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84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docx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矿井安全监控设备采用KF83N安全检测系统,此系统是基于光纤传输工业以太环网结构。

此系统主要用于检测监控地面及井下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及井下水位、一氧化碳浓度、瓦斯浓度、烟雾浓度、风速、负压等环境情况的检测。

其中地面中心站设在办公楼一层,地面1个通用分站设在主扇风机房,井下设7个通用分站,位置分别在返上山皮带机机头硐室、掘进2个工作面配电硐室、1703工作面配电硐室、回风巷、主井装载、中央变电所等7个部位。

交换机2个主要布置在井底车场及1703运输顺槽车场部位。

交换机和各个分站的电源引自就进的低压配电点。

监控电缆与通讯电缆一起敷设,沿电缆钩吊挂,电缆钩间距1.5米,安装在动力电缆的上方,并且与动力电缆的最小距离不得小徐350mm。

主要工作量如下:

1光纤MGTSV单模光纤12芯1900米

2电缆19000米

3井下防爆交换机KJJ832台

4分站KJF39-28台

5传感器64个

6摄像机(仪)21台

7光端机盒12个

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2.1建设单位提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S1132-244。

2.2执行的规范与标准:

a《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

b《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c《矿山井巷施工及验收规范》

d《煤炭安全检测系统及检测仪表使用管理规范》GB50171-92

e、ISO9001开滦建设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f、ISO14001开滦建设集团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g、ISO18001开滦建设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3工程部署

3.1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目标

3.1.1质量目标:

各个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单位工程优良;

3.1.2安全目标:

消灭重伤、死亡及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争取消灭轻伤;

3.1.3环境保护目标:

尽量减少污染,一切废弃物集中存放,消灭对居民的噪声污染。

3.2施工的准备

3.2.1施工的准备的主要内容:

1)技术准备:

主要有熟悉、

审查施工图纸与有关设计资料,

编制好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

2)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的程序如图所示

 

3)劳动组织的准备主要按下述内容进行

建立施工项目部、组建精干的施工队组;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

项目部组成:

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

党广护生产经理:

邢贵坡王玲燕技术经理:

钱敬源

经营经理:

郭雨涛质量检查员:

董春贵安全员:

杨连仲

施工人员

起重工:

2人电工:

6人焊工:

2人普工:

5人

4)施工现场的准备:

施工现场的准备要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协调下进行,主要有临时设备的安装、运输道路的确定,施工工、机具的准备,材料,半成品的存放,消防、保安及安全设施等,施工的进度计划。

5)设备工具计划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汽车吊车

25t

4

2

电焊机

2

3

角向磨光机

2

4

电工压钳

1

5

摇表

1

6

接地摇表

1

3.2.2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项目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械、方法与环境五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如下图所示

附图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图

合理程序施工

项目经理部

质量责任

特殊工序

组织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监督检查

图纸会审选择标准规范

专职质量管理人员

技术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班组长

生产员工

措施会审

质量把关

贯彻措施

工序检查

移交

 

3.2.3安全的控制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

4施工方法

施工流程:

1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对规范进行学习,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2)材料设备准备

按照材料设备计划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准备,并对其进行检修和检验。

核对施工图纸,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图纸相一致。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传感器的安装与信息传输装置安装

1传感器安装

设备进场后,核对其规格型号与设计图纸是否相一致,根据图纸设计清点数量及出厂合格证,并按照规格型号分类存放、保管。

水位、烟雾、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等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作支架,安装前防腐。

支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可靠。

接线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布线符合规范要求。

开关传感量反应到中心站显示的开关信息应与被测点的状态一致。

模拟量传感器应按说明书的规定调整,其漂移误差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累积量信息反应到中心站显示的数据应与实际相符。

