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诗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84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相(诗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月相(诗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月相(诗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月相(诗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相(诗句).doc

《月相(诗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相(诗句).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月相(诗句).doc

1.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不幸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峨初月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

3.《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确是------上弦月

4.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5.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6.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满月

7.客岁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傍晚后。

-------满月

8.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海角共此时。

恋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满月

9.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碰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满月

10.《半夜吴歌(秋歌)》;“彼苍有月来几时?

本人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成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满月

11.“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12.“江干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头照人?

人生代代无量已,江月年年只类似。

”--满月

13.月下飞天镜,去生结海楼

1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弦月.

15.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晨风残月……。

”“---下弦月

16.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仿何处哭金风抽丰。

----残月

月相诗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碛中作》)

解析:

这一组诗写出了月相的月变化情况。

诗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

在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变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

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为满月;从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朝东。

第二首诗中的“满月”指“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蛾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

第三首诗中的“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

作者离家已有一、两个月了。

2、“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解析:

此诗句描述了月食的情况。

完完,月圆的样子。

农历十五,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挡着太阳光,产生月食现象。

农历初一,则可能产生日食现象。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缪氏子《赋新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兰溪棹歌》)

解析:

这一组诗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月。

“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月亮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就落到地平线以下,月亮的亮面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

将以上各诗描写的月相判定为上蛾眉月的依据分别是“日暮”、“月近人”;“初三夜”、“月似弓”;“初月如弓未上弦”、“蛾眉小”;“凉月如眉”、“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

解析:

这组描述的都是上弦月。

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分别是中午和半夜,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形。

将以上两首诗中的月相判定为上弦月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夜半”而“月落”;“月落正堪眠”(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

深夜而“月落”应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提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

”(刘禹锡《踏歌行》)“白日沦河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

其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解析:

这一组诗描述的都是满月。

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

第一首诗中的“元夜时”点出了日期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满月发生的日期;“黄昏后”月已升上“柳梢头”,正是满月时月亮升起后的情况。

第二首诗中“红霞”说明此时日落,日落时“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

同样,第三首指明了日落(“白日沦河西”即日落)时月出,正是满月月出的时间。

其他三首诗中的“明月”即满月。

“日似金丸,月似金盘”(乐钧《一翦梅》)该诗句反映了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

月球虽然比较小,但由于月球离地球比较近,所以仍“似金盘”。

诗中描写的月相应为满月,因为“月似金盘”。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

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

”(陆龟蒙《月成弦》)

解析:

这是一组描写下弦月的诗词。

下弦月是农历廿二、三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月亮在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像个反“D”字形。

第一首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月出之时。

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

第二首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

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李贸《南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

”(李贸《马诗》)

解析:

这一组诗描写的是下蛾眉月(残月)。

下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像“C”字形。

第一首中,由“晓风残月”知,早晨看到残月,即下蛾眉月。

第二句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

“月似钩”是“一弯残月”,表明作者壮志未酬,彻夜难眠,于黎明前看到残月东升,见景生情写下此诗,这与整首诗的基调是一致的。

作者坎坷的经历,矛盾的心情以及“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的创作精神等都可以作为是残月的旁证。

所以,“月似钩”暗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秋天农历廿六、七的黎明前。

“大漠沙如雪”还向我们展示了沙漠景观。

第一类:

写月而无月的。

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

塞下曲)----诗中“月黑”实乃夜黑亦即无月。

请注意,虽然诗中写到“月黑”,但天空中并不见月。

虽然天空中不见月亮,但并不能说明时间在“新月”前后,因为诗中对“月黑”的原因交代地很清楚:

所以不见月光盖因大雪阴天之故,这与初一前后不可见的新月完全是两码事。

所谓新月是指农历初一的月相,此时月球与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与太阳同升同落,故而不可见。

第二类:

写月初娥眉月的。

例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

”(白居易?

暮江吟)----诗中“九月初三”是写诗的日子,“月似弓”是写月初的娥眉月即上娥眉月。

“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出现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

例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

兰溪掉歌)----诗中“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凉月如眉”指月初的域眉月(如上),上下紧扣。

第三类:

写上弦月的。

例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枫桥夜泊)----诗中“夜半”而“月落”即写“上弦月”。

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中午月出、半夜月落,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字。

例二: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

江村即事)----诗中“月落”时,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

深夜而“月落”也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第四类:

写满月(望月)的。

例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

”(刘禹锡?

踏歌行)----此诗写春日傍晚、江水平堤,众女踏歌。

诗中“月出”即“傍晚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

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

例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诗中“明月”即满月,“举头”暗含明月高悬之意。

满月时,只有在半底前后月亮才高悬天空。

夜深而愁思不寐,写出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无尽的乡思。

第五类:

写下弦月的。

例一: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乌鸣涧)----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之时。

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象个反D字。

这是用写实手法告诉读者,作者写的是农历廿一、二夜深人静时的情景。

例二:

“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

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

”(陆龟蒙?

月成弦)----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此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

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才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

第六类,写月末的娥眉月即下娥眉月的。

例一: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李贸?

南园)----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

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方、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

D3小时内可见,形状象C字。

此诗是用月相说明自己读书夜以继日。

例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

”(李贸?

马诗)----诗中“月似钩”即残月(如上),前二句看似写景,实际写壮志未酬、彻夜难眠;后二句抒发豪情壮志。

第七类:

写月相变化的。

例一: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满月”指“圆月”即“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娥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

例二: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

碛中作)----诗中“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

作者离家已有一、二个月了。

第八类:

不写具体月相的。

例:

“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崔国辅?

小长干曲)----此诗前二句写青年男女相约水上,但因月暗、潮大、风急,一时不能会晤。

诗中“月暗”即月光暗淡(不是无月)。

相约一般在上半夜,上半夜有月(尽管月光暗淡),说明时间在农历上半月。

第九类:

所写月相名不符实的。

例: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钱起?

江行无题)----诗中“晓渡”指清晨江渡,“残月”一般理解为月末的娥眉月(即农历廿五、六的月相,黎明时出现于东方低空),但此诗第四句是说“只有凌晨西下的残月映照着寂寞的沙滩”,很显然,这里的“残月”应是月相满月或下凸月,用“残”字只是写“劫后荒凉”,而非写缺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