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031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力容器基础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4种。

  a.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如锅炉的上锅筒。

  b.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热交换。

如350m3/h制氧机的高效冷却器、1000m3/h制氧机的空压机后冷却器和增压机后冷却器等。

  c.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用于完成介质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分离净化。

如制氧机的水分离器和吸附器。

  d.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如制氧车间的低温液体贮罐、氧气球罐等。

  2.3按安装方式分类

  可分为固定式压力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

  固定式压力容器:

有固定的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比较固定。

  移动式压力容器:

是一种储运容器,没有固定的使用地点,一般也没有专职的操作人员,使用环境经常变化,管理比较困难,容易发生事故。

我们厂的液体槽车和氧气瓶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

  上面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愈大。

  2.4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

  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容器压力的高低、介质的危害程度及在使用中的重要性,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即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

其中三类容器要求最严格。

  a.第三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

盛装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

盛装易燃或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

盛装易燃或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

盛装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的低压容器;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抗拉强度下限≥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

容积大于等于50m3的球形储罐;

容积大于5m3的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b.第二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盛装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

盛装易燃介质或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c.第一类压力容器,上述范围以外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制氧车间的压力容器有一类容器12台,二类容器8台,三类容器6台,

  氧气瓶均属于三类容器。

  3压力容器的结构

  压力容器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用途、工艺要求、和制造方法等因素确定。

容器的结构是由承受压力的壳体、连接件、密封元件、接管开孔及其补强结构、支座和安全附件等部件组成。

  3.1壳体形状有圆筒形、球形、锥形和组合形等,最常见的是圆筒形和球形。

  3.1.1圆筒形壳体的几何特点是轴对称,由一个圆柱形筒体和两端的封头或端盖组成。

其优点是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承载能力高,易于制造,因而应用最广泛。

我们厂大多数压力容器的壳体都是圆筒形。

  3.1.2球形壳体又称球罐,其几何特点是中心对称。

优点是受力均匀,在相同的壁厚条件下,球形壳体的承载能力最高;

在相同容积条件下,球形壳体的表面积最小。

所以,从受力状态和节约用材来说,球形是压力容器最理想的外形。

我们厂最大的压力容器是氧气球罐。

日本1988年研制的潜深为6000m的深海潜艇,其耐压舱就是壁厚70mm的钛合金球形壳体。

但是,球形壳体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制造比较困难,往往要采用冷压或热压成形,成本较高;

二是球形壳体既不便于安装工艺内件,也不利于内部相互作用的介质的流动。

所以一般只用于中低压的储存容器。

  3.2连接件连接件是容器及管道中起连接作用的部件,一般均采用法兰螺栓连接结构。

法兰配合螺栓起连接作用,并通过拧紧螺栓使垫片压紧而保证密封。

  3.3密封元件它放在两个法兰或封头与筒体端部的接触面之间,借助于螺栓的压紧力起密封作用。

一般低压、常温(≤100℃)和无腐蚀性的情况多用橡胶板(经过硫化处理的硬橡胶工作温度可达200℃);

介质温度较高(对水蒸气∠450℃,对油类∠350℃)的中、低压容器通常用石棉橡胶板或耐油石棉橡胶板;

一般的腐蚀性介质的低压容器常采用耐酸石棉板;

压力较高时则用聚乙烯板或聚四氟乙烯板。

不同的密封元件和不同的连接件相配合,就构成了不同的密封结构,这是压力容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影响到整个容器的结构和制造成本,而且关系到容器投产后能否正常安全运行。

  3.4接管、开孔及其补强结构由于工艺要求和检修的需要,压力容器的筒体或封头上常设有各种开孔和接管,如人孔、手孔、视镜孔、物料进出口接管及安装各种仪表用接管。

容器开孔后,开孔部位的强度减弱。

为了补偿开孔处的薄弱部位,就需进行补强措施。

容器上的开孔补强一般均用局部补强法,常用的结构有补强圈、厚壁短管和整体锻造补强等。

  3.5支座支座对压力容器起支承和固定作用。

用于圆筒形容器的支座,有立式容器支座和卧式容器支座两类,其中立式容器支座又有腿式支座、支撑式支座、耳式支座和裙式支座四种。

球形容器多采用柱式支座或裙式支座。

  3.6安全附件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紧急切断阀、安全连锁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

