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254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本卷共本题,满分200分

  一、(20分,每小题10分)

  1.如图所示,弹簧S1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一小球A,球A与球B之间用线相连.球B与球C之间用弹簧S2相连.A、B、C的质量分别为mA、mB、mC,弹簧与线的质量均可不计.开始时它们都处在静止状态.现将A、B间的线突然剪断,求线刚剪断时A、B、C的加速度.

  

2.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i)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下平移(磁铁与平板间始终相互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碰在一起.

  (ii)如果将AB从原位置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并使之停在A″B″位置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碰在一起.

  试定性地解释上述现象.

  二、(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

  1.老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

  (i)一物体P放在明视距离处,老爷爷看不清楚.试在示意图1中画出此时P通过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ii)戴了一副300度的老花镜后,老爷爷就能看清楚放在明视距离处的物体P,试在示意图2中画出P通过老花镜和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iii)300度的老花镜的焦距f=____m.

  

 2.有两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还有两个凹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3和f4.已知,f1>f2>|f3|>|f4|.如果要从这四个透镜中选取两个透镜,组成一架最简单的单筒望远镜,要求能看到放大倍数尽可能大的正立的像,则应选焦距为____的透镜作为物镜,应选焦距为____的透镜作为目镜.

  三、(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

  1.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1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坐标原点O处,电荷量为q2的正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两电荷相距l.已知q2=2q1.

  (i)求在x轴上场强为零的P点的坐标.

  (ii)若把一电荷量为q0的点电荷放在P点,试讨论它的稳定性(只考虑q0被限制在沿x轴运动和被限制在沿垂直于x轴方向运动这两种情况).

  2.有一静电场,其电势U随坐标x的改变而变化,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试在图2中画出该静电场的场强E随x变化的图线(设场强沿x轴正方向时取正值,场强沿x轴负方向时取负值)

  

  四、(20分)一根长为L(以厘米为单位)的粗细均匀的、可弯曲的细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处在大气中,大气的压强与H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已知管长L>H.现把细管弯成L形,如图所示.假定细管被弯曲时,管长和管的内径都不发生变化.可以把水银从管口徐徐注入细管而不让细管中的气体泄出.当细管弯成L形时,以l表示其竖直段的长度,问l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注入细管的水银量为最大值?

给出你的论证并求出水银量的最大值(用水银柱的长度表示).

  五、(20分)一对正、负电子可形成一种寿命比较短的称为电子偶素的新粒子.电子偶素中的正电子与负电子都以速率v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假定玻尔关于氢原子的理论可用于电子偶素,电子的质量m、速率v和正、负电子间的距离r的乘积也满足量子化条件.即式中n称为量子数,可取整数值1,2,3,…;h为普朗克常量.试求电子偶素处在各定态时的r和能量以及第一激发态与基态能量之差.

  六、(25分)如图所示,两个金属轮A1、A2,可绕通过各自中心并与轮面垂直的固定的光滑金属轴O1和O2转动,O1和O2相互平行,水平放置.每个金属轮由四根金属辐条和金属环组成,A1轮的辐条长为a1、电阻为R1,A2轮的辐条长为a2、电阻为R2,连接辐条的金属环的宽度与电阻都可以忽略.半径为a0的绝缘圆盘D与A1同轴且固连在一起.一轻细绳的一端固定在D边缘上的某点,绳在D上绕足够匝数后,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P.当P下落时,通过细绳带动D和A1绕O1轴转动.转动过程中,A1、A2保持接触,无相对滑动;两轮与各自细轴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接触;两细轴通过导线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除R和A1、A2两轮中辐条的电阻外,所有金属的电阻都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转轴平行.现将P释放,试求P匀速下落时的速度.

  七、(25分)图示为一固定不动的绝缘的圆筒形容器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圆筒的轴线在O处.圆筒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圆筒的轴线平行,磁感应强度为B.筒壁的H处开有小孔,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P以某一初速度沿筒的半径方向从小孔射入圆筒,经与筒壁碰撞后又从小孔射出圆筒.设:

筒壁是光滑的,P与筒壁碰撞是弹性的,P与筒壁碰撞时其电荷量是不变的.若要使P与筒壁碰撞的次数最少,问:

  1.P的速率应为多少?

