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3071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docx

上半年宜春市奉新县城投集团试题

  一、选择题

  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答案】AD

  【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

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2、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是()。

  A、诗歌

  B、词

  C、小说

  D、散曲

  【答案】B

  【解析】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词的全盛时期,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故选B。

  3、阶级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而分成集团,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是()。

  A、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出现

  B、社会分裂为敌对的派别

  C、劳动分工不同引发矛盾冲突

  D、出现暴力侵占他人财产的现象

  【答案】A

  【解析】阶级产生包括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由生产力的发展使阶级的出现成为可能,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二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形成,而私有制使得阶级的出现成为现实。

故选A。

  4、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主要经济杠杆作用的是价值规律,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A、通过竞争来实现的

  B、通过价格的波动表现出来的

  C、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的

  D、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学知识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进而以商品价格的波动形式来表现的,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并不是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故C错误,更不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故D错误。

本题出题形式有误。

  5、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要始终坚持放到首位的是()。

  A、繁荣文化市场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创新文化体制

  【答案】C

  【解析】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是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就是要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当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

故选C。

  6、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了该社会的()。

  A、上层建筑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社会形态

  【答案】C

  【解析】注意,经济基础说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

故选C。

  7、双向管理沟通的优点是()。

  A、比单向沟通速度快

  B、条理性比单向沟通强

  C、比单向沟通更有秩序

  D、沟通内容的真实性强于单向沟通

  【答案】D

  【解析】双向沟通的优点是沟通信息真实性强、准确性较高,接受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

故选D。

  8、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A、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就是客观存在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

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BC项错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特性。

D项正确,客观真理又称真理的客观性,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重含义:

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

  故选D。

  9、“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征”的观点,是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D

  【解析】这句话是列宁说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原话: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意思是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更为高级的反映形式,即意识。

意识不是从自然界凭空出现的,它具有必然性。

这句话主要是说意识的形成必须要以物质为基础。

故选D。

  10、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A、沉没成本

  B、隐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答案】C

  【解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故选C。

  11、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到()

  A、创新发展上来

  B、绿色发展上来

  C、可持续发展上来

  D、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答案】D

  【解析】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故选D。

  12、程序性决策被称为()。

  A、开关式决策和重复性决策

  B、例行决策、常规决策和定型化决策

  C、旋钮式决策和开关决策

  D、战略决策和旋钮决策

  【答案】B

  【解析】程序性决策也叫例行决策、常规决策和定型化决策或重复性决策。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

()

  A、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

  B、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C、增强组织运作效率

  D、增强管理人员的直接经验

  【答案】D

  【解析】A项正确,管理人员培训能让管理人员接触到新的管理思想,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

B项正确,管理人员培训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C项正确,管理人员培训能够增加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技能,提高对组织的认同,增强组织运作效率。

D项错误,培训管理人员能增强管理人员的间接经验,而非直接经验。

故选D。

  14、生产成本形成之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

  A、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B、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C、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D、所用资本的增加额

  【答案】C

  【解析】所用资本是指投入生产中的全部资本,所费资本是指生产中所消耗掉的资本。

故选C。

  15、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消灭经济规律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创造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故选D。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氧、硅、铝,b表示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

关于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冶金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B、其单质可以燃烧

  C、是碱类物质必不可少的元素

  D、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答案】B

  【解析】人体内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为碳、氢、氧,所以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为氧。

A项冶金工业需要氧气。

A项说法正确。

B项氧气本身并不能燃烧,氧气只是助燃。

B项说法错误。

C项碱类物质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包括氧元素。

C项说法正确。

D项大气中必然含有氧元素。

D项说法正确。

因此B项当选。

  17、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A、甲租赁乙的房屋,因拒付租金而发生纠纷

  B、甲与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乙违约

  C、甲借给乙1万元,乙到期不还欠款

  D、甲在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乙将西服卖掉

  【答案】A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⑵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害的。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

  A、正确的理论原则

  B、人们的主观愿望

  C、群众的意见要求

  D、客观存在的事实

  【答案】D

  【解析】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故选D。

  19、()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功能或职能的缺失而造成的临时性失业。

  A、摩擦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如当前我国面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问题,是临时性的失业。

故选A。

  20、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

  A、突出主题

  B、不事曲笔

  C、突出特色

  D、撰文要求

  【答案】A

  【解析】在公文写作中合理安排正文结构,使层次清晰,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突出主题。

故选A。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潮是河口、海洋或淡水水藻在水域中快速堆积,覆盖整个海域或海滩,使海水变成血红色的正常生态现象

  B、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

  C、太阳风由气体分子组成,因为分子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

  D、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区,浮游生物的滋长和繁殖特别迅速,鱼类饵料丰富,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都滞留在那里,所以渔业资源丰富,秘鲁渔场就是典型

  【答案】B

  【解析】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

  22、劳动权的核心是()。

  A、平等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B、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报酬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答案】A

  【解析】劳动权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参与社会劳动和领取相应的报酬的权利。

劳动权是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是取得其他一切劳动权利的基础。

故选A。

  23、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B

  【解析】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

  24、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

这充分说明()。

  A、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主导作用

  B、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不起作用

  C、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微小作用

  D、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理性因素指人的理性、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指导、解释、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动力、诱导、激发作用。

在认识过程中既要考虑理性因素的指导作用,又要看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互为前提、互相包含,相互转化。

  非理性因素受到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应当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题干引用列宁和爱因斯坦的话就是为了说明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D。

  25、赵某与黄某2003年1月结婚,2005年10月协议离婚,但在财产分配上发生争议,下列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A、2004年8月黄某出版一部小说所获得的稿费1万元

