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320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docx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

第十四章免疫系统

1、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①胸腺: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黏膜淋巴组织。

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3、CD4+T细胞(Th)

(1)Th1辅助细胞免疫

(2)Th2辅助体液免疫

4、CD8+T细胞

(1)Tc细胞免疫效应细胞

(2)Ts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NK细胞:

介导的细胞毒反应无需抗原刺激,无MHC限制性,可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称~。

6、抗原提呈细胞(APC):

凡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表达MHC分子,将抗原信息呈递给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过程的细胞。

专职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7、细胞因子(CK):

由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

8、细胞因子按生物学作用分为: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

第十三章抗原

1、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免疫防御:

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正常时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异常时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

②免疫自稳:

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③免疫监视:

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异常时细胞突变或持续感染。

2、抗原:

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组织)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细菌、细菌外毒素等。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抗原决定簇:

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4、抗原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效果差,口服易导致耐受。

免疫耐受静脉最明显。

5、异嗜性抗原:

是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第十五章抗体

1、免疫球蛋白:

又称抗体,是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2、调理作用:

IgG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4、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①IgG:

血清中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较强的抗感染中和毒素调理作用、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介导

型超敏反应。

②IgM:

分子量最大、感染早期出现、含量少,高效能。

③IgA:

血清型IgA由肠系膜淋巴细胞产生,以单体形式存在,分泌型IgA(SIgA)存在于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等,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④IgD:

是B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血清中含量很低。

⑤IgE:

血清中含量最少、引发Ⅰ型超敏反应、杀死蠕虫,有抗寄生虫作用。

第十七章抗感染免疫

1、屏障结构(第一道防线)

(1)皮肤粘膜屏障

a、体表皮肤粘膜物理屏障b、体表化学屏障:

溶菌酶、蛋白酶等

c、体表微生物屏障

(2)血脑屏障:

婴幼儿尚未发育完善,易发生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胎盘屏障:

妊娠3个月后发育完善。

2、吞噬细胞及吞噬作用(第二道防线)

(1)吞噬细胞种类

a、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b、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结、脾、肝、肺及浆膜内的巨噬细胞

c、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

(2)吞噬过程

a、与病原微生物接触b、吞入病原微生物c、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消化

(3)吞噬作用的结果

a、完全吞噬:

多数为化脓性细菌被吞噬后,5-10min死亡,1h内被完全消化。

b、不完全吞噬如:

结核杆菌

3、补体:

多数成分均为糖蛋白,对热不稳定,经56℃温育30min即灭活。

在活化过程中某些活性成分也可介导炎症反应,产生一些病理损伤。

(1)、补体激活的途径:

①经典激活途径(抗原抗体复合物);②旁路激活途径(细菌的内毒素)。

(2)、补体系统生物学作用:

①补体的溶菌、溶细胞作用。

②炎症介质作用。

③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④免疫调节作用。

第十六章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的概念

指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

分为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感应阶段)

是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加工、提呈抗原和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过程。

2)活化、增殖、分化阶段(反应阶段)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并进一步分化增殖,形成大量的致敏T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母细胞,并进一步分化增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成熟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

这时机体进入免疫应激状态。

其中,少数T细胞核B细胞,中途停止分化,形成了记忆抗原信息的记忆细胞。

3)抗原清除阶段(效应阶段)

3、体液免疫

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所发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4、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

潜伏期

5—10天

2—5天

高峰浓度

较低

较高

持续时间

亲和力

主要类别

IgM

IgG(长效)

抗原呈递

非B细胞

B细胞

抗原浓度

无关抗体

 

5、细胞免疫:

T细胞介导的效应,主要针对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以及真菌和某些寄生虫感染。

也表现在抗肿瘤方面,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及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6、免疫耐受:

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所表现得特异性无应答状态,也成负免疫应答。

第十八章超敏反应

1、超敏反应:

已致敏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组织损伤和/或功能紊乱的病理性免疫应答称为~,又称变态反应。

又称

特点

常见病

I型

速发型超敏反应

或过敏反应

和IgE有关,

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休克

II型

细胞溶解型

或细胞毒性

发作快,常引起严重组织损伤

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III型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性超敏反应

和免疫复合物有关

肾小球肾炎、

血清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IV型

迟发型超敏反应

过强的细胞免疫过程

感染性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移植排斥反应

第十九章免疫学检测

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①灭活疫苗:

如百日咳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疫苗。

②减毒活疫苗:

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牛痘病毒、卡介苗等疫苗。

③类毒素: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但仍保留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并可诱导机体形成特异性抗体。

如白喉外毒素、破伤风外毒素、肉杆菌毒素等。

④亚单位疫苗:

为使用化学方法提取病原菌中有效的免疫原万分制成,如脑膜炎球菌和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疫苗。

2、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①抗毒素:

如破伤风、白喉、肉毒、炭疽等抗毒素。

②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主要用于某些病毒性疾病(如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的紧急预防接种。

③细胞免疫制剂:

如细胞因子等。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输入的物质

  抗原(疫苗、类毒素等)

  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免疫产生的时间

  慢,1~4周

  快,立即

  免疫维持的时间

  较长,半年至数年

  较短,2~3周

  主要用途

  疾病的预防

  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第二章细菌的基本生物学性状

1、观察细菌:

最常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细菌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肽聚糖。

细胞壁功能:

①维持细菌的外形,并对细菌起保护作用。

②与细胞膜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③细菌细胞壁上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

④磷壁酸是重要表面抗原,与血清型分类有关。

⑤外膜是屏障结构,与致病性相关。

(2)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结构比较:

G+菌细胞壁结构:

磷壁酸+肽聚糖

G-菌细胞壁结构:

外膜+肽聚糖

(3)细菌的L型:

细胞壁缺陷细菌

与医学关系:

仍有一定致病性,常发生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素治疗过程中,临床上遇有症状明显而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此菌感染

3、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①荚膜:

抗干燥、形成生物膜、有抗吞噬等作用、和致病性有关。

②鞭毛:

有抗原性、和细菌运动有关、与致病性有关、可鉴定细菌进行细菌分类。

③菌毛:

普通菌毛有黏附作用、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还有接合作用、传递遗传物质。

④芽胞:

使细菌抵抗力增强、有些芽胞称为繁殖体后可致病、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芽孢不能繁殖,为细菌的休眠状态,是细菌保持生命的一种形式。

4、根据生长曲线,细菌生长分四期,:

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药物敏感试验等选用对数期的细菌。

5、细菌合成代谢

热原质:

可引起发热

毒素和侵袭性酶:

与致病性有关

抗生素:

治疗用

维生素:

供人体吸收利用

色素、细菌素:

鉴别细菌

6、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1)医学中的应用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细菌的鉴定和研究

生物制品的制备

(2)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制造各种产品:

抗生素、味精等

处理垃圾

制造菌肥农药等

(3)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制造干扰素、胰岛素、乙肝疫苗等。

7、根据培养目的和细菌标本的不同

(1)增菌培养:

用于含菌量少的标本,如血液、脑脊液

(2)分离培养:

用于含菌量多且杂的标本,如粪便、痰液

(3)纯培养:

使已分离的目的菌大量繁殖

8、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固体培养基中:

菌落、菌苔

液体培养基中:

均匀混浊、沉淀、表面菌膜

半固体培养基中沿穿刺线生长——无鞭毛

沿穿刺线扩散生长——有鞭毛

9、细菌耐药性:

病原菌因不同原因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抵抗力(由敏感变为不敏感)。

10、耐药菌的防止:

(1)不滥用抗生素

(2)经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对细菌性感染进行彻底治疗

(3)需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可将药物分期使用或不同药物交替使用

(4)同时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防止耐药菌的散播。

第四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1、细菌致病机制:

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与机体的免疫力有关。

细菌的毒力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1)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G+菌及部分G-菌产生

G-菌细胞壁裂解后释放

存在部位

活菌分泌或菌体崩解后释放

菌体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放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不稳定,加热60-80℃30min迅速破坏

温度,160℃2-4h才被破坏

抗原性

刺激机体产生高浓度抗毒素

可经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不能经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不能形成保护性抗体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

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

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

白细胞数量变化、休克等

3、感染: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侵入机体的病原菌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病理过程。

3、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

病人、带菌者、病畜与带菌动物

(2)内源性感染:

体内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

4、感染途径

(1)、呼吸道感染:

白喉、结核、脑膜炎

(2)、消化道感染:

伤寒、痢疾

(3)、接触感染:

淋病

(4)、节肢动物媒介感染:

鼠疫

(5)、皮肤粘膜创伤感染:

破伤风、葡萄球菌等。

5、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病程:

急性和慢性;部位:

局部和全身

(3)、带菌状态:

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细菌并未及时消失,而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的时间并不断向体外排菌,称之带菌状态。

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

6、全身感染的几种情况

⑴菌血症:

病原菌在由原发部位一时或间断性进入血液,但不繁殖。

⑵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肝脾肿大等。

⑶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繁殖,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中毒症状

⑷脓毒血症:

化脓菌由病灶侵入血流并大量繁殖,随血流扩散至全身组织和器官引起新的多发性化脓病灶。

7、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特点: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特点:

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且一般对常用抗生素耐药。

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减低。

因而治疗困难,疗效差。

8、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建立医院感染的管理组织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加强医院环境的净化

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部,带菌数<8个/cm2

手术室等空气中细菌总数应<500个/m3。

(4)、强化消毒隔离制度

(5)、合理使用抗生素

(6)、医院感染的治疗

第三章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不利影响

一、概述

1、人体正常菌群:

存在于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对宿主无害的微生物。

2、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

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3、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正常菌群由于某种原因使(种类、数量、比例改变)―――菌群失调,因菌群失调。

引起的疾病称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

4、消毒: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5、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6、无菌:

不存在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7、防腐:

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8、卫生清理:

将被微生物污染了的无生命表面还原为安全水平的过程。

如衣物换洗,用具、房间的卫生处理等。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

焚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

干烤----加热160-170℃2小时

2、湿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121.3℃15~30分钟,可杀灭细胞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适用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玻璃容器及注射器、敷料等物品的灭菌。

煮沸消毒法:

水煮100℃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

流通蒸汽消毒法:

水蒸汽100℃15~30分钟(繁殖体)

间歇蒸汽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

巴氏消毒法:

牛奶、酒类

3、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

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二)电磁波辐射杀菌法

1、日光与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杀菌机理:

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

特点:

紫外线穿透力较弱

应用范围:

空气消毒:

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2、电离辐射:

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

杀菌机理:

产生游离基,破坏DNA。

应用范围:

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食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三)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除菌目的。

适用于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消毒剂

1、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2、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性质与用途(见书P151附录4)

3、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细菌的种类、数量与状态

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防腐剂

四、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抗生素

(1)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3)影响细菌菌体蛋白的合成

(4)影响细菌核酸的合成

2、抗菌中草药

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地丁、夏枯草等

3、噬菌体

 

第六章常见病原性细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

能产生血浆凝固酶,被称为血浆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2、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狭窄的草绿色溶血环。

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较宽的透明溶血环。

3、伤寒与副伤寒,也称肠热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4、胃肠炎(食物中毒):

最常见的是沙门菌感染,多为集体食物中毒。

5、肥达试验,作为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

7,破伤风梭菌产生的两种外毒素:

破伤风溶血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属于神经毒素)。

8,产气荚膜梭菌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体。

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食物中毒(A型),坏死性肠炎(C型)。

9,肉毒毒素,是迄今所知的毒性最强的物质。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婴儿肉毒中毒,肉毒梭菌感染。

10,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监测:

最常用的是牛心脑浸液血平板,接种后置于37℃厌氧培养2-3天。

11,分支杆菌属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最适温度37℃,低于30℃或高于42℃均不生长。

最适PH6.4—7.0.

培养时营养要求较高,初次分离需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常用罗氏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分裂一代需18-20小时,生长10-30天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表面干燥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米黄色,不透明。

12,免疫性:

结核杆菌为胞内菌,机体产生的有效免疫为细胞免疫,但常伴有超敏反应的发生。

第十五章

1,支原体:

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目前所知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之一。

2,沙眼,我国学者汤飞凡最早培养出沙眼衣原体。

3,临床检验中常用外斐反应来检测血清中有无抗体,作为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4,螺旋菌革兰染色阴性,不易着色,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菌体染成棕褐色。

第十六章

1,病毒:

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征:

①个体极小。

②结构简单、无完整细胞结构。

③严格的寄生性。

2,许多病毒性疾病不仅传染型强、流行广泛,而且病死率高。

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理想治疗药物。

因此对预防显得十分重要。

3,病毒大小以纳米为单位。

4,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病毒主要有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核酸构成病毒的核心,蛋白包裹在核酸外,称为衣壳。