  2.P从进入圆筒到射出圆筒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八、(25分)图中正方形ABCD是水平放置的固定梁的横截面,AB是水平的,截面的边长都是l.一根长为2l的柔软的轻细绳,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始时,手持小球,将绳拉直,绕过B点使小球处于C点.现给小球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使小球与CB边无接触地向下运动,当,分别取下列两值时,小球将打到梁上的何处?

  1.

  2.

  设绳的伸长量可不计而且绳是非弹性的.

  九、(25分)从赤道上的C点发射洲际导弹,使之精确地击中北极点N,要求发射所用的能量最少.假定地球是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R=6400km.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作椭圆运动时,其能量E与椭圆半长轴a的关系为式中M为地球质量,G为引力常量.

  1.假定地球没有自转,求最小发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用速度方向与从地心O到发射点C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表示).

 2.若考虑地球的自转,则最小发射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3.试导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参考解答:

  1.线剪断前,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S1的弹力F1=(mA+mB+mC)g  

(1)

  弹簧S2的弹力F2=mCg  

(2)

  在线刚被剪断的时刻,各球尚未发生位移,弹簧的长度尚无变化,故F1、F2的大小尚未变化,但线的拉力消失.设此时球A、B、C的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A、aB、aC,则有

  F1-mAg=mAaA  (3)

  F2+mBg=mBaB  (4)

  F2-mCg=mCaC  (5)

  解以上有关各式得

  ,方向竖直向上  (6)

  ,方向竖直向下  (7)

  aC=0  (8)

  2.开始时,磁铁静止不动,表明每一条磁铁受到另一条磁铁的磁力与它受到板的静摩擦力平衡.

  (i)从板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到停下,板和磁铁的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起初,板向下加速移动,板与磁铁有脱离接触的趋势,磁铁对板的正压力减小,并跟随板一起作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向下的运动.在这过程中,由于磁铁对板的正压力减小,最大静摩擦力亦减小.向下的加速度愈大,磁铁的正压力愈小,最大静摩擦力也愈小.当板的加速度大到某一数值时,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到小于磁力,于是磁铁沿着平板相向运动并吸在一起.接着,磁铁和板一起作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向下的运动,直到停在A′B′处.在这过程中,磁铁对板的正压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亦增大,因两磁铁已碰在一起,磁力、接触处出现的弹力和可能存在的静摩擦力总是平衡的,两条磁铁吸在一起的状态不再改变.

(ii)从板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到停下,板和磁铁的运动也经历两个阶.起初,板和磁铁一起作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向上的运动,在这过程中,正压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亦增大,作用于每个磁铁的磁力与静摩擦力始终保持平衡,磁铁在水平方向不发生运动.接着,磁铁和板一起作加速度力减小,向下的加速度愈大,磁铁的正压力愈小,最大静摩擦力也愈小.当板的加速度大到某一数值时,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到小于磁力,于是磁铁沿着平板相向运动并吸在一起.

  评分标准:

(本题20分)

  1.10分.

(1)、

(2)、(3)、(4)、(5)、(6)、(7)、(8)式各1分,aA、aB的方向各1分.

  2.10分.(i)5分,(ii)5分.(必须正确说出两条形磁铁能吸引在一起的理由,才给这5分,否则不给分).

  二、参考答案

  1.

  (iii)

  2.f1,f4.

  评分标准:

(本题20分)

  1.12分.(i)4分,(ii)4分,(iii)4分.

  2.8分.两个空格都填对,才给这8分,否则0分.

  三、参考解答:

  1.

  (i)通过对点电荷场强方向的分析,场强为零的P点只可能位于两点电荷之间.设P点的坐标为x0,则有

    

(1)

  已知q2=2q1  

(2)

 由

(1)、

(2)两式解得

    (3)

  (ii)先考察点电荷q0被限制在沿x轴运动的情况.q1、q2两点电荷在P点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分别为

    方向沿x轴正方向

    方向沿x轴负方向

  由于处合场强的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即指向P点.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在x轴上,在P点的两侧,点电荷q1和q2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的方向都指向P点,带正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的电场力都指向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带负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的电场力都背离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

  再考虑q0被限制在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运动的情况.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在P点两侧附近,点电荷q1和q2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沿垂直x轴分量的方向都背离P点,因而带正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沿垂直x轴的分量的电场力都背离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带负电的点电荷在P点附近受到的电场力都指向P点,所以当q0<0时,P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

  2.

