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040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docx

线路中级工复习题

铁路线路工中级工技能鉴定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地区Tmax=60℃,Tmin=-10℃,在轨温为15℃时调整轨缝,钢轨长度为25m,则预留轨缝a0为(  )。

  (A)12mm  (B)11mm  (C)10mm  (D)15mm

2.关于钢轨手工检查,步骤正确的是(  )。

  (A)看→敲→照→拆→判  (B)看→照→敲→拆→判

  (C)看→拆→照→敲→判  (D)看→敲→拆→照→判

  3.尖轨在使用状态下,尖轨顶铁和基本轨离缝不大于(  )。

  (A)0.5mm  (B)1mm  (C)1.5mm  (D)2mm

4.(  )不属于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

  (A)1250m  (B)1050m  (C)850m  (D)600m

  5.(  )不属于线路标志。

  (A)公里标  (B)曲线标  (C)警冲标  (D)管界标

  6.路基侧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  )。

  (A)0.3m  (B)0.4m  (C)0.6m  (D)0.8m

  7.当350m>曲线半径≥300m时,其轨距加宽值为(  )。

  (A)0mm  (B)5mm  (C)10mm  (D)15mm

  8.铁路轨距变化应和缓平顺,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的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  )。

  (A)1‰  (B)2‰  (C)3‰  (D)4‰

  9.直线线路上轨向以10m弦在轨头内侧顶面下(  )处量取最大矢度。

  (A)10mm  (B)15mm  (C)16mm  (D)20mm

  10.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以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

下列关于光带和轨底坡的说法中正确是(  )。

  (A)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合适  (B)如果光带偏向外侧,则说明轨底坡不足

  (C)如果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    (D)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

  11.(  )不属于钢轨主要参数。

  (A)钢轨的头部顶面宽  (B)钢轨的轨腰厚  (C)钢轨的长度  (D)钢轨的轨底宽

  12.60kg/m钢轨轨头宽度为(  )。

  (A)70mm  (B)72mm  (C)73mm  (D)75mm

  13.50kg/m钢轨轨底宽度为(  )。

  (A)114mm  (B)132mm  (C)150mm  (D)148mm

  14.75kg/m钢轨高度为(  )。

  (A)192mm  (B)176mm  (C)152mm  (D)140mm

  15.无缝线路长轨条截锯为再用轨时可先用乙炔切割,更换下来以后再锯头,但切口与锯口的距离不得小于(  )。

  (A)90mm  (B)100mm  (C)80mm  (D)60mm

  16.(  ),不属于经审批后予以报废的钢轨。

  (A)内部有暗伤或严重锈蚀达到重伤标准的钢轨

  (B)侧面磨耗超过二级规定,不能调边使用的钢轨

  (C)每根钢轨截去伤损部分后,长度超过10m的钢轨

  (D)经铁道部批准属淘汰型的钢轨

  17.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  )。

  (A)30mm  (B)25mm  (C)20mm  (D)15mm

  18.需办理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防护,限制列车速度的施工,由(  )担任施工负责人。

  (A)职务不低于班长的人员    (B)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

  (C)职务不低于车间主任的人员  (D)段级领导

19.轨缝应设置均匀,25m钢轨地段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不得大于(  )。

  (A)±80mm  (B)±160mm  (C)±100mm  (D)±120mm

  20.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  )。

  (A)18mm  (B)6mm  (C)5mm  (D)15mm

  21.下列关于轨缝调整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的规定

  (B)轨缝严重不均匀

  (C)线路爬行量超过50mm

  (D)轨温在《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的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出现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22.调整轨缝作业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  )。

  (A)180mm  (B)170mm  (C)160mm  (D)150mm

  23.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  )过渡。

  (A)2600mm×260mm×160mm的木枕  (B)普通混凝土枕  (C)混凝土宽枕  (D)Ⅲ型混凝土岔枕

  24.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允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

