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40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docx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

 

厦门市水资源公报

(1999年)

 

厦门市水利水电局

二OOO年六月八日

前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水资源的丰寡,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认真贯彻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这一重大国策,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资源公报》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向各级政府、社会各部门公布水资源量及其使用状况的年报。

我市将从2000年开始逐年发布上一年度的《水资源公报》。

通过发布公报,向全社会通报来水、用水和水质的动态状况,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各界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

同时也让社会了解水资源状况,使大家都来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1999年厦门市水资源公报》主要内容包括:

水资源量、蓄水动态分析、供用水调查统计、水质调查评价、重要水事等。

公报资料主要来源于厦门市水利水电局和厦门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的水资源水文统计数据,同时调查收集了统计、环保、农业、市政等部门的有关资料。

在此,向对本公报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深表感谢。

概述

厦门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由厦门岛和岛外部分环海陆地两大部分组成,岛内辖开元、思明、湖里、鼓浪屿四个区,岛外辖集美、杏林和同安三个区,面积1565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129.0万,其中城镇人口66.2万,农村人口62.8万。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58.0亿元,工业总产值698.5亿元。

全市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0.84万亩,粮食总产量19.34万吨。

这次在水资源量分析中,将我市分成四个单元,分别为同安、集美、杏林及厦门岛。

而且还分析了我市四条较大流域的水资源量。

1999年全市面均降水量为1640.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多8.4%,属于偏丰水年。

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5.0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4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5.0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多15.0%,当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165.9立方米。

1999年全市中型水库及重要小

(一)型水库的年末蓄水量比上一年末蓄水量增加2334.6万立方米。

全市供水总量4910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最大,占93%,全市用水总量46476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所占比例最高,占54.0%。

1999年全市废污水排放量为13309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1.78%。

全市化肥施用量为13.25万吨。

根据1999年5月份以来一旬一次的监测,我市的主要跨流域供水水源九龙江北溪取水口河段水质状况良好。

根据1999年4月份的我市河段水质监测,对照地表水水质标准,同安东西溪流域:

东溪支流Ⅲ类,西溪支流Ⅳ类,合流段Ⅲ类;集美后溪流域:

许溪支流Ⅴ类,溪支流Ⅲ类,合流段Ⅳ类。

1.水资源量

1.1降水量

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640.5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25.68亿立方米,比上年少5.8%,比多年平均值多8.4%,属偏丰水年。

各地偏丰程度不一,全市年降水量最大的是同安区,最小的是厦门岛内。

与上年比较,各区降水量略有下降。

与多年平均比较,厦门岛内偏多21.8%,同安区、集美区、杏林区分别偏多4.6%、10.7%、16.2%。

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情况见1999年厦门市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

1999年各区降水量情况

项目

同安

集美

杏林

岛内

全市

年降水量(mm)

1685.6

1603.3

1561.6

1484.6

1640.5

折合水量(亿m3)

17.00

3.42

3.26

2.00

25.68

与上年比较(%)

-4.6

-17.2

-1.5

-1.0

-5.8

与多年比较(%)

+4.6

+10.7

+16.2

+21.8

+8.4

毫米

同安东西溪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763.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8.6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多4.6%,为偏丰水年;西林溪流域年降水量1259.2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多2.8%,属平水年;官浔溪流域年降水量1329.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8%,属平水年;后溪流域年降水量1587.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多10.2%,属偏丰水年。

毫米

我市由于受山区丘陵和平原不同地形条件的影响,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禄谷岭、云顶山一带为降水高值区,平原及沿海一带为低值区。

1999年降水高低值区的分布与多年平均降水等值线高低值区的分布大体一致。

在北部禄谷岭、云顶山和芹山形成两个闭合的暴雨中心,全市最大点降水量为小坪水库3172.5毫米,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沿海递减,全市最小点降水量为大嶝站996.0毫米。

其详情见1999年厦门市降水量等值线图。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3.0%~88.0%。

其代表站月降水量过程线见下图。

毫米

1.2地表水资源量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5.0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多15.0%。

其中同安区10.18亿立方米,占全市地表水资源量的67.7%,比多年平均值多7.9%;集美区、杏林区及岛内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1.98、1.83、1.0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多20.2%、30.4%、51.2%。

亿立方米

同安东西溪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5.40亿立方米,占全市地表水资源量的35.9%;西林溪流域、后溪流域分别为0.54、1.9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多6.1%、19.2%;官浔溪流域为0.5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4.5%。

亿立方米

1.3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2.42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6%;同安区、集美区、杏林区、岛内分别为1.63、0.33、0.30、0.16亿立方米,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同安区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67.4%,较上年减少4.2%;最小的是岛内,仅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6.6%,较上年减少1.0%。

