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308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1Word下载.doc

D、委员会型结构E、分部型结构

18.提出“三步骤变革过程”的是

A明茨伯格B杜拉克C、罗宾斯D、孔茨E、卢因

19.为了简洁,态度通常只指P373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

D、满意成分E、信念成分

20.有关满意度—生产率的研究提示管理者把主要注意力放在

A、提高员工满意度B、提高生产率C、关怀员工

D、让员工快乐E、非正式组织

21.提出“三种需要理论”的是P440

A、马斯洛B、麦格雷格C、赫茨伯格

D、麦克莱兰E、亚当斯

22.提出“期望理论”的是P449

A、布莱克B、莫顿C、费鲁姆D、费德勒E、赫赛

23.提出“领导者参与模型”的是P478

A、布莱克B、凯瑟C、费鲁姆D、豪斯E、赫赛

24.赫赛—布兰查德理论定义的成熟度共有几个阶段P478

A、3个阶段B、4个阶段C、5个阶段

D、6个阶段E、7个阶段

25.情境领导理论认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第四阶段时,最适合的领导风格是P478

A指示型B推销型C参与型D、授权型E、贫乏型

26.沟通过程包括P282

A、3个部分B、4个部分C、5个部分

D、6个部分E、7个部分

27.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应该授权

A、组织规模小B、责任重大C、重大决策

D、任务复杂E、下属能力差

28.认为“应该尽可能冲突”的观点是所谓冲突的

A、传统观点B、人际关系观点C、相互作用观点

D、冲突正常观点E、冲突失调观点

29.所谓“综合谈判”的特点之一是

A、资源固定B、我赢你赢C、相互对立

D、零和条件E、关注短期利益

30.发生在活动开始之前的控制被称为

A、前馈控制B、同期控制C、反馈控制

D、实时控制E、作业控制

31.说明各种产品利润的指标是P520

A、流动比率B、速动比率C、总资产周转率

D、销售利润率E、投资收益率

32.“士气”最低的交流网络是P291

A、链型网络B、Y型网络C、轮盘型网络

D、环形网络E、全通道型网络

33.在小道消息的传播模式中,最常见的模式是

A、单线型B、传播流言型C、概率型

D、群体传播型E、X型

34.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一个步骤是

A、决策系统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

C、信息处理设计D、决策集成E、信息集成

35.下列计划中,哪种计划属于“战术性作业计划”

A、过程计划B、设备布置计划

C、设施布局计划D、能力计划E、综合计划

36.在ABC库存系统中,C类物品是指

A、占用资金最多的物品

B、占用场地最大的物品

C、占用场地最小的物品

D、数量最多的物品

E、数量最少的物品

37.关于混杂因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混杂因素是指在比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能够歪曲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

B、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的疾病的危险因素

C、混杂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

D、照混杂因素分层后,各层中研究因素的效应不同

E、混杂因素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所研究的疾病的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38.下列哪项研究不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A、评价某项新的治疗措施的效果

B、评价某种疫苗的有效性

C、评价某种药物的安全性

D、评价健康教育对于社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效果

E、评价自发性戒烟对于降低肺癌发病率的效果

39.关于不同种类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场所的不同,可以将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分为现场试验与临床试验两大类

B、根据所具备的设计的基本特征,可以将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分为真实验与类实验两大类

C、现场试验是在社区中进行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D、随机化临床试验是临床试验中最常用的一种

E、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

40.在中国改水降氟研究中,在全国10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发病严重的省区进行了大约20,000个改水降氟工程,改水指标是使改水设施出口处水氟浓度≤1mg/L。

结果表明,改水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81.90%,改水后将为34.84%。

那么,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属于

A、临床试验B、随机化临床试验

C、真实验D、类实验E、个体试验

41.关于随机化临床试验的样本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要求的显著性水平越高,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小

B、研究期望的β值越小,研究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小

C、单侧检验所需要的样本量更大

D、分组数量越多,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大

E、分组数量越少,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大

42.关于在随机化临床试验中设立对照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控制不可预知的结局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B、可以消除霍桑效应

