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三防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302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雨季三防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季三防措施.docx

《雨季三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季三防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雨季三防措施.docx

雨季三防措施

贞丰县挽澜乡岔河联营煤矿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矿长:

总工程师:

编制:

编制日期:

2016年4月23日

岔河联营煤矿雨季“三防”措施

为了搞好雨季“三防”工作,避免雷电、暴雨来临时给本矿的地面及井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切实做好雨季来临之前的各项安全工作,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

组长:

陆地丰(矿长)

副组长:

赖根华(总工程师)

成员:

许杰华、杨振清、赵必卿、吕文焕、赵贤军、陈友书、李应毅、吕建荣、王二林、李继祥、周圣东、彭远坤、梁先锋、赵子东、李长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由吕建荣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各单位雨季“三防”的调度和抢险救灾、值班、巡查等工作的安排和落实。

具体分工如下:

1、矿长是处理汛期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和其他成员的配合协助下,制定汛期灾情处理的作战计划。

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协助矿长制定和处理水灾事故的作战计划。

3、各有关副矿长根据作战计划负责组织、调整救灾人员和物资。

4、生产技术科负责准备好图纸和资料。

包括:

矿区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及渗透情况,地区历年降雨量及最高洪水水位等资料和图纸。

5、机运科要掌握通风机、排水泵、供电系统等主要设备的工作情况,并确保其正常运转。

救灾物资、器材要专门存放,在发生灾变时,保证救灾器材及时运到事故点。

在抢险期间,在井口严格检查,对未持有矿长指定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人员,严禁下井,并负责将在抢险期间需要上井人员及时运送上井。

6、材料供应科负责准备抢险所需要的器材、物资,并根据矿长命令迅速运到指定地点。

7、综合办公室负责雨季抢险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确保抢险工作的有序进行。

8、各救援小组接到抢险命令后,及时组织好人员,迅速赶到抢险地点,投入救援抢险。

9、在雨季“三防”期间必须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严禁无人值班、脱岗,否则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10、发生雨季灾害事故的处理程序:

接到灾情事故报告后,指挥部立即召集有关成员对汛情进行分析,根据发生地点、涉及范围以及救灾的人力、物力等情况,研究制定严密的抢险方案和应急处理措施,并下达救灾抢险命令。

二、安全措施 

(一)雨季防洪、防讯(防排水)安全措施

1、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的情况,掌握本矿采空区范围和积水情况,并将积水情况标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

对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探水线至老窑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可根据已了解到的小窑开采最低水平,作为预测的可疑区,对老窑无任何资料,无法推测其可疑区的,必须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确保安全。

2、每年雨季前要对矿井的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隐患大排查,查出的隐患要制定整改方案,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进行整改、跟踪和落实。

3、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和设施设备。

矿长要把“雨季三防”措施纳入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认真贯彻执行“雨季三防”的安全技术措施,领导小组要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雨季三防”的布置及工作的安排。

  5、在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口设置防洪沟,安排专人经常清理,保持水沟畅通,对地表的漏水要采取修补措施,减少对井下的涌水量。

  6、井下水泵要保证正常运行,并加强水泵的日常检修工作。

在每年的雨季来临前由电工和机修工负责对井下排水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并进行联合排水试验,确保设备排水能力达到要求,并对联合排试验结果作好记录。

设备检查检修工作由机电矿长负责安排落实。

  7、由矿长负责落实人员在雨季来临前对井下水沟(水仓)进行清理,保证水沟(水仓)的有效溶积。

井底主、副水仓要定期进行分隔清理,并经常保持有50%以上的空仓容积,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定期抽排水。

  8、矿井排水水泵和管网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实测的水泵、管网的最大排水能力要大于1.2倍矿井的最大涌水量,即在20小时内能抽完矿井24小时的涌水量,同时在地面还要有较大的备用水泵和配备足够的抽水管道,以防止井下出现大量的突水情况时备用。

  9、由矿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人员对采掘区域内的水患进行认真的调查,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切实掌握前方的地质水文情况,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能进行正常掘进,并认真编制探放水措施,严格按规定进行采掘活动。

采掘工作面设置专用探水设备,能够有效实施井下探放水工作。

10、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煤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有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逢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按矿井的避灾路线撤出受水害威胁地点的所有作业人员。

11、矿井的双回路供电电源要确保可靠,能保证矿井最大负荷时的安全供电,能满足矿井排水要求,在每年雨季来临前机电部门要对本矿的供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证井下正常排水。

  12、在雨季期间,要安排专人对井下、地面的涌水情况进行实测,认真观察水源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台账。

  13、在邻近老空及相邻矿井井田边界时,对有突水预兆地点,必须采取探放水措施并严格执行。

防隔水煤柱留设要合理,不得破坏防隔水煤柱,不得超层越界开采未进行安全处置的煤层,严禁开采防水煤柱。

  14、井下排水系统要定期检查维修,排水沟要定期清理淤泥及杂物,保证排水沟的断面,使水沟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排水,确保排水系统完好可靠,排水沟畅通无阻。

15、汛期及雷雨季节要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做好防洪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雨季前要对井口地面防洪沟进行清理,对漏水的防洪沟必须安排人员进行修理,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防止山洪爆发溃入井下,在对应采空区范围内的地表裂隙和低洼漏斗形地表及时进行填实,防止地表水经裂隙和漏斗渗入井下引起重大透水事故。

