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245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缠论精典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级别是走势生长自然产生的东西,和时间无关。

这和趋势理论中基本趋势、大趋势和小趋势以及波浪理论中的大浪套小浪是一个道理,描述的是一种事实。

而在缠论中要想不被缠晕,首先就要确定你的操作级别。

假设你的操作级别是5f,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最近的一个5f中枢,围绕着它寻找买卖点。

而一个5F中枢的买卖点有三种可能,也就是1、2、3类买卖点。

1、2类买卖点出现的条件是该5f中枢是一个5f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如果是买点的话那就底背驰,然后就是这个5f趋势,也就是走势类型结束了。

然后就要发生5f的反弹。

那么从一个大的框架下看,5f的走势要么出现在一个大级别的盘整中,要么出现在一个对两个大级别盘整的连接中。

无论哪种都会面临着更大级别的中枢,更大级别的走势,于是很多人就晕了,忘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其实这时,你要关注的不是什么中枢扩张,那和你的操作无关,你要关注的只是下一个5F走势,这个5f走势是盘整还是趋势,不管怎么说一定会出现一个5f中枢,针对这个中枢你可以找到下一个买卖点。

买卖点也是有级别的,3从某种意义上说比1、2低一级。

一定要记住你拿的是多大倍数的放大镜,否则真的会晕的。

   二、假设你理解了级别的概念,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各个级别的走势。

由于时间、精力等等限制,我们无法从最低级别的分笔图开始逐级的找出各个级别的走势,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个相对高级别的K线图开始我们的走势寻找之旅,而一个高级别的K线图上非常有可能可以看到该级别上下其他级别的走势,这就给分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因为你无法判断走势的级别。

有鉴于此,缠给出了一个从K线开始-〉笔-〉线段的手段,帮助你去抽象出特定级别的走势。

也就是说,你在任何级别的k线图上都可以通过该手段找到该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也就是那个线段。

那么现在问题就好办多了,你可以找到此级别的走势,得到你的操作级别的中枢,你就可以开始你的操作了。

很多人致力于把特定级别的笔与次级别的线段对应起来,其实这是没必要,也没什么意义的。

走势是客观存在的,而笔和线段不过是你为了方便在上面画的辅助线,在不同的级别上的辅助线本没什么绝对的对应关系,何必纠缠于此?

  三、前面我们谈到了你首先要理解级别的概念,然后如何利用分型-〉笔-〉线段去抽象出操作级别的次级别走势,进而找到中枢进行操作,在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需要解决的就是背弛了。

很多人都在问什么是背弛,其实背弛就是背道而驰,也就是说走势与某种东西背道而驰了,而很容易理解,这种东西就是量能。

量能是什么呢?

从物理学的角度就是加速度的平方,它与成交量没有必然的关系。

它就像你在荡秋千时后面推你的手,如果这只手停止推你的话,虽然你可能由于惯性荡得新高,但你一定会停下来的。

如果走势要是背弛的话,首先就要找到一种指标能表示这种量能,而MACD的红绿柱就非常合适。

指标有了,下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走势创了新高,而指标没有创新高的地方,也就是走势与指标背弛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清楚的知道哪两段进行比较。

而这必须是在理解走势、理解级别的基础上才能办到。

背弛从某种意义上只有两种:

背弛与盘背,分别对应着走势的两种类型,趋势与盘整。

其他的如段内背弛都可以放在更大的放大镜下,按趋势背弛或盘整背弛去观察。

如果你的操作级别的最近一个中枢是在一个趋势中,你要做的就是按照趋势背弛的判断方法去判断背弛,当然如果这个趋势没有背弛,那么还是存在着从这个最后中枢走出的次级别走势盘整背弛的情况,甚至次级别都没有盘整背弛,但是这个走出的次级别走势趋势背弛了等等情况,而这些背弛反弹的力度是有很大区别的,也就是说理论上保证的反弹幅度是不同的,这必须在理解级别的情况下仔细甄别。

如果你的操作级别的最后一个中枢在一个盘整中,你的过程也是与上面很类似,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记你的定海神针:

级别。

如果能这样,你一定会感受到走势像花儿一样绽放。

所有的都在缠中说禅的课程中,她确实说的够清楚了。

   四、二买。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家去关注这个买点呢?

