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0320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烟花爆竹生产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有的原材料受潮与水反应后会生成爆炸性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热,如果散热不及时有燃烧爆炸危险。

混药工序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药剂与明火摩擦撞击电能受潮都有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危险;

混药时会产生粉尘危害;

混药前原料未经单独粉碎过筛不完全,大颗粒药物在混合过程中捏碎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混合的设备宜采用木转鼓纸转鼓或导电橡胶转鼓等。

若采取铁质等金属转鼓,在摩擦静电的作用下将非常危险。

(2)手工混合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采用到静电橡胶板或木质工作台。

若采用铁质或水泥工作台,木质操作台上有裸露铁钉,使用铁质操作工具均易造成物料燃烧。

(3)高感度药物的配制,必须在专用的工房内使用专用工具。

(4)湿法配制含铝或镁合金粉等烟火药剂时,未做好散热处理,积热可发生自燃。

(5)混合过程中可产生分成危害,应有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粉尘爆炸或健康危害。

4、压药与造粒,

(1)压药造粒过程中的摩擦与撞击作用比较强烈,所以在工艺过程中,燃烧爆炸危险性很大。

(2)机器造粒时,药物温度上升超过20未停机检查,导致燃烧爆炸事故。

同时还存在机械伤害人员触电,因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引起的药物燃爆事故。

(3)酸碱度PH值应为69,偏酸偏碱会使粘合剂与药物反应增加造粒的危险性。

(4)采取湿法生产亮珠,亮珠制成后必须在未干之前进行筛选,且药量不得超过3。

亮珠摊开放置的厚度不得超过1.5,厚度过高容易积热增加危险。

5、亮珠干燥,

(1)设置晒场,对亮珠进行日光直晒。

气温高于37进行干燥,有引起药物燃烧爆炸的危险。

(2)亮珠干燥时,进行翻动和收取容易因摩擦震动撞击引发燃烧爆炸,尤其是天气骤变,操作人员急于收取更增加了亮珠的危险性。

(3)未干燥的药物进行堆放和入库,水分和药物可能发生反应积热而发生燃烧事故。

6、装药与筑药,

(1)由于药物的摩擦撞击感度与筑药过程中的摩擦与撞击作用比较强烈,所以在工艺过程中燃烧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2)装筑药工房的停滞药量超过标准,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影响操作人员或相邻工房安全。

(3)装筑药高感度烟火药应在有防爆堤的工房内进行,每间定员一人,保证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

(4)筑药工作台应靠近窗口,台高应略高于窗口便于通风。

(5)装筑药工具应采用木铜铝或其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严禁使用铁质工具,工作台上以及地面上应垫上接地的导电橡胶板。

(6)机器筑药时,冲击部位必须接上接地导电橡胶板。

(7)黑火药是粉状的,因此装药工房粉尘比较大,容易造成粉尘危害。

(8)工房内的余药必须用水经常冲洗。

7、钻孔与割切,

(1)有药半成品的钻孔和割切,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

(2)所使用的钻切工具,要求刃口锋利。

使用时应涂蜡擦油或交替使用,工具不符合要求时强行操作,药物因摩擦升温可导致燃烧爆炸事故。

8、封口、褙筒标,

(1)操作人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操作间通道宽度不得少于1.2m空间狭小,可能导致半成品倾倒,药物裸露外泄,安全通道不畅。

(2)半成品封口不牢实,在搬运过程中药物外泄而发生事故。

9、产品组装,

(1)组装过程中,组件较多,药量较大,组装过程中有撞击、摩擦作用,不适当的操作会引起燃烧爆炸。

(2)组合烟花每间工房不得超过4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主要通道不小于1.5m。

(3)组合烟花的钻孔和上引线也应在专门的工房内进行,工具刃口不锋利,使用时未涂蜡擦油或交替使用,极易发生摩擦燃烧事故。

(4)组装工序成品、半成品堆放高度超标,人员碰撞倾倒可能导致因火药裸露发生事故。

10、产品干燥,采取日光干燥,晒架材料、高度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可产生燃烧爆炸危险。

因晒场与生产场所、仓库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或无人看管,有增大危险的可能。

干燥过程中必须注意事项如下:

(1)气温高于37时,不得进行日光直晒。

(2)晒架以竹、木材料制成,晒架高度不小于25cm。

(3)日晒场应与车间仓库保持20m以上的安全距离,并有专人看管。

11、产品包装,

(1)成品包装工序的最大停滞量,应按产品总量中所含药量计算。

不得超过各种装、筑药工序所规定药量的2倍。

(2)包装车间操作人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4.5平米,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少于1.2m。

(3)内包装与外包装容器的间隙可用纸和不产生静电的材料填充,使内装物在运输中不致摇晃和相互碰击。

间隙过大容易造成产品在运输途中震动、摩擦发生事故。

(4)包装物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干燥、防潮,且稳固性良好,否则操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可出现破损现象。

