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3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8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docx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施工设计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XT1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

设备、人员动员同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工程中标后,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和工程总体计划的安排,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做好施工场地的租用、平整、夯实,施工便道的修筑以及临时住房等临时设施的搭建工作,与此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调集、运输先期开工工程所急需的关键设备。

这里所说的关键设备根据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对路基工程施工是指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对桥梁工程是指回旋钻机,砼拌合站。

同样,指定专人负责组织调集本项目工程开工所需的各类技术工人。

目前由于公司部分项目工程施工处于扫尾阶段,有大量的设备和人员处于停工待命的状态。

因此,本工程所需设备和技术工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估计本施工标段工程初期开工所急需的上述关键设备以及其它配套设备,在3~7天内可以到达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时进场,满足施工需要,工程全面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和人员按工程总体进度计划需要准时提前到达工地,计划工程开工后15天内全部设备和施工人员可以到工,确保工程全面正常施工。

二、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本工程施工所需设备、人员根据本工程具体的地理位置基本采用汽车由陆路运达施工现场。

施工设备全部用本单位自备车辆或平板拖车运抵工地,所需材料如水泥、黄砂、碎石、石灰、钢材等基本采用水运至离工程所在地最近的码头后利用社会车辆短途运抵现场,施工人员大部分由本单位自备车辆送到工地,少部分人员乘车到工地。

该标段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可利用当地便利的道路进行材料及人员运输。

第二部分: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施工标段路线起点位于甘露镇北甘虞公路,向东跨越五级航道望虞河,路线继续向东,从中灰圩与石口里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在三家村附近穿越一条50万伏高压线,在三家村路线连接XT2施工标段起点,本标段全长4.9公里,路线里程桩号为K0+000~K4+900。

路线处于常熟练塘镇张桥区,新庄镇杨园区内,主要控制点有路线起点五级航道望虞河等。

本施工标段路基平均填土高度2.22米,全标段土方总量为34.28万立方,石灰用量28782吨,防护排水圬工体积4257立方,特殊路基处理0.246Km,平面交叉6处,主线跨河特大桥1座,大桥1座,主线涵洞11道,本标段设置收费站1处。

本施工标段路基标准断面为主线路基,具体标准断面布置如下:

根据初步设计锡太公路(苏州段)按平原微丘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路基全宽26.5米,双向六车道。

其中单向行车道宽3×3.75m,左右侧路缘带各宽0.25m,中间带宽2.50m,中央分隔带宽2.00m;本项目全线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施工标段设跨河桥梁2座,计888.52延米,其中望虞河特大桥762.4米,毛家河大桥126.12米。

望虞河特大桥起点桩号为K1+275.89,终点桩号K2+038.29,由主桥、引桥两部分组成。

桥梁结构:

主桥上部设计为50m+80m+5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采用后张法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下部为直立式桥墩,引桥为柱式墩、柱式和肋板式台,Φ1.5m、Φ1.2m钻孔灌注桩基础;引桥桥墩设置1.0×1.2m系梁。

毛家河大桥起点桩号为K4+518.43,终点桩号K4+644.55,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等跨布置,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Φ1.5m、Φ1.2m钻孔灌注桩基础。

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梁净宽:

2×净-11.75m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大桥1100

地震基本烈度:

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

40,

高程系: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自然地质情况

2.1地形地貌:

线路经过区为太湖流域冲湖积低洼荡平原,地形较平坦,沟、塘、河纵横密布。

地面标高多在1.3-2.2m之间,河堤、村庄处稍高,在3.4-4.0m。

2.2气象气候:

该工程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海洋的气候特征,春秋稍短,冬夏较长;四季分明,季风特征明显,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春季阴湿,冷暖交替;夏季梅雨,湿热期长;秋季低湿,秋旱阴雨相间出现;冬季干冷,严寒期短。

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2.7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量1054mm。

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2.3水文地质条件:

本标段地下水分为松散土类孔隙水,分潜水含水层、浅层承压含水层组、第I承压含水层组。

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4工程地质条件:

勘察深度内上部为第四纪全新统湖沼积相松散沉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夹少量亚砂土,局部粉沙,下部地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冲湖积相沉积物。

全新统地层发育不稳定,厚度分布不均。

依据地层的时代,成因,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指标特征等,勘探深度内共分16层,各地层主要特征描述如下:

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砂、亚粘土、粉砂、亚粘土。

三、施工测量

3.1测量人员、设备及管理

3.1.1测量人员

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将调派公路桥梁专业方面富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测量工程师2—3名,测量技师4名,测量员6名。

3.1.2测量设备

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将投入:

2台用于测量数据储存与处理的计算机,2台高精度全站仪,2台S1水准仪,3台拓普康J2水准仪。

3.1.3测量管理

主墩及曲线的线型与标高的测量控制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点。

我公司拟在本工程中建立严格的测量校核,复核与报监理工程师最终审核的三级检验管理制度,为此项目部将采取如下措施:

3.1.3.1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建立完整的测设方案拟定---数据计算与复核---施工现场测量---技术科对测设数据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最终审核的测量审查制度。

3.1.3.2与设计、监理及业主密切联系。

除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按要求复核并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外,还将定期对各工程部位的方位、标高控制点进行复核,检查结果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以便随时掌握施工情况。

3.1.3.3工程控制网及工程各部位的施测成果,必须在上报监理工程师并得到批复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1.3.4加强测量工作的思想作风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保证定岗人员的稳定,防止出现人员更替造成的交接疏漏。

3.1.3.5定期检测测量设备,保证仪器不带病工作。

3.1.3.6建立由计算机管理的工程测量数据库,实行数据共享。

3.2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

3.2.1业主移交的控制网复测

在进行此项工作前,项目部将完成对仪器进场前的校核工作,采用全站仪对业主移交的控制网点(导线点、路线中心点、曲线转角点等)进行同等级复测,用S1水准仪对移交的高程控制水准基点按照施工规范或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复核,并将上诉两项复核测量的数据经过内业处理后形成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确认后,进行网点加密工作。

3.2.2控制网点的加密

网点加密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将认真审查施工设计图纸并察看施工场地,在确保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方进行方案的拟定和控制网点的加密工作。

3.2.2.1大桥测量控制网应为四边形,且满足45度<ɑ<135度的转角要求。

3.2.2.2加密后的各控制点不能因桥梁或路基的施工而造成视线的不通视。

3.2.2.3所有的加密控制点不能处于低湿的软基或可能因施工影响造成沉降或偏移的位置。

在满足以上要求后,按同等级进行控制网点的加密。

利用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形成加密控制网点的测设成果,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测量技术质量控制体系框图

数据否认

 

桥梁工程测量控制顺序及流程图

业主移交控制网点复合

桥梁控制网建立加密

钻孔桩施工测量

承台施工测量

墩身施工测量

墩身施工过程中跟踪控制测量

箱梁支架基础的预压测量

梁板安装测量控制

箱梁底板施工测量

箱梁施工过程跟踪控制测量

箱梁预应力施工徐变观测

桥面系施工测量控制

复测业主移交的控制网点,成果上报

3.3路基工程施工测量

3.3.1路基纵断面施工测量

3.3.1.1测设顺序

业主移交的导线点复测→对业主移交的导线点进行加密→内业计算各测量路段交角点,起点及终点,圆、缓和曲线的特征点等各点坐标→现场测放拟订的控制点→路线中桩加密测量。

3.3.1.2主要测设方法和技术控制

3.3.1.2.1仪器设备:

全站仪(拓普康),水准仪(S1、S3),计算机。

3.3.1.2.2交转点的测设根据现场路线及视线透视情况,选用穿线交点法或拨角放线法进行。

3.3.1.2.3利用测设的交转点,根据设计圆曲线的各设计技术参数,测放出圆曲线的各主要特征点。

3.3.1.2.4根据曲线参数的大小,各控制点间的视线透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对圆曲线进行加密。

(可选方法有:

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弦线支距法、弦线偏距法)

3.3.1.2.5中桩测设加密后,对各施工测设转点和中桩加以保护,路线填筑标高的日常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

3.3.1.2.6每隔几个施工面层,采用全站仪对中桩的方位坐标进行一次复核调整。

3.3.1.2.7储存测设数据,列表或绘图建立微机管理数据库。

3.3.2路基横断面施工测量

路基横断面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施测方法如下:

3.3.2.1路基边桩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中路基填挖高度,边坡率、路基宽度和横断面地形情况,先计算出路基中心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现场直接测放路基边桩,路基边桩测放时应注意先进行路基的横断面方向测定。