1.4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重复计算量而得。

经计算,1999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5.0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9.6%,比多年平均值多15.0%。

全市平均产水系数0.59,平均产水模数96.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各区中水资源量最多的是同安区,占全市的67.7%,比多年平均值多7.9%;最少的为岛內,仅占全市的7.0%。

1999年各区水资源总量

单位:

亿m3

项目

同安

集美

杏林

岛内

合计

地表水资源量

10.18

1.98

1.83

1.05

15.04

地下水资源量

1.63

0.33

0.30

0.16

2.42

水资源总量

10.18

1.98

1.83

1.05

15.04

亿立方米

2蓄水动态

根据我市5座中型水库、5座重要小

(一)型水库的资料统计,全市大部分水库的当年末蓄水量比当年初蓄水量有所增加,1999年年末总蓄水量8070.7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334.6万立方米。

由于1999年度我市降水量在下半年与往年相比有明显增加,特别是9914号台风带来的汛末雨,大部分水库蓄水量都达到汛限水位。

年末蓄水量增加,为我市2000年初工农业供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型及重要小

(一)型水库蓄水动态

单位:

万立方米

水库类别

水库名称

水库总库容

上年末

蓄水总量

当年末

蓄水总量

年末

蓄水变量

石兜水库

8060.0

1880.0

2808.0

+928.0

汀溪水库

4845.0

2233.0

2269.0

+36.0

溪东水库

1412.0

275.0

818.0

+543.0

竹坝水库

1012.0

170.8

636.0

+465.2

杏林湾水库

2108.0

451.5

497.5

+46.0

小计

17437.0

5010.3

7028.5

+2018.2

重要小

(一)型水库

两二水库

115.6

12.2

99.2

+87.0

溪头水库

356.5

225.0

286.0

+61.0

坑内水库

403.9

135.8

296.2

+160.4

坂头水库

521.0

296.2

310.8

+14.6

东山水库

102.0

56.6

50.0

-6.6

小计

1499.0

725.8

1042.2

+316.4

全市合计

18936.0

5736.1

8070.7

+2334.6

3供用水情况

3.1供水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全市年总供水量为49100万立方米(不包括海水利用量),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45645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3%,地下水供水量为3455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7%。

我市的供水量以地表水为主,而地下水供水量相对较少,其原因一是我市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布不均,特别是用水量大且地表水缺水的沿海地区,其地下水多为矿化度较高的咸水或微咸水,不宜作为生活、工业用水;二是我市自来水普及率相对较高,且自来水的水源都为引用地表水源,特别是引用九龙江北溪客水量达14400万立方米,这也大大缓解了我市水资源紧缺状况。

全市供水情况调查表

单位:

万立方米

地表水源供水量

地下水源供水量

其他

水源供水量

总供水量

海水利用量

合计

蓄水

引水

提水

其他

合计

其中地热水

其中矿泉水

合计

其中本地水

其中客水

45645

21783

22632

366

864

3455

28

30

703

49100

34700

14400

55640

备注:

1、其他水源供水量包括污水处理回用量、雨水利用量等;

2、由于水力发电用水不耗水,水力发电供水未计入总供水量中;

3、由于厦门市的海水均未经处理使用,不计入总供水量中。

4.2用水情况

全市年总用水量为46476万立方米(其用水量是指毛用水量,下同),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最大,为25095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4.0%;其次是工业用水量,为10896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3.4%,城镇生活用水量(包括公共设施用水量)为7416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6.0%,农村生活用水量(包括农村牲蓄用水量)为3069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6%。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市的农村生活用水量和农业

灌溉用水中,利用地下水是最多的,分别占到了各自用水量的46.7%和6.7%。

而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采用地下水较少。

全市用水情况表

单位:

万立方米

农业灌溉

农村生活

用水

城镇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总用水量

用水量

其中

地下水

用水量

其中

地下水

合计

其中

地下水

用水量

其中

地下水

25095

1669

3069

1432

7416

118

10896

236

46476

4.3供用水分析

根据分析,我市的供水量中,本地水占70.7%,客水占29.3%。

由当年本地供水量与当年水资源量对照,我市当年本地水资源利用率为23.1%。

根据用水情况,并比照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出1999年度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人口数为户藉人口数,下同)为1165.9立方米,人均年综合用水量为360.3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01.5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用全社会工业用水总量/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计算)为15.6立方米,农田亩均用水量为614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日用水量为324升,农村人均生活日用水量为127升。

通过与1998年全省的各项数据相比较(如图所示),我市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分别为全省1998年的20.5%和18.8%。