12燃放试验及废药、余药销毁。

(1)燃烧试验及废药、余药销毁要在符合规定要求的场所进行。

距离危险品工房或库房较近可发生药物被引燃而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2)试放应注意风向风速,对熄引、瞎火及未烧完的应谨慎处理。

(3)燃烧试验后的场地,残余物应进行清扫和妥善处理,防止其他人拾到发生事故。

(4)废药余药销毁必须由专门人员处理,除安全主管组成的处理小组,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相关危险品,必须遵守如下原则:

所有废弃物品必须当天收集,集中处理。

销毁前必须制定详细的销毁方案,方案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销毁的时间品种数量地点周边环境安全措施销毁方案明确责任人。

销毁场地应在偏僻安全的地方。

四.生产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较为简易,主要生产设备有:

切纸机、卷筒机、打底机、插引机、造粒机、结鞭机、封装机、药线机等。

1.新的制药设备必须打磨平整光洁方可使用。

为非专业厂家生产,设备毛刺锋利均可导致药物加工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工房所用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制药设备的动力部分应选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密封防爆电机。

非防爆电器设备一旦发生短路,可直接引起药物燃烧。

3.凡接触药物的机械传动部分,严禁金属搭扣皮带和不宜采用平板皮带或万能皮带,应采用三角皮带或齿轮减速箱,必须经常添加润滑油,尽量减少摩擦和撞击。

4.带电的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设施,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接地电阻过高可直接导致药物燃烧。

5.进行二元或三元黑火药混合的球磨机禁止使用铁制部件,只许用黄铜杂木楠竹和皮革及导电橡胶制成,穿过转鼓的铁轴必须紧紧包以皮革。

6.在危险场所架设临时性的电气设施,将降低作业场所的防爆等级,一旦产生电火花即可导致烟花火药发生爆炸。

7.粉碎设备必须是专机专用。

混用会导致氧化剂与还原剂接触,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发生燃烧事故。

8.机械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得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出入。

9.粉碎机的开关应设置在机器工房的外部,达到人员离开机房方可开机的作用。

尽可能采用远距离控制,所有电气均应采用防爆防尘类的,电气开关除设置在控制房内,在机房附近应设置备用开关。

10.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在有药工房进行设备检修时,必须将工房内的药物搬走,消除设备上的药尘,将设备拆除移至修配车间进行修理。

违章检修或设备带病作业均可能发生燃烧触电机器伤害事故。

五.仓储场所及中转工房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仓储场所设有黑药库(1.1-2级)引线库(1.1级)化工原材料库(1.3级)成品库(1.3级)等。

黑药库引线库成品库存药量较大,危险性较大,存储的物品都是已含有由氧化剂可燃物质组成的,由机械能热能及其他能量引燃引爆值较低,与遇火源高温摩擦撞击电火花等,即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化工原材料库储存的物品大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混存受潮遇热等可以引起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造成火灾爆炸。

必须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开存放,保持库房通风。

六.厂内运输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厂区内运输采用手推车,不得使用三轮车畜力车翻斗车各种挂车。

手推车未装防护栏,药物易掉落引起事故。

手推车的防护板地板铁钉裸露轮胎采用铁制容易因摩擦撞击而产生事故。

道路不平整、坡度大、转弯半径小等,均可引起事故。

严格控制药物一次运送的数量,按规定数量运送;

防止药物的雨淋暴晒;

禁用铁制器具装运药物;

送药工人应轻搬、轻放药物,严禁拖、拉、擦、碰。

七.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作业环境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生产型粉尘危害等。

主要产生在粉碎、配药、混合、装药等工序中。

1.粉尘危害健康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硫磺、铝粉等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导致尘肺病,甚至丧失呼吸功能。

尘肺病是无法治愈的职业病。

2.粉尘爆炸危险木炭硫磺等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可形成爆炸性环境,遇着火源能引起爆炸。

如硫磺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35立方以上均有燃烧性。

铝银粉尘在空气中含量超过409/立方时,已被明火点燃引起爆炸。

爆炸性粉尘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

(1)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

(2)爆炸时温度较高,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灼伤。

(3)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

(4)易造成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使人中毒。

3.中毒危害若发生严重的燃烧爆炸事故,烟火药,黑火药,化工原料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含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烟气吸入可引起中毒窒息事故。

八.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项目选址的危险性若所处位置坡地较多,各工序之间的药物,半成品等运输不便,易造成事故。

若部分A级工房,库房开挖山体以后有山体滑坡的危险或因山体滑坡而引起药物燃烧爆炸的危险。

靠山布局,与树木杂草相距较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有引起爆炸的危险或因发生火灾爆炸引起森林火灾的危险。

因此,必须采用一定距离的防火隔离带,并根据地形考虑雨水排水设施。

2.气候环境的危险性气候干燥时,人体和生产工具易积累静电,有引起药物爆炸的危险。

气候潮湿时,药物易受潮而变质。

受潮后易发热,引起火灾或爆炸。

气温过低时,职工的手脚僵硬,易引起操作失误,而产生危险。

气温过高时,已引起火灾爆炸。

若当地属于多雷暴地区,直击雷造成的电效应和机械力效应危害,简介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危害,雷电波侵入危害及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都有可能造成易燃易爆物品的,电气设备爆炸或着火。

