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645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导学案 冀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导学案冀教版

第1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第一节食物

★导学目标

●情境导入

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怎样合理饮食才能健康成长。

首先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同学们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吗?

淀粉是我们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

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2.收集六大营养物质主要功能的资料,得出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

3.说出青少年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

能力目标:

1.尝试正确使用生物实验用具。

  

2.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活尝试。

3.通过个人努力,获取课本以外生物学信息。

  

情感性目标  

1.关注自己的饮食,合理膳食。

2.养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份

2.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成分的作用

3.维生素的主要种类、来源及缺乏症

★自学导航

一、填空题

1.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

答案:

糖类、脂肪、蛋白质

2.食物中的三大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

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答案:

糖类;脂肪

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柴、米、油、盐”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柴”指燃料,植物茎秆、煤碳、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这些能量(热能)最终来自于。

(2)“米”指粮食,大米是我们吃的主要粮食,大米中富含淀粉.我们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其实验原理是 。

某同学由于偏食而患有脚气病,同时还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摄入的食物中缺乏 引起的。

(3)“油”指食用油(脂肪),大豆、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大豆、花生中所含的脂肪主要储存在种子的 中。

(4)“盐”除了指食盐(氯化钠)外,还包括含钙、铁、碘等元素的无机盐。

无机盐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人若缺铁会患。

4.“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

小冰的妈妈一直给她喂奶粉,可是妈妈发现小冰与同龄孩子相比,身高发育迟缓,入睡时易惊醒、抽搐.医生说这是缺钙造成的,原因在于喂奶粉时没有补充适量的,影响了对钙的吸收。

答案:

维生素D

5.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 液,这是因为它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也是供能物质,只不过,一般是人体的能源物质。

答案:

葡萄糖备用

6.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因此青少年应多吃一些(任举两例)。

答案:

蛋白质肉、蛋(奶)等

7.材料1:

隋唐时期,我国医学家孙思邈在一个地区发现:

当地的富人中,有很多人患有神经炎病,这种病人一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孙思邈称之为“富病”。

而当地的穷人中,有很多人皮肤粗糙、干燥患有“雀目”,孙思邈称之为“穷病”。

孙思邈后来通过食物疗法,治好了“穷病”和“富病”。

材料2:

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淤血和渗血,最后痛苦的死去。

后来,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解开了坏血病的病因,并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提取了治愈该病的物质。

(1)“穷病”主要是缺乏引起的.你能推测出“雀目”是什么病?

(2)“富病”主要是缺乏引起的。

(3)材料2中水手们患坏血病是因为饮食中缺乏引起的。

(1)维生素A夜盲症

(2)维生素B(3)维生素C

 

8.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是结合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实行。

请分析作答:

 

(1)位于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中最顶层,应该少吃的一类食物是 。

A.瓜果蔬菜类      B.谷物类    C.动物性食品      D.油脂类

(2)位于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的最底层中,甘薯(红薯)、玉米等食品中,被台湾林博士称为抗癌冠军的食品是。

(3)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评价下面三位同学的早餐食谱,最为合理的是 ,请简要说明理由。

甲:

两个馒头,一杯可乐 

 乙:

一个鸡蛋,一杯开水    

丙:

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一杯鲜橙汁

(4)小莉是一名八年级的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酷爱甜食,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体重增加很快,她怕被笑话,每天都很少吃饭,只吃一些水果,进行减肥,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

 ,请你给她提出好的建议:

 。

答案

(1)D; 

(2)甘薯; 

(3)丙;丙的营养比较全面,且量比较适中;

(4)不对;适当加强锻炼;要注意均衡膳食,不要吃太多甜食;一日三餐的比例适当。

9.合理营养是指全面平衡的营养,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们将食物分为 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营养学家还指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和 %。

答案:

五;30;40;30

二、思考题

1.青少年正值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活动量大,用脑多,因此食欲旺盛,食量明显增加。

为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你认为应该如何合理膳食?

答案

(1)主副食合理搭配;

(2)粗细粮合理搭配;(3)荤素合理搭配;(4)三餐合理搭配;(5)饮食要定量;等等。

(合理即给分)

2.早餐只喝牛奶不是一种科学的饮食习惯,为什么呢?

