可。

2、可以3〜5%的乳化液(内含氢氧化钠、油酸、矿物油、锭子油)和97〜95%的热水(40〜50C)混合溶融后,加入清水搅匀即可。

(一)一般注意事项:

1、要仔细审查图纸和技术条件,并检查各部尺寸是否正确。

按任务通知单、工作图纸与毛坯对照,完全相符后开始工作。

2、所用工具一定要保持精确度。

不得乱扔乱放或作期它用。

要保持划针的尖度。

3、划线前刷白粉时,一定要先弄掉白粉上的砂子和铁皮。

4、划毛坯活时,一定要检查各处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5、加要活时所用的第一个面,要选择较大面积的面,并照顾孔和复杂的面。

要考虑翻个时的工作方便。

6、划精加工表面要刷紫色。

划滑动表面及轴上的线不得超过0.07mm。

7、划精密活时,不能用钢板,要用紫铜或木头钉铁皮做中心支承。

&

划毛坯加工面线时,必须划离加工线5〜10mm的看线。

划线时要照顾到加工的方便。

9、划大活时,必须放稳。

特别细高的工件必须用天车吊着划线,以免将工件碰倒。

不准在平台上翻活。

(二)轴类:

1、在轴圆上若有挖刀或毛皮的地方,划线时应尽量考虑下道工序,在加工时能消除该部分之缺陷。

2、图纸上要求7以上的轴表面,除了加工线以外,不准划多余的线。

3、在划弯曲不直的长轴时,要按照有急键槽部分的地方划中心线。

4、在轴上划花键槽的时候,要在圆周上划等分线。

5、划曲轴第二、三遍线时,三角铁上一定要加油,以防研磨。

划各部顶针孔时,一定要划小圆。

并保证各顶针孔的距离一定要准确。

(三)牙类:

1、用样板划牙时,应先划大等分,划齿厚。

最后用样板一面

-16-

一面的划。

2、在轮类划牙时,一定要按外圆找中心,再看是否与里孔同心。

3、在划牙时,必须用有尖的划规划。

划完后数数牙数是否与图纸标注相符。

(四)轴承类:

1、三连钨金瓦挂完钨金后装在一起,平台要根据本体的基面找划里孔和两边的线,加工完两边再做最后一次的精密划线。

2、瓦座子第一次必须划全线。

把在一起后划第二遍线。

在划第三次线时,要按里孔和平面找正划出所有孔。

(五)开闭器类:

1、架头一个活要使三个法兰中心成平衡,根据三个中心划线。

并先用弯尺靠在外法兰盘上,量一量里边芯子接触地方是否够作。

2、架第二个把放插板端放在下面,根据两边小法兰盘对弯尺找正后划线。

3、根据以上的两扁线对弯尺找正,找中心时要根据样板接触中心打中心线,但要注意两小法兰盘加工后情况,不均匀时可在不影响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的借一借后再行划线。

4、在划插销线时要正确,更要注意与伐体的锥度完全相符。

(可以利用比例关系或打实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