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89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复习题

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比值(G/m)/N•kg-1

10

10

10

10

10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往测量物体所受重力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当物体处于状态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

(选填“静止”或“运动”)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g=N/kg,意是。

(4)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5)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6)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的原因。

(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平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

在滑到底端时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距离越,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3)进而推理得出: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实验中应该把小车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需要通过调整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

(2)实验中,当小车处于状态时,表明其处于平衡状态。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是为了验证两个力平衡时是否。

(4)部分同学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图1和图2两种方案中,方案更合理.原因是:

该设计较好地排除了对实验的影响

(5)由上述实验可得: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如图所示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以下因素有关:

a、接触面上所受到的压力;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接触面的面积.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方体木块时,应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的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图与图可得: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比较图甲和图丙可得: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有关。

(3)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C,分别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然后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每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选填“有关”或“无关”)。

(4)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

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法。

6、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甲图所示仪器名称是,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问题。

(3)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填“越大”或“越小”);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

(4)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不变。

(5)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小强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4.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6)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7)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8)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7、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不变,让小球从(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应选用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在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时,要保持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滚下。

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能转化为能。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方法:

一是法;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

用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8、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N。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

15

(3)两端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4)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9、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②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③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8

3

6

8

2.5

24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控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

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控制因素

物重

G/N

绳端拉力F/N

机械效率η/%

较小提升速度

10

4.2

79.4

中等提升速度

10

4.2

79.4

较大提升速度

10

4.2

79.4

在小军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一课题,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①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④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给你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选择上述猜想中的一项,并解答下列问题:

(1)你选择的猜想是       (填写序号)

(2)要用图中的器材完成你选择的探究,还要补充的器材是:

(至少写出两种)       

             .

(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①           ;②         ;③         。

1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甲乙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分)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2分)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1分)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

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分)

1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27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83.8%

3

4

0.1

 

1.1

0.5

0.55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

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使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_______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