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363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docx

Hoaglands营养液配方及配制

改良霍格兰配方:

  四水硝酸钙945mg/L

  硝酸钾506mg/L

  硝酸铵80mg/L

  磷酸二氢钾136mg/L

  硫酸镁493mg/L

  铁盐溶液2.5ml

  微量元素液5ml

  pH=6.0

  铁盐溶液:

七水硫酸亚铁2.78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3.73g

  蒸馏水500ml

  pH=5.5

  微量元素液:

碘化钾0.83mg/l

  硼酸6.2mg/L

  硫酸锰22.3mg/L

  硫酸锌8.6mg/L

  钼酸钠0.25mg/L

  硫酸铜0.025mg/L

  氯化钴0.025mg/L

  若作为复合肥使用,可以采用天然水配制,省略微量元素液。

若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需用人工软水配制,如蒸馏水,微量元素液必须加入。

  经常将上述营养液配成10倍或20倍浓度,用时稀释即可。

注意用前调整pH。

 

水培营养液配制

营养液是将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化合物按适宜的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溶液。

无土栽培主要通过营养液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

无土栽培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养液配方和浓度是否合适、营养液管理是否能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因此,只有深入了解营养液的组成和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技术,只有正确、灵活地配制和使用营养液,才能保证获得高产、优质、快速的无土栽培效果。

1.营养液的原料及其要求

无土栽培中配制营养液的原料是水和无机盐类化合物。

合适的营养液配方须结合当地水质、气候条件及所栽培作物品种对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种类、用量和比例作适当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营养液的使用效果。

1.1营养液所具备的条件

栽培使用的营养液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营养元素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营养液中;各种离子溶于水中比例要适宜,总离子浓度要适当;营养液中还必须有根呼吸所必要的氧气;不能含有害离子;pH值一般在6~6.9范围内;连续栽培营养液的浓度、元素间的比例、pH等变化不大。

1.2营养液对水源、水质的要求

1.2.1水源要求 

配制营养液的用水十分重要。

在研究营养液新配方及营养元素缺乏症等试验水培时,要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无土生产上一般使用井水和自来水,河水、泉水、湖水、雨水也可用于营养液配制。

但无论采用何种水源,使用前都要经过分析化验以确定水质是否适宜。

雨水含盐量低,用于无土栽培较理想,但常含有铜和锌等微量元素,故配制营养液时可不加或少加。

使用雨水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空气污染程度,如污染严重则不能使用。

雨水的收集可靠温室屋面上的降水面积,如月降雨量达到100mm以上,则水培用水可以自给。

由于降雨过程中会将空气中或附着在温室表面的尘埃和其它物质带入水中,因此要将收集到的雨水澄清、过滤,必要时可加入沉淀剂或其它消毒剂进行处理,而后遮光保存,以免滋生藻类。

一般在下雨后10min左右的雨水不要收集,以冲去污染源。

以自来水作水源,生产成本高,水质有保障。

以井水作水源,要考虑当地的地层结构,并要经过分析化验。

无论采用何种水源,最好对水质进行一次分析化验或从当地水利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并据此调整营养液配方。

无土栽培生产时要求有充足的水量保障,尤其在夏天不能缺水。

如果单一水源水量不足时,可以把自来水和井水、雨水、河水等混合使用,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1.2.2水质要求 

水质好坏对无土栽培的影响很大。

在配制营养液时,首先要做好营养液原水的水质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

水的酸碱度(PH)、电解质浓度(EC)及硝态氮(NO3-)、氨态氮(NH4+)磷(P)、钾(K)、钙(Ca)、镁(Mg)、钠(Na))、铁(Fe)、氯(CI)的含量。

由于地理环境和水来源的差异,上述成分有较大的差别。

水质要求的主要指标如下:

1.硬度:

用作营养液的水,硬度不能太高,一般以不超过10º为宜。

2.酸碱度(pH):

一般要求在5.5~8.5之间。

3.溶解氧:

使用前的溶解氧应接近饱和,即4~5mgO2/l。

4.NaCl含量:

小于2mmol/1。

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要求不同。

5.余氯:

主要来自自来水消毒和设施消毒所残存的氯。

氯对植物根有害,因此最好自来水进入设施系统之前放置半天以上,设施消毒后空置半天,以便余氯散逸。

6.悬浮物:

小于10mg/L。

以河水、水库水作水源时要经过澄清之后才可使用。

7.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含量:

无土栽培的水中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含量不能超过国家标准(表1-1)。

表1-1 无土栽培水中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含量标准

 

名称           标准

名称           标准

汞(Hg)      ≤0.005mg/l

镉(Cd)      ≤0.01mg/l

砷(As)      ≤0.01mg/l

硒(Se)      ≤0.01mg/l

铅(Pb)      ≤0.05mg/l

六六六      ≤0.02mg/l

苯          ≤2.50mg/l

DDT         ≤0.02mg/l

铜(Cu)      ≤0.10mg/l

铬(Cr)      ≤0.05mg/l       

锌(Zn)      ≤0.20mg/l

铁(Fe)      ≤0.50mg/l

氟化物(F-)   ≤3.00mg/l

酚          ≤ 1.00mg/l

大肠杆菌    ≤ 1000个/L

 

另外,从电导率(EC)值及pH值来看,无土栽培用优质水其电导率(EC值)在0.2ms/cm以下,pH5.5~6.0,多为饮用水、深井水、天然泉水和雨水。

允许用水的EC值在0.2~0.4ms/cm,pH5.2~6.5。

在无土栽培允许用水的水质中,包括部分硬水,要求水中钙含量在90~100mg/l以上,电导度在0.5ms/cm以下。

EC值等于或大于0.5ms/cm,pH≥7.0或pH≤4.5,且含盐量过高的水质不允许使用。

如因水源缺乏必须使用时,必须分析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调整营养液配方和调节pH值使之适于进行无土栽培,如个别元素含量过高则应慎用。

1.3营养液对肥料及辅助物质的要求

1.3.1无机化合物选用要求

1.根据栽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盐类化合物

 在无土栽培中,要研究营养液新配方及探索营养元素缺乏症等试验,需用到化学试剂,除特别要求精细的外,一般用到化学纯级已可。

在生产中,除了微量元素用化学纯试剂或医药用品外,大量元素的供给多采用农用品,以利降低成本。

如无合格的农业原料可用工业用品代替,但肥料成本会增加。

2.肥料种类适宜

对提供同一种营养元素的不同化合物的选择要以最大限度地适合组配营养液的需要为原则。

如选用硝酸钙作氮源就比用硝酸钾多一个硝酸根离子。

一种化合物提供的营养元素的相对比例,必须与营养液配方中需要的数量进行比较后选用。

3.根据作物的特殊需要来选择肥料

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都是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氮源。

铵态氮在植物光合作用快的夏季或植物缺氮时使用较好,而硝态氮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使用。

如果不考虑植物体中对人体硝态氮的积累问题,单纯从栽培效果来讲,二种氮源具有相同的营养价值,但有研究表明,无土栽培生产中施用硝态氮的效果远远大于铵态氮。

现在绝大多数营养液配方都使用硝酸盐作主要氮源。

其原因是硝酸盐所造成的生理碱性比较弱而缓慢,且植物本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人工控制比较容易;而铵盐所造成的生理酸性比较强而迅速,植物本身很难抵抗,人工控制十分困难。

所以,在组配营养液时,两种氮源肥料都可以用,但以使用安全的硝态氮源为主,并且保持适当的比例。

4.选用溶解度大的肥料

如硝酸钙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钙,易溶于水,使用效果好,故在配制营养液需要的钙时,一般都选用硝酸钙。