九.人员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工序多为手工操作,生产人员多为农民工,安全生产素质相对较低。

人员失误主要表现在岗位责任,知识技能,(生产安全),信息判断及传递,决策,检修,协同作业和巡检等方面,主要的人员失误类型有负荷超限,概念错误,信息传递错误,疏忽大意造成的失误,决策失误,作业冲突,行为失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心里异常,带病上岗,从事禁忌作业等。

烟花爆竹生产事故中,人员的违章操作,违规指挥,违反纪律是导致事故和事故扩大伤亡和损失的主要原因。

十.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分析,1.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分析

(1)能量因素A.配方不合理导致烟火药物过于敏感。

B.机械摩擦,撞击。

C.药物吸湿,水分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放热,自燃起火。

D.温度过高或接触火源而造成事故E.静电火花引起安全事故F.雷电造成的安全事故,灭火措施,

(2)管理和技术因素A.由于生产操作人员在生产中精神不集中,操作失误引起。

B.由于职工技术素质较低,对易燃易爆的性能缺乏认识。

C.烟花爆竹安全教育不够。

D.操作人员违反规程。

E.管理上存在问题,违反生产的客观规律,忽视安全工作。

F.对于生产中的机械电气设备安装使用维修检查不当。

g.管理混乱,监督不力。

H.随意调整厂房用途。

I.应急救援采取措施不当。

(3)社会因素A.原材料不纯含有杂质。

B.上坟烧香纸放爆竹。

C.故意的破坏活动。

3.预防与控制措施

(1)控制着火源着火源主要包括:

明火、撞击与摩擦、静电火花电气火花及电弧、雷击等,对上述着火源应采取严格控制措施。

A.在生产区仓库区严禁吸烟,严禁在生产车间进行设备维修作业。

B.摩擦与撞击也是导致火灾爆炸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应保持良好的润滑;

搬运烟花爆竹药物和半成品时,严禁跌落抛掷翻滚拖拉震动与撞击;

严禁使用铁制等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禁止穿戴铁钉的鞋及硬质饰物上班。

C.静电能引起火灾爆炸的根本原因在于静电的电火花具有点火能量。

静电防护主要是设法消除或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条件,对容易积聚电荷的设备或容器安装可靠的接地装置,用导电材料铺设地面和工作台,工作台面安装接地设施,工人应穿棉质工作服,保持车间地面潮湿或铺设防静电材料,保持空气潮湿等。

在危险工作间门口安装到静电装置,能有效预防外界带入的静电。

D.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和放电,电弧则是大量的电火花汇集的结果。

所有电气必须选择防尘防爆电气。

E.强大雷电流或电磁场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将转化为大量热量,产生高温会造成易燃物燃烧,药物爆炸事件。

常用的防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保护间隙及避雷器。

.在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粉末,受潮即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产生高温,如果散热不好即会引起燃烧爆炸。

因此,存放的库房要保持通风良好不易受潮。

.控制四周易燃易爆物,防止事故扩大;

.生产岗位每人一桶水,用于灭火自救;

.启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水枪灭火;

.灭火剂主要以水为主。

金属起火用沙土,水泥等灭火。

根据具体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可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是级生产和储存区内火灾的以人员的自救逃生为主;

二是级以下区域的,确认无爆炸危险方可开展救火工作。

烧伤救护,()烧伤救护火灾事故中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烧伤和灼伤,抢救队员到达后第一任务是对伤残人员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清创,无菌覆盖,止血,初步包扎,这项工作对后续治疗有很大的作用,企业应成立兼职医疗小组。

()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人体对毒物摄入方式为:

食入、吸入、经皮肤吸收,烟花爆竹行业的主要中毒为食入,其预防与控制措施有:

.控制药物误食,严禁在车间内饮食。

.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措施和劳动保护用品。

如:

防尘口罩,防尘工作服。

()冲击波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冲击波是发生爆炸后释放的爆炸能破坏能量巨大,是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事故损失的主要方面。

对其施行有效控制,是防止烟花爆竹生产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控制间距:

是防止冲击波的最有效手段,冲击波强度随距离而积聚降低。

筑防护堤:

一是烟花爆竹行业有效遏制冲击波的手段,防护屏障不能离爆炸源太远,高度不能低于屋檐,截面为锥形,防爆堤的作用一是削弱冲击波。

二是引导冲击波,改变方向。

单一防爆堤可以将防爆堤后的冲击波降低一半。

对于山区建厂可以利用山体做防护堤,但房与山体应有米左右的间距并是坡型为好。

控制药量:

冲击波影响的大小与药量的/次方成正比,所以,安全距离必须与药量相联系。

在考虑工房用途时,必须与工艺,用药相结合,严格限制药量控制间距、筑防护屏障是保证不发生殉爆事故的重要手段,必须认真执行。

十一、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类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危险有害因素,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

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其他伤害等。

按G-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分类列表如下: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