其作用是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这里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安全阀和压力表的安全技术要求。

对于安全阀要注意五点:

  1.安全阀应当铅直安装在压力容器液面以上的气相空间部分,或者装设在与压力容器气相空间相连的管道上;

  2.压力容器与安全阀之间的连接管和管件的通孔,其截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其接管应当尽量短而直;

  3.压力容器一个连接口上装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安全阀时,该连接口入口的截面积,应当至少等于这些安全阀的进口截面积的总和;

  4.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一般不宜装设截止阀,必须装设时,在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期间截止阀门必须保证全开(加铅封或者锁定),截止阀门的结构和通径不得影响安全阀的安全泄放;

  5.安全阀应定期校验,一般每年校验一次,新安全阀应当校验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

  压力容器中使用最多的压力表是弹簧管式压力表,对其安全技术要求如下:

  1.压力表应装设在压力容器的气相空间;

  2.低压容器的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2.5级;

工作压力等于或大于2.45MPa的锅炉和中高压容器,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1.5级;

  3.压力表的量程应与工作压力相适应,通常为工作压力的1.5倍~3.0倍。

压力表刻度盘上应划红线,指出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4.压力表必须定期校验,校验后加铅封并注明下次校验日期;

  5.压力表应装设在便于观察和吹洗的地方,并避免受到热辐射、冰冻和震动的影响。

压力表的接管不应有泄漏现象;

  6.压力容器用压力表应与介质相适应,蒸汽锅炉压力表下部应装设存水弯管;

  7.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止使用:

  

(1)无压力时,有限位钉的压力表指针不能恢复到限位钉处,无限位钉的压力表指针偏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允许误差;

  

(2)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3)没有铅封、铅封损坏或超过校验日期;

  (4)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

  (5)其他影响压力表准确示值的缺陷。

  4压力容器的失效

  压力容器在设计寿命内,因尺寸、形状或者材料性能变化而危及安全或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称为压力容器的失效。

失效形式包括强度失效、刚度失效、失稳失效和泄漏失效四类。

  4.1强度失效

  因材料屈服或断裂引起的压力容器失效称为强度失效,危险性最大。

包括韧性断裂、脆性断裂、疲劳断裂、蠕变断裂和腐蚀断裂。

  a.韧性断裂:

是压力容器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力接近或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而发生的断裂。

特征是断后有肉眼可见的宏观变形,如整体鼓胀,断口处厚度明显变薄;

没有碎片或碎片很少。

厚度过薄或内压过大是引起压力容器韧性断裂的主要原因。

  b.脆性断裂:

这种断裂是在较低应力状态下发生的,又称为低应力脆断。

其特征是断裂后容器没有鼓胀;

断口齐平;

断裂速度极快,易形成碎片;

同时由于脆性断裂时容器的实际压力值往往较低,爆破片、安全阀等安全附件不会动作,导致后果比韧性断裂更为严重。

材料变脆和缺陷两种原因都会引起脆性断裂。

除选材不当、焊接或热处理不当使材料脆化外,低温、应变时效等也会使材料脆化。

压力容器用钢一般韧性较好,但如果存在严重的原始缺陷或制造缺陷(如材料夹渣、分层、焊接裂纹等),也会导致脆性断裂。

  c.疲劳断裂:

是压力容器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周期后发生的断裂。

交变载荷是指大小或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包括运行时的压力波动、振动、开停车、加温或冷却等原因引起的交变载荷。

疲劳断裂的断口一般由裂纹源、裂纹扩展区和最终断裂区组成。

裂纹源往往位于压力容器接管根部、焊接接头等高应力区或其它有缺陷的部位。

裂纹扩展区是疲劳断口最重要的特征,常呈现贝纹状。

最终断裂区在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时迅速形成。

  d.蠕变断裂:

是压力容器长期在高温下运行,随时间的增加材料不断发生蠕变变形,造成容器厚度明显变薄与变形,最终导致压力容器断裂的现象。

  e.腐蚀断裂:

是由于介质的腐蚀性使容器厚度变薄或使容器材料变脆而导致的断裂。

空气中的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温度越高腐蚀速率越快,水的存在也会加速这种腐蚀。

有的人在焊接后用自来水冷却,这样做会使金属产生氢脆性并形成较大的残余应力,也容易在焊缝处形成裂纹。

  4.2刚度失效

  是指容器由于过大的弹性变形而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

这种失效形式通常出现在密封结构、换热设备、分馏塔等地方。

  4.3失稳失效

  容器在压应力的作用下,突然失去其原有的规则几何形状而引起的失效。

常见于外压容器。

  4.4泄漏失效:

指由于容器无法对介质保持正常的密封效果而引起的失效。

  需要补充一点,在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下,压力容器有可能发生交互失效,这种失效发生的速度更快危害更大。

如腐蚀介质和交变载荷同时作用引发的腐蚀疲劳,高温和交变载荷同时作用引发的蠕变疲劳等。

  5氧气瓶安全知识

  由于氧气在工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氧气瓶成为人们接触较多的一种永久气体气瓶。

工业氧气瓶都是高压气瓶,其公称工作压力系列为15MPa、20MPa和30MPa。

我们厂的氧气瓶公称工作压力均为15MPa。

由于压力高,气瓶材料强度高而韧性较低,纯氧又具有极强的助燃和氧化性能,氧气瓶在使用中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氧气瓶破裂爆炸时释放的能量较多,气瓶常破碎成片,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害。

因而有必要了解氧气瓶的安全知识。

  5.1氧气瓶结构

  氧气瓶由气瓶本体和气瓶附件组成。

  气瓶本体为管状无缝结构,上端瓶口处的缩颈部分为瓶颈,瓶颈外侧固定连接有颈圈,下端一般为凹形底。

瓶体由优质锰钢、铬钼钢或其他合金钢制成。

最常用的是中容积瓶,外径219mm,容积40L,高度约1.5m,公称工作压力15MPa,许用压力18MPa。

  主要附件包括瓶阀、瓶帽和防震圈。

瓶阀一般由黄铜制成,抗燃,而且不起静电和机械火花。

其密封材料常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带。

瓶帽的作用是保护瓶阀免受磕碰,通过螺纹与颈圈连接。

瓶帽上一般有排气孔或侧孔,以防瓶阀漏气使瓶帽飞出伤人。

防震圈是套在瓶体上的弹性橡胶圈,起减震和保护瓶体的作用。

  5.2氧气瓶的充装与储运

  

(1)氧气瓶充装时,要严防混装和超装,而混装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常因混入可燃气体、油脂等而导致氧气瓶爆炸;

  

(2)氧气瓶充装前,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不得充装,而须对气瓶进行处置,如倒水、清除油污、送检等;

  (3)对应一定的充装温度,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充装压力进行充装,确保在气瓶最高工作温度60℃时瓶内压力不超过气瓶许用压力;

气瓶充气速度不得大于8m3/h,且充装时间应不少于30min;

  (4)气瓶运输装卸时,必须配戴好瓶帽、防震圈,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氧气瓶不得与任何易燃、易爆物质同车运输;

夏季运输氧气瓶应避免曝晒;

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吊运;

  (5)氧气瓶不得与可燃气体气瓶同室储存,储存室内应禁绝烟火。

  5.3氧气瓶的安全使用

  

(1)拒绝使用超过检验期的气瓶;

  

(2)氧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

采用氧一乙炔焰进行作业时,氧气瓶与焊(割)炬明火的距离应不小于10m,氧气瓶与溶解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小于5m;

  (3)禁止用沾染油脂的手或工具操作气瓶,以防爆炸;

  (4)开启瓶阀和减压阀时,动作应缓慢,以减轻气流的冲击和摩擦,防止管路过热着火;

  (5)禁止用压缩纯氧进行通风换气或吹扫清理,禁止以压缩氧气代替压缩空气作为风动工具的动力源,以防引发燃爆事故;