C、可以消除安慰剂效应

D、可以消除潜在的未知因素的影响

E、可以避免选择偏倚的效应

43.随机化临床试验中的双盲是指P103

A研究对象与研究设计者都不清楚试验的分组情况

B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者都不清楚试验的分组情况

C研究设计者与临床医师都不清楚试验的分组情况

D研究设计者与资料收集者都不清楚试验的分组情况

E临床医师与研究对象都不清楚试验的分组情况

44.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后,不遵守试验所规定的要求的现象称为P103

A、排除B、不合格C、不依从D、访E、选择性

45.下列哪一项不是随机化临床试验的效应指标P104

A有效率B治愈率C生存率D效果指数E发病率

46.在利用某种新药治疗某种疾病的一项随机化临床试验中,到实验终点时,实验组100人中,有10人死亡,对照组100人中,有40人死亡,则这种药物的保护率为P104(40-10)/40

A、30%B、40%C、50%D、75%E、80%

47.关于选择偏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入选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和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B、在各类流行病学研究中均有可能发生

C、失访或者无应答不属于选择偏倚

D、对照组的设置不当,常常会引起选择偏倚

E、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选择偏倚包括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等

48.乙肝病毒可以经由母体胎盘传播给胎儿,这种传播方式称为

A、经水传播B、接触传播C、医院性传播介

D、围产期传播或母婴传播E、经血传播

49.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或者动物,称为P161

A宿主B传染源C传播媒介D传播途径E感染者

50.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P161

A、病原体、宿主与传染过程

B、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染过程和病原体

D、传染源、易感人群和宿主

E、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病原体

51.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P162

A潜伏期B流行期C感染期D传染期E隔离期

52.对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最准确的名称是P162

A传染源B患者C病原携带者D宿主E传播媒介

53.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P163

A、经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经食物传播

D、母婴传播E、医源性传播

54.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依据是P161

A、传染期B、潜伏期C、病原能力

D、流行过程E、恢复期

55.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促使其功能恢复,属于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

D、综合预防E、综合治疗

56.某项筛查得到如下结果

筛查试验

患病情况

合计

患者

非患者

阳性

160

80

240

阴性

40

360

400

200

440

640

则此次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P50

A、80.0%,66.7%B、66.7%,90.0%

C、80.0%,81.8%D、66.7%,81.8%

E、80.0%,90.0%

灵=160/200;

特=360/440

57.关于筛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罕见病,筛查的意义更加明显

B、筛查的疾病或者状态,应该是当地现阶段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C、筛查方法应该快速、经济、有效

D、对于筛查结果阳性者,应保证能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E、筛查应该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58在计算两样本均数比较所需的样本含量时,其计算公式为P160

A、n=2B、n=2×

2

C、n=

D、n=

E、n=

59.某县在进行学龄前儿童百日咳制品的接种率调查时,首先将全县各乡分为好、较好、差三类,然后在各类中随机抽取1/10的学龄前儿童作调查,取得结果。

问:

此种抽样方法属于何种抽样P45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E、多阶段抽样

60.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差异,现需制定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相关指标的正常范围,调查设计最好采取P45

D、分层抽样E、分层多阶段抽样

61.符合t检验条件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合检验,则

A、第一类错误增大B、第二类错误增大

C、第一类错误减小D、第二类错误减小

E、两类误差同时减小

62.随访观察某种慢性病1000人的治疗效果;

第一年死了100人,第二年死了180人,第三年死了144人。

该慢性病的3年生存率的算法为P211

A、(0.9+0.8+0.8)/3B、1-(0.1×

0.2×

0.2)

C、1-0.1-0.2-0.2D、0.9×

0.8×

0.8

E、1-(0.9×

0.8)

S(3)=(1000-100-180-144)/1000

P1=900/1000P2=720/900P3=576/720

S(3)=0.9×

0.8=0.576

63.一组变量值的标准差将

A、随变量值的个数n增加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n增大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加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E、随系统误差的增加而减小

64.某地调查304名65岁以上胃溃疡病患者出血率40%,而一般胃溃疡患者出血率为20%,欲知65岁以上胃溃疡疾患者出血率是否高于一般,可进行

A、加权平均率的计算

B、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验

C、配对设计四格表卡方检验

D、成组设计四格表卡方检验

E、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u检验

65.观察某种疫苗的预防效果,若于第一季度初接种了400人,第二季度初接种了300人,第三季度初接种了100人,第四季度初接种了200人,到年终总结,这1000人中发病者20人,计算其发病率的分母应该是

