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607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皋初中二模物理化学试卷.doc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如皋初中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命题:

姚美霞王海云审核:

黄宏军朱根俊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Cl-35.5Ca-40Fe-56Cu-64Ag-108Ba-137

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至10题为物理试题,第11至20题为化学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清晨,龙游湖畔薄雾缥缈,湖面的水鸟鸣叫声清脆悠扬,岸边顶着红花的美人蕉与水中倒影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下列对相关场景形成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B.美人蕉的红花是因为红花吸收了红光

C.“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清脆”说明鸟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第2题

2.如图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主要是

A.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导致的

B.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导致的

C.由于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

D.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

3.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

C.往锅炉内添煤时,煤可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4.如图甲所示,共享单车利用“扫码取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图乙为某款共享单车的可定位的GPS电子锁,电子锁能接收无线移动发来的开锁指令,驱动电机开锁.传动轴内有一台微型发电机,在骑行的时候,这个发电机能为车锁里面的电池充电.下列有关共享单车说法错误的是

A.二维码的几何图形中包含大量的信息

B.手机镜头扫二维码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C.可定位的GPS电子锁是通过电磁波接收信号的

D.微型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5.我国歼20战机成功着舰,它在蓝天翱翔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飞行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飞机在不同高度飞行时,受到的大气压都相同

C.飞机在匀速爬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D.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变慢、压强变小,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4题

第6题

6.让平行光经过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如图),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距透镜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

B.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放大的虚像

C.物体距透镜25cm时,成放大的实像

D.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7.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A. ①②B.②④ C. ①③D. ③④

甲乙

第9题图

9.如图甲所示,小虎同学将质量为20g的木块(ρ木<ρ水)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乙所示是当水停止外流时接水杯的按比例缩放图,接水杯为内径均匀的柱形容器.假如将这个接水杯倒满开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这杯水温度降低到可以饮用时,放出的热量最可能是

A.2×104J B.5×106JC.2×106J D.8×105J

10.交警常用检测酒精气体浓度的测试仪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测试仪原理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P为传感器,其电阻R与酒精气体浓度C成反比.下列关于电流表示数I、R0两端电压U0随酒精气体浓度C变化关系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1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B.石油分离得到汽油等

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

水银、蒸馏水、铁水B.有机物:

蛋白质、淀粉、酒精

C.氧化物:

二氧化锰、干冰、氯酸钾D.混合物:

钢、石灰石、甲烷

13.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B.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C.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而不用大水漫灌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B.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SO2气体

C.酒精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酒精

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15.用廉价金属回收贵重金属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道重要程序。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模拟实验,向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B.滤液质量比反应前原溶液质量小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银

16.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加水配制成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

中溶质质量相等

1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B.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C.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氢气

18.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Na2SO4

NaOH

Na2CO3

CuO

H2O

O2

FeCl2

Fe

FeSO4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19.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B

鉴别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氮肥

用氢氧化钡溶液

C

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20.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t0) 反应中(t1) 反应后(t2)

A.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B.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

乙则恰好完全反应

C.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t1时刻,乙、丙、丁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43%和2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21.(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a

b

Ne

c

d

Ar

①表中a、b所代表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②表中c、d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③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

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得到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填粒子种类)。

(2)在稀盐酸中加入过量锌粒的实验中:

①宏观现象:

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固体

逐渐溶解。

②符号表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微观理解:

右图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的主要离

子,写出图中符号表示相应离子的符号:

表示▲,表示▲。

22.(7分)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MnO2+SO2═MnSO4;

②MnCO3、Mn(OH)2均难溶于水,MnCO3在100℃时开始分解.