3.3.2.2路线边坡测量。

边坡拟采用样架测放的方式进行。

3.4桥涵工程施工测量

3.4.1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本项目基础工程主要有桥梁钻孔桩、承台等的基础处理、底板基础等。

3.4.1.1钻孔桩施工测量。

利用高精度全站仪采用相对极坐标对桥梁的桩基平面位置进行测放,施工中一次可测放多根桩基,并利用各桩间的数据关系进行复核,减少偶然误差的出现。

3.4.1.2桥梁承台等基础施工测量。

采用全站仪先测放出基础的中心点,并以次作为测放基点,测放出承台等基础的十字中心线及各特征点、线。

3.4.1.1.3对已测放的点、线设置护桩,护桩位置以便于复测或恢复测放的点、线,且护桩自身的使用安全应不受本阶段施工的影响。

3.4.2墩、台身施工测量

本项目桥梁台身有柱式和肋墙式两种,柱体的平面位置测量与桩基测量方法相同,立柱的垂直度需要用经纬仪竖丝进行控制。

肋墙及台身的测量同承台测量放样方法相同,标高控制采用全站仪的三角高程进行控制,或直接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3.4.3悬浇箱梁的施工测量

3.4.3.1挂篮支架预压沉降量测量

利用S1水准仪对搭设的支架逐点预压沉降的测量,记录各级差预压荷载下,挂篮垂直方向的沉降值,并将各点沉降值输入计算机机处理。

同时,采用压载(或受力计算)的方式实测(或验算)支架纵横梁的跨中挠度,将以上两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验算,以确定混凝土浇筑时支架的最终沉降值并形成数理曲线以便根据各块件及施工荷载重量在施工过程中取用。

3.4.3.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根据施工图纸及监理、监控单位提供的标高严格控制施工,注意各工序及各时段的细微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下步施工并上报上级部门待处理好后再行施工。

四、便道、便桥

4.1便道

本工程需新建便道4.7公里左右,为满足施工要求,便道顶宽5.0米,全线贯通,结构采用40~60cm灰土基层,20cm泥结碎石面层。

4.2便桥

本项目拟搭设施工临时钢便桥300米,其中分别设置在望虞河特大桥主桥主孔位置和毛家河桥位处。

钢便桥采用钢贝雷进行搭设;基础采用ф80cm钢管桩。

见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及便桥示意图。

五、路基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路基土方总量,安排二个路基施工处进行施工,其中软基处理由路基施工处所属的专业施工队负责施工。

路基施工结束并验收合格后安排公司下属专业路面施工队伍进行路面的施工。

本工程土方施工期间影响和干扰因素较多,故施工便道的贯通非常重要,因此计划在进场一个月内贯通施工便道,在便道施工同时进行河塘打坝抽水,当便道施工通行后进行河塘清淤,同时安排桥头软基路段粉喷桩的施工,土方施工随后进行。

路基施工计划在2006年10月底完成粉喷桩施工,2006年月7底完成路基土方施工。

2006年10月底前完成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2007年月12底前完成路面、桥面面层工程施工。

5.1施工准备

在路基工程正式开工之前,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全线地形、地貌全面实地考察一遍;并请设计代表到工地对施工图作全面技术交底,仔细认真领会设计意图;组织精干测设人员,对设计单位、业主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路线中心控制桩进行复测,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复核无误后,进行加密和控制测量,对有关控制桩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随后,根据路线地段的地形变化情况,放出路线中心桩。

施工前,在指挥部及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对路基试验段的有关数据、工艺方法、施工机械等进行分析,为更好地进行本合同段路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做好路基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2填方路基施工

5.2.1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

刷坡

 

5.2.2沟塘处理

沿河、塘路基填筑,先修筑草袋围堰,将路基填筑范围内沟塘中的水排净后,清除河床淤泥至指定地点堆放。

回填30~50cm道渣,再根据填高H及地下水位决定处理方式。

沿线鱼塘埂为耕植土,予以挖除,整平后连同鱼塘一起填筑。

5.2.3原地面处理

对一般地基段的填方路基施工前,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及压实。

所有填方作业均严格按照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根据测设的路基边线,组织推土机清除地表15cm以内的耕植土,并运至路基以外的指定地点堆放。