A.1000B、(400+200)/2

C、(400+200+100+200)/4

D、400+300×

0.75+l00×

0.5+200×

0.25

E、(400+200+100+200-20)/4

66.某医院根据随访发现:

某种恶性肿瘤病人在实施根治术后一年内生存的概率是0.40,术后1~2年的生存率是0.20,根据此可估算此种病人的二年生存率为P211

A、0.3B、0.08C、0.20D、0.04E、0.60

67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谱的变化趋势

顺位

1957年

1985年

死因

1/10万

%

1

呼吸系统

120.3

16.9

心脏病

131.04

23.4

传染病

112.2

15.4

脑血管病

117.52

21.0

3

恶性肿瘤

52.1

7.3

113.86

20.3

4

47.2

6.6

50.85

9.1

5

39

5.5

消化系统

23.34

4.2

上表为我国城市人群不同年代的前五位死因死亡率,不考虑死因分类标准不同造成的差异,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传染病已被消灭,非传染病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B、在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疾病中,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同样重要

C、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表现为非传染性病上升

D、传染病已被控制,在我国可以取消传染病报告与预防接种

E、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时间的变化

68.如果原始数据近似正态分布,可用以下哪项估计95%参考值范围

A、B、1.96sC、

D、E、2.58s

69.临床实验中安慰剂的作用是

A、控制医务工作者带来的偏倚

B、控制实验组中试验对象带来的偏倚

C、控制对照组中试验对象带来的偏倚

D、控制医务工作者和对照组对象带来的偏倚

E、控制医务工作者和试验对象带来的偏倚

70.某地某年平均寿命e0下述错误的一项为P206

A、由该地该年各年龄死亡率唯一确定

B、假定同时出生的一代人口,以寿命表中ndx为权数计算出得平均数

C、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

D、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寿命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E.说明该地区人口该年的平均寿命

71.某地某年女性简略寿命表中0岁组的期望寿命为65.5岁,则l岁组的期望寿命为P206

A、等于65.5B、小于65.5C、大于65.5

D、不一定E、60岁

72.实验室检验所获得的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以下哪项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A、算术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

D、平均数B、百分位数

73.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较好的指标是

A、全距(R)B、标准差(s)C、变异系数(CV)

D、四分位数间距(Qu-QL)E、方差(s2)

74.关于标准差,哪项是错误的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一定大于或等于零E、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75.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集中趋势和分布类型

B、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C、标准差和离均差

D、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E、资料的类型

76.某医师比较甲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作假设检验,若P<

0.01,则

A、两种疗法疗效没有差别

B、其中某一疗法非常优于另一疗法

C、有很大的把握认为某一疗法优于另一疗法

D、有很大的把握认为两种疗法疗效差别很小

E、如果是双侧检验,只能认为两种疗法疗效不同,不能推断何者为优

77.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P<

0.01,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78.已知25-29岁健康女子怀孕时间长度(从末次月经到婴儿出生)近似正态分布,现调查100名25-29岁健康女子,得到其平均怀孕时间长度均数为280天,标准差为10天,参考值的上限是299.6天,下限是260.4天,这个参考值范围最可能是以下哪项参考值范围

A、单侧99%B、双侧99%C、双侧95%

D、单侧95%E、双侧90%

79.甲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4厘米,乙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3厘米,说明

A、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程度比甲地好

B、甲地调查得到的样本均数变异程度比乙地大

C.甲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1.3厘米

D.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1.3厘米

E、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2.4厦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1.3厘米

80.为了比较两个地区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当需要用直接法进行率的标准化时,不需要哪一种条件

A、两地的各年龄组人口数

B、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

C、标准组年龄别构成比

D、标准组年龄别发病率和总发病率

E、两地各年龄组肺癌的发病人数

81.四格表检验,可用于

A、两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

B、两中位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D、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82.在三行三列表检验中,=163.01,确定P值时,自由度等于P86=(R-1)(C-1)