当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每千米配置为1667根时,其轨枕间距为(  )。

  (A)600mm  (B)595.2mm  (C)568.2mm  (D)543.5mm

  25.作用于钢轨上的( B )力称为爬行力。

  (A)竖向  (B)纵向水平  (C)横向  (D)扣件抵抗

  26.(  )不属于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

  (A)加强轨道的中间扣件的扣压力和接头夹板的夹紧力

  (B)采用以防爬器和防爬支撑组成的防爬设备来共同抵抗钢轨爬行

  (C)安装轨距杆或轨撑

  (D)在线路上进行涂油

  27.轨道加强设备伤损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轨道加强设备伤损标准的是(  )。

  (A)轨距杆折断或丝扣损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

  (B)轨撑损坏或作用不良

  (C)防爬器折损,穿销不紧或作用不良

  (D)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28.我国铁路规定道床厚度为(  )。

  (A)10~20cm  (B)20~30cm  (C)30~50cm  (D)50~60cm

  29.关于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少曲线外股钢轨所受的垂直力和水平力,使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匀等

  (B)便于养护维修

  (C)保证轨道稳定,防止车辆倾覆

  (D)将离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旅客的舒适度

  30.施工地段放行列车限速vmax≤45km/h时,轨枕每隔(  )。

  (A)1根可空1根  (B)2根可空1根  (C)4根可空1根  (D)6根可空1根

31.测速点相距200m,实测时间为5s,则列车速度为(  )。

  (A)120km/h  (B)144km/h  (C)40km/h  (D)150km/h

  32.在某一铁路线上,曲线半径为600m,列车通过该曲线时的平均速度为66km/h,则该曲线应设超高是(  )。

  (A)95mm  (B)90mm  (C)85mm  (D)80mm

  33.某曲线半径为400m,超高为125mm,允许最大未被平衡超高采用75mm,则该曲线最高允许速度为(  )。

  (A)82.3km/h  (B)85km/h  (C)90km/h  (D)45km/h

  34.有一未改建的曲线,其半径为450m,缓和曲线长度为50m,则每10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  )。

  (A)3mm  (B)2mm  (C)1mm  (D)0

  35.曲线半径为800m,列车平均速度为70km/h,则外轨应设置(  )的超高。

  (A)50mm  (B)60mm  (C)70mm  (D)80mm

  36.半径为300m的曲线,正线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划正矢差超过(  )为超限。

  (A)7mm  (B)6mm  (C)5mm  (D)4mm

  37.半径为450m的曲线,正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超过(  )为超限。

  (A)14mm  (B)15mm  (C)10mm  (D)9mm

  38.半径为500m的曲线,正线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  )为超限。

  (A)18mm  (B)15mm  (C)12mm  (D)9mm

  39.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在困难条件下可按(  )递减。

  (A)1.5‰  (B)2‰  (C)2.5‰  (D)3‰

  40.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应短于(  )。

  (A)20m  (B)25m  (C)40m  (D)50m

  41.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应短于(  )。

  (A)20m  (B)25m  (C)40m  (D)50m

  42.曲线半径为650m的到发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允许偏差为(  )。

  (A)6mm  (B)8mm  (C)10mm  (D)12mm

  43.曲线半径为700m的正线,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允许偏差为(  )。

  (A)3mm  (B)4mm  (C)6mm  (D)9mm

  44.曲线半径为800m的正线,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允许偏差为(  )。

  (A)3mm  (B)6mm  (C)9mm  (D)12mm

  45.某曲线现场实测正矢之和为2000mm,如用绳正法整正此曲线,则计划正矢之和必须为(  )。

  (A)0  (B)1000mm  (C)2000mm  (D)1500mm

  46.某曲线其直缓点的正矢为5mm,缓圆点的正矢为95mm,则圆曲线中点的正矢为(  )。

  (A)45mm  (B)50mm  (C)90mm  (D)100mm

  47.圆曲线上各点正矢的最大最小值差不大于(  )。

  (A)1~2mm  (B)2~4mm  (C)3~6mm  (D)4~8mm

  48.圆曲线上各点正矢的连续差不大于(  )。

  (A)1~2mm  (B)2~4mm  (C)3~6mm  (D)4~8mm

  49.无缝线路长轨条的(  )可以设置在曲线上。

  (A)伸缩区  (B)缓冲区  (C)伸缩区和缓冲区  (D)固定区

  50.非同类轨枕不得混铺。

混凝土枕与木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  )轨枕。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51.曲线超高顺坡坡度,最大不得大于(  )。