清表完成后即在路基边开挖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地面雨水。

清表时若遇有树根等杂物应掘除并运至指定地点存放。

开挖临时排水沟尽可能与永久排水沟相结合。

路基清表完成后进行原地面处理。

本项目处于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原地面潮湿,故在填筑路堤前全段清除15cm耕土后,依据路基填土高度、软基处理情况,采用原地面直接碾压,确保一定的压实度(≥85%),经碾压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根据沿线地表土质及含水量情况,同时借鉴该地区其它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本施工标段路基填筑采取如下措施:

对于一般地段(路堤高度H≥1.76m):

路床(95区)0~80cm用8%石灰土填筑;上路堤(93区)和下路堤(90区)根据填料性质,用素土或5%石灰土填筑;原地面清表后直接碾压,压实度≥85%;其上用30cm6%石灰土分两层填筑,确保压实度的过渡。

低路堤路段:

路堤高度H<1.26m时,原地面下挖至路床顶面以下75cm以确保下挖后的路床填土高度不小于30cm,并进行填前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然后在其上分两层(厚30cm)用5%灰土分层填筑,压实度逐级过渡,路床30cm采用8%的石灰土填筑。

路堤高度1.26m≤H>1.76m时,清表15cm后,直接碾压,压实度≥85%,其上用30cm6%石灰土分两层填筑,压实度逐级过渡,路床30cm~80cm采用8%石灰土,压实度≥95%。

地势低洼路段(河塘段):

地势低洼、地表临时积水和过湿路段,路基底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碎石土、山皮土、碎石等)作透水隔离层,厚度40cm起隔断地表毛细水和疏干土基的作用,其上采用5%石灰土分层压实填筑至原地面压实度逐渐过渡,原地面处压实度要求≥90%,确保土基的强度,原地面以上填筑同一般路基。

特殊路基处理路段:

清表及填前压实用素土填筑,设双向≥1%的横坡,原地面以上设置30cm砂垫层并铺设一层土工布,其余同一般路基。

5.2.4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

在路基正式填筑前,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全幅路基)的试验路段,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现场试验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试验时应将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记录下来,若试验结果达到技术规范的质量检验标准,即可将试验结果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并可将该试验段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以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用于填方(包括回填)的每种类型材料,都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

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和机具应与正式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具相同,其他如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也应基本相同。

5.2.5因本工程所在区域土源含水量较高,所有路基填筑土方为了满足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必须掺石灰处理。

为了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土方施工必须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成型。

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填筑材料反复调查,进行土的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击实等试验。

对过湿土采用二次掺灰的方法保证灰剂量和施工质量。

即土从取土坑挖出后,经过初步凉晒,然后用挖掘机和推土机配合将2~3%的生石灰翻拌,掺入过湿土中,吸收过湿土中的含水,当其含水量适中时,装车运至作业段整平,用旋耕机粉碎、翻拌、凉晒降低含水量,补足不足的灰剂量。

5.2.6路基土方填筑

5.2.6.1在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取得成功,并将各项资料(试验时的记录等)及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正式进行路基土方填筑。

在路基土方填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95%、≥95%、≥93%≥90%各区段的分界高程,确保路基压实质量。

5.2.6.2粉喷桩处理路段土方填筑

具体施工工艺详见特殊路基施工方法。

5.2.6.3路基土方填筑的基本施工工艺流程为:

备料—挖掘机配合自卸车上土—推土机摊铺并粗平—拖拉机翻耕晾晒、粉碎—压路机静压—平地机精平—压路机压实—整修路拱—检测。

每层填土控制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及减少雨水冲刷对路基质量的影响,每侧施工余宽不小于40cm。

每填高1~1.5m检查一次路基中线及整修边坡。

5.2.6.3.1非95区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因本标段土源的含水量较大,故采用直接掺生石灰的处理办法。

用挖掘机将土取出,按设计要求剂量掺入生石灰,并反复翻拌,使灰分布均匀,打堆焖放2~3天,用推土机翻堆,翻堆过程中注意利用推土机的碾压粉碎作用。

在此过程中,检查灰剂量,不足部分,则在施工现场再次直接掺入消解石灰直至达到设计剂量,并拌和使之分布均匀。

路基原地面处理结束(或软基处理结束)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即可运输摊铺灰土。

组织4-5T自卸汽车由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装土运输。

自卸汽车数量由土方填筑数量和运距而定。

因土方全从便道上运进,故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对便道进行整修,对局部弹簧或排水不畅地段进行处理,以使运输车辆能够正常通行。

