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286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9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体育优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优秀教案.docx

《体育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优秀教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优秀教案.docx

体育优秀教案

二年级体育课时计划水平一

课的内容

课题:

春游

教学内容:

1、跳跃:

单起双落2、游戏:

心愿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单起双落的正确技术并能简单运用。

  

2、技能目标:

通过各种跳的练习锻炼学生跳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素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体验,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单脚用力起跳,双脚轻巧落地

教学难点:

屈膝缓冲,协调用力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练习分量

组织教法

时间

整装待发

2’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四、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

教与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

预期目标:

快、静、齐。

精神饱满

6’

一、出发:

小游戏:

抢圈

要求:

1、反应灵敏

2、注意安全

二、呼啦圈健身操

1、髋部运动

2、上肢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提腿运动

6、弓步运动

7、跳跃运动

4’

2’

每节

4

×

8

组织:

队形1

队形2

×××××××

×××××××

⊙⊙⊙⊙⊙⊙

⊙⊙⊙⊙⊙⊙

教与学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

2、游戏《踏浪》,藤圈操《甩葱歌》音乐伴奏,师生同练习。

预期目标:

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22’

一、学习本领

(一)跳房子

(二)单起双落

1、教师示范

要领儿歌:

单脚起跳要用力

双脚落地要轻巧

屈膝减轻冲击力,

动作协调又漂亮

2、小组练习

教学重点:

单脚用力起跳,双脚轻巧落地

教学难点:

屈膝缓冲,协调用力

3、拓展挑战

跨越标志线

三、心愿树

游戏方法: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设置障碍,组长手扶呼啦圈,学生钻过呼啦圈后,快速通过呼啦圈,将美好的愿望挂到许愿树上,快速跑回,跟下一个同学击掌后站到队尾,最后一个同学做完后接替组长扶呼啦圈,组长快速进行,先完成的组为胜。

要求:

1、必须钻过山洞,通过呼啦圈才能前行。

2、各组团结协作,分工合理,注意安全。

2’

2’

6’

2’

10

3-

5次

3-5次

2-3次

组织:

教与学方法:

1、分小组自主练习跳房子。

2、小组展示跳的方法,师生探讨单起双落的方法。

3、教师示范并运用儿歌讲解“单起双落”的动作要领。

4、学生集体练习单起双落动作。

5、学生展示,老师点评

6、拓展练习,跑几步单起双落。

预期目标:

积极体验,初步掌握“单起双落”技术。

组织:

教与学方法:

1、教师提出设置场地的要求。

2、学生分组设计场地。

3、小组比赛,教师评判

预期目标:

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注意安全,文明比赛。

幸福时刻

4’

一、放松身心

《幸福拍手歌》音乐伴奏,放松身心。

二、说学习收获。

三、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3’

1’

组织:

××××××

××××××

⊙⊙⊙⊙⊙

⊙⊙⊙⊙⊙

教与学方法:

1、师生共同放松。

2、师生共同总结。

预期目标:

身心愉悦,全身放松

场地

器材

场地:

篮球场一个;呼啦圈每人一个;心愿树四棵;心愿卡片若干;录音机1台。

附:

运动强度:

中;平均运动心率预计120次/分左右。

 

二年级体育课时计划  水平一

课的内容

课题:

多彩的藤圈

教学内容:

1、跳跃:

单起双落   2、游戏:

爱心传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单起双落的正确技术并能简单运用。

  

2、技能目标:

通过各种跳的练习锻炼学生跳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素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体验,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单脚用力起跳,双脚轻巧落地

教学难点:

协调用力,轻稳落地

 

课的部分

 

 

 

教    学    内    容

练习分量

 

 

  组    织    教     法

时间

 

 

 

 

 

3’

一、           体育委员整队,报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四、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五、快速反应练习:

高矮

 

 

 

 

 

 

 

 

组织:

××××××

      ××××××

      ⊙⊙⊙⊙⊙⊙

      ⊙⊙⊙⊙⊙⊙

     

教与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

预期目标:

快、静、齐。

精神饱满

 

 

 

 

 

 

6’

 

 

 

 

 

 

 

 

一、小游戏:

抢藤圈

 

要求:

1、反应灵敏

2、注意安全

 

二、藤圈健身操

1、髋部运动

2、上肢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提腿运动

6、弓步运动

7、跳跃运动

4’

 

 

 

 

 

2’

 

 

 

 

 

 

 

 

 

4

×

8

 

组织:

队形1

队形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

    2、游戏《踏浪》,藤圈操《甩葱歌》音乐伴奏,师生同练习。

预期目标:

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合作探究

 

 

 

掌握技能

 

 

 

激活思维

 

 

 

能力拓展

 

 

27’

 

 

 

 

 

 

 

 

 

 

 

 

 

 

一、学习单起双落

(一)创编:

跳房子

小组合作创造出多种的跳房子的方法。

 

(二)单起双落

1、教师示范

要领儿歌:

单脚起跳双脚落

屈膝缓冲落地轻

2、练习方法:

(1)落地缓冲练习。

 

(2)一步踏跳,双脚落地练习。

 

(3)走2-3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练习。

 

(4)小组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

单脚用力起跳,双脚轻巧落地

教学难点:

协调用力,轻稳落地

二、游戏:

爱心传递

游戏方法: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八组,用摆好的藤圈做障碍,将第一个藤圈套过身体,然后单双脚交替跳过其它藤圈,将爱心传递(结合雅安地震设置不同的口号纸)后绕过标志物快速跑回,跟下一个同学击掌后站到队尾,先完成的组为胜。

要求:

1、必须套过、跳过藤圈才能前行。

2、各组团结协作,分工合理,注意安全。

 

 

4’

 

 

 

 

 

 

13’

 

 

 

 

 

 

 

 

 

 

 

 

 

 

 

 

 

 

 

 

10’

 

 

 

5次

 

 

 

 

 

 

 

 

 

 

3-5次

3-5次

3-5次

组织:

 

 

×××                 

 

×××   

 

×××   

 

×××

 

教与学方法:

1、学生创编并体验跳房子的方法。

 

2、小组展示,师生探讨“单起双落”的方法。

 

3、教师示范并运用儿歌讲解“单起双落”的动作要领。

 

4、学生集体练习。

 

5、分小组练习,充分利用呼啦圈进行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预期目标:

积极体验,初步掌握“单起双落”技术。

    

 

组织:

×××                                     

 

×××   

 

×××   

 

×××   

 

教与学方法:

1、教师提出设置障碍的要求。

2、学生分组设计场地。

3、小组比赛,教师评判

预期目标:

   积极参与,勇于创新,

   团结协作,文明比赛。

 

 

放松身心

 

 

4’

一、放松活动

 

《小白船》音乐伴奏,放松身心。

 

二、分享收获。

 

三、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3’

 

1’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方法:

1、师生共同放松。

2、师生共同总结。

预期目标:

身心愉悦,全身放松

场  地

器  材

场地:

篮球场一个;藤圈每人一个;标志物8个;口号纸罗干;录音机1台。

 

附:

运动强度:

中;平均运动心率预计120次/分左右。

 

 

 

 

二年级(体育课时计划)水平一

 

课的任务

教学内容:

1、跳跃:

单起双落   2、游戏:

健康接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单起双落的正确技术并能简单运用。

  

2、技能目标:

通过各种跳的练习培养学生跳跃的能力,发展身体协调素质,提高观察力和时空感。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体验,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单起双落动作的连贯性。

课的部分

 

 

 

教    学    内    容

练习分量

 

 

  组    织    教     法

时间

 

 

 

 

 

2’

一、           体育委员整队,报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任务及要求。

 

四、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

     

预期目标:

快、静、齐。

精神饱满

 

 

 

 

 

 

 

 

 

7’

 

 

 

 

 

 

 

 

一、小游戏:

跨越藤圈

要求:

1、积极参与

2、注意安全

二、藤圈健身操

1、踏步运动

2、伸展运动

3、体转运动

4、下蹲运动

5、腹背运动

6、跳跃运动

3’

 

 

 

4’

 

 

 

 

 

 

 

 

 

6

×

8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

    2、《健康歌》音乐伴奏,师生同练习。

预期目标:

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22’

一、技术学习:

单起双落

(一)创编:

跳房子

 

(二)单起双落

1、要领儿歌:

一脚起跳要有力

双脚落地要平稳

屈膝减轻冲击力

动作协调又连贯

 

3’

 

10’

 

组织:

×××                 

 

×××   

 

×××   

 

×××   

 

 

 

 

 

 

 

 

 

 

 

 

 

 

 

 

 

 

 

 

 

 

 

 

 

 

 

 

 

 

2、练习方法:

(1)、落地缓冲练习

 

(2)、单起双落练习

 

教学重、难点:

 

动作的连贯性

 

 

二、游戏:

健康接力

游戏方法: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用摆好的藤圈做障碍,单双脚交替的跳法进行接力比赛,每组要在对面的小白板上贴下一句口号,“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组同学必须都参与写口号,先完成的组为胜。

 

要求:

1、利用本组内的藤圈。

2、团结协作,分工合理。

 

 

 

 

 

 

 

 

 

9’

 

 

 

 

 

 

 

 

 

 

 

 

 

 

 

 

 

 

教与学方法:

1、学生创编并体验跳房子。

2、师生探讨跳房子的方法,

3、教师示范并讲解“单起双落”的正确技术,编成儿歌。

4、学生集体练习。

5、分小组练习。

预期目标:

积极体验,初步掌握“单起双落”技术。

    

 

组织:

×××                                     

 

×××   

 

×××   

 

×××   

 

教与学方法:

1、教师提出创编游戏要求。

2、学生分组创编。

3、小组比赛。

4、教师做正确评价。

预期目标:

   积极参与,勇于创新,

   团结协作,突出特色。

 

 

 

 

 

 

 

4’

一、放松活动

 

小舞蹈《幸福拍手歌》

 

二、师生共同总结。

 

三、下课,回收器材。

 

 

3’

 

1’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方法:

师生共同练习。

预期目标:

身心愉悦,全身放松

 

器  材

藤圈每人一个;小白板四块;录音机1台。

 

 

附:

运动强度:

中;平均运动心率预计:

120——160次/分

 

“春游”课堂实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单起双落的正确技术并能简单运用。

  

2、技能目标:

通过各种跳的练习锻炼学生跳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素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体验,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跳跃:

单起双落   2、游戏:

心愿树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单脚用力起跳,双脚轻巧落地

教学难点:

屈膝缓冲,协调用力

四、课堂实录:

  春游

(一)整装待发,时间2分钟

1、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今天跟老师一起去郊外春游吧!

在郊游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一项本领,初步掌握跳跃中的单起双落技术并能简单的运用,同时帮助实现我们的愿望,同学们还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准备好了吗?

生:

准备好了

师:

出发······

(二)游戏热身,时间7分钟

1、游戏:

抢圈,时间5分钟

师:

我们边走边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抢圈”,在绕圆跑的过程中,注意听音乐,当音乐停的时候,看谁以最快的速度跳进你临近的呼啦圈内,一人一个圈,没有抢到的同学可要加油噢!

向左转,一路纵队,跑步——走,

生:

跑成圆,在圆上游戏。

2、圈操,时间2分钟

师:

同学们抢的很积极很激烈,表现非常好,下面请同学拿起就近的呼啦圈跟老师一起动起来,看谁动作最漂亮?

音乐伴奏,圆上师生同做圈操。

写出每一节的名称

(三)学本领,时间22分钟

1、体验跳房子,时间2分钟

师:

同学们做的可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领吧,同学们知道跳房子的游戏吗?

这可是老师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请同学们在小组长带领下看看哪一组跳房子的方法多。

生:

小组长带领到指定位置,四路纵队,用呼啦圈摆放跳房子图形,小组合作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师:

老师看了一下各组同学们跳的都挺好,我们请一组的XX同学给我们展示一下他的方法···

2、学习单起双落,时间20分钟

师:

刚才这个同学跳的方法老师觉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单起双落”技术,老师也想做一下,比比谁做的好。

师:

师示范

生:

学生鼓掌

师:

我们谁做的好?

生:

老师

师:

好在哪里呢?

生:

有力、协调、······

师:

为了同学们更好的的学会这个动作,老师把“单起双落”的动作要领编成了儿歌,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念一下:

“单脚起跳要用力,双脚落地要轻巧,屈膝减轻冲击力,动作协调又漂亮。

(边说边做)练习的时候我们请同学们边说儿歌边练习。

生:

念儿歌原地练习

师:

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单起双落,看看那个小组练习的认真,掌握的快。

生:

先调整呼啦圈的摆放,小组练习。

师:

巡回指导。

师:

停止练习,同学们都练习的很认真,下面请个同学来展示一下他的动作。

生:

展示,

师:

谁来评价一下他的动作?

生:

评价

生:

同学们注意双脚落地时一定要轻巧并屈膝缓冲,减轻落地时腿的冲击力,下面同学们加大呼啦圈的前后距离再练习一下。

生:

小组调整呼啦圈前后距离后再练习。

师:

同学们练习的很好,基本上都学会了单起双落技术,老师增加了难度,设置了不同远度的挑战线,看看谁跳的远?

谁先来挑战一下?