  评分标准:

(本题20分)

  1.12分.

  (i)2分.

(ii)当q0被限制在沿x轴方向运动时,正确论证q0>0,P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占3分;正确论证q0<0,P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占3分.(未列公式,定性分析正确的同样给分)

  当q0被限制在垂直于x轴的方向运动时,正确论证q0>0,P点是q0的不稳定平衡位置,占2分;正确论证q0<0,P点是q0的稳定平衡位置,占2分.

  2.8分.纵坐标标的数值或图线有错的都给0分.纵坐标的数值.图线与参考解答不同,正确的同样给分.

  四、参考解答:

  开始时竖直细管内空气柱长度为L,压强为H(以cmHg为单位),注入少量水银后,气柱将因水银柱压力而缩短.当管中水银柱长度为x时,管内空气压强p=(H+x),根据玻意耳定律,此时空气柱长度

(1)

  空气柱上表面与管口的距离

(2)

  开始时x很小,由于L>H,故即水银柱上表面低于管口,可继续注入水银,直至d=x(即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时为止.何时水银柱表面与管口相平,可分下面两种情况讨论.

  1.水银柱表面与管口相平时,水银柱未进入水平管

  此时水银柱的长度x≤l,由玻意耳定律有

  (H+x)(L-x)=HL  (3)

  由(3)式可得x=L-H  (4)

  由此可知,当l≥L-H时,注入的水银柱的长度x的最大值xmax=L-H  (5)

  2.水银柱表面与管口相平时,一部分水银进入水平管

  此时注入水银柱的长度x>l,由玻意耳定律有

  (H+l)(L-x)=HL  (6)

    (7)

    (8)

由(8)式得l<L-H,或L>H+l  (9)

    (10)

  即当l<L-H时,注入水银柱的最大长度x<xmax.

  由上讨论表明,当l≥L-H时,可注入的水银量为最大,这时水银柱的长度为xmax,即(5)式.

  评分标准:

(本题20分)

  正确论证l≥L-H时,可注入的水银量最大,占13分.求出最大水银量占7分.若论证的方法与参考解答不同,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五、参考解答:

  正、负电子绕它们连线的中点作半径为的圆周运动,电子的电荷量为e,正、负电子间的库仑力是电子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即

    

(1)

  正电子、负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和Ek-,有

    

(2)

  正、负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3)

  电子偶素的总能量E=Ek++Ek-+Ep  (4)

  由

(1)、

(2)、(3)、(4)各式得

    (5)

  根据量子化条件,n=1,2,3,…  (6)

(6)式表明,r与量子数n有关.由

(1)和(6)式得与量子数n对应的定态r为

    n=1,2,3,…  (7)

  代入(5)式得与量子数n对应的定态的E值为

    n=1,2,3,…  (8)

  n=1时,电子偶素的能量最小,对应于基态.基态的能量为  

    (9)

  n=2是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

    (10)

  评分标准:

(本题20分)

  

(2)式2分、(5)式4分,(7)式、(8)式各5分,(10)式4分.

  六、参考解答:

  P被释放后,细绳的张力对D产生机械力矩,带动D和A1作逆时针的加速转动.通过两个轮子之间无相对运动的接触,A1带动A2作顺时针的加速转动.由于两个轮子的辐条切割磁场线,所以在A1产生由周边沿辐条指向轴的电动势,在A2产生由轴沿辐条指向周边的电动势,经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A1、A2中各辐条上流有沿电动势方向的电流,在磁场中辐条受到安培力.不难看出,安培力产生的电磁力矩是阻力矩,使A1、A2加速转动的势头减缓.A1、A2从起始的静止状态逐渐加速转动,电流随之逐渐增大,电磁阻力矩亦逐渐增大,直至电磁阻力矩与机械力矩相等,D、A1和A2停止作加速转动,均作匀角速转动,此时P匀速下落,设其速度为v,则A1的角速度

    

(1)

  A1带动A2转动,A2的角速度ω2与A1的角速度ω1之间的关系为

  ω1a1=ω2a2  

(2)

 A1中每根辐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为

    (3)

  轴与轮边之间的电动势就是A1中四条辐条电动势的并联,其数值见(3)式.