  (A)2‰  (B)2.5‰  (C)3‰  (D)3.5‰

  52.在直线上的超高顺坡,无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  )。

  (A)15mm  (B)20mm  (C)25mm  (D)30mm

  53.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大于(  )。

  (A)1‰  (B)2‰  (C)1.5‰  (D)2.50‰

  54.有缓和曲线时,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不得大于(  )。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55.50kg/m钢轨的构造轨缝为(  )。

  (A)18mm  (B)17mm  (C)16mm  (D)15mm

  56.普通线路地段,12.5m钢轨每千米轨缝总误差超过(  ),应进行轨缝调整。

  (A)±40mm  (B)±80mm  (C)±120mm  (D)±160mm

  57.曲线地段,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  )。

  (A)50mm  (B)60mm  (C)75mm  (D)90mm

  58.曲线地段,未被平衡欠超高,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  )。

  (A)50mm  (B)60mm  (C)75mm  (D)90mm

  59.曲线地段,未被平衡过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得大于(  )。

  (A)50mm  (B)60mm  (C)75mm  (D)90mm

  60.设置曲线超高计算公式

中,vj应采用(  )。

  (A)

  (B)

  (C)

  (D)

  61.曲线某点的拨量为6mm,其前后两点正矢的影响量为(  )。

  (A)前后两点和为6mm  (B)前后两点各为-6mm

  (C)前后两点和为3mm  (D)前后两点各为-3mm

  62.曲线上相邻两点,第一点正矢为64mm,第二点正矢为58mm,第一点拨量为-4mm,第一点拨量为零,第二点拔后正矢为(  )。

  (A)58mm  (B)60mm  (C)54mm  (D)62mm

  63.7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尖轨动程为(  )。

  (A)160mm  (B)142mm  (C)152mm  (D)180mm

  64.关于道岔连接部分的叙述,(  )是不正确。

  (A)道岔的连接部分是用不同长度的钢轨,将前端转辙器与后端辙又及护轨部分连接起来,以组成整组道岔

  (B)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3‰)顺坡

  (C)垫板有滑床台,尖轨高于基本轨6mm,在辙跟后用带台(4.5、3.0、1.5、0mm)的过渡垫板均匀顺坡

  (D)在连接部分,为防止道岔爬行、轨距扩大,还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防爬设备、轨距杆和轨撑

  65.允许速度不超过120km/h的线路,道岔尖轨尖端的轨距加宽按不大于(  )的递减率向始端基本轨接头递减。

  (A)2‰  (B)4‰  (C)6‰  (D)8‰

  66.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尖轨长度为(  )。

  (A)6.25m  (B)7.405m  (C)7.7m  (D)7.04m

  67.单开道岔中,尖轨前第一拉杆的中心位置距尖轨实际尖端(  )。

  (A)330mm  (B)380mm  (C)490mm  (D)510mm

  68.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69.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70.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其他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71.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72.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73.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74.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其他站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75.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板磨耗大于(  )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A)2mm  (B)3mm  (C)4mm  (D)5mm

  76.普通钢轨断面尖轨的滑床板上,需加焊(  )厚的滑床板。

  (A)10mm  (B)8mm  (C)6mm  (D)4mm

  77.为了使转辙器轨距、方向正确及尖轨和基本轨密贴,曲基本轨应按支距进行弯折。

一般情况下曲基本轨有(  )曲折点。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78.道岔查照间隔应不得(  )。

