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401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基础约翰冯诺依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诺依曼在数学的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主要从事算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1923年关于集合论中超限序数的论文,显示了冯·

诺依曼处理集合论问题所特有的方式和风格.他把集会论加以公理化,他的公理化体系奠定了公理集合论的基础.他从公理出发,用代数方法导出了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基本运算、重要定理等.特别在1925年的一篇论文中,冯·

诺依曼就指出了任何一种公理化系统中都存在着无法判定的命题.

1933年,冯·

诺依曼解决了希尔伯特第5问题,即证明了局部欧几里得紧群是李群.1934年他又把紧群理论与波尔的殆周期函数理论统一起来.他还对一般拓扑群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弄清了它的代数结构和拓扑结构与实数是一致的.他对算子代数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了算子代数这门新的数学分支.这个分支在当代的有关数学文献中均称为冯·

诺依曼代数.这是有限维空间中矩阵代数的自然推广.冯·

诺依曼还创立了博奕论这一现代数学的又一重要分支.1944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论文《博奕论与经济行为》.论文中包含博奕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博奕应用的详细说明.文中还包含了诸如统计理论等教学思想.冯·

诺依曼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作过重要的工作.

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数值分析和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的开拓性工作.

现在一般认为ENIAC机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于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其实由汤米、费劳尔斯等英国科学家研制的"

科洛萨斯"

计算机比ENIAC机问世早两年多,于1944年1月10日在布莱奇利园区开始运行.ENIAC机证明电子真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技术,不过,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

(1)没有存储器;

(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几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机研制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显然是感到了这一点,他们也想尽快着手研制另一台计算机,以便改进.

1944年,诺伊曼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该工作涉及到极为困难的计算。

在对原子核反应过程的研究中,要对一个反应的传播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几十亿次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指令,尽管最终的数据并不要求十分精确,但所有的中间运算过程均不可缺少,且要尽可能保持准确。

他所在的洛·

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为此聘用了一百多名女计算员,利用台式计算机从早到晚计算,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无穷无尽的数字和逻辑指令如同沙漠一样把人的智慧和精力吸尽。

被计算机所困扰的诺伊曼在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ENIAC计算机的研制计划,从此他投身到计算机研制这一宏伟的事业中,建立了一生中最大的丰功伟绩。

1944年夏的一天,正在火车站候车的诺伊曼巧遇戈尔斯坦,并同他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当时,戈尔斯坦是美国弹道实验室的军方负责人,他正参与ENIAC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在交谈在,戈尔斯坦告诉了诺伊曼有关ENIAC的研制情况。

具有远见卓识的诺伊曼为这一研制计划所吸引,他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

诺依曼由ENIAC机研制组的戈尔德斯廷中尉介绍参加ENIAC机研制小组后,便带领这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技人员,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1945年,他们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个全新的"

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

--EDVAC(ElectronicDiscreteVariableAutomaticCompUter的缩写).在这过程中,冯·

诺依曼显示出他雄厚的数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的顾问作用及探索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诺伊曼以“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为题,起草了长达101页的总结报告。

报告广泛而具体地介绍了制造电子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的新思想。

这份报告是计算机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它向世界宣告:

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EDVAC方案明确奠定了新机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

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报告中,诺伊曼对EDVAC中的两大设计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为计算机的设计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设计思想之一是二进制,他根据电子元件双稳工作的特点,建议在电子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

报告提到了二进制的优点,并预言,二进制的采用将大简化机器的逻辑线路。

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世界著名数学家冯·

诺依曼提出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实践证明了诺伊曼预言的正确性。

如今,逻辑代数的应用已成为设计电子计算机的重要手段,在EDVAC中采用的主要逻辑线路也一直沿用着,只是对实现逻辑线路的工程方法和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作了改进。

程序内存是诺伊曼的另一杰作。

通过对ENIAC的考察,诺伊曼敏锐地抓住了它的最大弱点--没有真正的存储器。

ENIAC只在20个暂存器,它的程序是外插型的,指令存储在计算机的其他电路中。

这样,解题之前,必需先相好所需的全部指令,通过手工把相应的电路联通。

这种准备工作要花几小时甚至几天时间,而计算本身只需几分钟。

计算的高速与程序的手工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针对这个问题,诺伊曼提出了程序内存的思想:

