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259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题精讲Word格式.docx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两项资产投资组合的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关系数与组合的标准差是同方向变动的,相关系数越大,组合的标准差越大,组合后剩余的风险程度就越大,说明风险分散化效果比较差。

所以,要分散非系统风险,选择股票组合时,尽可能选相关系数小的。

从理论上讲,当

=-1时,相关系数最小,组合的标准差最小,组合的风险分散化效果最好。

(三)β系数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单项资产的β系数

2.资产组合的β系数

资产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该公式既可以计算单项资产的必要收益率,也可以计算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证券市场线就是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放在直角坐标系中,这条直线反映的是必要收益率与β系数(系统性风险)的线性关系,自变量是β系数,因变量是必要收益率,斜

称作风险溢酬,风险溢酬越大,斜率就越大,证券市场线就越来越陡;

风险溢酬越小,斜率就越小,证券市场线就变得比较平滑。

风险溢酬的大小取决于整个市场上所有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如果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偏好风险,风险就得到很好的分散,风险程度就小,风险报酬率就低,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

(四)市场均衡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假设市场是均衡的,则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还可以描述为:

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无风险资产的β系数等于0。

市场组合的β系数等于1。

二、例题

1.某企业拟进行股票投资,现有甲、乙两只股票可供选择,具体资料如下:

要求:

(1)分别计算甲、乙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并比较其风险大小;

(2)如果无风险报酬率为4%,风险价值系数为8%,请分别计算甲、乙股票的必要投资收益率。

(3)假设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60%和40%的比例分别投资购买甲、乙股票构成投资组合,已知甲、乙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4和1.8,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请计算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组合的风险收益率;

(4)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答案】

(1)甲、乙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

甲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0.3×

60%+0.2×

40%+0.3×

20%+0.2×

(-10%)=30%

乙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0.3×

50%+0.2×

30%+0.3×

10%+0.2×

(-15%)=21%

甲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

=25.30%

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

=23.75%

甲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25.30%/30%=0.84

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23.75%/21%=1.13

由于甲股票的标准离差率小于乙股票的标准离差率,所以,甲股票的风险小。

(2)甲、乙股票的必要投资收益率:

甲股票的必要投资收益率=4%+0.84×

8%=10.72%

乙股票的必要投资收益率=4%+1.13×

8%=13.04%

(3)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组合的风险收益率:

组合的β系数=60%×

1.4+40%×

1.8=1.56

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56×

(10%-4%)=9.36%。

(4)组合的必要收益率=4%+9.36%=13.36%。

2.已知甲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12%,收益率的标准差为16%;

乙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15%,收益率的标准差为18%。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0%,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8%,无风险收益率为4%。

假设市场达到均衡。

(1)分别计算甲、乙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分别计算甲、乙股票的β值;

(3)分别计算甲、乙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4)假设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60%和40%的比例投资购买甲、乙股票构成投资组合,计算该组合的β系数、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1)计算甲、乙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由于市场达到均衡,则期望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甲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甲股票的期望收益率=12%

乙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乙股票的期望收益率=15%

(2)计算甲、乙股票的β值: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甲股票:

12%=4%+β(10%-4%),则β=1.33

乙股票:

15%=4%+β(10%-4%),则β=1.83

(3)甲、乙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4)组合的β系数、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1.33+40%×

1.83=1.53

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53(10%-4%)=9.18%

组合的必要收益率=4%+9.18%=13.18%。

3.假定甲、乙两只股票最近3年收益率的有关资料如下: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0.6%,无风险收益率为5%。

(1)计算甲、乙两只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2)计算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

(3)计算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4)计算甲、乙两只股票的β值;

(5)计算甲、乙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6)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30%和70%的比例投资购买甲、乙股票构成投资组合,计算该组合的β系数、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1)甲、乙两只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甲股票的期望收益率=(10%+6%+8%)/3=8%

乙股票的期望收益率=(7%+13%+10%)/3=10%

(2)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

=2%

=3%

(3)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甲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2%/8%=0.25

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3%/10%=0.3

(4)甲、乙两只股票的β值:

8%=5%+β(12%-5%),则β=0.4286

10%=5%+β(12%-5%),则β=0.7143

(5)甲、乙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6)组合的β系数、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组合的β系数=30%×

0.4286+70%×

0.7143=0.6286

组合的风险收益率=0.6286×

(12%-5%)=4.4%

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4.4%=9.4%。

4.假定甲、乙两只股票最近4年收益率的有关资料如下:

(4)假设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1,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80%和20%的比例投资购买甲、乙股票构成投资组合,计算该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组合的标准差。