  B、2005年3月赵某因车祸受伤所得到的医疗费用赔偿2万元

  C、2003年6月赵某父母赠与赵某、黄某一幢房屋,价值25万元

  D、2004年12月,赵某与黄某共同购置的一套高档家具,价值4万元

  【答案】B

  26、我国地势最高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区域的位置与地势的关系。

北方和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

  二、三阶梯;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青藏地区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故选D。

  27、24小时降雨量为

  25.0~

  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

  8.1~

  15.9毫米的雨称为()。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答案】C

  【解析】24小时降雨量小于

  10.0毫米或l小时降雨量小于

  2.5毫米的雨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

  10.0~

  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

  2.5~

  8.0毫米之间的雨称为中雨;24小时降雨量在

  25.0~

  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

  8.1~

  15.9毫米的雨称为大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16.0毫米的雨称为暴雨。

因此C项当选。

  28、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靠近光谱中红光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

  B、紫外线可以诊断疾病

  C、可以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

  D、红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答案】C

  【解析】不可见光,顾名思义就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靠近光谱中紫光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A项说法错误。

紫外线可以杀菌,但不能诊断疾病,B项说法错误。

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D项说法错误。

  29、“水比油贵”反映了我国下列哪个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A、塔里木盆地

  B、江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A

  【解析】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塔里木盆地深居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水比油贵”。

故选A。

  30、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益或受损的情况。

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以下不属于外部性的活动是()。

  A、一群青少年利用一堆建筑废墟,制作了几个漂亮的雕塑

  B、一个企业发明了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帮助其他企业更有效的生产

  C、一家工厂在支付了农民要求的费用后,将固体废渣堆放到了该农民的田地里

  D、渔民过度捕捞湖里的鱼,使鱼类资源枯竭

  【答案】A

  【解析】利用遗筑培训制作漂亮雕塑并没使得一个人或一群人收益或受损,不属于外部性的活动。

故选A。

  31、“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

  C、对立与统一的原理

  D、内外因关系原理

  【答案】B

  【解析】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说明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着眼于整体。

故选B。

  32、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是()。

  A、通货紧缩

  B、通货膨胀

  C、资本积累

  D、资本扩大

  【答案】B

  【解析】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故选B。

  3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答案】A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故选A。

  34、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

  B、抵押合同

  C、委托合同

  D、保管合同

  【答案】D

  【解析】保管合同、借用合同等都属于实践合同。

故选D。

  35、下列有关“世界之最”的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B、世界上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C、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D、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答案】ACD

  【解析】世界上最低的地方是死海,吐鲁番盆地名列第四,故B项的说法错误。

其他正确。

故选ACD。

  36、小兰在10月的某日早晨搭车去某地,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

  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温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答案】D

  【解析】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田野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相对较高,雾现象不明显。

其实除了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蒸气的含量比较高。

因此D项当选。

  37、下列文种中,行文方向固定的是()。

  A、批复

  B、意见

  C、函

  D、纪要

  【答案】A

  【解析】从绝大多数文种看,行文方向是固定的,如请示、报告只用于上行文,决定、通报、批复只用于下行文。

故本题答案选A。

  38、关于京杭大运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起北京,南到杭州

  B、流经河南洛阳

  C、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D、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答案】B

  【解析】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可知B项说法错误,当选。

  39、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关键人物是()。

  A、李鸿章陈独秀

  B、李鸿章曾国藩

  C、容闳孙中山

  D、光绪袁世凯

  【答案】B

  【解析】李鸿章和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关键人物,他们大力支持近代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答案是B项。

  40、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

  A、自由贸易城

  B、自由贸易区

  C、自由贸易港

  D、自由贸易市

  【答案】C

  【解析】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故选C。

  41、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被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复议机关可以决定()。

  A、维持

  B、变更

  C、驳回

  D、撤销

  【答案】B

  【解析】依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变更:

  

(一)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

  

(二)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行政复议机关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42、波普尔理论将世界分为三个:

第一个是物质世界,第二个是心理世界,第三个就是所谓的心灵产物的世界。

从哲学上来说他的划分()。

  A、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B、调和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D、本质上是唯心主义

  【答案】D

  【解析】哲学史上的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质两个实体,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最终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深渊。

多元论是在二元论基础上发展来的,不外乎就是将精神和物质分为若干类,其实质仍然是唯心主义,因此D项正确。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B项排除。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是不可能解决的,C项排除。

  43、“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怀疑劳动价值论、劳动幸福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资本创造财富已成共识,“劳动是财富、幸福的源泉”早就过时

  B、财富、幸福的源泉有多种,劳动并不一定会给人带来财富和幸福

  C、怀疑劳动价值论会导致价值观、幸福观发生扭曲

  D、不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会导致对劳动价值论、劳动幸福论的怀疑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价值论。

A项中“早就过时”说法错误。

B项“并不一定”说法与题目强调的“劳动创造财富和源泉”相违背。

C项表述符合题意。

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会造成贫富差距过大、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人们对劳动价值论、劳动幸福论产生怀疑,D项表述也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D。

  44、依据行政复议法,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

  A、驳回申请

  B、决定维持

  C、维持申请

  D、确认合法

  【答案】B

  【解析】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45、根据行文规则,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A、有权

  B、无权

  C、经请示本级机关领导后才能

  D、不能

  【答案】A

  【解析】根据行文规则,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有权不经过本级机关领导批阅后退回下级呈报机关,故A项当选,BCD说法有误,排除。

故选A。

  4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氧、硅、铝,表示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

关于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冶金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B、其单质可以燃烧

  C、是碱类物质必不可少的元素

  D、是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