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364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1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docx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

第一章抛体运动

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课堂实录】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

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

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

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

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

学生思考

结论:

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

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

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实验3: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

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

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

问题:

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引导:

速度是(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也就具有,因此曲线运动是。

结论: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训练】

V0

V0

例题1、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的方向及受恒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可能正确的运动轨迹是:

V0

V0

F

F

F

F

B

D

C

A

解析:

例题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F1和F2的作用,有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力的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F,则此质点以后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题3、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做曲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只受一个恒力作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自M到N的过程速度大小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做图分析:

 

【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抛体运动

1、曲线运动

定义:

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训练答案】

例1、B例2、匀变速曲线运动例3、自M到N速度变大(因为速度与力的夹角为锐角)

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

2、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

3、知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明确物理中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将曲线运动分解为直线运动。

教学重点:

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教学难点:

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训练法、推理归纳法、电教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CAI课件、玻璃管、水、胶塞、蜡块、秒表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它比直线运动复杂,为研究复杂的运动,就需要把复杂的运动分为简单的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用的一种方法——运动的合成各分解。

【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能在具体实例中找出分运动的合运动和合运动的分运动。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

3、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等时性。

4、理解合运动是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分运动合成的。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

合运动和分运动

(1)做课本演示实验:

a在长约80—100cm一端封闭的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要求它能在水中大致匀速上浮),将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金。

b,将此管紧贴黑板竖直倒置,在蜡块就沿玻璃管匀速上升,做直线运动,记下它由A移动到B所用的时间。

C:

然后,将玻璃管重新倒置,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观察到它是斜向右上方移动的,经过相同的时间,它由A运动到C:

(2)分析:

红蜡块可看成是同时参与了下面两个运动,在玻璃管中竖直向上的运动(由A到B)和随玻璃管水平向右的运动(由A到D),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由A到C)是这两个运动合成的结果。

(3)用CAI课件重新对比模拟上述运动

(4)总结得到什么是分运动和合运动

a:

红蜡块沿玻璃管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随管做的水平方向的运动,叫做分运动。

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合运动。

b:

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合(位移、速度)

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分(位移、速度)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例题分析】

1、用投影片出示课本例1

2、出示分析思考题

(1)说明红蜡块参与哪两个分运动

(2)据实验观察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3)红蜡块的两个分速度应如何求解?

(4)如何分解合速度

3:

分析解答上述几个问题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解题过程

解: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

合速度:

4、同学们看课本的解题过程,并说明是如何求解的。

【巩固训练】

1、飞机以速度v斜向上飞行,方向余水平方向成30o角

(1)分析飞机的分运动个合运动

(2)求出水平方向的vx和竖直方向的vy

2、分析:

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他们的合运动不是直线运动?

什么情况下它们的合运动是直线运动?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

什么是合运动和分运动

2:

什么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

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作业】

本章练习二

【板书设计】

 

 

第三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设计思路】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这节课属于理论性的内容,重点是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因此本节课就是围绕这一重点内容来展开的。

在前面同学们已学过自由落体运动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本节课只不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竖直抛体时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特点及初末状态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写出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的规律即公式。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对这两种运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

在进行竖直上抛运动教学中,用整体法分析并解决物理问题对学生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并画出草图,确定正方向,然后再把各物理量(含方向)代入合适的公式求解,并明确结果正负含义。

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一、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

【课标要求】1、掌握竖直抛体运动的规律

2、能够运用学过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后所学的一节算是巩固性的内容,因此难度不大,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是先易后难,由简到繁,能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两个例题两种处理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整体认识物理规律、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加)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交流与讨论,知道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

(3)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比较,得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学习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比较思维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2)通过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从而感受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3)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抛体运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鼓励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通过对具体问题画草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理解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

1、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分解;

2、用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矢量公式的应用。

【课前准备】

(幻灯片)人跳起摸高的动作,跳绳的动作,喷泉,例题,习题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突然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则4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A、20mB、22.5mC、100mD、40m

问:

该汽车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可分解为哪两种简单的运动?

(学生活动)通过对该题的思考、讨论与解答,加深对学过知识的理解,为这一节的知识作铺垫。

(二)引入新课

[用幻灯片放映竖直下抛的蓝球和竖直上抛的蓝球及竖直起跳摸高的动作,让学生观察蓝球和人的运动有何特点?

]

教师:

以上三种运动有何特点?

学生:

都是抛体运动且都在竖直方向上。

教师:

由前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把这些运动归结为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那么这些运动有何特点?

遵循什么样的运动规律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探究的内容

(三)新课学习

再次放幻灯片让学生认识抛体运动的种类。

板书:

一、竖直下抛运动

教师:

思考竖直下抛运动有哪些特点?

(从运动特点和受力特点方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板书:

特点:

具有一定的初速度v0,方向竖直向下,只受重力

教师:

自由落体有何特点?

二者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并完成下表(幻灯片)

不同点

相同点

初速度

运动规律

运动方向:

受力特点:

运动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

V=

S=

竖直下抛运动

V=

S=

教师:

从运动合成的角度,竖直下抛运动可看作在同一直线上哪两个运动的合运动?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板书:

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二、板书:

竖直上抛运动

(幻灯片:

竖直上抛蓝球和人跳起摸高的动作)

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蓝球抛出手后运动的全过程,并画出草图。

(学生活动:

画草图)

教师:

再分析一下,蓝球抛出手后运动的特点?