(1)反应Ⅰ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流程中“操作”的名称为▲,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Ⅱ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3

粗产品中将混有▲(填化学式)。

(4)验证MnCO3粗产品表面附着有Na2SO4杂质:

取样品少许,向其中加入水,搅拌、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5)为获得高纯MnCO3,需选择“低温”干燥的原因是▲。

23.(10分)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

请仔细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说明大气中的CO2部分来自于▲;在⑤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光合作用;另一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填名称)。

(2)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在⑦所示的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O3)

在日光作用下转化成O2。

①写出图示中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下列关于氧气和臭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是温室气体

B.氧气在空气的质量分数为21%

C.臭氧和氧气的组成相同,构成不同

D.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是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③氧气和臭氧一样也可以助燃,写出木炭在臭氧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科学家研究发现,如今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于百万年前的水平。

科学家

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反应I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则有机物甲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

号),过程II实现▲能向热能的转变,科学家研究此循环体系的意义是▲。

24.(10分)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

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

数约14-17%。

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0%~93%。

c、Ba(OH)2是一种碱,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

【设计方案】

方案一:

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

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

处理。

【进行实验】

方案一:

称取12.0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

固体的质量为7.16g。

方案二:

用图2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12g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

不与HCl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并▲;

②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一会儿空气;

③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为止;

④关闭K2,打开K1,再缓缓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⑥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

方案一:

产生的CO2质量▲g,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方案二:

重复3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装置C中沉淀质量(/g)

19.68

19.75

19.67

方案二中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测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

【评价反思】

(1)方案二中装置D的作用是▲。

(2)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

25.(5分)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图:

(1)配置如图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A烧杯溶液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

(4)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不考虑酚酞)

26.(3分)太阳能飞机向世人展示了创新和环保理念.飞机飞行时利用电磁波与地面取得联系,它的传播速度是 ▲ m/s;太阳能属于 ▲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飞行时螺旋桨将空气推向后方,同时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 ▲ .

27.(5分)小明对汽车进行研究,发现:

(1)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是通过 ▲ 方式使燃气内能增加的;

(2)汽车冷却系统用水来冷却发动机,这是利用水 ▲ 的特点来工作的,内能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到低温的水,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的水转移到高温发动机,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 ;汽车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做的目的是 ▲ ;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输出功率是90kW,则车受到的阻力是▲N.

28.(4分)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第28题

(1)如图甲,当站在地面上的人接触裸露的火线时,人会触电,说明人体是 ▲ (导体/绝缘体);如图乙,当我们正确使用测电笔时,虽然有电流通过人体,但却不会触电,此时加在人体的电压不高于 ▲ ;

(2)如图丙,人的前臂实质是一个 ▲ (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3)如图丁,一个成人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1.32×107J,这些能量相当完全燃烧▲kg的干木柴放出的热量. (q干木柴=1.2×107J/kg)

29.(5分)小祥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下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  g.

(3)如下图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在小祥的方法中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第29题

(5)小明嫌小祥的方法很麻烦,就找来了烧杯和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对矿石做了两次测量,就测出了石块密度.那么小明除了要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之外,还要测出▲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30.(5分)某电压力锅额定电压为220V,加热功率1100W,保温功率100W.

(1)在使用电压力锅时,应选用▲线插座,其在加热状态下发热体的电阻为▲Ω;

(2)压力锅易将食物煮熟的原因是通过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若将质量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120℃,水吸收的热量为 ▲ J;〔c水=4.2×103J/(kg·℃)〕

(3)若家中仅使用压力锅正常工作0.5h,标有“1200imp/kW·h”的电能表指示灯闪600次,则加热、保温时间之比为 ▲ .

31.(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物块A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块A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乙,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丙,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左侧,请标出磁感线方向及小磁针的N极.

甲乙丙

32.(9分)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如表是该航母的主要参数值.(g取10N/kg,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kg/m3,重油的热值q=4×107J/kg)求:

主要参数值

航母满载时总质量(包括舰载飞机)

6.75×107kg

每架舰载飞机的质量

5150kg

每架舰载飞机与甲板的总接触面积

5000cm2

航母最大航行速度

30节(1节=1海里/小时)

4台蒸汽轮机提供的总功率

1.5×105kW

(1)航母所受的浮力;

(2)每架舰载飞机静止时对甲板的压强;

(3)若航母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90海里,消耗108t重油,求此过程4台蒸汽轮机的效率;(蒸汽轮机的燃料为重油)

(4)若其中一架舰载飞机起飞后,求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少了多少?