2分站的安装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固定牢固可靠,接线正确。

密封良好,应接入的模拟量和开关量符合设计要求。

跳线环装置安装牢固,排列整齐,上下前后均在一直线上,布放跳线应松紧适度、整齐、平顺。

3断电闭锁及控制系统的安装

设备安装要求稳固、整洁、接线正规。

监控点的超限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断电闭锁关联设备的控制范围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4摄像仪的安装

摄像仪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井下安装时,安装出场技术文件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安装高度,然后加工固定支架,防腐处理后固定摄像仪,要求安装牢固、可靠。

接线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同时接线符合井下有关防爆技术方面的要求。

二电缆敷设及接线

(1)光缆及电缆敷设:

敷设前应准备好敷设电缆的工具,如电缆架、滚筒,根据电缆的大小选择钢管或圆钢、垫木等。

放电缆时把钢管或圆钢穿入电缆盘的两个孔内,一端用人或倒链抬起,把电缆放入电缆架上,用同样办法把另一端也放入电缆架内即可。

注意:

电缆盘应顺时针转动,即电缆始端应在电缆盘上端。

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规格、型号等进行逐一核对,检查是否与图纸相符,并具有生产厂家及产品合格证书。

电缆敷设中,电缆盘两侧应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人员,为避免电缆受拖拉而损伤,可把电缆放在滚筒上,电缆在敷设中不得有扭绞、损伤等现象。

电缆敷设前应由指挥者做好施工交底工作,使放电缆人员都能了解电缆敷设的途径,始端及终端。

施工人员布局要合理,并统一指挥,电缆敷设行进的领头人必须对施工现场(电缆走向、顺序、排列、规格、型号、编号等)十分清楚以防返工,在巷道必须有专人负责看管,以免被人及矿车损伤正在敷设中的电缆。

电缆穿管前要清除管内杂物,电缆穿管时应在电缆端头套一个用铁丝纺织的网套,用钢丝拉动网套,防止电缆拉脱或受损伤

(2).根据图纸要求,首先应对到货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校对,是否符合设计和实际要求。

根据施工图列出详细的电缆设施排列表,按表进行敷设,以免发生遗漏或重复敷设。

电缆在敷设前仍应进行仔细检查,严禁使用绝缘破损、芯线锈蚀,有压痕、受潮的电缆。

(3).电缆敷设方式:

1穿墙管(瓦斯管)敷设:

一般每根保护钢管只穿一根电缆。

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如管子中间有接头时应放大到2倍。

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一般取管径的10倍,保护的直角弯不应多于2个,管的弯曲部分不应有裂缝或显著凹瘪现象,不圆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管口应作成喇叭口状打光。

电缆保护管用φ10圆钢或镀锌扁钢与接地网相连。

电缆保护管焊接完成后,按要求刷防锈漆两遍。

电缆所留余量力求适中,不要留得过短或过长。

每敷设完一条电缆要立即电缆标志牌,并注明电缆起止点、长度、电缆规格和型号。

敷设电缆时应注意安全,有专人指挥。

2电缆沟内敷设:

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时,沟的尺寸应根据电缆多少而定(一般不宜超过12根),沟壁应用水泥沙浆抹面,电缆敷设于沟壁的角钢支架上,并加以固定,电缆间平行距离不小于100mm,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m,敷设在支架上的电缆按电压等级排列,高压在上面,低压在下面,如电缆沟两侧都装有电缆支架,则电力电缆与通讯电缆分别安装在沟的两边。

(3).电缆敷设时,要注意其弯曲半径应符合规程要求见下表:

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①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

②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③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④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4)井筒电缆的敷设沿控制电缆托架固定,固定的卡具使用松木或硬杂木材质的卡兰,电缆固定应牢固可靠,且不得损伤电缆的外皮,卡兰间距为6米。

井筒中不得接设中间盒,沿井壁向平巷拐弯部分电缆应设置防砸设施。

(5)电缆直埋于地下时,首先应在电缆沟底部,铺设不小于100mm厚的细砂,电缆敷设于沙上,敷设好后在电缆上再盖不小于100mm厚的细沙,然后用砼板或砖盖在沙子上,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在向电缆沟内覆土时应分层夯实,做好电缆走向记录,并应在电缆引出端、终端、中间接头、直线段每间隔100米处和走向有变化的部位设立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压等级、电缆型号、截面大小、起止地点、线路长度等内容。

