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22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要中考网:

2005年呼和浩特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12S—32Na—23K—39Al—27N—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该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器生锈 B.燃放烟花

C.干冰升华 D.食品变质

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它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选用的试剂或实验用品错误的是()

A.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木条)

B.和CO(澄清的石灰水)

C.汽油和酒精(水)

D.溶液和溶液(稀)

4.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5.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

6.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表:

食物

苹果

牛奶

西红柿

葡萄

鸡蛋清

pH

2.9~3.3

6.3~6.6

4.0~4.4

3.5~4.5

7.6~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的酸性比葡萄的酸性强

B.西红柿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牛奶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病人应该多吃苹果

7.下列做法不会使人中毒的是()

A.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饮用

B.用工业用盐烹调食品

C.用含大量甲醛、苯等物质的材料装修居室

D.用纯碱蒸馒头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

先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B.甲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9.欲证明三种二价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Z>X>Y,某同学设计完成了如下实验,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A.

B.

C.

D.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3

111

6

反应后质量/g

24

待测

0

15

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用相应的化学用语表示:

(1)+6价硫元素_____________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

(3)熟石灰_______________;

(4)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油炸薯条不易多吃,它已被证实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毒丙烯酰胺,会损害人体健康。

根据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你知道哪些信息?

请写出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你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结论是错误的:

(1)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发生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都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一定不发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和,在通常状况下,它们不起反应。

但是,在放电条件下,和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不溶于水的NO气体。

NO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化合,生成红棕色的气体,是一种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它与水反应生成和NO,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在实验室收集一瓶N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CO和NO是不同的物质,但它们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请写出一条相似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NO属于_______________。

(填酸、碱、盐、氧化物)

(4)在的变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

15.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等物质,某同学对其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则该同学推测此白色粉末,至少由_________种物质组成,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6.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碱的性质”探究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同时通入气体,前者变浑浊,后者未见明显现象。

对此,甲组同学认为:

能与石灰水反应,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乙组同学认为:

甲组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

乙组同学如何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请你利用下面的实验用品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1)提出假设:

烧碱溶液也能与发生反应。

(2)设计方案:

①制取气体;

a.化学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

b.请你从下图中,选出正确的发生装置(填字母)____________,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往装置中加药品前一定要___________。

②组装实验装置:

(除需要烧碱溶液外)还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

(填字母)

③验证假设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向装有的瓶中注入少量溶液后,立即连接实验所选装置,振荡反应容器。

____________

提出的假设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④反思与应用:

a.本实验从反应物的角度,利用___________的改变验证了反应的发生。

b.在实验室中,久置的烧碱溶液会变质,其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因此,烧碱溶液应___________保存。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铝作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成人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4mg以下,炸油条时需加入明矾晶体作为膨松剂。

已知明矾晶体的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474。

(1)计算明矾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2)在1kg炸成的油条中,含有明矾晶体2g,试通过计算说明成人每日食用100g油条,铝元素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18.10g98%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至100g后,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能完全中和。

求:

(1)需要此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B 5.C

6.A 7.D 8.D 9.A 10.B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

(1)

(2) (3)

(4)

12.

(1)它属于有机物

(2)它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3.

(1)

(2)(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4.

(1)排水集气法

(2)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化学反应或均有毒性(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氧化物

(4)升高或依次增大

15.3

三、实验题

16.

(2)①a.

b.D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EB或EAD(只需答出一种,都答亦可,但每种答案少写、多写、错写均不得分)

实验现象

结论

气球胀大或D装置中的水倒吸

成立

(注意:

所需装置与实验现象应一致,否则不得分)

④a.压强b.密封

四、计算题

17.

(1)5.7%

(2)100g油条中含Al为11.4mg

远远超过铝的安全摄入量

18.

(1)需溶液质量为100g

(2)溶质质量分数

京翰教育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