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286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doc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复习目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什么是地球仪。

 2、经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重、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时设置:

一课时 课 型:

复习课 

复习方法:

比较法、记忆法、归类法 复习内容:

 

1、地球大小: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

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

地球自转轴。

  

6、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

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

160°E, 20°W  

10、东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巩固练习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球体    B纺锤形球体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2、由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所跨纬度为(    )    

A.23.5°  B.30°    C.47° D.60°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  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5、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可以找到经度116 °,纬度40 °的地点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

重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复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要求:

独立阅读课文30—44页图文资料,标画并整理知识点。

1、读图2.2说出地球海陆分布比例。

2、读图2.6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位置;

(2)找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名称;

(3)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的大陆;

(4)分别找出七大洲周围濒临的大洋;

(5)分别找出四大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3、读图2.7找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分界线。

4、读图2.19说明六大板块的名称。

 

5、思考板块运动产生的现象。

6、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二、自主复习检测(要求:

独立完成)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

____分陆地,___分海洋。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南、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___(南、北)半球。

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

(面积从大到小)___洲、___洲、北美洲、____洲、南极洲、欧洲、___洲。

 ②四大洋:

(面积从大到小)____洋、_____洋、印度洋、____洋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

_____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

_____运河

    亚洲与欧洲:

_____山脉、_____河、里海、________山脉、黑海、_____海峡

4、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⑴喜马拉雅山上发现____________化石

⑵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⑶荷兰的____________(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5、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⑴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b)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⑵阿尔卑斯山(欧洲):

位于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

位于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

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

位于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

位于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张裂地区。

6、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地震发生后你怎样避险?

三、小组合作交流(主要交流自主复习检测的答案)

四、系统总结

五、课堂达标练习

第三单元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

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

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

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

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

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

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

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

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

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1、学生:

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2、教师:

设疑世界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什么范围,比

  较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

  3、学生:

分组讨论,分析图表。

  4、学生:

边归纳总结边填表。

  (通过设疑,观察,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创设学生发问讨化,研究问题,通过归纳总结,给学生表达思维的机会,初步形成个体意境场。

  探究活动三:

分析因素,加深认识。

  录像:

观看资料:

⑴气温、降水量图;⑵实例。

  教师:

提问,比较各地气候有何特点?

说明原因。

  学生:

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

最后归纳,气候受地形、纬度、海陆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作用,探究发问,然后小组讨论汇报,归纳总结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动四:

实例分析,巩固提高。

  1、学生:

从举例、自身体验出发,气候对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2、教师:

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思考活动题。

  (学生在以上探究活动和实例的讨论中初步形成个体意向场,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1、气候的地区差异

  2、世界气候的分布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纬度位置⑵海陆位置⑶地形等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⑴生产活动⑵生活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判断表示天气还是气候:

  狂风暴雨()晴空万里()

  四季如春()春光明媚()

  2、填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海南终年如夏,南通四季分明。

()

  ⑵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

  ⑶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

  3、探讨:

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样做?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