A3B1C9D4E6

83.当求得t=时,结论为

AP>

0.05,接受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P<

0.05,拒绝H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P=0.05,拒绝H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DP=0.05,接受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P=0.05,正好在临界水平,重复试验,接受H0的可能性还比较大

84.某矿职工医Ⅱ、Ⅲ期矽肺患者胸部平片阴影密度级别(+、++、+++、++++)间有无差别,可选择

A、Ⅱ型回归B、直线相关

C、成组设计比较的秩和检验D、四格表卡方检验

E、R与C列表卡方检验

85.待合t检验条件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则

A、第—类错误增大B、第二类错误增大

C、第—类错误减小D、第二类错误减小

二、多选题

86.在“计划评审技术”中,确定每项活动期望完成时间公式的分子是乐观时间P238(PERT网络分析)

A、加悲观时间B、加2倍最可能时间

C、加3倍最可能时间D、加4倍最可能时间

E、加5倍最可能时间

87.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包括P263

A、简单型结构B、职能型结构C、矩阵型结构

D、网络型结构E、分部型结构

88.通过合并任务,可以改善职务特征模型核心维度中的那个维度

A、技术多样性B、任务同一性

C、任务重要性D、自主性E、反馈

89.激发组织“创新能力”的结构因素包括P357

A、有机式结构B、充足的资源

C、单位间的密切沟通D、强调封闭系统

E、低工作保障

90.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匹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匹配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

B、匹配包括个体匹配与频数匹配两种

C、应该尽量匹配除所关注的危险因素之外所有的危险因素

D、匹配有可能会在研究中引入新的混杂,这种混杂可以通过分层分析去除

E、若某因素在研究中被个体匹配,就不能估计其效应

91.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P66

A、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B、预期的OR值C、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D、希望达到的把握度E、人群中的患病率

92.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新发病例的优势包括P65

A、所需要的样本量比较少B、可以减少回忆偏倚

C、代表性较好D、易于募集E、可减少混杂偏倚

93.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分层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层因素应该是可能的混杂因素

B、分层分析可去除潜在的混杂因素的效应

C、分层后总OR值可以采用Mantel-Haenszel方法计算

D、分层后需做层间同质性检验

E、分层分析可去除回忆偏倚的影响

94.下列哪些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

A、不适合用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

B、不适合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低的疾病P77

C、属于由果到因的研究,对病因假设的论证力度比较弱

D、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支持,研究效率比较低

E、可能出现失访偏倚

95.下列那些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P77

A、特别适合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B、可以直接计算发病率

C、从因到果,时间顺序合理,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较强

D、可以同对分析一种危险因素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E、可以同时分析一种结局与多种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96.下列哪些研究需要设立对照组

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

C、随机化临床试验D、普查E、抽样调查

97.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更合适,其原因可能有

A、在所关注的疾病比较罕见的情况下,病例对照研究更适用

B、病例对照研究的效率比较高

C、病例对照研究验证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D、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判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E、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消除混杂偏倚的影响

98.以下检验方法属于非参数法的是

At检验BT检验CH检验D检验EF检验

99.以下对非参数检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非参数检验方法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

B、应用非参数检验时考虑被研究对象的分布类型

C、非参数的检验效能低于参数检验

D、一般情况下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小于参数检验

E、非参数检验方法用于分布间的比较

100.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样

B、研究者应该在随机抽样时,精心挑选研究对象,以保证有代表性

C、抽样时,应使总体内的所有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

D、抽样时,确定的全部研究对象被抽中的概率相等

E、只要样本量足够大,就一定有代表性

1-5CBDCD6-10DCEDE11-15DDCDC16-20CEEBB21-25DCCBD26-30EBBBA31-35DCBCA36-40DBECD41-45DEBCE46-50DCDBB51-55DCAAC56-60CABDE61-65BDCEA66-70BCBCA71-75DCDEB76-80EECBD81-85CDECB

86AD87BCDE88AB89ABC90ABDE91ABCD92BC93ABCD94BC95AE96ABC97AB98BC99ACE100BCD

83选C

第二部分:

相关专业知识

1、 卫生法律的立法提案可以由以下哪个机构或组织向全国人大常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