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450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单位

7

施工单位

8

合同工期

9

合同质量

目标

合格

2、材料质量控制的依据

1、国家、行业、企业和地方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

2、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

3、工程施工合同;

4、施工组织设计;

5、工程建设监理合同;

6、产品说明书、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质量试验报告、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有效鉴定证书、试验室复试报告。

3、认真熟悉图纸,真正掌握设计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设计图纸是现场监理人员进行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最根本的依据之一。

通过熟悉图纸来掌握工程使用的各类材料的具体质量要求,防止错用误用,是材料质量监理的第一步。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强制条文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对所监理工程的每个专业、每个部位、每道工序所使用的材料做到一清二楚,对有疑问的地方要一追到底,直至得到确认。

否则一旦形成事实将造成严重后果。

4、认真审核承包单位实验室,保证材料质量的正确判定

工程材料进入现场后其质量的判定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

所以,审核实验室是否满足工程检测的需要,是监理人员正确判断材料质量的基本保证。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是对建设工程和建筑构件、材料、制品进行检测的法定检测单位对其进行审查时除了《监理规范》规定的有关内容外。

还必须核查其是否具有主管部门颁发的确认可以承担该项检测任务的相关手续.

因此,只有选择合格的检测部门.才能有效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才能有效保证检测的真实、科学、规范和准确才能最终保证材料质量的正确判定。

5、仔细审核《试验计划》,确保材料质量控制不留盲区

施工单位正式施工前,根据施工图预算中各类材料的用量,按照个专业施工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编制工程(试验计划》。

该计划是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材料检测要求在工程中的具体落实是工程试验工作的作业指导文件.通过审核试验计划.监理人员可监督施工单位对各项材料实验检测的具体要求是否全面,从而可以达到对材料质量的预控作用。

在审核(试验计划》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的品种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合。

2.材料计划用量是否与施工预算相符合而且材料取样批次.组数是否与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相符合。

3.各种材料的取样方法是否符合相关取样规程要求。

4.是否属于见证取样范围等。

审核的依据主要有施工图纸、施工图预算、各专业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条款、关于取样的有关技术规程。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样的规定》的通知。

通过审核试验计划,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材料不错用保证取样数量符相关要求保证材料检验取样的科学性,保证材料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在工程材料质量监理中监理人员通过按照已批准的取样实验计划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从而实现对工程材料质量的有效监管。

6、控制采购渠道,保证建筑材料供应源头

建筑材料市场比较复杂假冒伪劣现象较多控制建筑材料的进货渠道.保证采购源头的可靠性.也是监理工程师进行材料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控制建筑材料的供应来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审核承包方报送的分供方资料选择合格的生产厂家。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主要材料实行生产许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在审查承包方报审的生产厂家资料时,应认真审核生产厂家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或质量管理介绍企业规模和信誉等同时应注意所有证件应加盖有厂家的公章或其他确认方式。

根据目前建材市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实力的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生产厂家产品质量越有保证。

.

2.确认经销商的资质、资格,防止出现依次充好,偷梁换柱。

目前主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防水材料、型材等)的销售渠道大多采用代理销售的方式.一般较大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但由于建材行业竞争激烈、厂商营销压力增大.,营销业务人员身份复杂,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很多不良行为。

所以监理人员在进行建筑材料质量监控过程中对经销商的资质、资格进行一定范围的确认也是很有必要的。

3.认真审核厂家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

此处所指的质量证明文件是指随同进场材料.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目前在工程中,由于营销环节的不规范质量证明文件也十分混乱。

因此监理人员在接收承包方报送的相关资料的同时应要求其提供可靠的确认方式并进行验证这也是进一步确认经销商的一种有效方式。

4.严格执行进场验收制度实行样品对比。

材料的进场验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等在进场时应对其品种、规格、型号、外观质量,技术参数等进行验收。

进场验收是对建筑材料质量监控的第一步,监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承包方在进行材料、构配件进场报审的同时提供相应材料的样品并采取可靠方式进行封存。

在进场验收过程中,将进场的材料和样品进行实物比对。

7、材料质量控制程序:

材料进场报验(附材料合格证、质保书)---材料取样复试(由监理见证取样人员按规范进行取样送检)---取得合格的复试报告后方审核通过---材料进场使用。

详见附页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使用控制流程图: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程序

所有材料的检测项目,不限于本细则所罗列,视该材料所使用的部位可按相关规定进行调整,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般情况下一次抽样复试不合格的,可加倍取样复试,合格后可用于工程;

如仍不合格的,必须强制退场。

8、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材料性能

1)SBS聚酯胎防水卷材主要物理性能要求:

项目

性能要求

可溶物含量(g/m2)

3mm厚≥2100;

4mm厚大于等于2900;

拉伸

性能

拉力(N/50mm)

≥800(纵横向)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40(纵横向)

低温柔度(℃)