甲股票的期望收益率=(5%+8%+12%+7%)/4=8%

乙股票的期望收益率=(10%+9%+6%+11%)/4=9%

=2.94%

=2.16%

甲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2.94%/8%=0.3675

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2.16%/9%=0.24

(4)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组合的标准差:

组合的期望收益率=80%×

8%+20%×

9%=8.2%

组合的标准差=80%×

2.94%+20%×

2.16%=2.78%。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

一、主要计算公式

(一)资金时间价值计算

1.复利求现值

2.普通年金求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

P=A·

(P/A,i,n)

如果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A,此时求出的年金A就称作资本回收额,也称投资回收额。

3.递延年金求现值

(1)递延年金的现值=年金A×

(n期总的年金现值系数-递延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2)递延年金的现值=年金A×

年金现值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

(二)股票收益率和普通股价值的计算

1.股票收益率的计算

(1)本期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①短期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②长期持有期收益率(内插法)

2.股票价值的计算

(1)股利固定模型(零成长股票的模型)

P=

D为各年收到的固定股息,K为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2)股利固定增长模型

=

(3)三阶段模型(新增)

重点掌握两阶段模型:

①高速增长后的零增长

②高速增长后的固定增长

(三)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的计算

1.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1)票面收益率(名义收益率)

(2)本期收益率

(3)持有期收益率

①短期分期付息债券:

持有年限=

②持有较长期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债券:

式中:

P为债券买入价;

M为债券到期得到的本金和利息或者提前出售时的卖出价;

t为债券实际持有年限。

③持有较长期限、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

(内插法)

2.债券价值的计算

(1)分期付息债券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债券

二、例题

5.甲公司欲投资购买A、B、C三只股票构成投资组合,这三只股票目前的市价分别为8元/股、10元/股和12元/股,β系数分别为1.2、1.9和2,在组合中所占的投资比例分别为20%、45%、35%,目前的股利分别为0.4元/股、0.6元/股和0.7元/股,A股票为固定股利股票,B股票为固定增长股票,股利的固定增长率为5%,C股票前2年的股利增长率为18%,2年后的股利增长率固定为6%。

假设目前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6%,无风险收益率为4%。

(1)计算投资A、B、C三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风险收益率;

(2)计算投资A、B、C三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3)分别计算A、B、C三只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4)分别计算A、B、C三只股票目前的市场价值;

(5)若按照目前市价投资于A股票,估计半年后其市价可以涨到12元/股,若持有半年后将其出售,假设持有期间得到0.6元/股的现金股利,计算A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和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6)若按照目前市价投资于B股票,并长期持有,计算其预期收益率。

(1)投资组合的β系数=20%×

1.2+45%×

1.9+35%×

2=1.795

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795×

(16%-4%)=21.54%

(2)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4%+21.54%=25.54%

(3)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4%+1.2(16%-4%)=18.4%

B股票的必要收益率=4%+1.9(16%-4%)=26.8%

C股票的必要收益率=4%+2(16%-4%)=28%

(4)A股票的市场价值=0.4/18.4%=2.17(元/股)

B股票的市场价值=0.6(1+5%)/(26.8%-5%)=2.89(元/股)

C股票的市场价值=0.7(1+18%)/(1+28%)+0.7

/

+[0.7

×

(1+6%)/(28%-6%)]×

(P/F,28%,2)=0.6453+0.5949+2.8667=4.1069(元/股)

(5)A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12-8)+0.6]/8=57.5%

A股票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57.5%/(6/12)=115%

(6)B股票的预期收益率=0.6(1+5%)/10+5%=11.3%。

6.某投资者2007年年初准备投资购买股票,现有甲、乙、丙三家公司可供选择,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7年年初甲公司发放的每股股利为4元,股票每股市价为18元;

预期甲公司未来2年内股利固定增长率为15%,在此以后转为零增长;

(2)2007年年初乙公司发放的每股股利为1元,股票每股市价为6.8元;

预期乙公司股利将持续增长,年固定增长率为6%;

(3)2007年年初丙公司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元,股票每股市价为8.2元;

预期丙公司未来2年内股利固定增长率为18%,在此以后转为固定增长,年固定增长率为4%;

假定目前无风险收益率为8%,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6%,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2、1.5和2.5。

(1)分别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分别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

(3)通过计算股票价值并与股票市价相比较,判断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是否应当购买。

(4)假设按照40%、30%和30%的比例投资购买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构成投资组合,计算该投资组合的综合β系数和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1)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2×

(16%-8%)=24%

乙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5×

(16%-8%)=20%

丙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2.5×

(16%-8%)=28%

(2)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

甲公司的股票价值=4(1+15%)×

(P/F,24%,1)+4(1+15%)2×

(P/F,24%,2)+[4(1+15%)2/24%]×

(P/F,24%,2)

=3.7099+3.4406+14.3359≈21.49(元)

