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59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现代汉语词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词法.docx

《现代汉语词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词法.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词法.docx

现代汉语词法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现代汉语词法 序  

      给词分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

不同的标准决定于不同的目的。

比如,为了编辑类书,可以按照词的意义把词分类为天文类、地理类、动物类、植物类等等;为了研究词汇,可以按照词的来源把词分为外来词、方言词、古语词等等;语法上的词类显然不指这些,它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区别词类的目的是为了指名词的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的组织规律,因此,分类的基本根据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

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虚词。

实词和虚词是词的基本类别。

    

第一节  实词

      实词表示比较实在的意义,能够充当主语、谓语、宾语或者能够成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

 

一、名词

1.定义: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如:

学生,飞机、假如、大使馆、饭馆......

2.名词的分类:

            2.1人物名词:

      所谓人物名词是表示人或物。

包括表示人或物的具体名词和表示事物的抽象名词。

      *表示人的,如:

雷锋、毛泽东、同志、作家、老师、学生、大夫、工人。

      *表示事物的,如:

山、水、马、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

 

        *表示事物的抽象,如:

道德、政治、文化、法律、观念、意识。

            2.2时地名词所谓时地名词是表示处所或事件的:

      *表示时间的:

秋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过去、将来、年、月、日。

      *表示处所的:

中国、北京、里屋、图书馆。

            2.3方位名词:

所谓方位名词就是表示方向和位置关系。

表示方位的有两种:

                  a.单纯的

                  b.合成的

      *单纯的方位名词:

上、下、内、外、动、西、南、北......

      *合成的方位名词有好几种构成法,如:

+前加“以”,如:

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南、以东......

 +前加“之”,如:

之上、之下、之前、之后......

+后加“边”,如:

上边、下边、前边、东边......

+后加“面”,如:

上面、下面、外面、右面、左面......

+后加“头”,如:

前头、东头、里头、外头......

+对联如:

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外......

+其他,如:

中间、当中、跟前、面前、底下......

方位词是一个特殊的名词。

方是方位词,全不可能单独使用,相当于时地名词全部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一起组成方位短语。

别的词+方位词=方位短语

如:

十年以前他是工人。

      屋子后有一棵笼树。

图书馆旁边是体育馆。

      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方位名词虽然有名词的特点,但它们经常修饰动词。

这是它们于一般名词不同的地方。

3.名词的语法特点:

            3.1名词一般能受物量短语修饰,不能受副词修饰。

      如:

一个学生

            三个假日

            两架飞机

一条鱼

      而不能说:

            不学生

            不假日

            不飞机

      但“人不人,鬼不鬼”,“什么山不山的”,“什么书不书的”,是特殊的格式,总是成对或连说的,不能单说“不人,不鬼”、“不山”。

3.2名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谓语(限于时间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

      如:

            牛吃草

            他买书

            房间里有一个人

3.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

3.4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加“们”表示“群体”

      例如:

            同志们

            朋友们

            老师们

      名词加“们”后不能在受表示确定数目的数量短语的修饰,如不能说“三位老师们”、“五位同学们”。

      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的意思。

如:

陈志强们拉了一天船,半夜才到家。

这里“陈志强们”是陈志强等人的意思。

时间名词常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如:

我妹妹上个月来到北京。

思考与练习

      1.试说明名词的特点及其小类并用图表示。

      2.名词都能做主语或宾语,请举例说明。

      3.名词能受数量词组修饰;这是不是等于说能受数量词组修饰的都是名词?

      4.名词不能用副词修饰。

我们言中有“山不山,水不水”、“最前线”、“昨天已经中秋了”、“今天才星期三”之类的说法,名词该如何解释?

      5.名词一般能受物量短语修饰,但也不例外。

在下例词中那些能受物量短语的修饰,那些不能?

不能受物量修饰的名词是什么样的名词?