  (6)氧气瓶必须留有大于0.05MPa的剩余压力,严防乙炔倒灌引起爆炸。

尚有剩余压力的氧气瓶,应将阀门拧紧,注上“空瓶”标记,禁止再次使用;

  (7)冬天,气瓶的减压器和管路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使用铁器之类的东西敲击气瓶,更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丝,以防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8)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或减压器损坏的氧气瓶。

气瓶的减压器应由专业人员修理。

  6压力容器事故危害与案例

  6.1压力容器事故的危害主要有震动危害、碎片的破坏危害、冲击波危害、有害物质泄露危害等。

(1)震动危害压力容器发生爆炸事故时,都会产生巨大的声响,这种声响可使设备发生震动、

  损坏,也可能伤及人的耳膜和内脏,危及生命;

  

(2)碎片的破坏作用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时,壳体可以裂解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向四周飞散,这些碎片具有极大的动能,能够击穿墙壁,损坏设备设施,危及人身安全,也可能引起连续爆炸和火灾;

  (3)冲击波危害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时,80%以上的能量都是以冲击波的形式扩散的。

0.005MPa的超压就可使门窗玻璃破碎,0.1MPa的超压可使人死亡。

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到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

在这样高的压力下,建筑物将被摧毁,设备、管道会遭到严重破坏;

如果一个压力为2.5MPa,120m3的氧气球罐爆炸,将释放131KWh的能量。

  (4)有害物质泄露危害如果失效的压力容器盛装介质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物质就会在较大范围内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氧气泄漏有可能造成人员富氧中毒或引发火灾,液氮泄漏会造成人员冻伤、窒息。

  6.2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固定式压力容器事故比较少见,移动式压力容器更容易发生事故。

对于我们厂,主要是氧气瓶。

据统计,95%以上的氢、氧气瓶爆炸事故与气瓶充装站有关。

下面我们了解一起典型的充装低余压氧气瓶引起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xx年8月17日12时10分,某公司一制氧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氧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制氧站充装车间整个厂房倒塌,生产被迫停止,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

  事故原因:

1.该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剩余压力过低,致使乙炔倒灌进入气瓶;

2.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了“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的检查”和“对瓶内无剩余压力、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不得充装的规定;

3.制氧站在充装岗位雇佣临时工,其安全素质差、人员流动性大。

  防范措施:

1.氧气瓶使用时必须留有大于0.05MPa的剩余压力;

2.氧气瓶充装前,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不得充装;

3.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管理。

  7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要点

  

(1)使用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

购置、选用的压力容器应是持证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并有足够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安装压力容器的施工单位,也须经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

  

(2)登记建档。

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后方可启用。

在使用单位,也应建立压力容器的设备档案,保存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检验、改造等环节的技术资料。

  (3)专责管理。

使用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实行专责管理,即责成专门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并使其相对稳定,有职有权,熟悉相关法规,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

  (4)持证上岗。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获得相应等级的操作证书,持证上岗,操作相应等级的设备。

  (5)照章运行。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违章操作。

在运行中尽量平稳操作,避免频繁地加载和卸载,减少压力和温度的波动,防止压力容器超温超压;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腐蚀性介质和大气对压力容器的腐蚀;

  (6)定期检验及校验。

即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以确定设备完好程度,查明缺陷并妥善处理。

对于工作介质无明显腐蚀性且不存在较大缺陷的压力容器,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年检(外部检查),每六年进行一次全检(内外部检查)。

并定期对安全装置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可靠。

使用压力容器的单位,应编制压力容器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优化环境。

对压力容器所在的场地,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建造和管理,使设备和操作人员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中。

  (8)维护保养。

包括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和停用保养两方面。

使用中的维护保养主要有:

检查维护安全装置、法兰、开孔位置和管路,消除泄漏,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

检查维护防腐层和保温层等。

停用保养主要是对长期停用的压力容器保持干燥和清洁。

  (9)报告事故。

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出了泄露、爆炸等重大事故时,除按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妥善处理外,还应如实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