  (A)小于1391mm  (B)大于1391mm  (C)小于1348mm  (D)大于1348mm

  79.道岔护背距离应不得(  )。

  (A)小于1391mm  (B)大于1391mm  (C)小于1348mm  (D)大于1348mm

  80.道岔护轨平直段轮缘槽标准宽度为(  )。

  (A)40mm  (B)42mm  (C)48mm  (D)50mm

  81.道岔辙叉心理论尖端至心轨顶面宽50mm处翼轨轮缘槽标准宽度为(  )。

  (A)42mm  (B)46mm  (C)48mm  (D)50mm

  82.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  )。

  (A)65mm  (B)58mm  (C)48mm  (D)50mm

  83.道岔各部轮缘槽深度为48mm,日常维修标准为不小于(  )。

  (A)38mm  (B)39mm  (C)40mm  (D)45mm

  84.高锰钢整铸辙又心宽40mm断面处,辙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1mm  (B)2mm  (C)3mm  (D)4mm

  85.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4mm  (B)5mm  (C)6mm  (D)8mm

  86.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6mm  (B)8mm  (C)10mm  (D)12mm

  87.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1mm  (B)2mm  (C)3mm  (D)4mm

  88.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2mm  (B)4mm  (C)6mm  (D)8mm

  89.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4mm  (B)5mm  (C)6mm  (D)8mm

  90.高锰钢整铸辙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6mm  (B)8mm  (C)10mm  (D)12mm

  91.可动心轨辙叉心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辙叉心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2mm  (B)4mm  (C)6mm  (D)8mm

  92.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0.5mm  (B)1mm  (C)1.5mm  (D)3mm

  9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  )时应注意检查观测。

  (A)0.5mm  (B)1mm  (C)1.5mm  (D)3mm

  94.高锰钢整铸辙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

  (A)2mm  (B)4mm  (C)6mm  (D)8mm

  95.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

  (A)4mm  (B)5mm  (C)6mm  (D)8mm

  96.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2mm

  97.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

  (A)2mm  (B)4mm  (C)6mm  (D)8mm

  98.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

  (A)2mm  (B)4mm  (C)6mm  (D)8mm

  99.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2mm

  100.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

  (A)6mm  (B)8mm  (C)10mm  (D)11mm

101.12号提速道岔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  ),允许误差“+”不限,“-”为2mm。

  (A)66mm  (B)65mm  (C)62mm  (D)60mm

  102.提速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叉跟尖轨与短心轨应密贴,不密贴时缝隙不大于(  )。

  (A)3mm  (B)2mm  (C)1mm  (D)0.5mm

  103.提速道岔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在固定型或可动心轨辙叉的心轨顶宽(  )处测量。

  (A)0~10mm  (B)10~20mm  (C)20~30mm  (D)30~40mm

  104.提速道岔项铁与尖轨、可动心轨轨腰应顶严,顶不严有间隙时亦不大于(  )。

  (A)4mm  (B)3mm  (C)2mm  (D)1mm

  105.提速道岔尖轨及可动心轨轨底应与滑床台密贴,不密贴时缝隙不大于(  )。

  (A)1mm  (B)2mm  (C)3mm  (D)4mm

  106.可动心轨第一牵引点接头铁拉板与可动心轨转换凸缘安装时,要求接头铁与可动心轨转换凸缘之间的间隙小于(  ),间隙过大时应插入垫片。

  (A)0.1mm  (B)0.2mm  (C)0.3mm  (D)0.5mm

  107.提速道岔弹片及其销钉、挡板损坏或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大于(  ),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A)1mm  (B)2mm  (C)3mm  (D)5mm

  108.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固定垫板的立螺栓拧紧扭力矩为(  )。

  (A)80~140N·m  (B)80~150N·m  (C)8~1300N·m  (D)250~300N·m

  109.提速道岔道床应采用一级道砟,岔枕下应有不少于(  )厚度的清砟,砟肩宽度应不少于400mm,砟肩堆高由岔枕顶面往上100mm。

  (A)100mm  (B)200mm  (C)300mm  (D)500mm

  110.提速道岔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及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  )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A)1mm  (B)2mm  (C)3mm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