把运算程序存在机器的存储器中,程序设计员只需要在存储器中寻找运算指令,机器就会自行计算,这样,就不必每个问题都重新编程,从而大大加快了运算进程。

这一思想标志着自动运算的实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成熟,已成为电子计算机设计的基本原则。

1946年7,8月间,冯·

诺依曼和戈尔德斯廷、勃克斯在EDVAC方案的基础上,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研制IAS计算机时,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以上两份既有理论又有具体设计的文件,首次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

计算机热"

,它们的综合设计思想,便是著名的"

诺依曼机"

,其中心就是有存储程序原则--指令和数据一起存储.这个概念被誉为'

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指导着以后的计算机设计.自然一切事物总是在发展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们又认识到"

的不足,它妨碍着计算机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而提出了"

非冯·

的设想.

诺依曼还积极参与了推广应用计算机的工作,对如何编制程序及搞数值计算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冯·

诺依曼于1937年获美国数学会的波策奖;

1947年获美国总统的功勋奖章、美国海军优秀公民服务奖;

1956年获美国总统的自由奖章和爱因斯坦纪念奖以及费米奖.

诺依曼逝世后,未完成的手稿于1958年以《计算机与人脑》为名出版.他的主要著作收集在六卷《冯·

诺依曼全集》中,1961年出版.

另外,冯·

诺依曼40年代出版的著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使他在经济学和决策科学领域竖起了一块丰碑。

他被经济学家公认为博弈论之父。

当时年轻的约翰·

纳什在普林斯顿求学期间开始研究发展这一领域,并在1994年凭借对博弈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补充

诺伊曼(Neumann,Johnvon),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于1945年提出了“程序内存式”计算机的设计思想。

这一卓越的思想为电子计算机的逻辑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已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原则。

由于他在计算机逻辑结构设计上的伟大贡献,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诺伊曼于1903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他是一个数字神童,11岁时已显示出数学天赋。

12岁的诺伊曼就对集合论,泛函分析等深奥的数学领域了如指掌。

青年时期,诺伊曼从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从此,他更是如鱼得水,在数学在海洋中畅游。

在获得数字博士之后,他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批终身教授,那时,他还不到30岁。

诺伊曼不仅是个数学天才,在其他领域也大有建树。

他精通七种语言,在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

更为难得的是,他并不仅仅局限于纯数学上的研究,而是把数学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他对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数学基础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获得重大成果,这些都说明诺伊曼具备了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为他后来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几天之后,诺伊曼专程来到莫尔学院,参观了尚未竣工的这台庞大的机器,并以其敏锐的眼光,一下子抓住了计算机的灵魂--逻辑结构问题,令年轻的ENIAC的研制们敬佩不已。

因实际工作中对计算的需要以及把数学应用到其他科学问题的强烈愿望,使诺伊曼迅速决定投身到计算机研制者的行列。

对业已功成名就的诺伊曼来说,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这是一个成败未卜的新征途,一旦失败,会影响他已取得的名誉和地位。

诺伊曼却以对新事物前途的洞察力,毅然决然地向此征途迈出了第一步,于1944年8月加入莫尔计算机研制小组,为计算机研制翻开了辉煌的一页。

诺伊曼以其非凡的分析、综合能力及雄厚的数理基础,集众人之长,提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设计思想,在他和莫尔小组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只经历了短短的十个月,人类在数千年中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文明,终于结出了最激动人心的智慧之花--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方案)诞生了。

报告明确规定,EDVAC计算机由计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五大部分组成,并阐述了这五大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

1954年6月,诺伊曼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出任ISA计算机研制小组的主任职位。

在那时,他提出了更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装置逻辑结构初探”。

报告中,诺伊曼对EDVAC中的两大设计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为计算机的设计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把运算程序存在机器的存储器中,程序设计员只需要云存储器中寻找运算指令,机器就会自行计算,这样,就不必每个问题都重新编程,从而大大加快了运算进程。

  

诺伊曼为计算机的发展道路打通了一道道关卡。

尽管长期以来,关于二进制的引入和程序内存的发明权一直有争议,但是,诺伊曼在计算机总体配置和逻辑设计上所做的卓越贡献掀起了一次计算机热潮。

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他无愧于“计算机之父”这一美称。

再补充

诺伊曼,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1903年12月3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冯·