硫酸钙虽然价格便宜,但因它难溶于水,故一般很少用。

5.肥料的纯度要高,适当采用工业品

因为劣质肥料中含有大量惰性物质,用作配制营养液时会产生沉淀,堵塞供液管道,妨碍根系吸收养分。

营养液配方中标出的用量是以纯品表示的,在配制营养液时,要按各种化合物原料标明的百分纯度来折算出原料的用量。

原料中本物以外的营养元素都作杂质处理。

但要注意这类杂质的量是否达到干扰营养液平衡的程度。

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工业品。

6.肥料中不含有毒或有害成分。

1.3.2无土栽培常用的肥料

1.氮源

主要有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

蔬菜为喜硝态氮作物,硝态氮多时不会产生毒害,而铵态氮多时会使生长受阻形成毒害。

两种氮源以适当比例同时使用,比单用硝态氮好,且能稳定酸碱度。

常用氮源肥料有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

2.磷源

常用的磷肥有磷酸二氢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

磷过多会导致铁和镁的缺乏症。

3.钾肥

常用的钾肥有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以及磷酸二氢钾等。

钾的吸收快,要不断补给,但钾离子过多会影响到钙、镁和锰的吸收。

4.钙源

钙源肥料一般使用硝酸钙,氯化钙和过磷酸钙也可适当使用。

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比较困难,无土栽培时常会发生缺钙症状,应特别注意调整。

5.营养液中使用镁、锌、铜、铁等硫酸盐,可同时解决硫和微量元素的供应。

6.营养液的铁源

pH值偏高、钾的不足以及过量地存在磷、铜、锌、锰等情况下,都会引起缺铁症。

为解决铁的供应,一般都使用螯合铁。

营养液中以螯合铁(有机化合物)作铁源,效果明显强于无机铁盐和有机酸铁。

常用的螯合铁有乙二胺四乙酸一钠铁和二钠铁(NaFe-EDTA、Na2Fe-EDTA)。

螯合铁的用量一般按铁元素重量计,每升营养液用3~5mg。

7.硼肥和钼肥 多用硼酸、硼砂和钼酸钠、钼酸钾。

1.3.3辅助物质

营养液配制中常用的辅助物质是螯合剂,它与某些金属离子结合可形成螯合物。

无土栽培上用的螯合物加入营养液中,应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不易被其他多价阳离子所置换和沉淀,又必须能被植物的根表所吸收和在体内运输与转移;二是易溶于水,又必须具抗水解的稳定性;三是治疗缺素症的浓度以不损伤植物为宜。

目前无土栽培中常用的是铁与络合剂形成的螯合物,以解决营养液中铁源的沉淀或氧化失效的问题。

2.营养液的组成

营养液的组成直接影响到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涉及到栽培成本。

根据植物种类、水源、肥源和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和调整营养液的组成成分,能更加发挥营养液的使用功效。

2.1营养液的组成原则

1.营养元素齐全

现已明确的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其中碳、氢、氧由空气和水提供,其余13种由根部从根际环境中吸收。

因此,所配制的营养液要含有这13种营养元素。

因为在水源、固体基质或肥料中已含有植物所需的某些微量元素的数量,因此配制营养液时不需另外加入。

2.营养元素可以被植物吸收

即配制营养液的肥料在水中要有良好的溶解性,呈离子态,并能有效地被作物吸收利用。

通常都是无机盐类,也有一些有机螯合物。

某些基质培营养液也选用一些其他的有机化合物,例如用酰胺态氮-尿素作为氮素组成。

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肥不宜作为营养液的肥源。

3.营养元素均衡

营养液中各营养元素的数量比例应是符合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生理均衡的,可保证各种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充分发挥和植物吸收的平衡。

在确定营养液组成时,一般在保证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品种齐全的前提下,所用肥料种类尽可能地少,以防止化合物带入植物不需要和引起过剩的离子或其他有害杂质(表2-1)。

表2-1营养液中各元素浓度范围

4.总盐度适宜

营养液中总浓度(盐分浓度)应适宜植物正常生长要求。

5.营养元素有效期长

营养液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在栽培过程中应长时间地保持其有效态。

其有效性不因营养空气的氧化、根的吸收以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在短时间内降低。

6.酸碱度适宜

营养液的酸碱度及其总体表现出来的生理酸碱反应应是较为平稳的,且适宜植物正常生长要求。

2.2营养液配方

蔬菜完成一个生育周期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所需要的必要的无机元素,叫作必需元素。

