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1076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词鉴赏Word下载.docx

注释

①三山:

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还望:

回头眺望。

京邑:

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灞涘望长安:

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

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河阳视京县:

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诗意。

河阳:

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

京县:

指西晋都城洛阳。

两句意为:

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

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

飞甍:

上翘如飞翼的屋脊。

甍:

屋脊。

参差:

高下不齐的样子。

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④绮:

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澄江:

清澈的江水。

练:

洁白的绸子。

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⑤喧鸟覆春洲:

形容鸟儿众多。

覆:

盖。

杂英:

各色的花。

甸:

郊野。

⑥方:

将。

滞淫:

久留。

淹留。

怀:

想念。

⑦佳期:

指归来的日期。

怅:

惆怅。

霰:

雪珠。

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⑧鬒:

黑发。

变:

这里指变白。

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

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

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鉴赏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

金陵城(今南京)西楼前的美景使李白深深领悟了“澄江静如练”的意境,追忆前贤,这位大诗人不禁发出了古来知音难遇的长叹。

然而李白应未想到,由于他的叹赏,谢朓这句诗却在后世得到了无数的知音。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写诗人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应作于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

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做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

此诗开头借用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时登上江岸的三山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贴切。

“河阳视京县”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上句语意重复,其实不然。

这儿借用潘岳《河阳诗》“引领望京室”句暗示自己此去宣城为郡守,遥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晋的潘岳在河阳为县令,遥望京城洛阳一样。

王粲的《七哀诗》作于汉末董卓被杀,李傕、郭汜大乱长安之时,他在灞涘回望长安,所抒发的不仅是眷恋长安的乡情,更有向往明王贤伯、重建清平之治的愿望。

谢朓这次出守之前,建康一年之内换了三个皇帝,也正处在社会不安的局面之中。

因此首二句既交代出离京的原因和路程,又借典故含蓄地抒写了诗人对京邑眷恋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时势的隐忧。

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

诗人扣住题意,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将登临所见层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诗里。

远远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见。

只“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两句,便写尽满城的繁华景象和京都的壮丽气派。

此处“白日”指傍晚的日光。

“丽”字本有“附著”、“明丽”两个意思,这里兼取二义,描绘出飞甍在落日中愈加显得明丽辉煌的情景,可以见出谢朓炼字的功夫。

“参差”二字既写京城宫殿楼阙的密集,又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

“皆可见”三字则暗中传达出诗人神情的专注:

既然全城飞甍都历历可见,那么从中辨认自己的旧居当也是一般登高望乡之人的常情。

所以这两句虽是写景,却隐含着一个凝目远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人没有点明在山上流连凝望的时间有多久,但从“白日”变为“余霞”的景色转换中自然就显示出时辰的推移过程。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

这一对比喻不仅色彩对比绚丽悦目,而且“绮”、“练”这两个喻象给人以静止柔软的直觉感受,也与黄昏时平静柔和的情调十分和谐。

“静”字一作“净”,亦佳。

明人谢榛曾批评“澄”、“净”二字意思重复,想改成“秋江净如练”。

另一位诗论家王世贞不以为然,认为江澄之后才谈得上净。

清代诗人王士祯也讥讽谢榛说:

“何因点窜‘澄江练’?

笑杀谈诗谢茂秦!

”(《论诗绝句》)其实,如果没有谢榛窜改,这“澄”字的好处还真容易被人忽视。

唯其江水澄清,“净”(或“静”)字才有着落,才能与白练的比喻相得益彰。

同时,“澄”净的江水还能唤起天上云霞与水中倒影相互辉映的联想。

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引用“澄江静如练”以形容大江沉浸在月光之中的清空透明之感,“澄”字就更有点晴意义。

可见“静如练”这一比喻是因为有了“澄”字的衬托,才成功地表现出大江宁静澄澈的境界。

“静”与“净”相比,“静”字写境更为传神。

唐代徐凝曾用白练来比喻瀑布: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被王世贞讥为“恶境界”,原因就在用静态的白练来形容飞泻的水瀑,反将活景写呆了。

这个例子可以帮助读者从反面体味“静如练”的好处。

如果将谢朓这两句诗与谢灵运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相比较,可以看出谢朓在景物描写上的飞跃。

谢灵运以直叙的手法来说明水天辉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较实。

而谢朓则能够利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鲜明悦目的色彩,并能融进主人公对景物情调的感受,表达更为空灵。

如果说“余霞”两句是用大笔晕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两句则是以细笔点染江洲的佳趣。

喧闹的归鸟盖满了江中的小岛,各色野花开遍了芬芳的郊野。

群鸟的喧嚷越发衬出傍晚江面的宁静,遍地繁花恰似与满天落霞争美斗艳。

鸟儿尚知归来,而人却离乡远去,何况故乡正满目春色如画,直教人流连难舍。

无怪诗人叹息: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这两句巧用此处字义可作两解的特点,既抒发了将要久客在外的离愁和对旧日欢宴生活的怀念,又写出了诗人已去而复又半途迟留、因怀乡而罢却欢宴的情态。

“去矣”、“怀哉”用虚词对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叹语气,增强了声情摇曳的节奏感。

至此登临之意已经写尽,往下似乎无可再写。

但诗人却巧妙地跳过一步,由眼前对京城的依恋之情,想到此去之后还乡遥遥无期,泪珠像雪糁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层波澜。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则又由自己的离乡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乡之情:

人生有情,终知望乡。

长此以往,谁也不能担保黑发不会变白。

结尾虽写远忧,而实与开头呼应,仍然归到还望的本意,而诗人的情绪也在抒发人生感慨之时跌落到最低点。

这首诗写景色调绚烂纷繁、满目彩绘,写情单纯柔和,轻清温婉。

诗人将京邑的黄昏写得如此明丽美好,毫无苍凉暗淡之感,固然是为了渲染他对故乡的热爱,但也与诗中所表现的游宦怀乡之情并无深永的感伤意味有关。

全诗结构完整对称,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

这种情景分咏、名句往往突出于一篇之中的现象是宋齐山水诗还处于早期阶段的共同特点,也与谢朓诗存在着钟嵘所说“篇末多踬”的毛病有关。

谢朓山水诗仍然沿袭谢灵运前半篇写景、后半篇抒情的程式。

由于思想感情贫乏,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志趣,后半篇的抒情大多缺乏健举的风力,加之又“专用赋体”,直陈其意,不像写景那样凝炼形象,更觉意弱而文散。

此篇结尾情绪柔弱消沉,便与前面所写的壮丽开阔的景色稍觉不称。

但尽管如此,他在景物剪裁方面的功力,以及诗风的清丽和情韵的自然,却标志着山水诗在艺术上的成熟,对唐人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李白每逢胜景,常“恨不能携谢朓惊人诗句来”(《云仙杂记》),“解道澄江静如练”只是这类佳话中的一例而已。

作者简介

谢朓(464-499):

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南朝齐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

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

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

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

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

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

“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

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

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

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按照“0”、“·

”、“8”、“0”的`次序按键。

②先按“·

”再按“8”,显示“0·

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

提问:

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

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

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

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

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

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

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

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

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

在交流中明确:

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

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

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

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

(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

(5)拓展延伸。

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

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

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练习九第9题

(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2)汇报结果。

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

89、2·

889、3·

8889。

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

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

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

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

(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结论的意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有规律的科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