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030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doc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

1.热敷法2.注水法3.抽气法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热敷法、注水法、抽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

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1.具体方法为:

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具体方法为:

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具体方法为:

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具体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5.具体方法:

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6.具体方法:

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看到A中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7.具体方法:

轻轻下推注射器活塞一小段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能够回到原来的刻度,则说明不漏气

8.方法1:

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2:

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9.具体方法:

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10.具体方法: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练习与巩固:

1、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

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A

B

C

D

方法:

将D装置中导管出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加热A装置,D装置中有气泡冒出.关闭K,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B瓶中液面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3、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

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

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A中的试管内加水时,水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试管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

不漏气;

(2)橡皮管将B装置中两个容器内的气体连通,不管是否漏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能往烧瓶中流入,因此无法确定装置B是否漏气,故答案为:

无法确定.

4、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内液面下降,漏斗内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产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以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强,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5、由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

(2)若用手捂热现象不明显,该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

1.

(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末端的管口放入水中,用手捂热分液漏斗,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放开手冷却后,且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干燥管末端放入水中,用小火加热烧瓶,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干燥管内水面回升,表明装置不漏气。

6、用示意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答:

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回升到导管b中。

7.有下列实验装置:

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

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

(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44—5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硬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打开活塞a,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