16、严格按采区设计方案进行开采,加强井上下对照测量工作,按规定设置安全保护煤柱,认真编制采掘工作面的探放水设计,严格按探放设计进行探放水作业,认真执行探放水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探放水工作面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不得弄虚作假,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水灾事故的避灾路线。

  

(二)雨季防雷安全措施

1、按规定完善瓦斯监控系统、入井金属管道和各种等级电压的电源缆线、轨道的避雷设施,特别是要搞好电器设备的防雷保护设施,副斜井入井轨道采用绝缘道夹板进行不少于两处的连接,两点间的距离必须大于一辆矿车的长度,并且绝缘道夹板要保持干净。

管线和电缆敷设时要远离轨道,钢丝绳不能与主要运输大巷的轨道接触。

  2、对地面重要地点和重要设施进行防雷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检测。

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检修,对失效的防雷设施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更换后的防雷设施必须由县气象局进行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设施不得投入使用。

  3、由机电矿长负责对防雷工作的落实,对井口入井管线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查检测,发现接地电阻不符合规定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整改,防雷设施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2欧姆。

  4、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避雷设施必须能保证瓦斯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监控主机必须采取接地措施,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不得随意取掉接地线不用,瓦斯监控系统的电源线要采取防雷措施,电源线的防雷设施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避雷器。

  5、机电矿长安排专人负责对井口、炸药库房、配电室的避雷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经检测不合格的避雷设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认真收听天气预报的情况,如遇灾害天气,必须停止井下作业,井下不得安排人员下井。

在遇严重打雷时必须撤出井下作业人员,切断重要设备的电源,以防止雷击损坏。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为更好地防治地质灾害,做到防患未然,必须提高对地质灾害危害性和破坏性的认识,规范防治地质灾害的管理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观察观测,定期对地表塌陷、滑坡及崩岩可能发生的地点进行观测,在汛期到来前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工作。

特别是遇到灾害天气(连续长时间的大瀑雨)时要派人对重点地方进行观察。

对地面危险地段要设置警标,严禁人员或车辆通行。

  2、在开采过程中,严禁开采按规定留设的保护煤柱。

  3、井下开采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行业规定实行正规开采,采用先进的壁式采煤法进行开采,不准采用巷柱式等落后的开采方法,加快采空区的垮落、充填、稳定的速度,减少地表的影响,降低和消除相应的地质灾害。

如发现地表灾害有危及地面民居的安全时,必须及时组织受威胁地点的人的撤离,保证人身安全。

  4、对易产生滑坡、崩岩等地质灾害的地段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对有崩岩危险的地方进行削坡减载等有效措施。

  5、对以前开采导至井田范围地沉形成的塌陷坑要进行整平和回填。

  6、加强井下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支护,减少工作面垮塌冒顶事故。

在雨季期间井下各地点的淋水会增大,特别是新开采的采掘工作面,易垮落冒顶,发生冒顶事故,所以在掘进和采煤过程中,要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支护。

7、要派专人进行巡视观察矿区内相应地表重点区域,特别是地表有陡坡和悬岩峭壁的地方,对地面重要建筑物设立观察站,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8、严格执行矿年度编制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四)井下防治水措施

雨季期间,井下涌水量会增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其具体措施如下:

1、对河提挡墙进行喷浆,防止河流涨水时河水从挡墙缝渗入井下。

2、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及降雨后,必须及时观测井下涌水量变化情况和水文变化情况。

3、定期清理水沟,井下各巷道水沟必须随时进行清理,保持畅通,确保正常排水。

5、巷道掘进时,严格按照探放水措施执行,并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施工。

6、在下山上口备足沙袋,发现涌水增大以便及时将下山上口堵住,防止水流入下山。

7、在下山上口必须配备足够能力及足够数量的潜水泵和水管,并作好维护工作,保持其完好,确保下山被水淹时能及时抽水。

8、机电设备必须上架。

9、遇水涌出增大时,人员必须立即按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

10、雨季期间每班必须设专人在井下巡回检查,观测涌水变化情况,发现险情立即撤人和汇报。

11、防水治水设备和物资必须配足,不得挪作它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五)其它

1、认真收集地面和井下涌水资料,为以后下山施工提供排水设备和设施。

每月上、中、下旬进行地面和井下测水,撑握不同时期的矿井涌水情况。

2、“雨季三防”期间的物资和资金必须专项使用,严禁挪作它用。

3、发生灾情时,必须保证井下通讯系统畅通。

4、发生灾情时,当事人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参加抢救。

5、矿负责人接到灾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组织抢救。

6、进入抢险地点前,必须检查所经路线的顶板、巷帮、巷壁和瓦斯情况,在安全的前提下方能进行抢险工作,否则,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安全后才能进行抢险工作。

7、在灾情抢险过程中必须保证通风系统完善和通风设备设施正常使用。

8、抢险过程中必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9、雨季“三防”备用材料:

 

雨季“三防”备用材料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1

编织袋

1000条

2

铁铲

30把

3

10把

4

撮箕

50个

5

箩筐

20个

6

雨衣

30套

7

水泵

4台

8

排水管

1000米

9

铁锤

4把

10

其它电气设备和配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