-25,无裂纹

热老化后地温柔度(℃)

-20,无裂纹

不透水性

压力0.3Mpa,保持时间120min,不透水

2)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涂刷在水泥砂浆基层上,以增加基层与卷材的粘结强度,性能应符合下表:

要求

外观

黑褐色常温下呈液态并易于涂刷

固体含量(%)

≥40

干燥时间(h)

≯2

注:

单组分基层处理剂应无毒、环保型与卷材材性相容,保管和使用时应避开火源、热源,现场不得兑加溶剂,即开即用。

3)橡胶止水带质量要求

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

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面积不大于16mm2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但数量不能超过4处。

止水带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下表:

硬度(邵尔A,度)

60±

拉伸强度(MPa)

≥15

扯断伸长度(%)

≥380

压缩永久变形

70℃×

20h,%

≤35

23℃×

168h,%

≤20

撕裂强度(kN/m)

≥30

脆性温度(℃)

≤-45

热空气老化70℃×

168h

硬度变化(邵尔A,度)

+8

拉伸强度(MPa)

≥12

扯断伸长率(%)

≥300

臭氧老化50PPhm:

20%,48h

2级

橡胶与金属粘合

断面在弹性体内

4)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P.O42.5,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大于0.5%,石子吸水率不大于1.5%,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0%。

掺加微膨胀剂,粉煤灰的级别为Ⅱ级,掺量不宜大于20%。

防水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5,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最小水泥用量280kg/m3,规范砂率控制在35%~45%,灰砂比控制在1:

15~1:

2.5范围。

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6~8h。

5)止水穿墙螺栓

木摸采用φ14通丝,中间加焊方形止水环,尺寸为50×

50mm。

大钢模板穿墙螺栓采用φ20钢筋两端套丝中间加焊方形止水环,尺寸为55×

55mm。

6)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不应小于1.5Kg/m2,厚度不应小于1mm。

涂料种类

抗折强度(Mpa)

粘结强度(Mpa)

一次抗渗性(Mpa)

二次抗渗性(Mpa)

冻融循环(次)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4

≥1.0

>1.0

>0.8

>50

8)钢筋

1、必须符合的规定

①热扎光圆钢筋:

《普通低碳钢热扎圆盘条》(GB/T701-1997)、《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3013-91)。

②热扎带肋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1998)。

2、分批验收

①进场所有钢筋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报告单。

②热扎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由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60t可作为一批;

同牌号、同规格、同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的钢筋≤30t可作为一批,但每批应≤6个炉号、每炉号含碳量之差应≤0.02%、含锰量之差应≤0.15%。

原材试验报告单下部结论栏必须填上“根据×

×

标准该组钢筋力学性能符合×

技术条件:

δb/δs=×

≥1.25 

δs/δs标=×

≤1.4。

3、外观检验

①进场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漆污等。

②直筋每1m弯曲度≤4mm(用“凹”形尺测量)。

4、力学性能试验

①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五根钢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冷弯性能试验和重量偏差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②原材复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且见证取样数必须100%。

9、材料进场时的质量控制

1、物单必须相符。

材料进场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相符,检查产品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如有任何一项不符,应要求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资料。

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也可要求抽检)。

2、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都必须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资料。

⑴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

⑵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质量检验报告单。

合格证等都必须盖有生产单位或供货单位的红章并标明出厂日期、生产批号或产品编号。

10、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1、施工现场材料的基本要求

⑴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都必须事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⑵施工现场不能存放与本工程无关或不合格的材料。

⑶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

⑷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必须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

避免使用时造成混乱,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的帮助。

⑸应用新材料前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和充分论证,并要符合结构构造的要求。

2、及时复验

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工程,或为考察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或为掌握材料在存放过程中性能的降低情况,或因原材料在施工现场重新配置,对重要的工程材料应及时进行复验。

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由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均应进行复验。

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明确复验项目

在每种产品质量标准中,均规定了取样方法。

材料的取样必须按规定的部位、数量和操作要求来进行,确保所抽样品有代表性。

抽样时,按要求填写材料见证取样表,明确试验项目。

取样频率应正确

在材料的质量标准中,均明确规定了产品出厂(矿)检验的取样频率,在一些质量验收规定中也规定取样批次。

监理工程师必须确保取样频率不低于这些规定,这是控制材料质量的需要,也是工程顺利进行验收的需要。

选择资质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来进行检测

材料取样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送检前监理工程师必须考察实验室的资质等级情况。

实验室要经过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建筑企业试验室资质等级证书》,其试验范围必须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

认真审定抽检报告

与材料见证取样表对比,做到物单相符;

将试验数据与技术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值进行对照,确认合格后方可允许使用该材料。

否则,责令施工单位将该种或该批材料立即运离施工现场,对已应用于工程的材料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商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与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4、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和仓库保管工作,加强材料限额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管理制度以避免材料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