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07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docx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

六年中考酸碱盐习题总结

(06年中考)

13.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钠

20.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烧碱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MgCl2B.CuSO4C.KNO3D.FeCl3

31.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X

Y

Z

A

H2

N2

B

HCl

CO2

石灰水

C

CO2

O2

烧碱溶液

D

HCl

O2

硝酸银溶液

32.不需其他试剂就能区别的一组溶液是

A.FeCl3NaOHKClBa(NO3)2B.NaClNa2CO3KNO3HCl

C.Na2SO4BaCl2K2CO3KNO3D.BaCl2CuSO4NaOHNaCl

33.欲将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O2

CO2

NaOH溶液

CaCO3

CaCl2

稀盐酸

盐酸

稀硫酸

BaCl2溶液

KNO3溶液

KOH

FeCl3溶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9.(2分)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请回答:

(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0.(5分)在研讨酸、碱、盐相互间反应关系时,甲、乙两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

第一步: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试剂X,过滤,得白色沉淀;

第二步:

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得无色溶液;

第三步:

向该溶液中加试剂Z,过滤,最终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硝酸镁溶液。

(1)甲、乙两组同学共进行三次实验,其中所选的试剂均不相同,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

请将化学式填入下表: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

甲组

MgCl2

AgCl

乙组

HNO3

(2)请写出乙组两次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与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4分)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3.(5分)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

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同学分别做出以下推测:

(1)我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推测都有不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推测是: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所有可能的组成,还需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实验操作

(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溶液的组成

 

 

45.(4分)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40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2CO3溶液。

滴入K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1)所取40mL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

(06年课改)

2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C2H5OH和NaCl溶液(闻气味)B、NaOH溶液和稀H2SO4(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D、KMnO4和KClO3(观察颜色)

40、(3分)人工养殖海产品需要大量的海水,1kg海水中含钠离子的质量约为10.76g,镁离子的质量约为1.29g,还含有大量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

请根据计算,从下表中选择两种盐,配制一种最简单、最便宜的“人工海水”,使该“人工海水”中的钠元素、镁元素的含量和海水基本相同。

物质

Na2SO4

MgCl2

NaCl

MgSO4

价格(元/500g)

7

8

4

12

(1)选择的两种盐是。

(2)计算配制1t“人工海水”所需盐的成本(写出计算式即可)。

(07年中考)

1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作调味品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C.碳酸氢钠作发酵粉D.氢氧化钠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

20.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氢氧化钠,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B.酚酞C.二氧化碳D.碳酸钠

28.已知反应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下图分别表示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4)水壶内壁上常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积,可用食醋除掉。

这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乙酸(CH3COOH)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

已知乙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分)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人们经常用到各种除湿剂(干燥剂)。

(l)硅胶。

无色或白色颗粒,吸水量为30%~35%,可反复使用。

其主要成分可看作是SiO2,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生石灰。

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生成熟石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水氯化钙。

白色固体,有苦咸味,每千克吸水量为1kg~1.2kg。

若1kg无水氯化钙吸收1.2kg水后得到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4)浓硫酸。

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它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它作除湿剂。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还原铁粉。

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常用于食品保鲜。

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仍有效的化学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5分)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l)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变态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

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8分)小军见到一种“化学爆竹”(见下图),只要用手拍打锡纸袋,掷在地上,锡纸袋随后就会突然爆开并伴随响声。

他认为,这是锡纸袋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造成的,于是想探究锡纸袋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袋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个未用过的锡纸袋,内有一小包无色液体和一些白色固体。

(l)猜想:

无色液体为酸。

验证: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水和该无色液体,各滴加3滴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遇水不变色,遇该无色液体变红。

实验的初步结论:

无色液体为酸。

小军取两支试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

白色固体为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

验证:

请你运用初中所学知识,帮助小军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主要实验装置

主要操作步骤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目的

在瓶中加入少量白色固体,再加入适量水,振荡,静置。

白色固体溶解。

验证白色固体是否可溶。

①在分液漏斗中加入___________。

塞上胶塞。

打开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

②_______________。

①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_______________。

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实验的初步结论:

白色固体是可溶性碳酸盐,可能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小军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继续查找资料,得到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该白色固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通过该探究实验,你还想学习的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3分)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

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

)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_g。

(3)取一定量上述稀释后的硫酸(其中含溶质98g)与铜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硫酸不和其他杂质反应,则反应后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写出计算式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08年中考)

2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9.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30.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

常温下,将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1000g溶液。

取出5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

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B.

C.

D.

35.(6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无色气体,且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3,F是一种红色金属,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②、③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8.(8分)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

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溶液。

②查阅资料: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

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这样的组合共有______组。

(2)提出假设:

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

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

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

C是_______________溶液。

第二步:

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

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

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依据下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

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

再取少量D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

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

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

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

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

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______溶液;其鉴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提示:

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40.(3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

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20

请计算: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___________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解]

(3)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

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

(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解]

(09年)

23.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

涉及的反应有:

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5.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

加适量稀盐酸

加锌粒

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

用水洗涤

加石蕊溶液

通入澄清石灰水

30.(7分)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_____,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

(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

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32.(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中盛放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

小丽认为:

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

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

33.(8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

师从中取出3种固体,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所示),让小组

同学检验其成分。

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

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

部分实验现象

实验1:

加水溶解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淀粉、水垢:

均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洗衣粉:

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实验2:

加酚酞溶液

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

2滴无色酚酞溶液

洗衣粉、纯碱:

液体呈红色

其余物质:

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3:

加稀盐酸

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mL稀盐酸

洗衣粉:

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水垢:

有大量气体逸出

食盐、淀粉:

均无气体产生

实验4:

加碘水

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滴碘水

淀粉:

变蓝

其余物质:

均不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7(填“>”、“<”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实验1

加水溶解

实验2

加酚酞溶液

实验3

加稀盐酸

实验4

加碘水

未知粉末

实验现象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液体呈红色

有大量气体逸出

变蓝

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和____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____或_____,请你设计检验这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

35.(3分)某小组同学将530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年)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

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选项

固体

溶液

y轴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水的质量

B

铁粉和铜粉

硫酸铜溶液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C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稀盐酸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稀盐酸

二氧化碳的体积

.(7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⑴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⑶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

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液体

固体

 

.(5分)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

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⑴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