诺依曼的父亲麦克斯年轻有为、风度翩翩,凭着勤奋、机智和善于经营,年轻时就已跻身于布达佩斯的银行家行列。

诺依曼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妇女,贤慧温顺,受过良好教育。

诺伊曼从小就显示出数学天才,关于他的童年有不少传说。

大多数的传说都讲到冯·

诺伊曼自童年起在吸收知识和解题方面就具有惊人的速度。

六岁时他能心算做八位数乘除法,八岁时掌握微积分,十二岁就读懂领会了波莱尔的大作《函数论》要义。

微积分的实质是对无穷小量进行数学分析。

人类探索有限、无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l7世纪由牛顿、莱布尼茨发现的微积分,是人类探索无限方面取得的一项激动人心的伟大成果。

三百年来,它一直是高等学府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微积分在不断地改变它的形式,概念变得精确了,基础理论扎实了,甚至有不少简明恰当的陈述。

但不管怎么说,八岁的儿童要弄懂微积分,仍然是罕见的。

上述种种传闻虽然不尽可信,但冯·

诺伊曼的才智过人,则是与他相识的人们的一致看法。

还有的故事说冯·

诺伊曼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成涌,如他自幼爱好历史学,读了不少书,后来成了业余的拜占庭史行家。

他还谙熟圣女贞德审讯的详情以及南北战争的细节。

乌拉姆回忆说:

1937年圣诞节刚过,他和冯·

诺依曼驾车从普林斯顿出发,去达克大学参加美国数学家协会会议。

当经过文明战争的四战场时,冯·

诺依曼叙述了有关战斗的最细微的情节。

他的历史知识堪称渊博,宛如百科全书,而他喜爱的和知道的最详尽的是古代史。

小时候的冯·

诺依曼不但聪明机智过人,还富于幽默感,爱好双关语和俏皮的打油诗。

当时,布达佩斯与柏林之间已经可以通长途电话,布达佩斯市内也架起了电话线。

用电话是个新鲜事,冯·

诺伊曼有幸家中也使用了电话,他时常摆弄电话,对电话号码本也甚有兴趣。

电话号码本尽管不厚,但纸上密密麻麻的四位数号码,令人看看就头痛,要记住它是不容易的,但冯·

诺依曼却很容易的就把他们全记下来了。

当麦克斯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如此之好的记忆力时,十分惊异。

诺依曼十几岁时曾得到一位叫拉斯罗·

瑞兹的颇有才华的老师的点拨。

他的同学菲尔纳在回忆小冯·

诺依曼早期学习情况的信中说过:

诺依曼的非凡才华引起了瑞兹的注意,他感到冯·

诺依曼有超凡的才能,几年来,瑞兹竭尽全力辅导,而冯·

诺依曼吸收知识之快,更是非常惊人。

现在他感到,再由自己来培养冯·

诺依曼,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必须提醒孩子的父母,采取新的方法。

瑞兹认为:

再按传统的办法教冯·

诺依曼中学数学课程将是毫无意义的,应该接受大学教师的单独的数学训练。

于是在寇夏克教授的指导下,由当时在布达佩斯大学当助教的菲克特对冯·

诺依曼进行家庭辅导。

1914年夏天,约翰进入了大学预科班学习,是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借故向塞尔维亚宣战,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由于战争动乱连年不断,冯·

诺依曼全家离开过匈牙利,以后再重返布达佩斯。

当然他的学业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在毕业考试时,冯·

诺依曼的成绩仍名列前茅。

1921年,冯·

诺依曼通过“成熟”考试时,已被大家当作数学家了。

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克特合写的,那时他还不到18岁。

麦克斯由于考虑到经济上原因,请人劝阻年方17的冯·

诺依曼不要专攻数学,后来父子俩达成协议,冯·

诺依曼便去攻读化学。

其后的四年间,冯·

诺依曼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为数学方面的学生,但并不听课,只是每年按时参加考试。

与此同时,冯·

诺依曼入柏林大学(1921年),1923年又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化学。

1926年他在苏黎世的获得化学方面的大学毕业学位,通过在每学期期末回到布达佩斯大学通过课程考试,他也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诺依曼的这种不参加听课只参加考试的求学方式,当时是非常特殊的,就整个欧洲来说也是完全不合规则的。