由此说明我市作为一个缺水城市,引用低耗水量的电子等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方向是符合我市的实际条件的。

而我市的农村和城镇的人均生活用水量都比全省高,说明我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较高的。

用水分析表

人均

水资源量

人均综合用水量

万元GDP

用水量

万元工业

产值用水量

农田亩均

用水量

城镇人均

生活日

用水量

农村人均

生活日

用水量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1165.9

360.3

101.5

15.6

614

324

127

4水质状况

4.1废污水排放量

根据厦门市环境统计资料,1999年我市废污水排放量13309万吨,比上年增加4.1%。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3076万吨,比上年减少6.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648万吨,比上年增加10.5%;工业处理排放达标量2332万吨,比上年增加39.7%;城市污水处理量8222万吨,污水处理率61.78%。

 

1999年各区废污水排放情况

单位:

万吨

项目

同安

集美

杏林

岛内

合计

工业

357.9

106.6

1134.6

1476.9

3076.0

生活

2706.4

516.8

719.2

2732.0

6674.4

总量

3064.3

623.4

1853.8

4208.9

9750.4

全市化肥施用量13.25万吨,比上年增加4.9%;农药施用量0.172万吨,比上年增加23.4%。

4.2水质概况

厦门市水资源十分短缺,岛内供水水源主要靠客水,即九龙江北溪引水。

根据每月上、中、下旬的监测成果:

水源地九龙江北溪取水口河段水资源质量总体相当于地表水水质标准的Ⅱ类,水质良好,只有总大肠菌群时有超过地面水水质标准。

1999年是我市开展水资源公报的第一年,主要河流水环境仍未进行监测,缺乏这方面的资料。

仅有1999年4月份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时,做过一次两条主要河流(东西溪、后溪)控制河段的水质全分析。

即在同安东西溪的合流段及其上游东溪与西溪支流控制河段各取水样;集美后溪合流段及上游许溪、溪支流控制河段各取水样。

经过对水样做水质27个项目全分析,对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化验结果如下:

同安东溪所检的项目有溶解氧、大肠菌群两项超Ⅲ类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Ⅲ类标准。

同安西溪所检测的项目有溶解氧、亚硝酸盐氮、大肠菌群三项超Ⅲ类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Ⅲ类标准。

同安东西溪合流段所检测项目有溶解氧、大肠菌群两项超Ⅲ类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Ⅲ类标准。

集美后溪的许溪支流所检测的项目有溶解性铁、亚硝酸盐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大肠菌群五项超Ⅲ类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Ⅲ类标准,其中溶解性铁和挥发酚二项超Ⅳ类标准。

溪支流所检测的项目有溶解氧、溶解性铁、大肠菌群三项超Ⅲ类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Ⅲ类标准,其中溶解性铁一项超Ⅳ类标准。

后溪合流段所检测的项目有溶解性铁、亚硝酸盐氮两项超Ⅲ类标准,其余各项均符合Ⅲ类标准,其中溶解性铁一项超Ⅴ类标准。

5厦门水利大事记

5.1、厦门市遭受罕见台风袭击

9914号台风于10月9日上午10点左右正面袭击厦门。

据厦门气象台观测,台风中心在厦门停留时间6~7小时,风力14级,最大风速达46米/秒,是1959年以来袭击我市最强的一次台风。

受台风影响,厦门地区最大过程雨量达309毫米,加上正处在天文大潮,浪高达6米,风、雨、潮交加,造成极强的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3人死亡、4人失踪、72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9.4亿元。

5.2、水资源管理稳步前进

当年共审批取水许可证40套,许可取水量1018万立方米。

实现从水量管理到水质管理的突破,对我市主要河流(同安西溪、集美后溪)、中型水库的入河入库排污口进行调查、登记、分析。

加强供水水源地水质管理,从11月起,于每月10日、20日、30日,在《厦门日报》发布厦门市主要供水水源地九龙江北溪取水口河段水质旬报。

5.3、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全年共投入水利经费7751万元,共完成小

(二)以上水库保安加固27座、流量百立方米以上的水闸保安加固10座。

新增供水管道38.446公里,进村入户管道长50.81公里,解决15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3.52万人饮水问题。

完成节水工程5处,节水灌溉面积2028亩。

完成水土流失面积治理32270亩,占计划量的109.2%。

市重点工程北溪引水左干渠(厦门段)改造工程和同安东西溪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将分别于2000年8月份和6月份完工。

5.4、开征水利建设基金

《厦门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全年共开征水利建设基金2430万元,其中北溪引水左干渠(厦门段)改造工程、同安东西溪防洪工程体系、水库保安加固、农村扶贫和其他项目分别使用水利建设基金1000万元、1200万元、20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