北京、汽车、饭、前、桌子、鲁迅、花朵、布匹、空中、地下、剪刀、案件、家乡、家里、车辆、巴黎、钢笔。

二、动词

1.定义:

      所谓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动词分类:

            2.1表示行为的:

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担心、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2表示心理活动的:

爱、很、喜欢、怕、想、希望、打算、担心、讨厌、害怕。

            2.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

在、存在、发生、有、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2.4表示判断的:

            2.5表示可能、愿望、必须的帮助动词:

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该、应当。

            2.6表示趋向的:

上、下、进、出、回、开、起。

            2.7表示使令的:

使、让、叫、请、教、命令、请求。

            2.8有无动词:

有、没有(无) 

2.9比似动词:

表示事物间的比似关系:

象、似、仿佛、如同。

      3.动词的特点:

            3.1动词都能受副词修饰,但大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如:

            不走

            不看

            再吃

            不学习

            但不能说“很走”“太看”“很吃”

      只有助动词和心理动词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如:

            很喜欢

            十分想念

            很应该

            很愿意

      有的动词本身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后面带上宾语或补语构成动宾短语或中补短语就可以了。

如:

很有学问

很看了几眼

很看了几本书

      这种“很”不是表示程度而是数量之多。

“很有学问

就是“学问多”,“很看了几本书”就是“看书多”的意思。

这种“很”往往不能用其他程度副词去替换可见它不是表示程度。

            3.2动词经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

如:

 他走了

      我买书

      写字

      盖房子

少数不能带宾语如:

“起诉”“旅行”“出发”“休息”“示威”等。

有的动词有两种或多种意义。

有的意义可以带宾语,有的意义不能带宾语。

      如:

“笑”在“不能笑他”里“笑”是“嘲笑”的意义,是能带宾语的动词。

      3.3动词后面能带上动态助词“着、了、过”

      如:

            

(1)雪在下着

           

(2)门在关着

      例

(1)、

(2)是表示进行态(持续态)

            (3)看了三次

            (4)吃完了饭

      例(3)、(4)是表示实现态

            (5)去过北京

            (6)看过京剧

            (7)演过戏

例(5)、(6)、(7)是表示经历态

      3.4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赏识”的意思,是动态的一种表示法。

单音节重叠形式是:

AA(后音节念轻声)

如:

      想——想想

      讲——讲讲 

双音节重叠形式是:

ABAB(后头两个音节念轻声)

如:

      批评——批评批评

      休息——休息休息

      研究——研究研究

      3.5判断动词“是”放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

*“是”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如:

      

(1)北京是中国首都

      

(2)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

      (3)我们的目的是学好汉语

在表示事物等于什么的句子中,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如:

      

(1)这孩子是双眼皮

      

(2)这件衣服是布料的

*表示事物的存在。

如:

      

(1)靠墙是一把椅子

      

(2)教室前面全部都是花草

这类句子的主语一般是表示处所的名词。

      3.6助动词

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的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意愿或可以必要的动词,在句子里常作状语。

如:

      

(1)我们要实现这个计划

      

(2)他能来吗?

      (3)春天到了,天气应该暖和了

助动词可以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如:

我这样做可以吗?

      3.7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也是一类特殊的动词。

凡是趋向动词一般都可以单独使用,相当于行为动词,又可以附着在某些动词后面一起组成趋向短语。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如:

      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来。

但他还经常用在别的的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如:

      

(1)拿出一本书

      

(2)拿出来一本书

      (3)拿出一本书来

“起来”“下去”等少数趋向动词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有引申意义。

那时“起来”和“下去”表示动作的“开始”“兴起”或“继续等动态。

”。

如:

     

(1)好起来____是开始好

      

(2)干起来____是开始干

      (3)干下去____是继续干

     (4)坏下去____是继续坏

思考与练习 

1.请说明动词的特点及其小类并用图表表示。

2.将下面句子中的动词划分开并各造一句。

            a.我们一定要统一中国

            b.春分别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三、形容词

      1.定义:

所谓形容词就是表示性质或状态。

      *表示性质的:

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大方、软、硬、甜、冷、热、好、坏。

      *表示状态的:

大、短、长、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快、慢、生动、轻松、愉快。

      另外还有一些表示不定量的词。

      如:

            “多、少、多少、许多、好些。

      2.形容词的特点:

            2.1形容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能带宾语。

      如:

(1)很勇敢

      

(2)最清楚

      (3)很了解

(4)太好看

2.2许多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明度量,有“很”或“相当”的意思。

单音节形容词:

AA式,后音节念阳平。

如:

     

(1)高____高高

      

(2)大____大大

      (3)长____长长

双音节形容词:

AABB式第二个音节念轻声。

如:

     

(1)老实____老老实实

      

(2)清楚____清清楚楚

      (3)大方____大大方方

少数双音节贬义词还可以有A里AB式。

如:

      糊涂____糊里糊涂

      慌张____慌里慌张

      小气____小里小气 

2.3形容词大部分能作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有的可以作状语、补语。

如:

      

(1)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2)这种花好看。

      (3)你坐下来,慢慢吃。

2.4形容词大多数不能带宾语,若能带就活用为动词。

      如:

      

(1)红着脸

      

(2)直着身子

      (3)花了眼

3.形容词可以分成两类:

      3.1一般形容词

            符合形容词的一般特点,上面所举的都是一般形容词形容词。

3.2非谓形容词

      形容词和动词在语法上有很多共同点,特别是能够直接作句子的谓语。

可是,也有一部分形容词不能做谓语,就叫非谓形容词。

如:

      新式、唯一、大型、初级、多项、慢性、共同、个别......

      这类形容词不能用“不”否定,有的可以用“非”来否定。

思考与练习

      1.动词和形容词有许多相同的语法,可合成谓语,请你试比较一下谓语与名词。

      2.试比较动词与形容词相同与不相同之处。

      3.根据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在下面这些词语中找出形容词:

            进步  同意  进行

            放心  见效  充满

            明白  研究  明天

            同样  技术  仔细

四、数词

    1.定义:

所谓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和词序。

    如:

          半、一、零、五、十、百、千、万、亿......

    2.数词的分类:

          2.1基数词:

表示数目的多少,有的表示确定的数目。

    如:

          “一、二、十、千、万......”

    有的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如:

          “几、许多、无数、一些”

          2.2序数词:

表示跟数目有关系的先后次序

    如:

第一、第二......

    序数词往往带“第”;有的不带“第”但包含有“第”的意思。

如:

    三楼____第三楼的意思 

一楼三号房____第一楼第三号房间的意思

又如写文章时把内容分为一;二;三;指第一点(部分);第二点(部分);第三点(部分)。

3.数词的特点:

    3.1数词经常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或补语。

如:

中国有万里长城

我想去一趟中国

 3.2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不能同名词组合,但文言格式和成语中数词又可以直接修饰名词。

如:

    一草一木

    千山万水

 三心二意

五、量词

      1.定义:

所谓量词就是用来表示计算单位,又叫做单位词。

      如:

            个、本、匹、趟、条

      2.量词的分类:

            2.1物量词:

表示计算人、物的单位。

      如:

            尺、寸、厅、个、本、条、公里

            2.2动量词:

表示计算动作行为数量的单位。

      如:

            次、向、趟、遍、下、陈、顿、笔、脚、口

      3.数词的特点:

            3.1能同数词组合,并且一般跟数词结合使用

      如:

(1)十寸(布)

         

(2)看了三回

         (3)去了一趟

    (4)打了一顿

3.2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或者强调多。

如:

            门门都是满风____等于说“每一门”

            白云朵朵   ____强调“多云”

            春风阵阵   ____强调“多阵”   

六、代词

      1.定义: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

      如:

            我、你、这、那、谁、什么

      2.代词的分类:

代词可以分为三类。

            2.1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

      如:

我、你、他、它、您、自己、人家、大家、大伙儿

            2.2指示代词:

指称或区别人、事物名称的(或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区别的作用)。

      如:

这、那、这里、那里、这样、那样、这会、那会、这么样、那么样等一般指示代词还包括“每、名、某、另、一切”等特殊的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可以指人或事物,也可以指处所、时间、数量、行为、性状、方式等。

在指示代词里“这”和用“这”构成指示代词往往表近指或有近指意味;“那”和用“那”构成的指示代词往往表远指或有远指意味。

2.3疑问代词:

对人或情况起询向求代的作用包括“谁、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多少、几、怎么、怎样、什么样、怎么样”等。

      疑问代词可以问人,可以问物,也可以问处所时间,数量,行为,性状,方式等。

 

3.代词的语法特点:

请看下面的表就可以看出代词的特点

这么,那么 

多 

副词 

方式,程度 

怎么样,怎么,怎样 

怎么样,怎么,怎样 

谓词 

性质,状态 

这些,那些 

几,多少 

数词 

数量 

这会儿,那会儿,这(时间),那(时间) 

多会,几时,什么(时间) 

时间名词 

这儿,那儿 

哪儿,哪里,什么,(地方) 

处所名词 

这,那 

谁,什么,哪 

我,你,他,它,自己,别人,大家,它们 

名词 

人或事物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 

相当于哪类词 

代词所表

示的意义

思考与练习

      1.根据词的语法特征,给下列各词分别归类:

            

(1)热爱  可爱

            

(2)应该  答案

            (3)战争  做争

            (4)青年 年轻

      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代词,并说明它们在句中的作用。

            

(1)你叫什么名字?