测量人员及时放出路基中桩,根据现场实测高程及路基设计高程,准确计算并放出路基上土边线,并注意每侧超宽30cm,并与现场施工人员交待清楚。

土倒在路基上,首先用推土机将其推开并铺平,要注意一定要铺至测量人员所划的上土边线处。

为保证路基压实度,摊铺厚度应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

在路基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时,即可组织振动压路机进行稳压,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整平时,一般路段要求由已经成型作业面一端向未成型一端整平,并注意与先期已经成型的路段搭接3-5m。

平地机精平时须注意使填土形成2%左右的横坡,以满足路基排水要求,最后碾压成型。

5.2.6.3.2路基95区施工工艺

路基95区施工是路基土方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在正式大面积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施工,以获得路基填土厚度(松铺系数)、压实标准、压实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技术参数,来指导整个标段路基95区施工生产。

路基95区采用路拌机沿途路拌一次性碾压成型的方法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5.2.6.3.2.1测量放样

路基94区施工结束后,采用全站仪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施工放样,按断面间隔20米恢复中桩,并放出边桩,打出控制点,测出它们的高程,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验收纵断高程、宽度、边坡、横坡等,请试验监理工程师验收压实度、灰剂量,验收合格后,准备95区施工。

5.2.6.3.2.2运输及摊铺素土

打好石灰线方格(每10m一个断面,每断面4等分)按配合比计算出素土用量,并用自卸车从取土坑把素土运至施工现场(由于土的天然含水量较高,为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土质含水量,预先用挖掘机将土从取土坑中挖出,打堆滤水)。

用推土机将土摊铺开来,注意一定要摊铺至上土边线处。

然后用旋耕机配合铧犁不断翻拌晾晒,待含水量略大于混合料最佳含水量3个百分点用时用振动压路机稳压,平地机整平,测量人员跟踪控制高程,最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

5.2.6.3.2.3运输及摊铺石灰

石灰:

钙镁含量不低于Ⅲ级以上石灰规定的技术标准(GB1594-79),具体指标见下表:

类别

指标

项目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等级

I

II

III

I

II

III

I

II

III

I

II

III

有效钙加氯化镁含量(%)不小于

85

80

70

80

75

65

65

60

55

60

55

50

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的筛余(%)不大于

7

11

17

10

14

20

含水量(%)不大于

4

4

4

4

4

4

细度

0.71mm方孔筛的筛余(%)不大于

0

1

1

0

1

1

0.125mm方孔筛的累计筛余(%)不大于

13

20

-

13

20

-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

≤5

>5

≤4

>4

石灰的技术指标(GB1594-79)

注:

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

I等≥75%、II等≥70%、III等≥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

生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石灰消解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水量,保证其正常消解。

一般加水量按石灰的70-80%控制,同时注意加水的速度,避免“过烧”和“过冷”现象。

为消除“过火石灰”造成开花等危害,消解后的石灰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灰,也不可过湿成团。

在调整后的素土上打出方格,按计算出的数量将通过1cm筛的石灰运到现场,人工摊铺均匀,由于其天然含水量较高,拌和前应让其晾晒至适当含水量。

5.2.6.3.2.4拌和

石灰摊铺结束后,开始用路拌机拌和,拌和遍数2遍以上,安排专人跟在路拌机后面随时检查拌和深度,拌和深度以打入下承层顶以下5mm-10mm为宜,确保无素土夹层,保证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石灰面、花团和花条,检测混合料粒径不超过1.5cm,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和灰剂量,含水量控制在高出最佳含水量1-2百分点,灰剂量符合规范要求。

路拌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拌和层底部不能留有素土夹层,要有专人跟在路拌机后面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及时指挥路拌机操作人员调整拌和深度。

5.2.6.3.2.5.精平和碾压

路拌后,对灰土混合料的含水量、灰剂量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试验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

当其灰剂量合格、含水量接近或略高于最大含水量的1-2个百分点时即组织平地机进行精平,压实机械进行压实。

碾压时按初压、复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