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284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x

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

 

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报告内容以最终版本为准)

 

建设单位: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浙江分公司

环评机构: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5号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

1前言1

2编制依据2

2.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2

2.2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3

2.3采用规范的名称及标准号4

2.4技术导则4

2.5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资料5

2.6与项目的有关的规划资料5

3评价总体思路6

3.1评价工作总体思路6

3.2环境保护对象6

3.3评价等级及评价标准6

4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1

4.1项目基本组成11

4.2厂址地理位置12

4.3供热概况12

4.4拟建项目概况12

4.5污染源排放情况17

5区域环境状况18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8

5.2水环境质量现状18

5.3声环境质量现状19

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20

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20

6.2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2

7污染治理对策措施24

8结论26

8.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26

8.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26

8.3环境功能可达性分析26

8.4评价结论27

1前言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区新湾镇境内,规划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东至九工段直河,南至江东大道,西至钱江大道,北至钱塘江岸线,范围涉及新湾镇部分区域,一期启动面积5.35平方公里目前已全面建设。

开发建设前进工业园区是杭州市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园区充分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等优势,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前进工业园区是大江东新城“三城一区”的重要“一区”,是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拓展区、大江东新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示范引领区。

开发区的主要产业为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医药、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等。

根据《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热力集中供热规划报告》,园区规划近期热负荷(最大)为235t/h,远景规划热负荷(最大)为434t/h。

园区内目前尚无区域性的集中供热热电厂,为满足前进工业园区的供热、供冷的需要,持续保障区域供电安全,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同时减轻地区环境和资源承载压力,提升前进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根据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项目服务联系单(浙发改办能源函[2011]125号),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江东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拟共同投资建设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建设2×400MW(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建设单位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国环评证甲字第2005号)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收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开展环境现状监测,经过资料整理和各专题评价,在此基础上,依据环评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送审稿。

浙江省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于2012年6月13日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环评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认真修改,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2编制依据

2.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12)国务院,国发[1996]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3)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

(14)国务院,国函[1998]5号《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15)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16)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7)国务院,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1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1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1)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2)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8年12月11日修订,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2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4)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急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通知》;

(25)国家计委,计基础[2003]369号文《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26)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11号《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

2.2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1)《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2)《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3)《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4)浙江省人民政府,省政府令第28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浙江省人民政府,省政府令第216号《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8)《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

(9)原浙江省环保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

(10)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5]第5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通知》;

(1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办发[2008]5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若干意见》;

(12)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7]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13)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7]12号《关于印发<浙江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若干规定>等文件的通知》;

(14)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8]54号《关于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效率的通知》;

(15)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8]5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

(16)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9]44号《关于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管理权限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

(17)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

(18)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8]55号《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意见》;

(19)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10]2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空气行动方案的通知》;

(20)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办发〔2012〕3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通知》;

(21)浙江省环保厅,浙环发[2011]13号《关于印发<浙江省热电联产行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等文件的通知》;

(22)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12]10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23)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2011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

(24)《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1999年03月31日起实施);

(25)市政府令[2003]192号《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

(26)市政府令第163号《杭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27)市政府令第190号《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3采用规范的名称及标准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

2.4技术导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2.5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资料

(1)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9)。

(2)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送审稿)》(2012.3)。

(3)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供热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2011.11)。

(4)浙江大学,《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西区单元(QJ03)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

2.6与项目的有关的规划资料

(1)《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7年批复);

(2)《杭州大江东新城概念性规划》(2009.10);

(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概念规划》(2010.1);

(4)《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1);

(5)《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西区单元(QJ03)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1);

(6)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4);

(7)《萧山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8.3);

(8)《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规划(2010-2020)》。

3评价总体思路

3.1评价工作总体思路

3.1.2评价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为准则,在充分调查拟建址周围环境特征及环境质量现状,深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预测拟建工程建设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结合国家及地方“十二五”计划,贯彻清洁生产、节约用水、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原则。