电缆埋深不得小于1米。

(6).电缆在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交叉,电缆固定栓绑牢靠,电缆进入设备处两侧必须系上标有电缆代号的正规标牌,标牌字样必须工整清楚、不退色。

(7).光缆终端安装

终端接头安装牢固可靠,光缆留足预留长度,暂不插入光配线(分配盘)的连接器应盖上塑料帽,光纤在机架内的盘绕应大于光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光缆中的铜线应分别引入业务盘远供盘终结,光缆中的金属加强芯,屏蔽线以及金属铠装层按设计做接地或终结。

在光纤铜导线醒目部位标明方向和序号。

光纤要求走线整齐美观,接地良好,标志清晰,预留光缆盘放整齐。

5安全技术措施

5.1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措施贯彻,并且佩戴合格的安全保护用品。

5.2安装时,在设备吊装过程中,应加强指挥,避免设备碰撞梁、墙、柱。

重要的设备指定专人管理、保管与存放。

5.3若设备上方进行施工作业,采用搭设防护架,上铺木跳板。

5.4进行有污染的作业时,各种设备均需进行覆盖保护。

5.5对于电气设备必须做到防雨淋、防潮湿。

5.6在设备吊装时,钢丝绳不能直接捆绑在设备上,要在钢丝绳与设备之间垫软木来保护设备表面不受损坏。

5.7施工现场备有数量、质量合格的消防工具,除非消防急用,任何人不准挪作它用。

5.8易燃品、要单独储存。

码放整齐。

油料、油漆等要隔离封闭存放,专人保管,并建立防火制度。

5.9配电室及用电气设备集中的地点、必须放置四氯化碳、干粉等不导电灭火器。

5.10焊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焊接操作规程和焊接设备、工具的使用要求;

5.11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安全装置是否安全有效;

5.12电焊机的一次线电缆长度不允许超过3m,二次线不能与电缆、气管、钢丝绳混在一起;

5.13乙炔瓶、氧气瓶的距离不允许小于7m,两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允许小于10米,并禁止设在人行过道近处。

5.14工作完毕,工作地点应用水喷洒,并有专人停留一个小时以上,监视有无异常情况。

.6施工计划

...............................................................................................................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编版]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矿井安全监控设备采用KF83N安全检测系统,此系统是基于光纤传输工业以太环网结构。

此系统主要用于检测监控地面及井下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及井下水位、一氧化碳浓度、瓦斯浓度、烟雾浓度、风速、负压等环境情况的检测。

其中地面中心站设在办公楼一层,地面1个通用分站设在主扇风机房,井下设7个通用分站,位置分别在返上山皮带机机头硐室、掘进2个工作面配电硐室、1703工作面配电硐室、回风巷、主井装载、中央变电所等7个部位。

交换机2个主要布置在井底车场及1703运输顺槽车场部位。

交换机和各个分站的电源引自就进的低压配电点。

监控电缆与通讯电缆一起敷设,沿电缆钩吊挂,电缆钩间距1.5米,安装在动力电缆的上方,并且与动力电缆的最小距离不得小徐350mm。

主要工作量如下:

3)劳动组织的准备主要按下述内容进行

建立施工项目部、组建精干的施工队组;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

项目部组成:

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

党广护生产经理:

邢贵坡王玲燕技术经理:

钱敬源

经营经理:

郭雨涛质量检查员:

董春贵安全员:

杨连仲

施工人员

起重工:

2人电工:

6人焊工:

2人普工:

5人

4)施工现场的准备:

施工现场的准备要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协调下进行,主要有临时设备的安装、运输道路的确定,施工工、机具的准备,材料,半成品的存放,消防、保安及安全设施等,施工的进度计划。

