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39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

《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doc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初中化学

课题: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设计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吕华邮编256653手机13562329517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然课和生物课里学到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进行丰富的想象,充分认识CO2在自然界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内容,也是实验室气体制取中三大气体的重要气体之一。

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使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鲁教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既是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本节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多,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刻的体验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人类离不开化学。

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使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德育教育。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能够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得出有关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及学法:

教法:

问题引导组织讨论分组实验

学法:

以旧促新—实验探索—分析交流—归纳结论—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五、教学过程:

(以学生活动为主课件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

CO2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试想假如把这0.03%的CO2从空气中除去的话,自然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引导学生联系自然课和生物课里学到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进行丰富的想象,充分认识CO2在自然界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放飞思维展现自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归纳概括能力)

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谈一谈你对CO2还有哪些了解?

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可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

例如,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能灭火;能制汽水;光合作用需要CO2;呼吸作用释放CO2;煤燃烧生成CO2;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含量增多,能导致温室效应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学生通过描述、讨论、交流,即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叶绿体

引导学生分析:

CO2能用于制汽水,说明CO2能溶于水;植物光合作用是指

H2O+CO2有机物+O2,说明CO2能与水反应;CO2能灭火,说明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等等。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类板书: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小结)

无色无味气体不能供给呼吸,

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能与水反应:

H2O+CO2有机物+O2

制汽水,化工原料

灭火

光合作用,做气肥呼吸作用温室效应

煤燃烧

增多

叶绿体

(三)设计实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1、创设情景,规范CO2的物理性质。

观看录象,干冰的制取和升华,依据情景,联系物理中所学的升华现象,分析CO2的用途。

然后展示问题,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较是怎样的?

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可设计如下实验:

(1)充满CO2的气球与氢气球、空气气球,同时松手观察它们运动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用CO2气流吹肥皂泡,观察现象。

(课件展示)

2、实验探索,验证CO2的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突出重点)

(3)倒气实验。

通过实验

(1)

(2)学生已经明确CO2的密度比同条件下空气的密度大。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做倒气熄灭蜡烛实验,依据现象进行分析推测,得出结论。

(上课前教师给每一组准备一瓶CO2)

(4)吹气实验,验证CO2使石灰水变浑浊,注重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板演,突破难点)

(5)吹气实验,验证CO2与水的反应。

向滴有石蕊试液的试管(A)内吹气,观察试液变红。

质疑激思:

是CO2使它变红的吗?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

首先把干燥CO2通到干燥的石蕊试纸上,石蕊试纸不变色,其次停止通CO2,向干燥的石蕊试纸上滴水,石蕊试纸也不变色,然后向湿润的石蕊试纸上通CO2,石蕊试纸变红。

依据现象学生分析并推出结论:

CO2与H2O反应生成了能使石蕊变红的物质——H2CO3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次联系光合作用分析,两个反应都说明CO2与H2O能反应,但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体现了外因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最后对盛红色试液的试管(A)加热,红色又变成紫色,学生自己分析结论。

(碳酸不稳定)

经过以上实验的探索,最后完善板书:

无色无味气体不能供给呼吸,

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检验)

CO2CO2+Ca(OH)2=CaCO3+H2O

增多

制汽水,化工原料能与水反应:

叶绿体

灭火H2O+CO2有机物+O2

光合作用,做气肥

人工降雨呼吸作用温室效应H2O+CO2=H2CO3

煤炭等燃烧H2CO3=H2O+CO2↑

H2CO3分解

(四)畅谈收获交流体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首先提出问题:

1、通过上面和前边的学习,结合课本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当CO2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时,能导致温室效应,其中起调节作用的是绿色植物,因此要珍爱绿色,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并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氧气作比较,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五)反馈练习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容易在低洼处集聚。

在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中,CO2的浓度较大,为了人身安全,你怎样事先知道能否进入?

(灯火实验)

(2)为了使石灰浆抹的墙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炭火盆?

为什么开始生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最后的练习再次让学生设计实验,并联系了生活实际,用意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养成善于探究的习惯,培养探究的能力。

布置作业:

1.必做题:

课本111页第1、2、3题;

2.选做题:

上网查阅资料,调查溶洞形成的原因。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分层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实验情境和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放飞思维,展现自我。

可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归纳概括的能力,并且达到了以旧促新的目的。

3.分组实验,突出了重点;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师指导,突破了难点;质疑激思,设计实验是本节课的亮点。

不足之处:

1.在第二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时,出现学生分析不全面,教师及时引导和点拨。

2.在第三环节质疑激思中,可能因为学习化学的时间短,学生设计实验会有难度,需要教师帮助,理清思路,共同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