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110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完美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

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又X又出X短语)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又X又出X短语 

、练习:

把四句话合并在一句话。

丁丁按时起床。

丁丁洗脸刷牙。

丁丁吃完早餐。

丁丁高高兴兴去上学。

谁也能把这四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出示句子:

丁丁按时起床,洗脸刷牙,吃完早餐,高高兴兴去上学。

学生读。

5、师生合作读:

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 

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6、引: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

(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

(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7、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 

),看见( 

),就( 

)。

8、(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

(出示:

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 

9、(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

10、(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吗?

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

(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

(出示句子,学生读:

兔子跑进森林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题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

(找吃的)结果呢?

(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

(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

(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

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

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

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

你怎么跟他说?

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加强学生对动词的准确使用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杂,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语境上使用出很容易混淆,有个别的动作词比较少见,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使用上很容易出错。

难点分析

一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所以要理解这些词语需以形象思维为主,加以图片、动作模仿来理解。

教学方法

1、复习导入中采用游戏,猜一猜日常所做的一些动作。

2、采用图片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利用学生互动,一个读一人做动作加深词语的理解识记。

4、习题巩固:

把词语准确用到语境中。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好,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猜一猜下面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图片出示:

骑自行车、洗衣服、打篮球、踢足球。

2、同学们真能干,像“骑、洗、打、踢”这些都是属于动作的词语,我们说它们是动词。

今天小猴子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动词小伙伴,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初读课文,找出动词。

1、听配音朗诵课文。

在文中圈画出有关小猴子的动作词语。

掰扛扔摘捧抱

2、读一读,识记字形。

手+分+手=掰扌+工=扛扌+乃=扔扌+啇=摘扌+奉=捧扌+包=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提手旁。

所以这些动作都与手的动作有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小猴子是怎么样做这些动作的?

二、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词语。

掰:

是指用手把东西分开或者折断。

像小猴子这样用两个手抓住玉米往下用力,把玉米掰下来了。

扛:

指的是把东西放在肩上,用肩膀的力量承担物体。

小猴子把玉米放在肩上扛着走。

扔:

指的是用手臂的力气使东西远离自己。

小猴子把扛在肩上的玉米扔在了地上。

摘:

“摘”的过程由上往下,主要强调的是植物的某一部分从枝干上分离。

小猴子扔了玉米摘桃子。

我们还可以说摘草莓,摘苹果。

捧:

是指手掌心是朝上的,用手托着。

小猴子捧着桃子往前走。

我们读书时也会把书捧起来。

“抱”,这个动作靠的就是双手和身体的合力。

如生活中常见的抱孩子。

三、做动作识记词语。

同学们对词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听老师读词语,你来做一做这些动作。

四、读儿歌巩固动词。

小猴,小猴,掰玉米,扛玉米;

小猴,小猴,摘桃子,捧桃子;

小猴,小猴,摘西瓜,抱西瓜;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连一连。

掰垃圾

扛黄瓜

扔苹果

摘娃娃

捧玉米

抱碗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六个与手的动作有关的词语,它们是:

掰扛扔摘捧抱,它们都有共同的偏旁“扌”,但是每个词语所表示的动作都不一同,中国的汉字功能真强大。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再见。

单元

第七单元

课题

课型

写字课

课时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书写七个生字:

块,非,常,往,瓜,进,空。

2:

掌握汉字的笔顺、结构、组词、能用生字组词说句子。

3:

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重点

学会七个生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纠正写字的不良习惯,掌握写字的正确方法,写出字的神韵。

教学准备

课件﹑面具、话筒、田字格。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导入:

记者来采访﹙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了《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

生:

报告!

老师,我就是那个小猴子,我好伤心!

师:

欢迎小猴子来到我们班上!

小猴子,你怎么了?

我昨天碰到了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可是由于我三心二意,最后什么也没有拿到手,

回家被爸爸打了一顿,被妈妈骂了一顿!

到现在这儿还疼呢!

那怎么办呢?

我答应妈妈要做一个好孩子的,听说你们班同学勤奋好学,我想到你们班来学写字!

把字写好,妈妈肯定会表扬我的!

怎么学呢?

我昨天拍了几张同学们写字的照片,现在请你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同学们,看看正确的书写姿势是怎样的?

好不好?

大家请看大屏幕!

好!

下面我来采访一下同学们!

过渡句:

你们的采访很成功,同学们答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正确的写字姿势是怎样的?

二:

姿势教学:

西游故事

坐姿三个一:

问答方式进行

西游握笔法:

故事方式进行

看图学姿势:

动作演示进行

师:

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写字方法,老师很高兴,现在老师去买生字乐园的门票,带着你们一起去生字乐园玩一玩,

看,生字乐园的生字宝宝张开笑脸,欢迎我们进来玩!

我们把这几个生字读一读,生字宝宝还欢迎我们把它们写出来,要和我们做朋友呢!

写得漂亮就跟你们一起玩,有只小蜜蜂在说:

“黄香小学的孩子很听话,又聪明,我很喜欢他们。

”另一只蜜蜂在说:

“今天还有一只小猴子到我们这里来学写字呢,多让人高兴呀!

”你们高兴吗?

高兴!

还有更高兴的事呢!

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名字叫小小跟屁虫!