因为这个买点地掌握需要非常多的技巧,判断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

以5F为例,要抓住这个买点,首先你必须能够判断出5F的趋势结束,也就是产生了5F的1买,然后的次级别反弹后,次级别回抽产生二买。

如果你不能判断出1买,不能判断出前一趋势的结束,那麽你很可能将次级别反弹与回抽理解为最后一个中枢的震荡(次级别反弹触及最后中枢位置)、形成第三类买卖点(次级别反弹未触及或超过最后中枢位置),总之理解为前一个趋势的延续。

这样你的操作非常可能出现问题。

而如果你能判断出前面走势的结束,那就意味着你抓住了1买,你也就没什么必要去2买了。

在一个5F级别的操作中,你首先要判断出5F的走势是那些,这比抓住2买重要得多。

  五、在一个5F级别的操作中,你能参与的操作只有两种,5F的趋势和5F的盘整也就是中枢震荡,而这面临的考虑是不同的。

背驰一定是针对5F的趋势而言,而盘整背驰一定是针对5F的中枢-其构成是1F的走势而言。

这是必须要能分清的。

在这个基础上你要分得清背驰的级别。

所谓的背了又背多数都是由于没有搞清楚背驰的级别造成的。

走势的转折一定对应着量能的变化,而这一定会在MACD上体现出来。

但这种转折的级别是什么是发现转折的基础。

缠中为了使大家对走势能有一个理解,搞出了一个从分型-〉笔-〉线段的提炼方法,这个方法使大家对走势有了一个相对简单和明确的认识,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个方法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困扰。

无论从什么级别的图上,都有可能同时存在着不同级别的走势,按照统一的原则对其提炼,都有可能有把不同的走势混在一起,带来困扰。

这就造成了线段并不一定对应着次级别的走势,在这种情况下利用MACD进行量能的判断,很有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很多兄弟的操作之所以不成功,绝大的因素在这里。

   六、一律兄续的:

还是以定海神针(续四)图示600872为例,我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思路应该和airinsky兄是一致的,试与大家探讨。

 

如图,以1F平台进行分解,绿线为本级别线段,也可称为次级别走势,因最后一段未出现次级别回抽形成的三买,所以最后一段仍然为最后一个本级别中枢的盘背段,而非背驰段,8.9标志着该次级别走势的结束。

以5F平台进行分解,绿线为本级别线段,最后一段是本级别中枢的盘背段,8.9标志着该次级别走势的结束。

再以30F平台分解,则8.9为三条线段中的盘背点。

以日线平台则为笔间的盘背点,也可称为段内盘背。

以不同平台分解的走势类型不是一一对映的,这与从低级别平台严格递归、扩展上来形成各级别走势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用单一平台递归分解时再用高级别平台进行标识是一种辅助手段,但一定要与从高级别重新递归严格区分开。

所以我们一直反对将高级别平台的次级别走势等同于低级别平台本级别走势的做法。

同时为了精确起见,建议只用本平台的MACD判断本级别的走势的盘背或背驰,跨级别的MACD仅可作为一些直观的参考。

诚如airinsky兄所说的,走势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用什么平台,8.9都是一个转折点,只不过对应着不同的走势结构。

用大大小小的平台同时定位8.9这个点,这也是区间套的一种方法。

其实,盘背还是背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找到这个转折点。

级别,走势类型,中枢

这3者是一个系统,要学好级别,就得弄清楚走势类型,而要弄清楚走势类型,就要弄清楚中枢,而要弄清楚中枢,就要明白级别。

可能这里有点罗嗦,问题就在于,很多关于级别的问题,就是没能系统的把3者结合起来,或者说,某一环节没有弄明白~

由于3者是个闭环,无所谓先后,那么就先从走势类型来入手。

什么是走势类型,课文里面写得很清楚,趋势和盘整,只有一个中枢的,称为盘整走势,有2个或2个以上中枢的,称为趋势,分为上涨和下跌。

这里,还可以有一种类中枢(盘整)走势,就是最基本的有重叠的上下上或下上下,可以看做一个没有a和b的A。

从以上可以看到,判断走势类型,就离不开中枢。

原文中的表述: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

这句话里,包括了中枢,次级别,走势类型。

看似简单,却将3者结合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来看一下什么是级别,这里引用烟火学友对级别的理解:

1F的次级别也就是1F图中笔级别走势(在1F图上表现为1段)

5F的次级别也就是1F级别走势(在5F图上表现为1段)。

30F的次级别就是5F级别走势(在30F图上表现为1段)

日线的次级别就是30F级别走势(在日线上表现为1段)

当连续三个次级别走势有了重叠部分,就形成了中枢,称为本级别中枢,

即:

连续三个1F次级别走势类型,就称为1F级别中枢,一般简称为1F中枢,这个走势称为1F走势级别;

连续三个5F次级别走势类型,就称为5F级别中枢,一般简称为5F中枢,这个走势称为5F走势级别;

走势类型有上涨,下跌和盘整,我们常看到缠文里提到5F级别上涨,5F级别下跌,对应的就是这个,而不是说现实时间5分钟的上涨或者5分钟下跌。

缠原文里有这样的表述:

一个30分钟的盘整,至少有3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而1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至少有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个30分钟的盘整,就至少有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

以前,自己将这段错误理解为1个30分中枢,至少有3根5F线段,而1个5F中枢,至少有3根1F线段,所以得出9段1F可以扩展出30F中枢的错误观念。

在以前的博文里都可以找到,这里更正一下。

因为以前对级别理解的不透彻,自己只能用笔中枢和线段中枢来区分。

可以这样来表述:

在不精确的情况下,一个30F级别图上的笔中枢,对应3根5F线段,而1个5F级别图上的笔中枢,对应3根1F线段,因此得出9根1F线段可以对应一个30F级别图上的笔中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1F图上的一段,并不100%的对应5F图上的一笔,这是由不同级别观察的精细度导致的,仅起一个辅助理解的作用)

用走势类型来对级别进行表述,才是最精确的。

级别的理解:

缠论中提到两种级别

说第一种级别,就是在这几课常讲的级别,是按k线图的级别划分的,把这种叫k图级别。

比如日线的第三买点,30分的第一买点;

实际这些只是在30分图上,在日线图上看到的买点,和30f,日线级别的买点不是一个概念;

这就说到了另一种级别,就是现在每天在讲的1f,5f这些级别。

因为都是用1f图来讲解大盘。

所以很多人就认为5f图上能看到的中枢就是5f中枢,这是大错特错的,有可能30分图上看到的中枢都只是个1f中枢。

这后一种级别是递归来的,就是一层层推上来的,我把这叫走势级别。

这两种级别是什么关系呢?

下面是缠在回复

2007-09-2616:

07:

25

缠子:

在看高级别K线图时,是应该把低级别图上的分段转过去还是重新分笔找线段?

有时候这两种做法的分段是不一致的

==

为什么要一致?

低级图上用中枢、走势类型。

高级图上用分型,线段,等于有两套有用的工具去分析同一走势,这是天大的好事。

=================================================================

高级图,请注意,不是高级别中枢,因为高级图上很难找到高级别的中枢,只需要类中枢就可以分析了。

中枢都用不到,更谈不上什么级别了。

既然是两套系统,概念就不能混用。

这是两套系套,所以不是因为课程不完善的原因,是因为这本身两套系统一个粗糙,一个精准,可以相互补充。

直接从1f图递推出来,也应该可以递推出这个买点,但那样递推到大级别买点,太复杂了,有大级别的图可以看到,可以发现买点,为什么要走弯路。

象周线,月线级别图上看到的这种买点,如果从1f级别递推上来,小缠恐怕也不会做。

定义是为了个操作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前面的课程中,尤其是十几课的留言里,小缠举了很多例子,大家仔细看看吧。

其实这问题不是个真问题,因为不是用同一种方法分析的,所以实际不存在可比性,就象小缠那天回答的:

给你两套不同的方法参照分析,不是更好吗?

那么这两种级别有什么联系呢?

就是从大级别k图上发现有形成买卖点的趋势后,可以用1f这种级别分析这段走势,明确的确定那个背驰点,也是精准定位买点,尤其是可以判断是否这段走完了,是否要发生转折了。

比如从日线图上发现一个三类买点,我把这叫日线图三类买点,就是常见的股价从突破平台,回抽确认,而且回抽不会低于原来平台的高点,在日线图上能看得很清楚;

按递推级别方法利用中枢走势分析,来仔细分辨回抽的这段,也许这个买点只是个1f走势级别的第三买点,也许是个5f级别的第一买点,其实你管它是什么级别的呢,只有你能分析出来,什么时候回抽确认了,什时候转折了就足够了。

在30分图上也能找出分型,笔,但线段就比较少了,级别越大的图,笔和线段就越简单。

所以大级别图一般用笔来划分中枢,这只是类中枢,但也具有很好的分析作用。

另外还有关键一点,小缠讲的各种走势定理,对这两种方法划出的走势中枢都是一样有效的!

