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54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刘亚红

电话

13186222130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邮件

514730676@

单位

大荔县下寨初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压强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关于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是这节课中最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STS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二、学生分析

1.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

农村的孩子较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多数没有机会游览北京颐和园,对本文描写的美丽景色十分向往,对新学习内容充满浓厚的兴趣。

2.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压强的概念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及其意义。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的现象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压力的例子及亲自体验,了解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

2、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 .

3、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4、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探究与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

使用哪些技术?

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

)200字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依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起来的初中物理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结合“压强”知识,贯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思想,设计本节网络化课堂教学方案.以此推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教学,达到新课标要求。

使学校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

教学媒体的总体设计如下:

1.本节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选择足够的信息资源构成了学习资源库。

资源库设置情况包括学习资源、目标检测、学习在线、名师在线、应用创新等栏目。

其中学习资源包含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意义建构、应用创新等多种学习情景.可方便地为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

在学习资源、目标检测中创设了多个多媒体动画模拟学习情景和相关的信息链接.如动画展示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飞速滑行,这是为什么?

从而利用人机交互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同题、探究规律的兴趣。

学习在线、名师在线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如E—mail、QQ、BBS等,从而使学生进而借助于与电脑、学习伙伴或教师的交流,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实现由学生自定步调,自主探索,交流反馈,及时强化,及时评价,自主矫正,不断修正的协作式自主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正确的航道上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2.多媒体(模型、实物和实验等)具有的直观性、真实性和可触摸性等特点,能为教学创设具有真实体验感的学习情景。

例如在引入新课过程中,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景:

手指压住铅笔两端,感觉有什么不同?

然后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展示:

动画展示雪地行走,运动员在雪地上飞速滑行,卡车有很多轮胎在行驶,这是为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学生探究性实验,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

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

海棉、压力小桌、砝码、木板、装有沙的容器,同时电脑模拟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PPT放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等等,以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

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利用一幅有关人在厚厚的雪地上行走及人站在宽宽的滑雪板上滑行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展开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呈现的情景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图片

新课教学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呈现的情景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的例子总结压力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发现“大小相同的压力对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一现象。

并引导学生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个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这一个实验探究过程。

在实验前对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演示。

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过程,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从而验证猜想。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挥自身的主

3、巡堂指导,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

并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适当的引导起到教室引导者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压强概念的建立

1、设疑:

怎样方便地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呢?

2、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与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速度)及“比值定义法”等得出压强的概念,并学习与压强相关的一些重点知识。

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通过压强的物理意义,启发学生,使他们明白生活中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小压强的原因。

2、播放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从视频中获取一些生活中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利用压强的计算公式,通过适当地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相关方法。

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亲自动手体验、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在课本上做好适当的笔记。

通过观察、探究与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积极思考、讨论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体验、积极猜想、主动参与实验、认真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过程,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从而验证猜想。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自主性。

1、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得出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简单方法——

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来表示。

2、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压强的相关知识,并在书上做好适当的笔记。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观察视频,获取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件和视频

总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主要采取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主总结。

学生思考,归纳总结,部分同学呈现。

巩固知识。

巩固练习

通过典型练习反馈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

做巩固练习

课外延伸

布置课后练习。

课后完成练习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践新课程标准的一堂研究课。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与教师、学生、学习伙伴等进行多元化的信息交互,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等)、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探究的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