目前已知的必需元素有C(碳)、H(氢)、O(氧)、N(氮)、K(钾)、Ca(钙)、Mg(镁)、P(磷)、S(硫)、Cl(氯)、Fe(铁)、Mn(锰)、B(硼)、Zn(锌)、Cu(铜)、Mo(钼),共16种。

栽培上所考虑的必需元素只有11种。

其中氮、磷、钾、钙、镁等因需要量大,称之为大量元素;铁、锰、硼、铜、锌需要量小,称之为微量元素。

在规定体积的营养液中,规定含有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盐类数量称为营养液配方。

配方中列出的规定用量,称为这个配方的一个剂量。

通常营养液中各元素的浓度是:

大量元素:

硝态氮5~15mg/L,按态氮0~3mg/L,磷0.7~1.3mmol/L,钾2~8mmol/L,钙3~5mmol/L,镁0.5~2mmol/L,硫0.5~2mmol/L

微量元素:

硼0.1~1.0mg/L,锰0.1~1.0mg/L,锌0.02~0.2mg/L,铜0.01~0.1mg/L,钼0.01~0.1mg/L

营养液中各元素是以离子状态存在,可采用电导率仪来测定离子总浓度,单位是ms/cm(毫西门子/厘米)。

如果使用时将各种盐类的规定用量都只使用其一半,则称为用某配方的半剂量或1/2剂量。

现在世界上已发表了无数的营养液配方。

营养液配方根据应用对象不同,分为叶菜类和果菜类营养液配方;根据配方的使用范围分为通用性配方,如霍格兰配方、园试配方(表2-2)和专用性营养液配方(见表2-3);根据营养液盐分浓度的高低分为总盐度较高和总盐度较低的营养液配方。

 

表2-2 营养液配方实例

 

表2-3专用营养液配方

由于水中含有锌、铜、相等必须微量元素,而铁、锰、硼则需要补给。

由于铁、锰等在营养H值较高时不易溶化被植物吸收,所以应考虑加入在PH值高时也易溶解的整合物。

微量元素配方见表(2-4)。

表2-4)微量元素配方

2.3营养液的种类

营养液的种类有以下几种提法:

原液、浓缩液、稀释液、栽培液和工作液。

1.原液是指按配方配成的一个剂量标准液。

2.浓缩液又称浓缩贮备液、母液,是为了贮存和方便使用而把原液浓缩多少倍的营养液。

浓缩倍数是根据营养液配方规定的用量、各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及贮存需要配制的,以不致过饱和而析出为准。

其倍数以配成整数值为好,方便操作。

3.稀释液是将浓缩液按各种作物生长需要加水稀释后的营养液。

一般稀释液是指稀释到原液的浓度,如浓缩100倍的浓缩液,再稀释100倍又回到原液,如果只稀释50倍时,浓度比原液大50%。

有时是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所需要的浓度稀释的稀释液,所以稀释液不能认为就是原液。

                           

4.培养液或工作液是指直接为作物提供营养的人工营养液,一般用浓缩液稀释而成。

可以说稀释液就是栽培液,因为稀释的目的就是为了栽培。

2.4营养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营养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很多,常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数量的溶质来表示其浓度。

 1.化合物重量体积浓度(mg/L、g/L)

即每升溶液中含有某化合物的重量数,重量单位可以用克(g)或毫克(mg)表示。

例如,KNO3-0.81g/l是指每升营养液中含有0.81g的硝酸钾。

这种表示法通常称为工作浓度或操作浓度。

就是说具体配制营养液时是按照这种单位来进行操作的。

2.元素重量体积浓度(mg/L、g/L)

即每升溶液含有某营养元素的重量数,重量单位通常用毫克(mg)表示。

例如,N-210mg/l是指每升营养液中含有氮元素210mg。

用元素重量表示浓度是科研比较上的需要。

但这种用元素重量表示浓度的方法不能用来直接进行操作,实际上不可能称取多少毫克的氮元素放进溶液中,只能换算为一种实际的化合物重量才能操作。

换算方法为:

用要转换成的化合物含该元素的百分数去除该元素的重量。

例如,NH4NO3含N为35%,要将氮素175mg转换成NH4NO3,则175/0.35=500mg,即175mgN相当于500mg的NH4NO3。

3.物质的量体积浓度(摩尔/升)

即每升溶液含有某物质的摩尔(mol)数。

某物质可以是元素、分子或离子。

由于营养液的浓度都是很稀的,因此常用毫摩尔/升(mmol/1)表示浓度。

4.渗透压   

渗透压表示在溶液中溶解的物质因分子运动而产生的压力。

单位是帕斯卡(Pa)。

可以看出溶解的物质愈多,分子运动产生的压力愈大。

营养液适宜的渗透压因植物而异,根据斯泰钠的试验,当营养液的渗透压为507~1621百帕时,对生菜的水培生产无影响,在202~1115百帕时,对番茄的水培生产无影响。

渗透压与电导率一样,只用以间接表示营养液的总浓度。

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的渗透压可用理论公式计算:

P=C×0.0224×(273+t)/273

式中:

P为溶液的渗透压,以标准大气压(atm)为单位;C为溶液的浓度(以溶液中所有的正负离子的总浓度表示,即正负离子mmol/L为单位);t为使用时溶液的温度(℃);0.0224为范特行甫常数;273为绝对温度。

5.电导率(EC)  

电导率,又称电导度,代表营养液的总浓度。

常用单位为毫西门子/厘米,符号为ms/cm,一般简化为ms(毫西门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含盐量与电导率成正比,含盐量越高,电导率越大,渗透压也越大。

所以电导率能间接反映营养液的总含盐量,从而可用电导率值表示营养液的总盐浓度,但电导率不能反映营养液中某一无机盐类的单独浓度。

电导率值用电导率仪测定。

其和营养液浓度(g/L)关系,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求得。

在无土栽培生产中为了方便营养液的管理,应根据所选用的营养液配方(这里选用日本园试配方为例),以该配方的1个剂量(配方规定的标准用盐量)为基础浓度S,然后以一定的浓度梯度差(如每相距0.1或0.2个剂量)来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差的营养液,并用电导率仪测定每一个级差浓度的电导率使(如表2-7)。

表2-7 日本园试配方各浓度梯度差的营养液电导率值

  

由于营养液浓度(S)与电导率(E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方程来表示:

EC=a+bS(a、b为直线回归系数)

从表3-6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电导率与营养液浓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EC=0.279+2.12S(相关系数r=0.9994)

通过实际测定得到某个营养液配方的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之后,就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测定出营养液的电导率,并利用此回归方程来计算出营养液的浓度,依此判断营养液浓度的高低来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养分。

例如,栽培上确定用日本园试配方的1个剂量浓度的营养液种植番茄,管理上规定营养液的浓度降至0.3个剂量时即要补充养分恢复其浓度至1个剂量。

当营养液被作物吸收以后,其浓度已成为未知数,今测得其电导率(EC)为0.72mS/cm,代入方程

(1)得:

S=0.21,小于0.3,表明营养液浓度已低于规定的限度,需要补充养分。

营养液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必须根据具体营养液配方和地区测定予以配置专用的线性回归关系。

因为不同的配方所用的盐类形态不尽相同,各地区的自来水含有的杂质有异,这些都会使溶液的电导率随之变化。

因此,各地要根据选定配方和当地水质的情况,实际配制不同浓度梯度水平的营养液来测定其电导率值,以建立能够真实反映情况,较为准确的营养液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电导率与渗透压之间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

 P(Pa)=0.36×105×EC(mS/Cm)来表达。

换算系数0.36×105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值,它是由多次测定不同盐类溶液的渗透压与电导。

率得到许多比值的平均数。

因此,它是近似值。

但对一般估计溶液的渗透压或电导率还是可用的。

电导率与总含盐量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

营养液的总盐分(g/L)=1.0×EC(ms/cm)来表达。

换算系数1.0的来源和渗透压与电导率之间的换算系数来源相同。

3.营养液的配制技术

无土栽培的第一步就是正确配制营养液,这是无土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

如果配制方法不正确,某些营养元素会因沉淀而失效,或影响植物吸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3.1营养液的配制原则

