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38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期中测试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测试教案.doc

《期中测试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测试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中测试教案.doc

物理教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第课时

期中测试

测试目标:

1、检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疏漏之处;

2、检查前半期的教学得失;

3、对前半期的学习和工作回顾和小结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测试重点:

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的运用,物态变化的分析。

检测工具:

期中测试卷

检测过程:

按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期中考试安排进行(第十周星期四、五两天)

测试内容及参考答案:

大路铺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总分为100分,时量:

90分钟

一、选择题(仔细地辨别每一个选项,选择其中一个正确选项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二胡的弦只要一张紧就能发声

B、婉转动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C、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随着空气被抽出听起来逐渐减小

D、密封房子里说话房外听不到声音,主要是因为房内空气的振动激起的墙壁振动很微弱,不易被人耳听到。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根据说话者的声音就可以辨别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B)

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

3、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能实施的是(D)

A、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B、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

4、从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我们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D)

A、声音传播得太快,使回声太小听不到B、教室里安静,老师的声音太大

C、老师讲课声音太小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不能区分开

5、一个人晚上沿马路行走经过一盏路灯时,路灯照射出人在地上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D)

A、逐渐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C、逐渐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

6、一束光线斜射到镜面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A)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B、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7、一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米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B)

A.1.5mB.3mC.0mD.2m

8、树在水中的“倒影”是树的(B)

A、实像B、虚像C、影子D、实物

9、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这三种基本色光是(C)

A、红、橙、绿B、黄、红、绿C、绿、红、蓝D、橙、靛、紫

10、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四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甲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B)

A、是四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D、是四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11、下列对球面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做汽车的观后镜B、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做成太阳灶

C.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做成探照灯D、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做成汽车的头灯

12、今冬南京气温最低达-7℃,正确的读法是(D).

A.负摄氏7度 B.摄氏负7度 C.零下7度 D.零下7摄氏度

13、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惊,这是因为(D)

A.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      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C.人体热量一部分传递到空气中D.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

14、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B.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C.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15、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C)

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

16、天文学上所说的光年是距离(长度)单位。

17、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在振动。

18、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19、物体在10s内振动的次数为120次,则其频率为12Hz。

20、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它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即振幅来决定的。

21、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2、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40º时,反射角等于70º,入射角等于70º。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0*108m/s。

24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压缩体积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25、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在界面上除了有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空气中,还有一部分光线进入玻璃中,射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发生了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30º

70º

60º

A

O

N

F

E

C

B

M

29题图

26、白纸上有红色的字,在白光的照射下,纸是白色,字是红色;在红光的照射下,纸是红色,字是红色;在绿光的照射下,纸是绿色,字是黑色。

27、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应是45º。

28、平面镜前点燃一支蜡烛,若蜡烛远离平面镜移动5cm,则蜡烛与其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10cm。

2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某介质的界面上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可以判定,界面是MN,法线是EF,入射光线是AO,折射光线是OC,入射角是60º,折射角是20º。

30、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熔点_.晶体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大量吸热,但温度__保持不变__.

31、物质从_固__态直接变成___气_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吸__热.

3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

根据下面的“小数据”知道:

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介质温度影响。

三、作图题(用铅笔作图,每小题5分,共15分)

(1)在图2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在图3中画出入射光线,法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图4

玻璃砖

(3)图4中一束光线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的大致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500

图3

图2

四、实验题与问答题(第1小题9分,第2小题2分,共11分)

33、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温度/℃

时间/min

(1)由表中数据做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

五.计算(共8)

3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

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声速按340m/s计算,要求写出计算式进行计算)

解:

依题意知:

声音的速度为,声音传播的时间为S=1s

则声音通过的路程

依题意知井的深度.

答:

这口枯井的深度为170m。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分析:

目的:

1、对学生平常学习的疏漏之处进行点拔,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认识

2、对比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成绩上有个横向认识,产生一种学习的压力和需要

3、分析试卷,让学生有一个纵向认识,在前半期的学习达到了应该达到的目的没有。

4、通过试卷讲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

使学生有种压力和动力,促进改变后期的学习方法及态度

工具:

试卷及成绩对比表

过程: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

全卷共五部分,34小题,共100分.其中选择题15题,占30分;填空题17题,占36分;作图题3题,占分15分.探究、实验与设计占11分;计算1题,占8分。

2、试题分类

知识与技能:

题目有:

2,3,4,5,6,7,8,9、12,13,14,17,18,19,21,22,23,24,30,31。

依据新课标对前三章知识的具体要求和重点内容出题,题目的覆盖范围比较大。

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二、四章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题目有:

11,15、16,28,29、32。

主要从实验探究和实验观察中,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具体掌握程度。

着重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以及怎样自己设计对物理问题的探究。

前三章的内容较多,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考查内容。

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道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题目有:

10,18,15,26、25、34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对生活、生产和身边的一些现象的想法,看法等。

让学生知道学以致用,了解物理知识的价值和自己学习物理知识的想法。

3、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说明题都是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计算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

声音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防治,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物态变化的分析,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联系实际,以实验情境为背景,创设情境。

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思考物理现象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在选择题中出现错误的主要是第1、8、10、11、14、12、题光的反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问题,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2、填空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第11、16题学生没有注意阅读STS中的内容,不能自己在阅读中学习。

第24题中不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第28、题中学生不会应用平面镜成像规率具体分析,第29题中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不能具体运用;第32题中学生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处理能力还没有形成。

3、第三题作图题中学生主要是对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方法没能掌握,对光的折射规律没有理解,不能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解题。

4.探究、实验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学生不能用图来分析物理数据,很多同学都画成了柱状图,很多同学在坐标上不会合理的安排数据。

5、第五题计算题,大部分学生只单纯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没有反应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格式,今后要注重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还不能进行单位的计算。

总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不太好,没有思维的基础,思维能力培养成空话。

作图和实验题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知道意思,但答题和作图时,准确性差,书本知识只要联系实际生活的实例,就出现了错误。

不同学生差异较大,加上这次考试时间紧,学生的复习时间根本就没有,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使出现的题目多变、多做实验、多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成绩有一个新的飞跃。

三、成绩分析比较: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全年级

参考人数

总分

人平分

合格人数

优秀人数

四、试题讲解:

要注意上面分析到的一些失分多的题,要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依据,引导学生思维、分析解答。

编写:

彭科第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