生:

我、老师我、我

师:

这位同学跳的真远,过了第三道标志线。

这个动作就是为以后学习急行跳跃做基础的。

学会这个动作,以后遇到小河、积水或者障碍你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跳过去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单起双落的目的,下面请同学都来挑战一下,记住自己挑战的是哪一条线。

生:

跨越不同远度的标志线。

师:

跳过第一条线的同学举手,第二条,第三条

生:

根据老师提问举手

师:

同学都这么厉害啊。

基本上都跳过了第三道标志线了,真棒。

3、游戏:

心愿树,时间10分钟

师:

同学们,本领我们已经学会了,让我们在游戏中实现我们的心愿吧!

游戏的方法是: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设置障碍,小组长先负责扶着呼啦圈,每组第一个同学先钻过第一个呼啦圈,然后快速通过后面的呼啦圈,将美好的愿望挂到许愿树上,快速跑回,跟下一个同学击掌后站到队尾,最后一个同学跑回时接替组长扶着呼啦圈,组长完成后本组为胜。

要求:

1、必须钻过山洞,通过呼啦圈才能前行。

2、各组团结协作设计场地,游戏注意安全。

生:

先讨论怎么摆放场地,然后开始游戏,共三次。

师:

做正确评判,每次游戏结束及时总结。

(四)幸福时刻,时间4分钟

师:

我们美好的愿望实现了,同学们幸福吗?

生:

幸福

师:

那让我一起跟随幸福拍手歌跳起来吧!

生:

跟随音乐同老师一起做放松

师:

同学们,春游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

生:

说······

师:

今天春游很高兴,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项本领,还实现了美好的愿望,同学们快乐吗?

生:

快乐!

师:

你们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快乐,同学们再见!

生:

老师再见!

 

在体育课上做游戏时,我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形:

有些学生在老师讲完游戏方法和规则时——窃窃私语,互相交流;有些学生在游戏时——嘀嘀咕咕,互相提示;有些学生在游戏后——高谈阔论,仍继续沉浸在刚才的游戏中;有些学生则从始至终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分享游戏无处不在

    在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个性都不同,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做法也不同,所以根据学生对游戏的熟知程度和对游戏内容的体验程度,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分享游戏,有的在课的开始部分分享,有的在课的基本部分分享,有的在课的结束部分分享,有的甚至在课后分享,使得分享可以在课的任何一个环节;分享可以分个人分享、小组和集体分享等;分享可以是语言交流的形式,可以是身体姿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手势的变换形式,可以是作品展示的形式等。

但是教师要时时体察游戏情况,把握分享的时机和分享的形式 。

比如:

学生正在激烈的分享和讨论,教师就没有必要“干扰”学生;当学生个人的表现欲望得不到实现时,教师应该及时的为他创设情境;当游戏的改变引起多数学生的兴趣时,教师可及时介入、指导和总结。

共同的分享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于平等、民主、互动、友善的伙伴关系;使教学环境更加和谐优雅,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目标的达成是教学过程和目标实现并重合一;使知识的掌握是情感的体验升华而得来的。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

“在自然的一切作为里面,发展都是内发的。

”因此,发自学生内心世界的想法,才有分享的价值。

分享游戏的主人是学生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和参与游戏是分享游戏的前提,学生对游戏充分体验是分享游戏的基础。

在游戏的分享过程中,分享游戏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产生情感上投入,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分享游戏的核心是知识、经验和情感,此间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欲望、交流的愉悦、表达的舒畅、创新的快乐;作为游戏分享的指导者教师,也应该与学生一样融入游戏,以童心的心理引领学生共同游戏,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对游戏的体验和看法,那些发自分享者个人化的奇思妙想、特殊的理解,才有分享的价值,达到分享游戏的最佳境界,让学生真正感到分享游戏的快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如游戏结束时,教师问:

“你能否把今天最高兴的事告诉大家;”“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这一节课中你有困惑吗,说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这样既让学生道出成功的秘诀,还解决了学生的疑难,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经验,更加充分的挖掘了游戏的价值,让学生从中享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总之,分享游戏的主人是学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赏识学生的观点。

    分享游戏的责任人是教师 

    作为教师要身临其境,做一个积极的、忠实的分享者。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活动场所,教师要放下师道、传授、指导、评价者的架子,俯下身子,同学生象儿时的伙伴一样一起分享游戏,把自己对游戏的新发现、新方法说出来,让学生知道游戏的哪些方面可以与人分享。

    作为教师要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分析过程、升华经验,做学生分享游戏的扶手,使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交流的引路人。

师者:

要眼界开阔,胸有思路,明确目标,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环境,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条件,有目的的组织游戏分享;友者:

要做一个细心的旁观者和热心的鼓舞者。

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相互的思想是否达到默契,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否存在问题或意见分歧,并能用简单的词语点拨或整合问题的关键所在。

同时在游戏中,还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