论证拟建工程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从环保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项目设计、运行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1.2评价重点

以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为本次评价工作重点。

3.2环境保护对象

本项目在杭州市萧山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建设,根据现场调查,本次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由此确定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集中居民区。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附图2。

厂界以东为八工段直河,以南为园区工业用地,再往南为四工段横湾,西、北两侧紧邻道路,道路对面均规划为工业用地;厂界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

距拟建址最近的现状敏感点为厂址东侧约240m的三丰村26组约10户民居,规划敏感点为厂址东侧约240m的商业金融区。

3.3评价等级及评价标准

3.3.1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3.3.1.1环境空气

本项目采用SCREEN3估算模式确定大气评价等级,建议评价等级:

二级。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本次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确定为以联合循环机组排气口为中心,5km×5km的矩形区域。

3.3.1.2水环境

本项目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使用,部分冷却水排污水作为清下水就近排入河道,外排的生产废水纳入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排入杭州湾。

废水产生量较小,日均排放量小于1000t/d,水质简单,废水纳入园区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因此根据导则判据确定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

评价范围为附近水体八工段直河、四工段横湾。

3.3.1.3声环境

厂址所在地属前进工业园区,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拟建址四周为平地,厂界区域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无声环境敏感点分布,最近的现状声环境敏感点和规划声环境敏感点均位于拟建址东侧约240m处。

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投运后对拟建址东侧的居民点影响相对较小,敏感目标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考虑到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声环境有一定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根据导则要求,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拟建址厂界外1m以及厂界向外200m范围内。

3.3.2评价因子

3.3.2.1现状评价因子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子的确定情况见表3.3-1。

表3.3-1评价因子表

项目

专题

主要污染源

现状监测(收资)因子

预测因子

环境空气

余热锅炉

SO2、NO2、PM10、TSP

NO2、PM10

地表水

厂区排水

水温、pH、DO、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六价铬、挥发酚、粪大肠菌群数等

pH、COD、氨氮

地下水

/

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镍、铜、锌、挥发酚、总硬度等

/

噪声

生产设备

LeqdB(A)

LeqdB(A)

土壤

/

pH、镍、铜、锌

/

3.3.3评价标准

3.3.3.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期工程环境空气评价中所执行的标准见表3.3-1。

表3.3-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标准编号

标准级别

标准值(mg/m3)

取值时间

SO2

PM10

TSP

NO2

GB3095-2012

二级

1小时平均

0.5

/

/

0.20

24小时平均

0.15

0.15

0.30

0.08

年平均

0.06

0.07

0.20

0.04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2.6-2。

表2.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除外

项目

标准值

项目

标准值

pH(无量纲)

6~9

氨氮≤

1.0

DO≥

5

总磷≤

0.2

高锰酸盐指数≤

6

挥发酚≤

0.005

COD≤

20

石油类≤

0.05

BOD5≤

4

六价铬≤

0.05

(3)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拟建址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厂界西侧紧临的西三路和北侧紧邻的江东六路均规划为城市次干线,厂界西侧和北侧边界执行4a类功能区标准。

拟建址最近敏感点为厂址东侧约240m处的三丰村26组和规划的商业金融区,执行2类功能区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见表3.3-3。

表3.3-3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适用区域

等效声级Leq[dB(A)]

昼间

夜间

2类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60

55

3类

工业、物流区

65

55

4a类

除铁路干线外的交通干线两侧

70

55

(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区域地下水尚未划分功能区,类比杭州下沙地区,参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见表1-7。

表1-7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mg/L,除pH外

项目

pH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总硬度(以CaCO3计)

挥发酚

III类

6.5~8.5

3.0

0.2

0.05

1.0

1.0

450

0.002

(5)土壤

根据规划环评,现状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表1-8。

表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mg/kg

项目

二级

土壤pH值

<6.5

6.5~7.5

>7.5

铜农田等

果园

50

150

100

200

100

200

200

250

300

40

50

60

3.3.3.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新建联合循环机组烟气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燃气轮机组(燃气)标准,具体见表2.6-4。