  同理,A2中,轴与轮边之间的电动势就是A2中四条辐条电动势的并联,其数值为

    (4)

  A1中,每根辐条的电阻为R1,轴与轮功之间的电阻是A1中四条辐条电阻的并联,其数值为

    (5)

  A2中,每根辐条的电阻为R2,轴与轮功之间的电阻是A2中四条辐条电阻的并联,其数值为

    (6)

  A1轮、A2轮和电阻R构成串联回路,其中的电流为

    (7)

  以

(1)至(6)式代入(7)式,得

    (8)

  当P匀速下降时,对整个系统来说,重力的功率等于所有电阻的焦耳热功率之和,即

    (9)

  以(8)式代入(9)式得

  (10)

  评分标准:

(本题25分)

  

(1)、

(2)式各2分,(3)、(4)式各3分,(5)、(6)、(7)式各2分,(9)式6分,(10)式3分.

  七、参考解答:

  1.如图1所示,设筒内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指向纸外,带电粒子P带正电,其速率为v.P从小孔射入圆筒中因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偏离入射方向,若与筒壁只发生一次碰撞,是不可能从小孔射出圆筒的.但与筒壁碰撞两次,它就有可能从小孔射出.在此情形中,P在筒内的路径由三段等长、等半径的圆弧HM、MN和NH组成.现考察其中一段圆弧MN,如图2所示.由于P沿筒的半径方向入射,OM和ON均与轨道相切,两者的夹角

    

(1)

  设圆弧的圆半径为r,则有  

(2)

  圆弧对轨道圆心O′所张的圆心角  (3)

  由几何关系得  (4)

  解

(2)、(3)、(4)式得  (5)

  2.P由小孔射入到第一次与筒壁碰撞所通过的路径为s=βr  (6)

  经历时间为  (7)

  P从射入小孔到射出小孔经历的时间为t=3t1  (8)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  (9)

 评分标准:

(本题25分)

  1.17分.

(1)、

(2)、(3)、(4)式各3分,(5)式5分.

  2.8分.(6)、(7)、(8)、(9)式各2分.

  八、参考解答:

  小球获得沿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后,由于细绳处于松弛状态,故从C点开始,小球沿竖直方向作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球运动到图1中的M点时,绳刚被拉直,匀加速直线运动终止,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0°.在这过程中,小球下落的距离  

(1)

  细绳刚拉直时小球的速度v1满足下式:

    

(2)

  在细绳拉紧的瞬间,由于绳的伸长量可不计而且绳是非弹性的,故小球沿细绳方向的分速度v1cosα变为零,而与绳垂直的分速度保持不变,以后小球将从M点开始以初速度

    (3)

  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圆周的半径为2l,圆心位于A点,如图1所示.由

(1)、

(2)、(3)式得

    (4)

  当小球沿圆周运动到图中的N点时,其速度为v,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能量关系有  (5)

  用FT表示绳对小球的拉力,有  (6)

  1.

  设在θ=θ1时(见图2),绳开始松弛,FT=0,小球的速度v=u1.以此代入(5)、(6)两式得

    (7)

    (8)

  由(4)、(7)、(8)式和题设v0的数值可求得θ1=45°  (9)

    (10)

  即在θ1=45°时,绳开始松弛.以N1表示此时小球在圆周上的位置,此后,小球将脱离圆轨道从N1处以大小为u1,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初速度作斜抛运动

  以N1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N1xy,x轴水平向右,y轴竖直向上.若以小球从N1处抛出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小球在时刻t的坐标分别为

    (11)

    (12)

  由(11)、(12)式,注意到(10)式,可得小球的轨道方程:

    (13)

  AD面的横坐标为  (14)

  由(13)、(14)式可得小球通过AD所在竖直平面的纵坐标y=0  (15)

  由此可见小球将在D点上方越过,然后打到DC边上,DC边的纵坐标为

    (16)

  把(16)式代入(13)式,解得小球与DC边撞击点的横坐标x=1.75l  (17)

  撞击点与D点的距离为△l=x-2lcos45°=0.35l  (18)

 2.