三、课堂小结

1.食物中的六大营养及作用

营养物质名称

作用

来源

糖类

供能的主要能源

食糖、谷类、甘薯等

脂肪

备用能源物质

肥肉、大豆、花生

蛋白质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瘦肉、鱼、奶、蛋

2.水:

作用: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来源:

饮水、饮料等 

3.无机盐和维生素:

 

(1)无机盐:

(含量不大,约占人体4%左右)

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维生素:

(含量少、作用大,不可代替)

    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

4.合理营养

(1)营养学家将食物分成五类:

第一层(底层)谷类,

第二层:

蔬菜和水果,

第三层:

鱼、虾、肉、蛋(肉类包括畜肉、禽肉及内脏)类,

第四层:

奶类和豆类食物,

第五层(塔尖):

油脂类。

第一层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层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第三层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四层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及钙。

第五层主要提供能量。

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2)中国营养协会提出三餐即早中晚三餐应该按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30%:

40%:

30%的比例分配。

即实际上是遵循了传统的“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观念。

(3)合理的饮食

(1)每日平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

(2)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3)每日的早、中、晚餐能量比例合理。

5.日常饮食应注意: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四、课堂活动探究

1.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其中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

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个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

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

(1)你认为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哪种研究方法?

(2)你能用一句话表述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吗?

答案:

(1)实验法.

(2)能,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

2.某学校准备组织春游活动,要求学生自带午餐.小明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到超市购买了下列食品:

桔子、纯净水、豆腐干、面包、花生米、钙片.请问:

(1)在这些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较多的是 ,无机盐含量较多的是 ,维生素含量较多的是。

(2)用单面刀片将花生米切开,将切面放在白纸上,用大拇指挤压,可以看到白纸上留有油斑,证明花生米中含有较多的。

(3)为确定面包的主要成分,小明同学取少许面包屑,滴加 后发现面包屑变蓝色,证明面包中含有较多的淀粉。

答案:

(1)豆腐干;钙片;桔子  

(2)脂肪  

(3)碘液

附:

课堂剧《我真的很不错――之营养素争功》

“要说营养物质对人类的贡献呀,我们糖类首屈一指!

因为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细胞“燃烧”我们糖,产生能量,供给全身各个器官使用,这样身体才会运转起来,就像一架机器需要电能,汽车需要汽油一样。

要是没有我呀,人早就没命啦!

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四肢肌肉不能运动;就连睡觉做梦时,也需要我们!

而且,许多味美可口的食物中都有我”。

蛋白质说:

“糖类只能提供60~70%的能量,我们不仅能提供能量,还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皮肤、肌肉、脑、内脏、指甲、头发等器官中都有我;人的生长发育更离不开我,像调节生理活动的酶和某些激素,与细菌病毒顽强作战的抗体“勇士”,都是我们蛋白质。

脂肪说:

“我们脂肪的功劳也不能埋没,平时我藏在皮下,当糖类不足时,就靠我给人体供能,是人体的贮存能源;我还能防止人体热量散失,起到御寒作用;我还能固定人体内脏各器官,如胃、小肠、大肠,减轻剧烈运动对内脏的冲击”。

水说“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的体重的2/3都是我们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所有的营养物质和各种代谢废物都必须由我们来运输,才能送到目的地。

知道吗,由于塌方而困在井下的矿工,十几天不吃饭,可因为有了一瓶宝贵的水,才坚持到被救。

无机盐说:

“我们无机盐在体内含量虽不多,兄弟姐妹可不少,作用也很重要!

如果没有我们的钙、磷二兄弟,人的骨骼和牙齿,就会象果冻一样软,人能站立起来吗?

更不用说走路了!

如果没有‘铁哥’,人就会患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头昏眼花,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还有我们的‘碘小姐’,缺少了它,人就会患‘大脖子病’;缺锌,食欲减退,严重的会使青少年停止发育。

同学们,多吃虾皮、排骨、鱼,多喝牛奶、骨头汤,补钙吧!

多吃海带、紫菜,补碘吧!

“行了,无机盐,听我的吧:

我们维生素可是个大家族,有30多位成员呢,虽然我们既不是构成细胞的原料,也不提供能量,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绝对少不了我们。

如果长期缺乏我们中的一种,就会引起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缺乏维生素C时刷牙易出血;缺乏维生素B1时易患神经炎,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严重时患脚气病;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维持骨的正常发育。

儿童严重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出现鸡胸、方颅等症状。

朋友们,知道吗,猕猴桃等水果中,西红柿等蔬菜中,都有我们家族的大批成员。

第2节食物的消化

导学目标

★情境导入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中午吃的饱饱的,经过一下午的学习和活动,晚上又饿了。

饿时感觉胃里空空的,肚子咕咕叫,食物在胃和小肠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我们跟随它们来一次人体探奇。

知识目标

1.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2.列举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起始部位。

3.说出各消化器官的主要消化酶和功能。

4.说出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1-6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学习消化器官对消化功能的适应,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各消化器官内有哪些物质被消化;

3.大分子营养物质被分解为哪些物质;

4.一日三餐的生理依据及胃肠的生理保健。

自学导航

一、填空题

1.人的消化系统是由和消化腺组成,中的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的主要器官。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咽、食道、、、和肛门等器官,其中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4.人体摄取的食物中,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______和   。

5.下列物质在胃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

6.消化道内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7.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

早餐食谱:

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

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3)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5)为什么说上述的早餐食谱较为合理?