第33题

S2

S3

R1

R3

S1

A

R2

33.(9分)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R2是定值电阻,R1=20Ω,滑动变阻器R3标有“40Ω0.5A”字样.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再闭合开关S2、S3,电流表的示数变为1.5A.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2在20s内产生的热量;

(3)只闭合开关S3,移动变阻器滑片时,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

34.(7分)实验室中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提供的器材有:

电源(电压约5V)、学生用电压表(0~6V)、电阻箱R(0~9999Ω5A)、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现要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第34题

(1)小虎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但存在连接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②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1,将S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则电源电压为    ▲.

③闭合S1,将S2拨到触点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

(2)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提供电压表,现再提供一只电流表(0~0.6A),利用上述器材,你认为    ▲    (选填“能”或“不能”)较准确测出该待测电阻的阻值,原因是▲.

35.(7分)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塑料瓶的侧面扎3个大小相同的孔,用一条透明胶带把3个孔封住并加满水,然后把胶带撕开,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且下方小孔水流喷出速度比上方的大.为了进一步探究水从小孔喷出的速度v与小孔到水面高度h之间的关系,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第35题乙

阀门

A.如图乙所示,在容器侧面开一个水平小孔并装上阀门,将容器固定在一个水平木板上,在木板上铺了一层吸水性强的材料;

B.向容器中注入水并测量阀门到水面的高度h,打开阀门让少量水喷到水平面上,迅速关上阀门,测出水斑到容器的水平距离L;

C.改变容器中水面的高度进行多次实验.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的实验,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B.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液体压强越大从小孔喷出的水流速度越大

(2)分析甲图所示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根据水流喷射的远近来比较小孔处的液体压强的大小.

(3)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水流从小孔喷出后,由于▲向前沿水平方向喷射.

(4)实验时,测得水斑到容器的水平距离L和阀门到水面高度h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h/10-2m

5

10

15

20

25

30

L/10-2m

10.0

14.1

17.3

20.0

22.4

24.5

L2/10-4m2

100

199

299

400

502

600

(10-2m) 1/2

3.2

3.8

4.2

4.5

4.7

4.9

分析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用描点法作出能直观表达出L和h关系的图线.由图线可知,L和h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是:

▲.

(5)老师告诉实验小组:

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L与水流从小孔中喷出时的速度v成正比.由此可以推断出,水流从小孔喷出时的速度v与阀门到水面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

▲.

36.(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36题

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主要由蓄电池、电动机、控制系统组成.

蓄电池通常用能量密度大的锂电池,所谓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储备的能量与质量的比值.

控制系统中的调速部分主要由磁铁、霍尔传感器、控制器和开关K四部分组成.霍尔传感器是将磁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装置,它产生的电压U0随磁场增强而增大.在转动电动自行车手柄旋转套时,旋转套中磁铁与固定在手柄中的霍尔传感器的距离发生改变,使U0发生变化;控制器的作用是将自身产生的电压U1与霍尔传感器的电压U0比较后,输出控制电压UK,控制开关K的通断,当U1小于U0时,UK=1V,图甲中开关K闭合;U1大于U0时,UK=0,K断开.

   正常行驶时,电动自行车U1的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如图乙所示,控制器输出的UK使开关交替通断,每分钟约一万次.U0不同,每次开关K闭合与断开时间的比值就不同,电动机的转速与每次K闭合与断开时间的比值相对应.

下表是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

质量m/kg

40

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m2

8×10−3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η

75%

工作电压U/V

48

规定行驶速度v/m·s−1

≤10

(1)电动车中改变车速的控制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填物理实验器材名称),它和电动机 ▲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使用.当调速部分的控制器输出控制电压UK=1V时,电动机中 ▲(有/无)电流通过.

(2)若该电动车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