  设在θ=θ2时,绳松弛,FT=0,小球的速度v=u2,以此代替(5)、(6)式中的θ1、u1,得

    (19)

    (20)

  以代入(4)式,与(19)、(20)式联立,可解得

  θ2=90°  (21)

    (22)

  (22)式表示小球到达圆周的最高点处时,绳中张力为0,随后绳子被拉紧,球速增大,绳中的拉力不断增加,拉力和重力沿绳子的分力之和等于小球沿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小球将绕以D点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周打到梁上的C点.

  评分标准:

(本题25分)

  (3)式2分,(5)、(6)式各1分,(9)、(10)式各3分,得出小球不可能打在AD边上,给3分.得出小球能打在DC边上,给2分,正确求出小球打在DC边上的位置给2分,求出(21)、(22)式各占3分,得出小球能打在C点,再给2分.

  如果学生直接从抛物线方程和y=-(2lsin45°-l)=-(-1)l求出x=1.75l,同样给分.不必证明不能撞击在AD边上.

  九、参考解答:

  1.这是一个大尺度运动,导弹发射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将沿椭圆轨道运动.如果导弹能打到N点,则此椭圆一定位于过地心O、北极点N和赤道上的发射点C组成的平面(此平面是C点所在的子午面)内,因此导弹的发射速度(初速度v)必须也在此平面内,地心O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根据对称性,注意到椭圆上的C、N两点到焦点O的距离相等,故所考察椭圆的长轴是过O点垂直CN的直线,即图上的直线AB,椭圆的另一焦点必在AB上.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在质量为M的地球的引力作用下作椭圆运动时,物体和地球构成的系统的能量E(无穷远作为引力势能的零点)与椭圆半长轴a的关系为

(1)

  要求发射的能量最少,即要求椭圆的半长轴a最短.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可知,椭圆的两焦点到椭圆上任一点的距离之和为2a,现C点到一个焦点O的距离是定值,等于地球的半径R,只要位于长轴上的另一焦点到C的距离最小,该椭圆的半长轴就最小.显然,当另一焦点位于C到AB的垂线的垂足处时,C到该焦点的距离必最小.由几何关系可知

    

(2)

  设发射时导弹的速度为v,则有

    (3)

  解

(1)、

(2)、(3)式得  (4)

  因  (5)

  比较(4)、(5)两式得  (6)

  代入有关数据得v=7.2km/s  (7)

  速度的方向在C点与椭圆轨道相切.根据解析几何知识,过椭圆上一点的切线的垂直线,平分两焦点到该点连线的夹角∠OCP.从图中可看出,速度方向与OC的夹角

    (8)

  2.由于地球绕通过ON的轴自转,在赤道上C点相对地心的速度为(9)

  式中R是地球的半径,T为地球自转的周期,T=24×3600s=86400s,故

  vC=0.46km/s(10)

  C点速度的方向垂直于子午面(图中纸面).位于赤道上C点的导弹发射前也有与子午面垂直的速度vC,为使导弹相对于地心速度位于子午面内,且满足(7)、(8)两式的要求,导弹相对于地面(C点)的发射速度应有一大小等于vC、方向与vC相反的分速度,以使导弹在此方向相对于地心的速度为零,导弹的速度的大小为

  (11)

  代入有关数据得v′=7.4km/s  (12)

 它在赤道面内的分速度与vC相反,它在子午面内的分速度满足(7)、(8)两式.

  3.质量为m的质点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的运动服从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开普勒定律,故对于近地点和远地点有下列关系式

    (13)

    (14)

  式中v1、v2分别为物体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速度,r1、r2为远地点和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将(14)式中的v1代入(13)式,经整理得

    (15)

  注意到r1+r2=2a  (16)

  得  (17)

  因  (18)

  由(16)、(17)、(18)式得  (19)

  评分标准:

(本题25分)

  1.14分.

(2)式6分,(3)式2分,(6)、(7)式共4分,(8)式2分.

  2.6分.(11)式4分,(12)式2分.

  3.5分.(13)、(14)式各1分,(19)式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