乙公司的股票价值=1×

(1+6%)÷

(20%-6%)≈7.57(元)

丙公司的股票价值=2×

(1+18%)×

(P/F,28%,1)+2×

(P/F,28%,2)+[2×

(1+4%)/(28%-4%)]×

(P/F,28%,2)

=1.8439+1.6998+7.366≈10.91(元)

(3)由于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价值大于其市价,所以应该购买。

(4)综合β系数=2×

40%+1.5×

30%+2.5×

30%=2。

组合的必要收益率=8%+2×

(16%-8%)=24%。

7.A公司2004年6月5日发行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4年期。

(1)假定每年6月5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

B公司2006年6月5日按每张10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2)假定每年6月5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

B公司2006年6月5日按每张102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3)假定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

B公司2006年6月5日按每张118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4)假定每年6月5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

B公司2005年6月5日计划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2%,计算该债券的价格低于多少时可以购入。

(5)假定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

(1)由于该债券属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平价债券,所以,持有期收益率=票面利率=10%。

(2)NPV=1000×

10%×

(P/A,i,2)+1000(P/F,i,2)-1020

当i=10%,NPV=1000×

(P/A,10%,2)+1000(P/F,10%,2)-1020

=-20(元)

当i=8%,NPV=1000×

(P/A,8%,2)+1000(P/F,8%,2)-1020

=100×

1.7833+1000×

0.8573-1020=15.63(元)

i=

=8.88%

(3)债券的持有到期收益率=

=8.92%。

(4)债券的价格=1000×

(P/A,12%,3)+1000(P/F,12%,3)

2.406+1000×

0.712=952.6(元)。

(5)债券的价格=1000×

(1+4×

10%)(P/F,12%,3)=996.8(元)。

8.2006年8月4日,A公司购入B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发行价960元,票面利率9%,每年8月4日付息一次。

(1)计算该债券的本期收益率;

(2)计算2006年12月4日以1015元的价格出售时的持有期收益率和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3)计算2008年8月4日以1020元的价格出售时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4)计算2011年8月4日到期收回时的持有到期收益率。

(1)该债券的本期收益率=1000×

9%/960=9.38%

(2)持有期收益率=(1015-960)÷

960=5.73%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5.73÷

(4/12)=17.19%

(3)设持有期年均收益率为i,则:

NPV=1000×

9%×

(P/A,i,2)+1020×

(P/F,i,2)-960

设i=12%,NPV=1000×

(P/A,12%,2)+1020×

(P/F,12%,2)-960

=90×

1.6901+1020×

0.7972-960=5.25(元)

设i=14%,NPV=1000×

(P/A,14%,2)+1020×

(P/F,14%,2)-960

1.6467+1020×

0.7695-960=-26.91(元)

i=12%+[(0-5.25)/(-26.91-5.25)]×

(14%-12%)=12.33%。

(4)设持有到期收益率为i,则:

(P/A,i,5)+1000×

(P/F,i,5)-960

设i=9%,NPV=1000×

(P/A,9%,5)+1000×

(P/F,9%,5)-960

3.8897+1000×

0.6499-960=40(元)

(P/A,12%,5)+1000×

(P/F,12%,5)-960

3.6048+1000×

0.5674-960=-68.17(元)

i=9%+[(0-40)/(-68.17-40)]×

(12%-9%)=10.11%。

9.某公司在2004年3月8日发行4年期债券,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

要求回答:

(1)确定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

(2)甲公司在2004年3月8日以101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如果该债券每年3月8日付息一次,计算该债券的本期收益率;

(3)如果该债券属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债券,甲公司于2006年2月5日以114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于2006年7月5日以1180元的价格转让,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和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4)如果该债券每年3月8日付息一次,甲公司于2007年1月6日以106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于2007年7月6日以1030元的价格转让,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和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5)如果该债券每年3月8日付息一次,甲公司于2006年3月8日以101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1)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率=8%

(2)本期收益率=(1000×

8%/1010)×

100%=7.92%

(3)持有期收益率=(1180-1140)/1140×

100%=3.51%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3.51%/(5/12)=8.42%

(4)持有期收益率=[1000×

8%+(1030-1060)]/1060×

100%=4.72%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4.72%/(6/12)=9.44%

(5)NPV=1000×

8%×

(P/A,i,2)+1000×

(P/F,i,2)-1010

当i=6%时,NPV=1000×

(P/A,6%,2)+1000×

(P/F,6%,2)-1010

=1000×

1.8334+1000×

0.8900-1010=26.67(元)

当i=8%时,NPV=1000×

(P/A,8%,2)+1000×

(P/F,8%,2)-1010

0.8900-1010=-10(元)

根据插值法:

i=6%+

=7.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