游戏规则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一笔,你们跟在后面悄悄地写一笔,用心地写,不准快,不准慢,写快了的请孙悟空把他变成飞蚊子,写得慢的变成小蜗牛,好不好?

三:

学写生字:

做游戏—小小跟屁虫﹙出示课件﹚

1;

两看(看字形结构,看占格情况)

两跟﹙一笔一画,不快不慢,﹚

三记牢﹙记拼音,记组词,记笔顺﹚

四:

评析写字:

生字表演秀﹙出示课件﹚

孙悟空来了,吹一口仙气,将展示的这些字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字宝宝!

请学生表演字形:

1:

展示写得不好的字:

学生上台表演神态:

东倒西歪、碰电网﹑踏地雷……你怎么把我写得这么丑呀!

好惨呀!

生字宝宝哭了!

o(︶︿︶)o唉

展示写得好的字:

占好中线,与“爸爸妈妈”和睦相处,幸福快乐……看我这么帅!

帅呆了!

好萌呀!

生字宝宝笑了!

(*^__^*)嘻嘻……

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写字练习,老师总结出了一套写字操,我们来做一做:

五:

写字小结:

手指操﹙出示课件﹚

要想把字写得好,

正确姿势少不了,

充分利用两中线

笔画四周不乱跑,

结构紧凑不分离

相互谦让有礼貌,

汉字宝宝真奇妙!

掌握了正确的写字方法,我们来自学剩下的四个生字,看谁写得最好?

六:

写字作业大比拼: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学生利用屏幕,书本或资料自己书写剩下的四个生字,在轻音乐声中进行!

选几个写得好的学生上黑板书写比赛!

被封为西游记神仙,戴上神仙面具!

七:

知识拓展:

组词成句

出示生字宝宝,学生组词

说句子比赛。

孙悟空总结:

这个班的同学写的会写,说的会说,特别是小猴子,表现真好!

我邀请大家明天早上八点半一起到蟠桃园去吃蟠桃!

你们把桃子拿回家送给爸爸妈妈,他们会夸我们是既聪明又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出示蟠桃会课件,在音乐声中结束授课!

用小猴子引出上节课的内容,点名主题,引出下文,起承上取下的作用,又有童趣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让小猴子当小记者采访孩子们,可以强化他们对正确的写字方法的认识,又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好的说话习惯!

也让孩子们有一种神圣感!

小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抓住孩子的特点,老师用西游记的四个人物编成握笔姿势的小故事,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把生字当作宝宝,赋予它生命,让它和孩子们交朋友,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写字成为一种高级的玩乐方式,这是孩子们很乐意的事情!

充满童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乐趣无穷,让孩子喜欢写字是很美妙的事情!

写字时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占格位置,笔顺先后,想象字的神韵,做到心中有美字,笔下才有好字!

让学生上台走秀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让生字活灵活性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孩子们极尽表演之才能,字写得好和差不言而喻!

小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配上音乐,做做手指操,很放松,很新颖,同时也强化了写好汉字的方法!

单纯的比赛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戴上面具效果就不一样,孩子们会兴致很高!

活学活用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能力,知识的拓展让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

语文的学习中会说会写才是硬道理!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生字乐园瓜

(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很容易理解,但是对生字的书写却难以一下子掌握,这节课我把生字的书写作为第二课时进行教学。

我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小学生喜欢的电视剧《西游记》,以小猴子学写字为主线,设计了采访,游戏,表演秀,手指操,神仙比赛,蟠桃会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轻松愉快,把学习写字变成一种高品位的玩乐!

让孩子们尽情地张扬个性,体现自我!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1.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若像小猴子那样做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后会一无所获。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若像小猴子那样做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

同学们,这是什么?

对啦,这是猴子。

上一节课我们接触了一篇文章跟猴子有关,是什么呢?

(点击鼠标:

《小猴子下山》)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小猴子走到什么地方,他看见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他是怎么样做的?

2.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

他看见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__。

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3.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

4.引导体会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后非常高兴的心情。

5.学写“高”“兴”,并用高兴造句子。

6.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

①让学生带头饰用动作表演一下。

②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7.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生自学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电脑出示思考题。

(1)用圆圈圈出小猴子到过哪些地方。

(2)用横线画出小猴子看见了什么。

(3)用曲线画出小猴子干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填空,检查自学效果: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

他看见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__。

2.结合插图理解:

“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请同学上台表演理解“扔、摘”两个动作。

3.思考:

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4.请喜欢桃子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提问:

小猴子摘完桃子后,如何将桃子带走?

它来到了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小猴非常高兴的情感。

2.思考:

为什么桃子是捧着回去,西瓜却是抱着的呢?

区分“捧”和“抱”两个动词。

3.请喜欢西瓜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注意“蹦蹦跳跳”“真可爱”等词语,体会小猴子对小兔子的喜爱之情。

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体会小猴子失落的心情,并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空着手回家的结果?

3.教师点明文章主旨:

小猴子下山后没有明确的目标,最终一无所获,空着手回家。

4.感悟文章,全班再读全文。

六、课外延伸

1.小组合作讨论:

假如再给小猴子一次机会,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请小组成员代表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

想一想:

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呢?

写一写:

请把猴妈妈的话写在作业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