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练习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313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电荷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种电荷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种电荷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种电荷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种电荷练习题.doc

《两种电荷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电荷练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两种电荷练习题.doc

两种电荷学案

 一.选择题

1.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  )

 

A.

失去一些电子

B.

得到一些电子

C.

失去一些质子

D.

得到一些质子

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

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

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

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

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3.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

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

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4.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

A带负电,A和B相互吸引,C和A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B.

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C.

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D.

B可能不带电,C带正电

5.,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6.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锡箔张开,B的金属锡箔闭合(如图).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

 

A.

A和B都不变

B.

A变小,B张开

C.

A变大,B不变

D.

A闭合,B张开

 

7.一个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金属箔片一定(  )

 

A.

带同种电荷

B.

带异种电荷

C.

带正电

D.

带负电

 8.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创造了电荷

B.

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C.

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D.

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9.如图所示,晴朗的秋天,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线,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线张开了.细线张开的原因是(  )

 

A.

捋细线时,空气进入了细线

 

B.

捋细线后,细线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捋细线时,细线分子间相斥

 

D.

捋细线后,细线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0.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己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

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

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C.

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D.

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11.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对小球带电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球一定带电,D球可能不带电

B.

A球可能不带电,B、C、D球一定带电

 

C.

A、B球一定带电,C、D球可能带电

D.

A球一定带电,B、C、D球可能不带电

 

二.填空题

1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_________ 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 _________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 _________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 _________ 电.

14.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这是 _________ 现象.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带 _________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缘故.

 

三.解答题

15.淘气的小明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出现了如图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 ;这时小红向两气球之间吹气,气球又相互靠近了,这是因为 _________ .

 

16.)如图所示,在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只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且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1)请你说出火焰偏向A的原因,

(2)就火焰离A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新人教版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

解答:

解: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所以橡胶棒带负电;

故选B.

2.分析:

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

解答:

解:

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

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故选D.

3.分析:

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知:

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带电情况:

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则都带同种电荷.由此入手分析即可确定甲乙丙三者的带电情况.

解答:

解:

(1)甲球排斥乙球,则甲、乙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B正确;

(2)乙球吸引丙球,丙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不带电,故CD错误.

故选B.

4.分析:

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

解答:

解:

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

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故选B.

5.分析:

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

解:

∵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

∴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

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

∴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

故选D.

6.分析:

(1)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2)A带电,B不带电,连接的瞬间,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解答:

解:

A带电,B不带电,用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连接的瞬间,A使B带上电,B的金属箔张开,A带的电减少,金属箔片张角变小.

故选B.

7.分析:

掌握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能顺利解题.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

解:

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上都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选:

A.

8.分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解答:

解:

塑料梳子与干燥的头发摩擦,梳子得到一些电子,梳子中的负电荷多于正电荷,从而梳子带负电.

故选B.

9.分析:

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张开的原因.

解答:

解:

通过摩擦后,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而使细线张开.

故选B.

10.分析:

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

解:

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

A和B互相吸引,则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C.

11.分析:

(1)电荷间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

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

解:

根据图示可知,AB相互排斥,因此AB带同种电荷;CB相互排斥,则BC带同种电荷;CD相互吸引,故D带与C相反的电荷或不带电.

故选A.

二.填空题

12.分析: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原子核夺得电子的本领不同,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

解答:

解: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夺得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夺得电子的本领强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

正;失去.

13.分析: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使电荷相互抵消.

解答:

解: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夺得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夺得电子的本领强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如果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是因为这个带电小球上的负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了中和现象.

故答案为:

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负.

14.分析:

(1)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睡觉前脱衣服时有火花;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

(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2)当梳子和头发相互摩擦时,梳子和头发带有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飞起来.故答案为:

摩擦起电;异.

三.解答题

15.分析:

根据同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流速与流体压强的关系来解答.

解答:

解:

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两只气球因为摩擦起电而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球出现了如图的现象;向两气球中间吹气,两气球中间气体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两气球压在了一起.

故答案为: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6.分析:

(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根据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猜想结果正确或错误都没有关系.

解答:

解:

(1)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只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说明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火焰.

(2)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跟距离有关,距离越小,吸引力越大.

答:

(1)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火焰离A越近,吸引力越大.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