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110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导学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单元目标:

1、我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算式特点,合理选择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等方法灵活计算;

2、我能掌握“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3、我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4、我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5、我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

第一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

学习目标

1、我记住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我知道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记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知识链接: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576÷48=832÷32=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不够商1,0占位。

2、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

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了!

二、自主学习

任务:

看课本24页例1主题图,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要求:

根据任务,你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三、合作学习

任务:

讨论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要求:

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并小组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四、汇报成果

1、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生1:

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

22.4÷4=5.6。

生2:

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

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

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所以22.4÷4=5.6。

2、用竖式计算:

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怎么做?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

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l,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3、提问:

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理解后回答:

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归纳总结: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五、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列式计算

18.5÷5=64.8÷9=75.2÷8=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七、课后作业:

教材练习六第2、3、4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20页第3.1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

学习目标

1、我记住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正确熟练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并会验算。

2、我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中两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

会处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62.7÷3=29.4÷21=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二、自主学习

任务:

解决问题:

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要求:

你知道哪些信息,自主列式,再用竖式计算;

三、合作学习

任务:

讨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并完成下面的空: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

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2)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它的依据是小数末尾添上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

(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O来占位;

明确:

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余数的后面添O继续除。

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四、汇报成果

1.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分享。

五、课堂检测

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

并说一说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时,怎么办?

(添O继续除);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归纳: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又叫“添0打小数点,继续商”)。

七、课后作业:

教材练习六第7、8、10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21页第3.1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1)

学习目标

我会处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

会处理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完成下面几道题:

0.78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9.3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6.73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0.023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2、心算,判断出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

请说明理由。

270÷90=27÷9=

二、自主学习

任务:

教材第28页例4

要求:

你知道哪些信息,奶奶提出了什么问题?

列出算式?

三、合作学习

任务:

交流例4所列算式,并用竖式计算,讨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

要求:

根据任务合作探究,说出你的方法;

总结: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被除数不用化为整数,与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再计算。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它的100倍,使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强调:

采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来把被除数和除数乘100,在竖式中把小数点和没有用的0画去。

四、汇报成果

1.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分享。

五、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一填。

0.12÷0.03=()÷30.28÷0.07=()÷7

0.01÷0.16=()÷160.314÷()=31.4÷18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68.6m,是第二根绳的3.5倍。

第二根绳长多少米?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1、2、3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22页第3.2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2)

学习目标

我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知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记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难点:

知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122.38÷0.34=()÷()

5.2÷0.32=()÷32161÷0.46=()÷()

指定一个小组学生轮流回答。

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那这些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内容是什么?

(引导学生向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靠拢,并回忆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

二、自主学习

任务:

教材第29页例5:

12.6÷0.28=

要求:

自主尝试计算?

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三、合作学习

任务:

讨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要求:

根据任务合作探究,并补充完整例5下面的空;

(1)看清除数有几位上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

(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一看,二移,三算)。

四、汇报成果

1.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分享。

五、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

2、列竖式计算。

621÷0.003=728÷0.56=5.04÷0.012=2.7÷0.75=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6、8、10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23页第3.2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商的近似数

学习目标

1、我知道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我能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记住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知识链接: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3.45212.71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12.15×3.41

订正答案,问:

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

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

“四舍五入”法。

二、自主学习

任务:

教材第32页例6: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是12个,这筒羽毛球19.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

要求:

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要解决什么?

自主列式,并试着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除不尽时,怎么办?

三、合作学习

任务:

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要求:

根据任务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总结:

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求商的近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

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小结:

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四、汇报成果

1.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分享。

五、课堂检测

1、完教材第32页“做一做”。

2、完教材第36页练习八的第3题。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1、2、8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24页第3.3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循环小数

学习目标

1、我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2、我记住循环小数的概念,知道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

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故事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

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

(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

二、自主学习

任务:

王鹏400m只跑了75秒!

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呢?

计算:

28÷18=78.6÷11=

要求:

阅读题目,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

自主列式计算;

三、合作学习

任务:

讨论商有什么特点?

余数有什么特点?

商的特点和余数的特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完成下面的空:

(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4)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5)循环小数分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循环小数两种;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如:

5.3;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如7.145;循环小数也有周期问题,循环节是几个数字,周期就是几;例如:

5.3的循环节是3这一个数字,它的周期就是1;7.145的循环节是45这两个数字,周期就是2。

要求:

根据任务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四、汇报成果

1.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分享。

五、课堂检测

1、完教材第34页“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6、7、4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26页第3.4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习目标

1、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

2、我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难点:

发现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

二、自主学习

任务:

教材第35页例9: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0.0909…2÷11=0.1818…3÷11=4÷11=5÷11=

要求:

用计算器快速完成计算;

三、合作学习

任务:

交流讨论:

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6÷11=7÷11=8÷11=9÷1l=

要求:

按规律写结果: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上面几题的商呢?

同学们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写出的商对不对?

四、汇报成果

1.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分享。

3.汇报展示:

(1)根据汇报,订正板书: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

5÷11=0.4545

(2)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规律?

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3)根据规律来写商的。

6÷11=7÷11=8÷11=9÷1l=

(4)你写出的商对不对?

五、课堂检测

1、完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13、14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28页第3.5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我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2、我理解“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

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

任务: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要求:

思考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

三、合作学习

讨论:

(1)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

(2)剩余的丝带不够包装一个礼盒,怎样取近似值?

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要求:

合作讨论完成任务,想一想什么时候用“进一法”和“退一法”?

总结:

虽然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那只能取商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尾数应去掉。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归纳:

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

如果买东西或做成一个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或做整个的物品,用“去尾法”。

如果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的油都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

(根据实际情况)

四、汇报成果

1.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分享。

五、课堂检测

教材练习九第7题,P41页。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40页练习九第11、9、8题,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P30页第3.6课时的练习。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