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349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6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H.docx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

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因共两党合作

7、毛泽东曾说:

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毛泽东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是指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10、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制定了“863” 计划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11、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12、它致力于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安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最初由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组成。

它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13、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14、独立战争后,美洲上著的实际他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遥远、荒凉的保留地。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15、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

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16、马克思由生于1818 作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次系统地闸述此理论的文件是

A.《人民宪帝》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1920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切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

这些有助于

A.苏维埃政权的处立  B.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

这段话强调了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19、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

这说明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

C.“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D.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20、下图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A.经济混乱B.资源匮乏C.环境恶化D.贫富分化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

明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这时的戏曲多为反映忠孝节义的美德故事,扎根人民生活,并形成了多样的剧种和流派。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群众性的节日歌舞和祭祀活动,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

悲剧主要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寄寓了剧作家的政治主张;喜剧取村于日常生活,多为政治和社会讽刺剧。

观看戏剧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的相同之处。

(3分)

(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戏曲剧种一例。

 你能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2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

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

康有为应辩道:

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  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

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 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

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 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3分)

(2)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

(2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

(2分)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

2012 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 年增长6.4倍……。

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广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

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3分)

(3)综上所述,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举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2 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审请。

至 1800年,已建成 1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

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 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2分)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分)

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