            

(2)村里人没有谁不认识杨大叔。

            (3)大家你看看,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什么。

      3.疑问代词有时可以叠用。

考虑一下,说说下面代词叠用表示什么意思。

            a.他们没事时,总爱在一起说谁买了一台影电,谁谁穿连衣裙不合适……

            b.王梅问他要买哪些书。

他可高兴了,把他想买的书,什么“人类进化史”呀,“西方哲学史”呀,什么什么呀,统统说了一遍。

最后还告诉他哪里哪里有这些书卖,怎么样、怎么样才能把书早些带回来。

第二节    虚词

      虚词意义比较虚灵,不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不能成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里配合实词造句,协助实词表达意义,帮助句子成分或分句表达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一、副词

      1.定义:

副词经常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如:

很,不,非常,都,等。

      2.副词的分类:

副词可以分为七类:

            2.1程度副词。

      如:

            “最,很,非常,挺极,特别,格外,太,更,锁微,略”等。

            2.2范围副词。

      如:

“都,全部,统统,总共,只,仅仅,大概”等。

2.3时间副词

      如:

已经、立刻、马上、立即、刚、正在、曾经、一直、逐渐、往往、始终、常常、忽然、偶然”等。

            2.4频率副词。

            如:

“再、又、还、再三”等。

            2.5否定副词

      如:

“不、没有、未、别、不用”等。

            2.6语气副词。

      如:

“的确、谁、也许、难道、当然、其实、几乎、必、必定、偏偏”等。

            2.7关联副词。

      如:

“还、却、就、又、也”等。

这是一类性质比较特殊的副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表明某种关系。

      3.副词的语法特点:

            3.1副词都能作状语。

      如:

(1)大家都能来了。

         

(2)也许她已经走了半个钟头了。

         (3)这个意见很不错。

3.2副词“很,极”特殊的可以作补语。

      如:

(1)这办法好得很。

         

(2)这办法好极了。

            3.3副词大多数不能单独回答问题,有少数

如:

“不、没有、也许有一点”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3.4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单用的:

如:

 说了又说

      说清楚再走

      打得赢就打

      下大雨也去

*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       越……越

不……不       也……也

既……又       非……不

*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     只有……才

虽然……却     既然……就

除非……才     如果……就

即使……也     

注:

“没有”(没)在动词或形容词前是副词,作状语,用来否定行为、性状的曾经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做谓语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域。

如:

         

(1)没有(没)见过这么好的学生。

         

(2)见过没有?

(用上,但句尾不用“没”)

         (3)没有抢、没有炮,敌人给我们(动词)。

      “白,老,怪,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为在这两个位置上它们的词义和语法特征是不同的。

比较下面两个组词:

白跑一趟

怪好看的

身上净是泥

老说不完 

白布

怪事

净水

老人 

乙 

甲组的“白”还可以受副词修饰,可以做谓语说成“很白的布”,“不白的布”,“白布”等。

“白”有形容词的特征,乙组的“白”不能这样用。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表示时间,可以做谓语,有时不易分辨,如:

“刚,刚才”都能作状语表示不久前的意思,但它们都属于两类词;分辨方法就是看它能否做定语“刚才”可以用于“刚才的事”或“刚才这件事”,因此它是时间名词,“刚”不能作定语是时间副词。

      又如:

“已经”和“刚才”都是表示过去时间的词:

          

(1)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时间名词)

          

(2)天气已经很暖和了。

(时间副词)

思考与练习

      1.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在特殊情况下就可以;

            例如:

           A.

(1)今天才星期六。

              

(2)明天就中秋节,你们放假吗?

             (3)今天已经星期天了,没日子推了。

            B.最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