5)设备工具计划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汽车吊车

25t

4

2

电焊机

2

3

角向磨光机

2

4

电工压钳

1

5

摇表

1

6

接地摇表

1

3.2.2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项目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械、方法与环境五个因素,如下图所示。

 

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如下图所示

附图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图

 

合理程序施工

项目经理部

质量责任

特殊工序

组织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监督检查

图纸会审选择标准规范

专职质量管理人员

技术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班组长

生产员工

措施会审

质量把关

贯彻措施

工序检查

移交

 

3.2.3安全的控制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

4施工方法

施工流程:

1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对规范进行学习,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2)材料设备准备

按照材料设备计划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准备,并对其进行检修和检验。

核对施工图纸,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图纸相一致。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传感器的安装与信息传输装置安装

1传感器安装

设备进场后,核对其规格型号与设计图纸是否相一致,根据图纸设计清点数量及出厂合格证,并按照规格型号分类存放、保管。

水位、烟雾、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等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作支架,安装前防腐。

支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可靠。

接线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布线符合规范要求。

开关传感量反应到中心站显示的开关信息应与被测点的状态一致。

模拟量传感器应按说明书的规定调整,其漂移误差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累积量信息反应到中心站显示的数据应与实际相符。

2分站的安装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固定牢固可靠,接线正确。

密封良好,应接入的模拟量和开关量符合设计要求。

跳线环装置安装牢固,排列整齐,上下前后均在一直线上,布放跳线应松紧适度、整齐、平顺。

3断电闭锁及控制系统的安装

设备安装要求稳固、整洁、接线正规。

监控点的超限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断电闭锁关联设备的控制范围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4摄像仪的安装

摄像仪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井下安装时,安装出场技术文件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安装高度,然后加工固定支架,防腐处理后固定摄像仪,要求安装牢固、可靠。

接线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同时接线符合井下有关防爆技术方面的要求。

二电缆敷设及接线

(1)光缆及电缆敷设:

敷设前应准备好敷设电缆的工具,如电缆架、滚筒,根据电缆的大小选择钢管或圆钢、垫木等。

放电缆时把钢管或圆钢穿入电缆盘的两个孔内,一端用人或倒链抬起,把电缆放入电缆架上,用同样办法把另一端也放入电缆架内即可。

注意:

电缆盘应顺时针转动,即电缆始端应在电缆盘上端。

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规格、型号等进行逐一核对,检查是否与图纸相符,并具有生产厂家及产品合格证书。

电缆敷设中,电缆盘两侧应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人员,为避免电缆受拖拉而损伤,可把电缆放在滚筒上,电缆在敷设中不得有扭绞、损伤等现象。

电缆敷设前应由指挥者做好施工交底工作,使放电缆人员都能了解电缆敷设的途径,始端及终端。

施工人员布局要合理,并统一指挥,电缆敷设行进的领头人必须对施工现场(电缆走向、顺序、排列、规格、型号、编号等)十分清楚以防返工,在巷道必须有专人负责看管,以免被人及矿车损伤正在敷设中的电缆。

电缆穿管前要清除管内杂物,电缆穿管时应在电缆端头套一个用铁丝纺织的网套,用钢丝拉动网套,防止电缆拉脱或受损伤

(2).根据图纸要求,首先应对到货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校对,是否符合设计和实际要求。

根据施工图列出详细的电缆设施排列表,按表进行敷设,以免发生遗漏或重复敷设。

电缆在敷设前仍应进行仔细检查,严禁使用绝缘破损、芯线锈蚀,有压痕、受潮的电缆。

(3).电缆敷设方式:

1穿墙管(瓦斯管)敷设:

一般每根保护钢管只穿一根电缆。

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如管子中间有接头时应放大到2倍。

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一般取管径的10倍,保护的直角弯不应多于2个,管的弯曲部分不应有裂缝或显著凹瘪现象,不圆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管口应作成喇叭口状打光。

