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3468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docx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

工程名称:

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建设工程高准度标准物质研发室编号:

致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现报上施工现场动火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全套、部分),已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

 

承包单位项目部(公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1、同意2、不同意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后

 

并于月日前报来。

项目监理机构:

(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注: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四川省建设厅制

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建设工程

高准确度标准物质研发室

 

施工现场动火方案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编制说明

为加强建筑工地防火管理,确保本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行“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有关防火规范,特制订以下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m2)

结构形式

建筑高度

(m)

层数

工期(日历天)

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建设工程高准确度标准物质研发室

748.47

框架

13.45

二层

140

三、组织机构建立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安全负责人

后勤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后勤组

安全员

技术员责人

施工组责人

工人

主要职责如下:

项目经理:

负责工程全面指挥、协调和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

负责工程操作工作进行指挥和管理。

技术员:

根据技术负责人的总体安排具体落实各项技术工作。

施工负责人:

负责对施工组工作的安排和管理。

施工组:

负责各专业人工进行施工。

安全负责人:

负责各项工作中的安全布属并及时做好安全交底工作,根据工地周边情况做好整体警戒工作的规划。

安全员:

监督各项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警戒工作的执行、安全检查和处理。

后勤负责人:

负责施工和生活的安排、后勤保障及财务管理。

四、现场防火管理制度

1、建筑工地必须实行消防责任制,加强防火安全管理,确保国家、集体财产和人身的安全。

2、工地的防火、保卫工作有现场施工单位(包括土建、安装、装修单位)负责。

责任人系该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或承包负责人或土地承包负责人,责任人应根据建筑工地大小,及时配备值班纠察人员,该做好施工现场防火安全、保卫工作,选派专人管理。

3、工地应该落实防火、保卫责任制,施工现场危险品管理、安全用电管理、动用明火审批规章制度,及时配备值班纠察,监护人员,做到不定期地对工地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和有效落实。

4、工地内易燃易爆仓库或场地所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吸烟,对不再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及时清理和处理,工棚和临时宿舍内,严禁明火取暖,严禁使用“热得快”等各类电器炉灶等。

5、建筑工地临时动火,必须符合动火的规范要求,填写动火审批表,并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方可动火。

五、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2、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加强值班巡逻。

3、施工作业期间需搭设临时性建筑物,必须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应及时拆除。

但不得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4、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5、在土建施工时,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有条件的,应敷设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防栓。

6、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六、施工现场消防布置

楼面作业层、木工加工棚、钢筋加工棚、职工生活区、仓库、配电室、办公区、门卫值班室等均设消防专用的太平桶、黄沙、干粉灭火器及足够的消防工具。

库房有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建立严格的领退库手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灭火器的配备情况:

临时设施:

保证每层有3个灭火器

木工间、库房均按每25平米配备一个3公斤的干粉灭火器。

仓库、堆料场内,根据对象的特征,分组布置:

灭火器、黄沙、太平桶、泡沫、清水。

机房、垂直运输设备的操作室、值班室、临时动火作业场所等,配备不少于1个;

易燃易爆物品仓、可燃物堆放场、木制作场所等,50㎡以内配备不少于2个,每增50㎡增配1个;

施工办公室、水泥仓等100㎡以内配备不少于1个,每增50㎡增配1个;

5、在建建筑物,施工层在500㎡以内,配备不少于2个,每增500㎡增配1个。

工程内消防给水网管布置情况:

施工现场:

根据实际情况和规范设置3公斤的干粉灭火器,楼梯也需要布置灭火器。

现场设有8个消火栓,保证有效距离半径50米,能够达到现场各个部位。

消火栓口径为65mm,配备有足够长的水带,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

水能达到工程最高处的任何部位。

七、动火安全技术管理

一、防火教育记录

1、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每月职工进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组织防火检查。

2、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等。

动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

3、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4、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5、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搭建、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火符合防火规定,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

6、工程内不准作为仓库存使用,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进入工程内的可燃材料,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工程内不准住人。

7、施工现场不管什么地方一律不准用电炉,木工棚、仓库等,严禁吸烟。

8、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防火安全技术交底。

特别在进行焊接、油漆粉刷或从事防水等危险作业时,要有具体防火要求。

10、冬季施工保温材料的存放与使用,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11、严格动火审批程序,动火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12、实行严格的人员监护下施工。

13、严禁未经动火审批、无可靠安全措施和无证人员动火施工。

二、施工现场动火责任制

由于施工中的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因素多,所以组织施工时,一定要落实安全用火的要求,认真实施防火措施。

1、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现场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现场安全用火制度。

2、现场应划分作业区,易燃易焊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

3、现场应有车辆循环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3.5m,严禁占用场内通道堆放材料。

4、现场临建设施、仓库、易燃材场和用火处要有足够的灭火工具设备,对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

5、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注意以下防火要求:

(1)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2)穿墙电线或靠近易燃物的电线要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应保持安全距离。

6、现场材料堆放的防火要求

(1)材料堆放不宜过多,垛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木材加工废料要及时清理,以防自燃。

(2)现场生石灰应单独存放,不准与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在一起,并注意防水。

7、施工现场不同施工阶段的防火要点如下:

(1)基础施工时,主要应注意保温、养护用易燃材料的存放,注意焊接钢筋时易燃材料应及时清理。

(2)在主体结构施工时,焊接量比较大,要加强看火人员。

在焊点垂直下方尽量清理易燃物。

电焊线接头要卡实,焊线绝缘要良好,与脚手架或建筑物钢筋接触时要采取保护,防止漏电打火。

照明和动力用胶皮线按规定架设,不准在易燃材料上乱堆乱放。

(3)在装修施工时,易燃材料较多,对所有电气及电线要严加管理,预防断路打火,在使用易燃油漆时,要注意通风,严禁明火,以防易燃气体燃、爆炸,还应注意静电起火和工具碰撞打火。

八、动火安全保证措施

一、禁火区域划分及审批规定

1、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

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一级动火:

1)禁火区域内;

2)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顾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一级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3)各种受压设备;

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6)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3、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公司保卫部门及消防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动火。

4、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临时焊、割等用火作业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业

5、二级动火作业由现场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本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6、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均属三级动火作业。

7、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经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二、焊、割作业“十不烧”规定

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或未排除危险之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6。

、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作业。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准焊、割作业。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作业。

10、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九、工程文明施工管理

为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地方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基础上,组织成立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从现场施工、垃圾运输到日常生活文明均设专人管理,切实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并制作文明施工标志牌,放在醒目的地方提醒工人注意,共同维护一个文明的施工条件。

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1、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前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并标明管线用途,行进方向。

对检查井、污水井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明确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并对工人进行安全消防教育,学习正确使用安全器材的方法,加强安全防火意识。

3、施工现场建立健全用火管理制度,对工人进行用火安全施工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用火安全意识。

施工作业用火时,须履行用火审批手续,经施工安全负责人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后,方可在指定时间、地点作业。

作业时应配备专人监护,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4、当遇有易燃、可燃物及保温材料时,严禁明火作业。

施工现场设置消防车道,并应保持畅通。

施工现场道路保持两方向畅通,保证消防车辆能够及时进入事发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8、对工人进行岗前教育,施工作业应当在批准的施工场地内进行,不得在施工场地范围外堆放物料、机具等。

9、施工现场的工棚和临时厕所等临时设施远离临街一侧,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环卫设施,有专人负责保洁和管理,做到场区内无暴露性生活垃圾;临时厕所有专人洗涮保洁,做好清掏、消杀工作,做到无蝇蛆孳生。

10、不得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油漆、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十、火灾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2.坚持“保护人员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3.坚持“统一领导,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消除危险”的原则;

4.坚持“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三、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一)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相关作业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有序的开展工作。

(二)成立项目部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1、组长:

项目经理

2、副组长:

技术总工

3、组员:

现场工长、技术员、材料员、物资设备管理员、安全员、后勤保障人员。

2.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小组职责

⑴总指挥职责:

发布或解除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应急救援。

⑵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各应急小组及成员的具体行动,并实施决策。

⑶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③负责组织对事发现场的拍照、摄像工作;负责对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和报道;事故扩大应急后,负责向周边居民、社区的对外信息公告。

⑷技术支持组职责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指出标明现场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⑤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⑸抢险抢救组职责

①实施抢险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救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④抢险抢救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⑹医疗救治组职责

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④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⑺后勤保障组职责

①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②提供合格的抢险抢救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三)预警行动

1.预警信息的发布

施工现场任何人只要发现事故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险情后,都要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如运用固定电话、手机或口头等形式发出警报,通知项目负责人、安质员和现场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实施避险。

火警:

119;医疗急救:

120

四、应急行动

⑴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事故情况,划定安全和危险区域,设立标志,实行现场保护,安全警戒,疏导人员和车流,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维护好现场秩序。

⑵按本预案规定职责明确各应急工作组救援任务,组织救援。

⑶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资源调配

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调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器材、药品、医疗器械、抢险车辆等物资,为应急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4.应急避险

⑴抢险车辆赶往事发现场和急救车辆护送伤害人员到达医院的途中,按交通规则正确驾驶车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⑵在疏散人群过程中,要选择安全通道,合理有序引导撤离,防止相互践踏受到伤害。

⑶在现场抢救伤员的过程中,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造成抢救人员伤害。

同时,对受伤人员,要根据伤员受伤部位和伤害程度,正确施救,避免盲目抬运拖拉,给后续抢救工作带来麻烦,防止使受伤人员再次受伤或加重伤害程度。

五、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报警

当工地发生失火,最先发现火情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要确定地点及部位,并将信息准确传出。

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火情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分部管理人员、义务消防队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应急响应指挥小组,启动紧急预案。

指挥小组要迅速拨“119”火警电话,的同时,拨打“120”电话请求支援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便于及时扑救处置火灾事故。

2、组织扑救火灾

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急准备与响应指挥部除及时报警,并要立即组织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进行扑救火灾,义务消防队员选择相应器材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

派人切断电源,进行灭火,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充分利用现场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A、灭火组:

在火灾初期阶段使用灭火器、黄砂、土、水,进行火灾扑救。

B、疏散组:

根据情况确定疏散,指挥撤离,并维持秩序和清点人数。

C、救护组:

根据伤员情况确定急救措施,并协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伤员救护。

D、保卫组:

做好现场保护工作,设立警示牌,防止二次火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