营养液配制总的原则是确保在配制后和使用营养液时都不会产生难溶性化合物的沉淀。

每一种营养液配方都潜伏着产生难溶性物质沉淀的可能性,这与营养液的组成是分不开的。

营养液是否会产生沉淀主要取决于浓度,但几乎任何一种化学平衡的营养液配方在高浓度时都必然潜伏着产生难溶性物质沉淀的可能性。

如Ca2+与SO42-相互作用产生CaSO4沉淀;Ca2+与磷酸根(PO43-或HPO42-)产生Ca3(PO4)2或CaHPO4沉淀;Fe3+与PO43产生FePO4沉淀,以及Ca2+、Mg2+与OH-产生Ca(OH)2和Mg(OH)2沉淀。

实践中运用难溶性物质溶度积法则作指导,在配制浓缩贮备液或者工作营养液时,混合与溶解盐类化合物要严格注意顺序。

要把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分开,即硝酸钙不能与硫酸盐类如硫酸镁、磷酸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等混合,以免产生硫酸钙或磷酸钙沉淀。

如配制浓缩的贮备液的,一般将它们分成A、B、C三种,称为A母液、B母液、C母液。

A母液以钙盐为中心,凡不与钙作用而产生沉淀的盐都可放在一起。

B母液以磷酸盐为中心,凡不与磷酸根形成沉淀的都可放在一起。

C母液是由铁和微量元素合在一起配制而成的。

因其用量小,可以配成浓缩倍数很高的母液。

母液的浓缩倍数,应以不致过饱和而析出为准,其倍数以配成整数为好,方便操作。

若母液需贮存较长时间,应将其酸化,以防沉淀产生。

母液应贮存于黑暗容器中。

在以浓缩贮备液配制成工作营养液时,一定要将A、B、C三种贮备液稀释后才加入,而且加入的速度要慢,在加入一种贮备液之后须循环一段时间后再加另一种贮备液。

3.2营养液配制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植物种类、生育期、当地水质、栽培方式,正确选用和调整营养液配方

不同地区间水质和无机化合物纯度等存在着差异,会直接影响营养液的组成。

栽培作物的品种和生育期不同,要求营养元素比例不同,特别是N、P、K三要素比例。

栽培方式,特别是基质栽培时,基质的吸附性和本身的营养成分都会改变营养液的组成。

不同营养液配方的使用还涉及栽培成本问题。

因此,配制前要正确、灵活调整所选用的营养液配方,在证明其确实可行之后再大面积应用。

2.选好适当的无机盐种类

所选肥料既要考虑肥料中可供使用的营养元素的浓度和比例,又要注意选择溶解度高、纯度高、杂质少、价格低的肥料。

   

3.阅读有关资料

在配制营养液之前,先仔细阅读有关肥料或化学品的说明书或包装说明,注意盐类的分子式、含有的结晶水、纯度等。

4.选择水源并进行水质化验,作为配制营养液时的参考。

  

5.准备好贮液罐及其它必要物件

营养液一般配成浓缩100~1000倍的母液备用。

每一配方要2~3个母液罐。

母液罐的容积以25或50L为宜,以深色不透光的为好。

3.3营养液配制方法

营养液的配制方法有浓缩液(也称母液)和工作液(也称栽培液)二种配制方法。

生产上一般用浓缩贮备液稀释成工作液,方便配制,如果营养液用量少时也可以直接配制工作液。

3.1.1母液的配制

母液的配制程序是:

计算——称量――溶解――分装――保存。

 

1.计算

按照要配制的母液的体积和浓缩倍数计算出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用量。

计算时注意以下几点:

(1)无土栽培肥料多为工业用品和农用品,常有吸湿水和其他杂质,纯度较低,应按实际纯度对用量进行修正。

(2)硬水地区应扣除水中所含的Ca2+、Mg2+。

例如,配方中的Ca2+、Mg2+分别由Ca(NO3)2·4H2O和MgSO4·7H2O来提供,实际的Ca(NO3)2·4H2O和Mg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