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052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课件出示5)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标牌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税”,整体认读音节“疫阅”。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

shuì

nɡyì

zhà

n

税务局防疫站

kāfēiɡuǎnyuè

lǎnshì

咖啡馆阅览室

ipǐnshōuɡò

uzhà

nnó

nɡmà

oshì

chǎnɡ

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3.你从这些标牌上,你知道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吗?

税务局:

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防疫站:

为防治疾病,研究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而设立的预防医疗机构。

咖啡馆:

喝咖啡的场所。

阅览室:

是图书馆的服务设施。

图书馆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

废品收购站:

指主要从事废品回收的回收中心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

三、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9)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这个题是仿照例子,用上连续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选择什么手工活动介绍。

3.小组代表发言:

连续动词)

首先,将乒乓球放在布中央,反向包裹,用线紧紧扎起来,布娃娃的头和身子就已经有了雏形。

布包裹的乒乓球做为布娃娃的头,用水彩笔在一侧画上布娃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并涂上两个红脸蛋。

顶部用黑色的水彩笔画上头发,当然,头发的造型可以自由发挥,想画成怎样的造型,它就是怎样的造型。

接下来在布的两侧用剪刀剪两个洞,用剩余的布卷出两个胳膊,分别安装在剪好的两个洞内,并用针线缝制好。

然后,用剪刀将白纸剪上两只手,用胶带将手分别粘在两只胳膊下端。

最后,再用剩余的布卷两条腿,用线缝好后,安装在身体的后侧,自然下垂即可。

(2)(课件出示10)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下面的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这两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都是每个片段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

第一段围绕“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写的。

第二段是围绕“桥面两侧是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写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课件出示12)示例:

深秋季节,绚烂的菊花开了,五颜六色,有的是淡绿色,清雅美丽,有的是深紫色,摇曳多姿,有的是桔黄色,灿烂夺目。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

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

(课件出示12)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

(都是传统文化的成语)

传统文化的词语)

后边的词语是对前面的解释。

4.它们的内容大体分别是什么?

(课件出示10)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是说“毛笔、墨汁、白纸、砚台”是书写的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

琴棋书画,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技艺是高雅之人所喜欢的。

花中君子:

梅兰竹菊,是说“梅花、兰花、翠竹、菊花”高洁、儒雅是花中的四君子。

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

闻,指听声息;

问;

指询问症状;

切;

指摸脉象。

合称中医上的四种诊断方法。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段落中心句的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词语。

【设计意图:

出示交流内容,通过例句的分析,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写片段的方法。

认识标牌上的字,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功夫在课外。

词句段的设计其实就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的运用与实践,还有用连动词语写句子的能力。

积累和理解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词语,让学生爱传统文化、乐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积累词语的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税(shuì

suì

)疫(yì

ì

)咖啡(kā)(fēi)

废(fiè

i)贸(mà

onà

o)阅(yù

eyuè

2.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下秋天的景色。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

早晨,我来到学校,()教室,()书包,()课本,开始()。

4.连线

中医四诊琴棋书画

雅人四好梅兰竹菊

花中君子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

1.税(shuì

)疫(yì

)咖(kā)啡(fēi)

废(fè

o)阅(yuè

2.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宜人。

树依旧是那么绿;

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

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3.早晨,我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开始(读书)。

4.连线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

连续动词

传统文化的词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

由于是训练课,一定尽力让学生自己先尝试,老师不要做过多指导。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交流关于段落中心句的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习积累一些传统文化的词语。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五岳:

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

岁寒三友:

松竹梅

一、交流平台

1.再次阅读《赵州桥》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体现上题中的那句话,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先整体介绍事物特点再具体分析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文段是不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如果是,请在括号里写出它的结构形式;

如果不是,请打“×

”。

(1)春天到了,百花盛开。

迎春花吐出小小的黄色花瓣。

桃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

丁香花穿上了紫色的衣裳。

(     )

(2)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豌豆是靠太阳光照传播种子的。

植物妈妈的办法真多!

(3)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3.下面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用横线画出来。

狗睡觉的时候喜欢把一只耳朵紧贴地面。

马总是站着睡觉。

猫头鹰睡觉的时候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

刺猬睡觉的时候会把身体缩成一团。

动物的睡觉方法真有趣啊!