(从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

特点:

具有初速度v0,方向竖直向上,只受重力

教师:

比较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有哪些异同点,并填写下表(放幻灯)

不同点

相同点

运动方向

运动规律

初速度:

受力特点:

运动性质:

竖直下抛运动

V=

S=

竖直上抛运动

V=

S=

教师:

从运动合成的角度,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作是同一直线上哪两个运动的合成?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板书:

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

由于竖直上抛运动涉及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因此在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时有以下两种思路和方法(幻灯片)

其一:

分步处理。

上升过程用初速不为零的习减速直线运动来计算,下降过程用自由落体公式来计算。

不考虑空气阻力,这两个过程的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g

其二:

整体处理。

就整体而言,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因此,我们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来统一讨论整个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注:

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及公式的矢量性)

(幻灯片)例1、已知竖直上抛的物体的初速度v0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及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

(2)物体由最大高度落回原地时的速度以及落回原地所用的时间。

教师:

本题应该用哪一种方法处理?

为什么?

哪些物理量已知?

哪些未知?

选用哪些公式解决?

(学生活动)由学生填写以下表格,并认真看书上的解题过程,体会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幻灯片)

(1)

初状态

运动过程

末状态

vo

g

S=?

t=?

vt=0

(2)

初状态

运动过程

末状态

V1

g

s

t1=?

v2=?

(幻灯片,由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然后提问,并由教师总结竖直上抛的特点和规律)

1、比较例子中的t和t,vt和v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取物体上升过程中通过的某一点,那么,物体由这一点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跟物体由最大高度落到这一点所用的时间,两者是否相等?

物体上升到这一点的速度,跟物体下落时,通过这一点的速度,两者的大小是否相等?

请实际计算一下

3、请想一想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求解下列问题:

一个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前内上升的高度是它上升最大高度,求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教师提示,学生讨论,总结出对称性)

(幻灯片)练习(实际应用)跳起摸高是中学生常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某同学的身高是1.80m,站立举手达到的高度为2.20m他起跳后能摸到的最高高度是2.6m.问他起跳时的速度是多大?

(学生活动)由学生自己解答,分别找几个犯典型错误的和两个很规范的例子用投影放出来,以纠正错误,规范解答.

(幻灯片)例2、在离地面15m的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和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忽略空气的阻力,g=10m/s2)

教师:

请同学们画出小球运动过程的草图,思考本题有几种解法?

每种解法的思路如何?

哪种解法最简捷?

学生讨论,各抒已见,教师找几种有代表性的简单阐述,具体由学生课下做,最后由教师采用整体法规范地板书出来。

板书(略)

教师:

问题1、整体法适合解哪类问题?

问题2、用整体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幻灯片)练习(实际应用)跳绳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健身运动,某同学每分钟能跳120次,且该同学脚着地的时间是他完成一次跳绳时间的三分之一,问该同学跳绳时双脚离地的高度最多不超过多高?

(四)小结:

1、掌握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知道这两种运动是由哪两种分运动合成的

2、掌握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思路和方法

(五)课外活动

在公园里经常看到喷泉,请你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估测其中的一支水柱从喷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要求写出估测的依据,估测方法和喷射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六)作业:

课本P12第4题

七、板书设计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一、竖直下抛运动

特点:

具有一定的初速度v0,方向竖直向下,只受重力

分解:

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二、竖直上抛运动

特点:

具有初速度v0,方向竖直向上,只受重力

分解:

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第四节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抛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3、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研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平抛的理论推证和实验证明,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和借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推理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自制投影片、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用枪水平地射出一颗子弹,子弹将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3、能运用平抛运动的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

平抛物体的运动

(1)简介平抛运动:

a:

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b:

举例:

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c:

分析说明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

(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巩固训练

a:

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b:

举几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实例

(3)a:

分析说明: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

实验验证:

1.用CAI课件模拟课本图5—16的实验,

2.模拟的同时,配音说明: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就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3.实验现象:

(学生先叙述,然后教师总结)

现象一:

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飞出水平距离就越远。

现象二:

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会与B球同时落地。

对现象进行分析:

得到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4.在CAI课件显示出在相等时间内水平方向前进的水平距离是相等的。

得到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且不受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影响。

(4)针对训练:

用多媒体出示

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它的水平分运动是,竖直分运动是。

2、平抛运动的规律

(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的求解。

a:

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坐标为

b:

运用该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坐标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抛物线。

(2)平抛速度求解:

a:

水平分速度

b:

竖直分速度

c:

t秒末的合速度

d:

的方向

(三)例题分析

1、用多媒体出示例题

一架老式飞机高处地面0.81km的高度,以2.5×102km/h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目标,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

不计空气阻力。

2、用电脑模拟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

3、在投影仪上出示下列思考题:

(1)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什么运动?

为什么?

(2)炸弹的这种运动可分解为哪两个什么样的分运动?

(3)要想使炸弹投到指定的目标处,你认为炸弹落地前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与投弹时飞机离目标的水平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

4:

解决上述问题,并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

5:

在多媒体上投影解题过程:

解:

因为

所以

又在这段时间内炸弹通过的水平距离为

所以

0.89km

答:

飞机应在离轰炸目标水平举例是0.89km的地方投弹。

三、巩固训练

1、填空:

(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由决定。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位移由决定。

(3)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

2、从高空中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上,每隔1分钟投一包货物,则空中下落的许多包货物和飞机的连线是

A:

倾斜直线B:

竖直直线C:

平滑直线D:

抛物线

3、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秒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o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o角。

(1)求物体的初速度;

(2)物体的落地速度。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

五、作业:

课本P18T4、T5

六、板书设计:

第五节斜抛物体的运动

教学课题

《斜抛物体的运动》

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基础上,来探究斜抛运动的问题。

不仅使学生对抛体运动有完整的认识,且能进一步理解运动的独立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对斜抛运动可以从运动轨迹和射高、射程两方面理解。

斜抛运动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可以把斜抛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