二、思考题

1.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2.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

如果把米饭在口腔中慢慢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

为什么?

答案: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组成。

2.帮助消化,是物理消化,有甜味。

这是由于口腔中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有甜味。

三、课堂活动探究

1.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唾液淀粉酶的实验,请完成以下内容。

编号

加入物质

量(毫升)

水浴温度

加入试剂

现象

1

淀粉糊、清水

各2ml

37℃

碘液

2

淀粉糊、唾液

各2ml

0℃

碘液

3

淀粉糊、唾液

各2ml

37℃

碘液

4

淀粉糊、唾液

各2ml

99℃

碘液

(1)把实验现象序号①②③④填写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

A.变蓝B.不变蓝

(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将淀粉分解了。

(3)l号试管是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4)从2号、3号、4号试管的实验,得知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答案:

(1)①②④;③;

(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3)3;(4)温度

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唾液和牙齿咀嚼及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并实施下列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形状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有无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条  件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注:

馒头碎屑表示已经过牙齿咀嚼的;馒头块是未咀嚼的)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模拟正常摄食情况下,研究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把   号试管和   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3)实验的结果是l号试管不变蓝,2号和3号试管都变蓝,其中l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

(4)实验的结论                   。

答案

(1)唾液

(2)1; 3

(3)淀粉已被消化

(4)唾液和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都有关系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导学目标

★情境导入

今天早饭大家都吃了些什么?

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那么,这些营养物质消化后怎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难点:

  1.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营养物质的利用

自学导航

一、填空题

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        。

2.一个成年人小肠长约5-6米,但其内表面积估计约200平方米,是因为小肠内表面有________和________增大了其表面积,有利于吸收,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   进入   的过程,叫做吸收。

4.馒头里的     需要转化成葡萄糖,鱼肉里的     需要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需要转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5.为避免对胃的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因为胃不能消化    ,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6.营养物质中,大分子有机物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在营养物质中,口腔就开始消化的是   ,胃内开始消化的是   ,全部在小肠消化的是     。

答案1.小肠  2.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3.消化道壁;循环系统

4.淀粉、蛋白质、 甘油、脂肪酸 5.淀粉 6.淀粉 蛋白质 脂肪

二、思考题

肠炎病人为什么消瘦?

提示:

人的营养是由肠道吸收的,得了肠炎,肠道不能吸收营养,就容易瘦。

三、课堂活动探究

1.暴饮暴食是引起儿童消化不良的原因之。

患消化不良症的儿童会感到腹胀,出现拉肚子现象,吃进的食物碎片常被完整地排出体外。

请设计完成“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实验。

实验结果:

A.试管内溶液变成蓝色,B.试管不变色,C.试管变成淡蓝。

实验结论:

唾液能消化淀粉。

唾液过稀(相当于暴饮暴食)都会影响消化,也就证明了暴食暴饮会使消化液被大量食物冲淡,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减弱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第四节食品安全

导学目标

★情境导入

卫生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

19

98年,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55起,中毒人数5836人,死亡88人;而到2000年,收到的中毒报告增至150起,中毒人数为6273人,死亡135人。

从这一段材料中大家发现

了什么问题?

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呢?

知识目标

知识性目标:

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

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

关注食品安全。

重点难点

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自学导航

一、填空题

1.食品质量安全标识是        。

2.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

况:

由及其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由、、和等有害物质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超量使用问题;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中的安全

问题。

3.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

品______问题,看其是否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答案:

1.QS     

2.微生物 毒素 农药 兽药 有毒化学物品 激素 食品添加剂 新型食品 3.质量

二、思考题

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经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

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使用冰箱应注意什么?

答案:

(1)不是保险箱。

(2)A. 食品不要保存太长时间。

B. 放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净。

C. 食品袋不要有毒,生食和熟食要分开。

D. 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泠饮、瓜果等,要在屋子

里放一会再吃。

三、课堂活动探究

取A,B两个干净的烧杯,分别加入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地方放置几天的粥。

用玻璃棒分别蘸到A,B两个烧杯中的液体,

滴在A,B两张PH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纸为

    色,B试纸变为    色。

说明     。

除了用实验证明之外,还可以通过、

等方法鉴别粥是否变质。

答案:

不变色;红色或蓝色;说明如果不变色,则溶液是中性;如果变为红色,溶液为酸性;如果变为蓝

色,则溶液为碱性;闻一闻是否有酸味 ;  观察颜色,若有气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