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064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Word下载.doc

”句中“那久已被人们遗忘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

5.“一脚踩在那老军人的左脚上,可是他竟然一点儿知觉也没有似的。

”这句话暗示出___________。

6.短文赞扬了老军人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用横线画出来。

3.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的人。

4.我们身边还有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

他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1.“我”是_______的顺序观察榕树的,从“____”一词可以看出来。

2.用“——”画出描写榕树茂盛的句子。

3.这株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这句话的作用是()

A.陈述事实

B.写出了作者遗憾的心情,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C.点明中心

四、阅读理解。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   ),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

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

“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

田忌说:

“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  )地说:

“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

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

倒不如(   ),直取大梁。

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

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上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

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佯攻魏国的襄陵。

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

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

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梁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   ),立刻派人火速传令,要庞涓快来保驾。

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撤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打赵国,连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将士们现在一听说自己的国都被齐军包围,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武器、粮草都顾不得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孙膑就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

魏军急急忙忙赶到桂陵时,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命令齐军一齐杀出。

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庞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回天,只得率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齐军大获全胜。

1.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胸有成竹  惊慌失措  乘虚而入  所向披靡

2.根据短文的叙述顺序填空。

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_______→_______→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3.孙膑为什么要派兵佯攻襄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五、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

“大姐,别给!

没你这么当妈的!

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接着又对我喊:

“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

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

“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皱皱的毛票”说明___________,“龟裂的手指”说明__________。

2.最能体现旁边那个女人对书的看法的字是“____________”。

3.一个“塞”字写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个“立刻”的句式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片段中省略号省掉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

晚上,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

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

“小玲,我考你几个问题,回答得即要准确,又要讯速,好吗?

”“好!

”我爽快地答应。

心想:

自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能不会回答吗?

爸爸问: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眼皮一翻,高声答道:

“铁重!

”“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都笑了起来。

我一愣,正在忧豫,爸爸又提醒道:

“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连忙改口说:

“一样重!

”妈妈说:

“对了,要听清问话。

爸爸又考了:

“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

”这回我特别听清了“一立方米”几个字,马上说:

“一样重。

“哈哈……”大家又笑了。

我挠了挠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

“哦,这回是铁重。

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儿说:

“棉花体积大!

”“为什么?

”爸爸追着问。

“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

”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

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

“,否则会闹出笑话。

”我点了点头,笑了。

1.请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恍然大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两个自然段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中的“两次教训”是指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请在文末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

七、课内阅读。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沃克医生的眉毛场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

“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

“沃克医生,眼晴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

“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在第三自然段空白处标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    ”画出病人的“担心”。

3.用“﹏﹏﹏”画出沃克医生的“担心”。

4.选段中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

5.从病人的回答中,你知道病人拒绝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在原文中找出句子抄写下来)

八、课内阅读。

母亲掏衣兜。

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

……”又对我喊: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

“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母亲掏衣兜。

”这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看出是一位(______)的母亲。

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母亲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这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从中看出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塞给儿子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

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与母亲给我钱买书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四个“立刻”又突出地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

①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②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卧病:

因病躺下 B.行装:

出门时带的衣服 C.精致:

精巧细致

2.选段是写父亲和姑爹送“我”去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①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母亲生病了,不能给“我”准备好行装。

B.父亲利用间隙,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4.父亲在小渔船上摇橹、做饭、缝补棉被,他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画线句子②,“我”为什么想“画”小船呢?

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

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

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

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

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

“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③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

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做“压岁钱”。

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

他抄过很多书。

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

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

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

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

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

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

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

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第②自然段中“欣喜若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这句话在短文中主要作用是()

A.总结全文 B.承上启下 C.点名中心

3.第④自然段中,鲁迅记忆力好,最主要是因为他()。

A.天生聪明 B.喜欢抄书 C.总写作业 D.看书很多

4.短文主要写了鲁迅小时候的哪些事?

请你简要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结合短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十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夏天老师正在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

“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市容。

”她冲我笑了笑,说:

“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

”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

“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

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心把我的眼睛捐给女儿。

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就开始闭着眼睛生活。

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

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

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我听着鼻子一酸,哽咽得问:

“后来呢?

“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道杠了!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

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

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_______)流畅——(_______)羞耻——(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夏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是因为(_____)

①自行车挡了他的路

②自行车摆得乱,有碍市容

③自行车侵占了盲道

(2)“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_____)

①人行横道②盲道③人生道路

3.请用“”画出夏老师学走盲道的句子。

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4.想一想,为关注那“人间最苦的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请你把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在饭店里

一天中午放学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们不能回家吃午饭了,于是我就和何菲一起到学校对面的幸福餐厅去吃面。

幸福餐厅生意兴(xīngxì

ng)隆,宽敞的店堂里早就客满。

何菲排队买面条,我找座位,好不容易才等到两个空位子。

我便坐下来,把书包放在另一个座位上等何菲。

邻座是一位打扮入时的姑娘,她旁边的座位也空着。

正等着,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扶着一位盲人爷爷走过来。

老爷爷身穿雨衣,戴着墨镜,拄着红白相间(jiānjià

n)的拐杖。

老奶奶看见我们这张桌子还有一角空着,就想让盲人爷爷坐下。

那位漂亮姑娘连忙叫道:

“喂,这儿有人!

“等人来了,我们再让吧⋯⋯”那位老奶奶用商量的口气说。

“那不行!

我朋友马上就要来的。

老奶奶见姑娘不肯让,只好无可奈何地扶着盲人爷爷站在旁边。

“老奶奶,这儿有座位,你们来坐吧!

”我连忙站起身来。

“哦⋯⋯”老奶奶感到意外,她怔怔地望着我。

“不要紧,我同学去买面条了,看样子,还要等一会儿呢!

你们先坐吧。

”我热情地扶盲人爷爷坐下。

正在这时,何菲一手端着一碗面条小心翼翼地往这儿走。

老奶奶见何菲来了,连忙起身让座。

何菲急忙放下面条,让老奶奶和盲人爷爷坐好,说道:

“我们不急,你们先吃吧!

两碗香喷喷(pēnpè

n)的面条放在二位老人面前,我随即递给盲人爷爷一双筷子,亲热地说:

“老人家,您请用餐吧!

”“可真太谢谢你们啦!

”老奶奶十分感激地说。

盲人爷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不住地念叨:

“这餐厅的服务态度真好⋯⋯”

我和何菲听了都笑了,周围的顾客也笑了,并向我们投来了赞(zà

nzhà

n)许的目光。

那漂亮的姑娘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1.用“√”给文章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倾盆大雨:

(2)便:

(3)无可奈何:

3.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找近义词:

协商()称赞()找反义词:

冷淡()狭窄()

4.按“我们”等座位——让座位——受赞扬的顺序,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6.那漂亮的姑娘羞愧地低下头的原因是什么?

7.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1)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是说,母亲也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