所以在前面的课程里,小缠没特意强调这两套方法的不同,小缠很早说过区别,就是显微镜的例子,说了好几次,也许她觉得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但实际现在很多同学是一直迷糊的。

关于级别在实战中的思考

A从纯中枢分解走势出发

【标准级别】

从缠论中枢的定义出发,得到的是标准的走势和中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即,标准的次级别走势构成本级别中枢,并向上递归。

同时,这个中枢又支撑标准走势的,成为标准走势的核心。

由标准中枢构成的走势,称之为标准级别走势。

在分析走势时,这种标准的分解,从1分钟图的1f级别向上逐级递归,能够得到标准的5f、30f中枢和走势,就目前市场而言,再高级别的标准走势很少得到了,除非用标准走势、中枢的定义在高级别的图上重新分析,得到对应图的1f、5f级别(这个也会甚少,30f级别更少见)。

这些标准的中枢、走势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其他类型分析,必须以此类分析为最基本的参考依据。

类走势段构成的中枢作为标准中枢处理。

【类级别】

这个级别依旧从中枢出发,不同的是,这里考虑的是5f以上级别的,对于1f级别,只是作为基础级别,不在类级别考虑当中。

依据是中枢的扩展,包括延伸扩展、中枢重叠扩展(中枢区间不重叠),这些中枢统称类中枢。

在走势分解时,由类中枢构成核心的走势,称之为类级别走势。

类级别走势的分解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标准级别走势混合使用,但在级别理论定义上,低于标准级别走势,操作上,指导意义小于标准级别走势。

B从纯走势分解走势出发

目前,暂时没有遇到上面的问题。

但是就纯中枢分解走势中的类级别走势中的类中枢,可以用纯走势分解,对应类走势段、类高级别走势段等。

C组合分解走势

在实战分解中,以上三种状态同时存在,同时运用最为合理。

也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在操作指导方面,虽然有着标准级别走势的指导意义最大,类级别走势的次之,但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操作级别,进行合理化运用,找到最佳的操作组合。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终要完美。

简而言之:

走势终完美,走势必完美。

原理一给出了缠论的核心思想。

走势,包括盘整、趋势(上涨、下跌)。

任何级别,即不论是在1、5、30、日、周、月、季、年等任何级别上,以及相应的任何级别的图上,所有的走势都必然完成。

给出的提示是:

买卖操作只能在相应级别的起点和终点附近进行,除此之外的过程都应当等待。

对应必然有操作级别的确定,操作策略的确定,操作方式的确定,资金管理方式的确定,甚至可以延伸至基本面上各种政策、企业经营状况、市场环境在对应级别上的确定与作用。

由此得到缠论操盘的基本法则:

1、 

确定操作的最大级别作为基本操作级别;

2、 

在基本操作级别之下,确定可操作的次级别以下级别。

3、 

在所有操作级别确定之后,根据实际资金的多少确定在各个级别操作时动用资金的多少。

4、 

在3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级别资金进入和退出的原则(即走势的起点、终点附近)。

5、 

对于大资金,必须确定各个级别进入和退出的先后原则和方式,并评估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反作用于资金运作的影响。

6、 

某级别的操作策略必须在上一级操作级别的操作策略框架下进行,并服务于上一级别的操作策略。

7、 

高级别的具体操作位置可以有次级别以下级别的具体完成位置、情况确定。

8、 

由原理一可以得到的市场操作的提示:

操作周期,在相应的操作级别上可以得到对应的周期,具体可参考奇数列数字,并以该数字作为K线个数确定大致的参考周期,但不能死板,仅仅是个参考,具体情况必须以市场实际走势为准。

买卖行动,在对应周期两端,中间是持币或者持股。

即利润或者获得利润的机会是等待出来的,不是操作出来的。

根据已经完成的走势、未完成的走势,可以判断当下的操作。

将来的策略。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

任何级别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原理二给出了缠论分析的参照物——中枢。

由此可知,任何级别的走势从开始如没有中枢形成必然不会完成;

任何级别的走势只有产生了中枢,才可以进入其生命的后半部分;

任何级别的走势所包含的中枢最少一个。

原理二对于操作给出的指导:

在某级别走势开始时介入(对多头是买入、空头是卖出,都成为介入),在没有该级别的中枢形成时,该级别的操作就不应进行退出,应当等待,直到形成中枢再考虑退出。

任何级别的介入必须在该级别中枢形成之前,该级别的退出必须在该级别中枢形成时或者之后。

对于对应级别的介入操作,没有问题;

对于该级别的退出操作,根据操作策略在中枢形成时、形成后的具体情况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