启动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Ⅱ时段相关标准,具体见表2.6-5。

表2.6-4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设备名称

污染物

限值(mg/m3)

烟气黑度

(林格曼黑度,级)

联合循环机组

SO2

35

1

烟尘

5

NOX

50

表2.6-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设备名称

污染物

限值(mg/m3)

烟气黑度

(林格曼黑度,级)

燃气锅炉

SO2

100

1

烟尘

50

NOX

400

厂区职工食堂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小型规模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6-6。

 

表2.6-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3

≥3,<6

≥6

对应灶头总功率(103J/h)

≥1.67,<5.00

≥5.00,<10

≥10

对应排气罩总投影面积(m2)

≥1.1,<3.3

≥3.3,<6.6

≥6.6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

60

75

85

(2)废水

本项目废水纳入园区管网,由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处理,纳管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执行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控制标准,即35mg/L。

根据该区域规划环评,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原萧山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具体标准值见表2.6-5。

表2.6-5污水排放标准mg/L,pH除外

项目

pH

COD

BOD5

SS

氨氮

石油类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纳管标准)

6~9

500

300

400

35

(1)

20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

6~9

100

(2)

30

30

25

10

(3)噪声

项目建成运营后,东、南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西、北侧厂界执行4类标准,详见表2.6-6。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的限值要求。

表2.6-6噪声评价标准

项目

声环境功能区

区域

噪声限值[dB(A)]

昼间

夜间

污染物排放标准

3类

东、南侧厂界

65

55

4类

西、北侧厂界

70

55

/

夜间偶发噪声

/

70

 

4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4.1项目基本组成

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为新建项目,近期即本项目拟建设2×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设计工况出力为2×390MW,配套建设天然气管道接入、电力输出设施、供热管网和其他配套设施。

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装机方案采用“1+1+1”方式,由2台9F级燃气轮发电机组、2台余热锅炉、2台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成,装机容量为2×467.5MW。

基本情况见表4.1-1。

远景预留2套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表4.1-1工程项目基本构成

项目名称

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

建设单位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浙江分公司

规模

项目

单机容量及台数

总容量

本期

2×39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

780MW

装机方案

本工程包括2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装机方案采用“1+1+1”方式,单轴布置,由2台9F改进型燃气轮机、2台余热锅炉和2台抽凝式汽轮机组成。

运行方式

发电年利用小时3500小时;热电联产。

供热管网

配套集中供热管线总长度19.4km,管径为D300~D700不等,敷设方式有地面架空敷设、桁架跨越、直接跨越、拱管跨越、埋地铺设。

天然气

管线

接自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规划从厂区北面钱塘江边沿八工段直河绿化带往南接入厂区,设计分界线在厂区围墙外1m,厂内将设调压站一座。

本工程天然气管线由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出线系统

本工程新建220kV配电装置,电厂共2回220kV出线接入距厂址1km处的220kV山海变。

供水系统

本工程工业用水拟从八工段直河取水,设取水泵房一座,取水口设置在厂区靠八工段直河侧,采用引水明渠引水至补给水泵房。

生活用水来自城市供水管网。

冷却系统

采用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冷却方式。

每台机组配置5台冷却水量4880m3/h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每台机组配备5台循环水泵、1组循环水供水回水管道;两台机组共用一座集水池,合建1座循环水泵房。

工业水及化补水系统

新建化水处理设施,采用工艺为:

澄清过滤+超滤+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系统,处理能力350t/h,其中超滤系统出力4×160t/h,反渗透系统出力4×120t/h,离子交换系统4套,出力与反渗透系统匹配。

设综合泵房1座,1000m3工业消防水池2座。

设循环水补充水泵3台,均安装在综合泵房内。

NOx

控制措施

本工程联合循环机组采用干式低氮氧化物燃烧器,NOx产生浓度≤23ppm,即47.2mg/m3。

烟囱

每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