二、识字加油站

1.把下列形声字按组成特点分类。

(1)左形右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形内声:

(3)下形上声:

2.辨字组词。

   

3.选字组词。

(   )品    浪(   )

残(   )消(   )

农(   )(   )易

(   )出感(   )

4.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看看下面的标牌,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吗?

不认识的先猜一猜,再查字典确认一下。

1.把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中秋 春节 端午 清明

(2)宋词 唐诗 汉赋 元曲

(3)赵县 中国 河北 洨河

2.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序。

(  )我拿着竹竿,敲打被红枣压弯了的枝头,一颗颗红得发亮的枣子,掉在绿色的草地上。

(  )我接着说:

“枣树还是一棵活树呢!

(  )秋天,奶奶家枣树林的枣子成熟了,绿中带红,好看极了。

(  )奶奶看着堆成小山似的枣子,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说:

“枣树是我家的神仙树。

(  )我躺在青青的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吃着又香又甜的枣子,心里甜蜜蜜的。

3.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一)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1)这段话写了蔡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3)照样子,用一句话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二)

(1)在这段话的方框里加上标点。

(2)这段话先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具体讲述。

(3)照样子,围绕“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这句话写几句话。

1.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四季:

2.默写一首你课外搜集的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一、1.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作者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作者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排比句式,展现了石栏板上三种不同的图案;

然后又用夸张修辞,说明图案上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展现了图案的栩栩如生。

(3)总—分

2.

(1)总—分 

(2)分—总 (3)×

3.动物的睡觉方法真有趣啊!

二、1.

(1)咖、税、啡、档 

(2)阅、废(3)贸、资

2.示例:

 

3.废 费 废 费 贸 贸 冒 冒

4.略。

三、1.

(1)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2)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3)示例:

中国 河北 赵县 洨河

2.2 4 1 3 5

3.

(一)

(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

(2)

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

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二)

(1), , ;

 , ;

 , 。

 ,

(2)当时学习条件艰苦 没有桌椅 没有黑板

没有粉笔 没有书

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

那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各种叫卖声、笑声、闲谈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四、1.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梅兰竹菊 望闻问切 春夏秋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综合性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

4.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5.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介绍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6.积累日积月累中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并完成习作。

3.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

(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

这是什么节日呢?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

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5.教师进行小结。

三、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

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

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5.教师评价指导。

四、课堂小结。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

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课时

(展示成果完成习作)

一、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

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形式可以多样,例如:

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指导选材。

(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

要有一定的顺序;

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学生独立习作。

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

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

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

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

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

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

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

端午节这天,我们小孩的胸前都挂着个香喷喷的挂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

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状的……个个香气扑鼻。

端午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

点评: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读了小作者的这篇习作后,你就会知道了。

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

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

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体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本单元还有哪些课文的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找出来读一读。

3.练一练: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写完整。

(1)果园里的果子真多呀!

(2)秋天来了,树叶也换上了新装。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下列标牌:

税务局档案馆咖啡馆

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2.认读生字“税、档、咖、啡、阅、废、贸”。

3.小组读、带读、齐读、开火车读。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用生字组词。

5.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标牌又认识了不少生字。

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周边事物,我们还会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对照流程图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1.出示流程图: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2.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这是什么制作过程。

(蔡伦造纸的过程)

3.对照这样的流程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

4.小结:

流程图其实就是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示动作的词。

5.小组讨论一次手工活动的流程图。

(1)分小组讨论,每小组讨论一种手工活动的流程图。

有同种爱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组成小组。

(2)各小组交流自己组的活动流程图。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流程图,全班评议是否完善。

(4)各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小组的流程图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6.评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二)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的两段话。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

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

4.全班交流。

师小结:

这两段话都用一个排比句围绕第一句话进行了具体描写。

5.练一练。

操场上真热闹: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四、日积月累。

1.导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2.课件出示:

笔墨纸砚

(1)读一读,说一说。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2)师补充介绍: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历史上把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合称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3.课件出示:

琴棋书画

梅兰竹菊

望闻问切

(1)读一读,试着介绍。

①古人常把琴棋书画称为“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

②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因为它们具有自强不息的特点,被人们称为“花中四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