但是这不合规则的学习方法,却又非常适合冯·

诺依曼。

诺依曼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曾得到化学家哈贝尔的悉心栽培。

哈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由于合成氨而获诺贝尔奖。

逗留在苏黎世期间,冯·

诺依曼常常利用空余时间研读数学、写文章和数学家通信。

在此期间冯·

诺依曼受到了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施密特和外尔的思想影响,开始研究数理逻辑。

当时外尔和波伊亚两位也在苏黎世,他和他们有过交往。

一次外尔短期离开苏黎世,冯·

诺依曼还代他上过课。

聪明的智慧加上得天独厚的栽培,冯·

诺依曼在茁壮地成长,当他结束学生时代的时候,他已经漫步在数学、物理、化学三个领域的某些前沿。

1926年春,冯·

诺依曼到哥廷根大学任希尔伯特的助手。

1927~1929年,冯·

诺依曼在柏林大学任兼职讲师,期间他发表了集合论、代数和量子理论方面的文章。

l927年冯·

诺依曼到波兰里沃夫出席数学家会议,那时他在数学基础和集合论方面的工作已经很有名气。

l929年,冯·

诺依曼转任汉堡大学兼职讲师。

1930年他首次赴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讲师。

善于汇集人才的美国不久就聘冯·

诺依曼为客座教授。

诺依曼曾经算过,德国大学里现有的和可以期待的空缺很少,照他典型的推理得出,在三年内可以得到的教授任命数是三,而参加竞争的讲师则有40名之多。

在普林斯顿,冯·

诺依曼每到夏季就回欧洲,一直到l933年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为止。

当时高级研究院聘有六名教授,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而年仅30岁的冯·

诺依曼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高等研究院初创时间,欧洲来访者会发现,那里充满着一种极好的不拘礼节的、浓厚的研究风气。

教授们的办公室设置在大学的“优美大厦”里,生活安定,思想活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可以这样说,那里集中了有史以来最多的有数学和物理头脑的人才。

l930年冯·

诺依曼和玛丽达·

柯维斯结婚。

1935年他们的女儿玛丽娜出生在普林斯顿。

诺依曼家里常常举办时间持续很长的社交聚会,这是远近皆知的。

l937年冯·

诺依曼与妻子离婚,1938年又与克拉拉·

丹结婚,并一起回普林斯顿。

丹随冯·

诺依曼学数学,后来成为优秀的程序编制家。

与克拉拉婚后,冯·

诺依曼的家仍是科学家聚会的场所,还是那样殷勤好客,在那里人人都会感到一种聪慧的气氛。

二次大战欧洲战事爆发后,冯·

诺依曼的活动越出了普林斯顿,参与了同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的多项科学研究计划。

l943年起他成了制造原子弹的顾问,战后仍在政府诸多部门和委员会中任职。

1954年又成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成员。

诺依曼的多年老友,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斯特劳斯曾对他作过这样的评价:

从他被任命到1955年深秋,冯·

诺依曼干得很漂亮。

他有一种使人望尘莫及的能力,最困难的问题到他手里。

都会被分解成一件件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事情,……用这种办法,他大大地促进了原子能委员会的工作。

诺依曼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好,可是由于工作繁忙,到l954年他开始感到十分疲劳。

1955年的夏天,X射线检查出他患有癌症,但他还是不停的工作,病势扩展。

后来他被安置在轮椅上,继续思考、演说及参加会议。

长期而无情的疾病折磨着他,慢慢地终止了他所有的活动。

1956年4月,他进入华盛顿的沃尔特·

里德医院,1957年2月8日在医院逝世,享年53岁。

 

诺伊曼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他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40年以前,主要是纯粹数学的研究:

在数理逻辑方面提出简单而明确的序数理论,并对集合论进行新的公理化,其中明确区别集合与类;

其后,他研究希尔伯特空间上线性自伴算子谱理论,从而为量子力学打下数学基础;

1930年起,他证明平均遍历定理开拓了遍历理论的新领域;

1933年,他运用紧致群解决了希尔伯特第五问题;

此外,他还在测度论、格论和连续几何学方面也有开创性的贡献;

从1936~1943年,他和默里合作,创造了算子环理论,即现在所谓的冯·

诺伊曼代数。

1940年以后,冯·

诺伊曼转向应用数学。

如果说他的纯粹数学成就属于数学界,那么他在力学、经济学、数值分析和电子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则属于全人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冯·

诺伊曼因战事的需要研究可压缩气体运动,建立冲击波理论和湍流理论,发展了流体力学;

从1942年起,他同莫根施特恩合作,写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这是博弈论(又称对策论)中的经典著作,使他成为数理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诺伊曼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他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EDVAC(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设计报告初稿,这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确定计算机的结构,采用存储程序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