电缆保护管用φ10圆钢或镀锌扁钢与接地网相连。

电缆保护管焊接完成后,按要求刷防锈漆两遍。

电缆所留余量力求适中,不要留得过短或过长。

每敷设完一条电缆要立即电缆标志牌,并注明电缆起止点、长度、电缆规格和型号。

敷设电缆时应注意安全,有专人指挥。

2电缆沟内敷设:

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时,沟的尺寸应根据电缆多少而定(一般不宜超过12根),沟壁应用水泥沙浆抹面,电缆敷设于沟壁的角钢支架上,并加以固定,电缆间平行距离不小于100mm,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m,敷设在支架上的电缆按电压等级排列,高压在上面,低压在下面,如电缆沟两侧都装有电缆支架,则电力电缆与通讯电缆分别安装在沟的两边。

(3).电缆敷设时,要注意其弯曲半径应符合规程要求见下表:

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①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

②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③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④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4)井筒电缆的敷设沿控制电缆托架固定,固定的卡具使用松木或硬杂木材质的卡兰,电缆固定应牢固可靠,且不得损伤电缆的外皮,卡兰间距为6米。

井筒中不得接设中间盒,沿井壁向平巷拐弯部分电缆应设置防砸设施。

(5)电缆直埋于地下时,首先应在电缆沟底部,铺设不小于100mm厚的细砂,电缆敷设于沙上,敷设好后在电缆上再盖不小于100mm厚的细沙,然后用砼板或砖盖在沙子上,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在向电缆沟内覆土时应分层夯实,做好电缆走向记录,并应在电缆引出端、终端、中间接头、直线段每间隔100米处和走向有变化的部位设立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压等级、电缆型号、截面大小、起止地点、线路长度等内容。

电缆埋深不得小于1米。

(6).电缆在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交叉,电缆固定栓绑牢靠,电缆进入设备处两侧必须系上标有电缆代号的正规标牌,标牌字样必须工整清楚、不退色。

(7).光缆终端安装

终端接头安装牢固可靠,光缆留足预留长度,暂不插入光配线(分配盘)的连接器应盖上塑料帽,光纤在机架内的盘绕应大于光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光缆中的铜线应分别引入业务盘远供盘终结,光缆中的金属加强芯,屏蔽线以及金属铠装层按设计做接地或终结。

在光纤铜导线醒目部位标明方向和序号。

光纤要求走线整齐美观,接地良好,标志清晰,预留光缆盘放整齐。

5安全技术措施

5.1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措施贯彻,并且佩戴合格的安全保护用品。

5.2安装时,在设备吊装过程中,应加强指挥,避免设备碰撞梁、墙、柱。

重要的设备指定专人管理、保管与存放。

5.3若设备上方进行施工作业,采用搭设防护架,上铺木跳板。

5.4进行有污染的作业时,各种设备均需进行覆盖保护。

5.5对于电气设备必须做到防雨淋、防潮湿。

5.6在设备吊装时,钢丝绳不能直接捆绑在设备上,要在钢丝绳与设备之间垫软木来保护设备表面不受损坏。

5.7施工现场备有数量、质量合格的消防工具,除非消防急用,任何人不准挪作它用。

5.8易燃品、要单独储存。

码放整齐。

油料、油漆等要隔离封闭存放,专人保管,并建立防火制度。

5.9配电室及用电气设备集中的地点、必须放置四氯化碳、干粉等不导电灭火器。

5.10焊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焊接操作规程和焊接设备、工具的使用要求;

5.11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安全装置是否安全有效;

5.12电焊机的一次线电缆长度不允许超过3m,二次线不能与电缆、气管、钢丝绳混在一起;

5.13乙炔瓶、氧气瓶的距离不允许小于7m,两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允许小于10米,并禁止设在人行过道近处。

5.14工作完毕,工作地点应用水喷洒,并有专人停留一个小时以上,监视有无异常情况。

.6施工计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