核心与衣壳构成最简单的病毒体,亦称核衣壳,即裸病毒。

有的病毒如腺病毒在衣壳上还具有纤维突起,又称触须纤维。

较复杂的病毒在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包膜,这类病毒有称包膜病毒。

病毒核酸:

位于病毒核心,化学成分为DNA或RNA。

携带病毒的全部遗传物质。

决定病毒的遗传特性。

病毒包膜:

是包绕在核衣壳外面的一层膜样结构,为包膜病毒所具有。

它是在病毒核衣壳装配后感染细胞释放过程形成的,含有包膜蛋白及宿主细胞膜的类脂和多糖成分,是病毒鉴定、分型依据之一。

对病毒核衣壳有保护作用,并能吸附或融合易感细胞,与病毒感染细胞有关。

5,有些病毒包膜表面具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称包膜子粒或刺突。

流感病毒两种突起:

呈棒状的为血凝素,呈哑铃状的神经氨酸酶。

6,病毒增殖7个阶段:

①吸附②穿入③脱壳④生物合成⑤装配与释放。

第十七章

1,麻疹病毒:

属副黏病毒科,是麻疹的病原体,可引起儿童以发热,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全身斑丘疹为特性的急性传染病。

2,患者口腔黏膜上出现灰白色、外绕红晕的粘膜斑称koplik斑。

有助于早期诊断麻疹。

极个别病人,麻疹病毒长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呈慢病毒感染,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脊髓灰质炎病毒:

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病毒主要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肌肉弛缓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

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主要经粪便排出,鼻眼分泌物也可短时间排出病毒,传播方式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饮水、手及玩具等经口感染。

4,肝炎病毒五型缩写

甲型:

HAV;乙型:

HBV;丙型:

HCV;丁型:

HDV;戊型:

HEV。

5,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在分类上属于小RNA病毒科的嗜肝RAN病毒。

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患者,其血液和粪便均有传染性(粪—口传播)。

6,乙型肝炎病毒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在分类上属于嗜肝DNA病毒科。

其形态与结构: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是感染性完整的HBV病毒。

直径约42nm,有双层衣壳。

外衣壳相当于包膜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

内衣壳蛋白具有HBV的核心抗原(HBcAg)。

HBeAg可自肝细胞分泌而存在于血清中,而HBcAg仅存在于被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一般很少存在于血液循环中。

7,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

抗原

抗体

HBsAg

抗HBs

抗HBc

HBeAg

抗Hbe

抗原

抗体

HBsAg

抗HBs

抗HBc:

IgM、IgG

HBeAg

抗Hbe

HBsAg

HBeAg

抗HBs

抗Hbe

抗HBc

结果分析

+

-

-

-

-

感染HBV,结合肝功能判断有无乙肝,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

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也称大三阳,传染强

+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也称小三阳。

-

-

+

+

+

乙肝恢复期

-

-

-

-

+

感染过HBV

-

-

+

-

-

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感染过HBV,并已恢复

8,血清中出现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

抗HBs有中和病毒作用,其阳性表明机体曾感染过HBV或接种过乙肝疫苗,已获得对HBV的免疫力。

HBeAg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及其血液具有传染性,抗HBe阳性提示机体对HBV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HBcAg存在于肝细胞核内,不易在血清中检出,抗HBc-IgM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患者的血液有很强的传染性。

检测HBVDNA是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最可靠的指标。

9,单纯疱疹病毒(HSV):

HSV-1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后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以感染口腔,皮肤粘膜,眼结膜,角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HSV-2主要是性接触感染,主要侵犯外生殖器官及生殖道粘膜。

10,反转录病毒致病机制:

某些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包膜具有高度亲和性。

HIV侵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表达CD4分子的的细胞,其中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

11,狂犬病是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可作为诊断狂犬病的指标之一。

第十八章

1,真菌:

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

在一般培养基上能生长,常用沙保培养基。

第十九章

1,共生: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在生存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多样而复杂,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称共生。

包括互利共生,共栖,寄生。

2,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整个过程称~。

第二十章

1,世代交替现象:

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进行形成的~。

2,溶组织内阿米巴:

也称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和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

3,阴道毛滴虫:

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和尿道内,亦可寄生于男性尿道和前列腺等处。

4,蓝氏贾第鞭毛虫:

简称贾第虫,主要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类动物的小肠,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