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46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doc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教案示例

(选自《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生物学》青岛第四十四中学 毕维萍老师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3.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4.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2.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四人小组合作,课前先明确课题的目的后,选定课题,经过商讨制定出调查方案,然后实施方案。

调查完毕后,进行整理,写出调查报告,将收集的相关图片、电影剪辑制成课件准备课堂上交流。

  准备计算器;“绿化校园”设计方案。

  2.教学器材:

  3.教学课件:

CAI课件(问题设计和一些植被类型图片)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种植被的特点(如高度、疏密、种类)及与环境的关系

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或幻灯片,结合经验相互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创设问题情景,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全班交流,作为一员参与交流,对交流做引导、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于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

2、草原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

4人小组合作粗略计算,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各国森林面积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或纵向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课前明确课题,展开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制作成CAI课件(有调查目的、途径、参与人、过程、内含图片和文字性资料等),课堂上以成果形式进行展示。

出示表格(如各国植被情况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组织交流,并做出评价。

布置课题(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予以评价,把学生展示情况作为期末评价之一。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植被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依法治林,加强资源保护,例如:

《森林法》、《草原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加强造林绿化进度,提高绿地面积及造林质量。

意识的提高

从自身做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4人小组合作调查当地近几年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

结合时事,(如2008年奥运主题),4人小组合作讨论准备为奥运做点什么?

讲述有关国家采取的策略,课前引导学生调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引导讨论,组织交流,激发学生情感。

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绿化校园”设计活动

课前4人为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标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园艺的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

若有条件的学校,可制成幻灯片或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组间交流,讨论哪些方案使校园最美丽,哪些方案最合理,最经济,课下修改完善,参加全校展览。

布置设计内容及目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出评价标准(可将此项活动作为竞赛)。

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之间展开交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一起评出1~2个优秀设计,指导学生办专刊,进行展览。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引言:

现在一起来欣赏一段优美舒缓的音乐片(画面上出现人与自然的景色),创设一种意境,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在欣赏晚这段音乐片之后,教师引导思考一个问题:

“走在林荫小路上和走在城市的大马路上的感觉是一样的吗?

分析原因?

”,诱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林荫小路上比城市的马路更安静,空气更清新,更湿润,是因为植物可以吸附灰尘,隔离噪音,并且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植物有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空气湿度”,使学生对绿地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使用语言描述“绿色是清新的色彩,它代表着健康,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我们的环境质量与植物息息相关。

”承上启下,进入本节新课。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教师先提出问题:

“我国有哪些植被类型呢?

”使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学习植被类型有多种方法,本节主要采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六种植被类型可分开探究。

教师先出示我国草原、荒漠、热带雨林的图片,开始时学生会出现不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的困惑,所以要适当引导观察的方法,如“从植被种类、生长高度、疏密或分布地区比较这三大植被的主要特点”,这样学生就能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了。

全班交流的时候,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对植被高度进行比较“草原植被矮小,热带雨林植物繁茂,高大”;的可能对植被的生长特点或种类进行比较“原植被生长密集,以草本植物为主;荒漠植被稀疏,种类少,植物耐旱”;有的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比较“荒漠植被生长环境恶劣;热带雨林植物所在地区高温多雨”。

教师应对这些观点予以肯定性评价,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接下来以同样方式出示我国常绿阔叶林、夏绿阔叶林、针叶林的图片,学生探究结果是:

常绿阔叶林植被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地区;夏绿阔叶林有四季变化,夏天为绿色,秋季树叶变黄,冬季落叶;针叶林生长在寒冷地区,以松树和杉树为主。

  因为本节课重点不是知识目标,而是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应始终注意挖掘本节情感点,积极引导学生练习自己的生活环境,关注家乡。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了解了我国的植被类型,我国的植被资源很丰富,我国资源又面临着许多问题。

怎样使学生深刻意识到这些呢?

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比较(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动脑思考、搞调查研究,自己去发现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情感得到升华,由量变到质变,由意识提高向行为转变。

  本节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教师出示五国森林分布数据图标,比较分析下表:

国家

国土面积

(万平方公里)

森林面积

(万平方公里)

人口

(万)

森林覆盖率(%)

人均森林面积

(平方公顷/人)

中国

960

15888

129533

 

 

日本

37.7

2388.9

12350

 

 

加拿大

992.2

26410

2650

 

 

瑞典

41.2

2440

830

 

 

芬兰

33.7

1988.5

500

 

 

  我国森林分布状况如何呢?

四人小组合作分工用计算器计算出各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占有面积,进行讨论。

  讨论题:

(1)从五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来分析,发现了什么问题?

  

(2)在进行五国比较之后,有什么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为进一步对资源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课前布置课题,学生四人小组合作选定课题进行调查,从网上、书上或音像店查找资料(图片、VCD、文章、数据),整理后,有的小组还制成了课件,课堂上交流。

  课题内容为:

调查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子课题:

(1)我国环境面临的现状及原因;

(2)我国森林面临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3)98特大洪水发生原因调查。

  (学生小组派代表台前汇报和交流)

  子课题

(1):

我国环境面临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学生网上搜集图片,精选后制成幻灯片,然后交流。

第一幅图——黄沙漫漫,讲的是黄土高坡遍地黄沙,每当雨季来临,就会有成堆的黄沙随着雨水从支流流入干流,可原本的黄土高坡并不是这样,那里原来是树木繁茂,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后来人们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这里遭到毁坏性的破坏。

第二幅图——草场沙漠化,原来的草原一望无际,许多生物在草原上生存和繁衍,可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量繁殖牲畜,结果使草原数量减少,造成现在的局面。

  子课题

(2):

我国森林面临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

  学生从音像店找到了有关环境的VCD,在教师指导下剪辑成以“森林啊,森林”为题的VCD片断,学生播放(内容为由于人类的乱砍乱伐造成森林毁坏,面积日益加少,许多野生动物无家可归。

)学生谈体会和感受。

  子课题(3):

98洪水及原因调查

  学生出示“98洪水”VCD片断(内容为98洪水给国家、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是98洪水真实的记录。

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

最近森林破坏速度又有所增加。

现在森林大约每年被毁坏7.6万千米2到10万千米2还有10万千米2的森林正在受到一定形式的破坏。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调查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开阔了学生看问题的广度,使学生在亲身的感受中受到震撼,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给予表扬,以肯定学生的成果,提高起积极性。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教师出示有关法规资料,先讲述《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颁布。

以提问方式“哪一天为植树节”引导学生积极从行为上转变。

“种树不是万能的,但不种树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鼓励大家多种树”。

然后,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未来社会发展。

联系到2008年奥运会,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热情,教师引导: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其中水上项目将在青岛进行,奥运主题之一“绿色奥运”。

青岛在未来几年里生态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你觉得我们应该为绿色奥运做点什么?

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以“畅想未来,从身边做起”为主题,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有的学生提出“要和家人一起参加植树活动”;有的学生提出“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节日里自己动手制作贺卡”;有的提出“外出旅游时,保护环境,不破坏树木”。

  四、小结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植被的类型及特点,植物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保护植被,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提出希望“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植被,美化家园的活动中来。

  布置作业:

四人小组合作,设计出“绿化校园”的方案,教师给以指导,并将此项活动作为竞赛,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第二课时交流。

  第二课时: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植物和热爱校园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课前教师布置设计内容及目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出评价标准。

学生课前以四人为一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标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园艺的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

课堂上小组之间分别展示各组的设计图及介绍方案,各组间相互讨论,评价哪些方案使校园最美丽,哪些方案最合理,最经济。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之后,一起评出1~2名优秀设计,上交学校,课后指导学生办专刊,进行全校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